消除全能全知后的沉重叹息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712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叙事角度出发,梳理影片《人生边缘》的叙事时间、情节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影片中的细节出现的场景以及重复之处的含义,把握细节在影片中的叙事功用。通过从叙事角度对影片的探讨发现,整个影片的叙事没有在观众所期待的叙事因果关系中展开,但是细节的重复,以及对叙事的缝补却加深了影片人物的命运色彩。影片自然的叙事角度转换,流畅的镜头链接,使得影片在波澜不惊中却感人至深。
  [关键词]《人生边缘》 叙事 细节
  
  1973年生的费斯·阿金是德国年轻一代导演当仁不让的领军人物。2004年夺得德国柏林金熊奖,先后担任了51届年柏林电影节和58届戛纳电影节评委。戛纳60华诞之际,他带着《在人生的另一边》回到了克鲁泽瓦特大街。电影名字的英文翻译是“The Edge of Heaven”,中文翻译是“人生边缘”,另一个中文名字“在人生的另一边”,获得2007年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毫无疑问费斯·阿金是个讲故事的高手,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彼此没有必然的联系。却纠结不清。故事没有高潮,却被他编织得几乎完美。
  故事发生在德国与土耳其两个国境之内,故事中的人物有在德国大学里教德语的土耳其教师纳杰特,以及纳杰特的鳏夫父亲阿里·阿克苏:在德国大学念书爱上了土耳其女孩的德国女孩洛特,以及洛特的独立母亲苏珊娜:作为土耳其反动分子外逃德国寻找母亲的埃塔,以及其在德国当妓女谋生供其念书的母亲晔特。
  导演大胆地将故事分为三段进行叙事,而且每段的标题“晔特之死”“洛特之死”“在人生边缘”直接给出了每段故事的结局。在已知的故事结局下开始讲述不可知的故事。
  因为故事充斥在我们的周围,观众在接触叙事电影的时候。就会形成特定的期待……我们假设有些人物因剧情安排而彼此牵连,也期待一系列的事件彼此相关,同时也期待剧情中的问题或冲突会达到一个最终的状态——或是被解决,或是呈现一线曙光。《人生边缘》应用三段式的结果叙述。看似老套,却恰恰在达到了解构以往叙事电影的全知角度。
  
  一、游移不定的叙事角度解构了现众对影片的期待
  
  叙述就是影片(情节)向观众呈现格式内容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在限制性与非限制性、主观与客观之间游移。导演刚好在游移之中恰好拿捏。故事的三个章节“晔特之死”“洛特之死”以及“人生的边缘”都没有固定的叙述者。“晔特之死”由父亲阿里召妓开始,这个妓女在与阿里取得信任感之后才说出自己的土耳其名字“哗特”——“晔特”就是“够了”的意思(晔特在讲述自己名字时的台词)!故事由儿子回家看父亲继续向前推进。在推进的过程中,以纳奈特的视角与父亲进行交流与沟通。但由哗特告诉纳奈特自己是妓女的身份。并在父亲心脏病发期间开始了解哗特,理解这名一直作为外人的晔特的真实内心与生活。父亲出院之后,占据了信的叙事功能,怀疑儿子与晔特之间有性行为,气走儿子,又失手打死了哗特。父亲失手将晔特打死,被囚禁监狱。失去了叙事功效。晔特因为死亡,也没有了叙事功能。但这两人却促使了纳奈特的土耳其之行。为此开始了第二章节的故事。作为第一章节故事的主要人物哗特没有参与过多的叙事。仅仅作了自我介绍,讲述了自己与女儿的小部分故事。
  第二章节在纳奈特寻找晔特的女儿来到土耳其展开,故事由土耳其的街景转向游行场面。在这个场面,埃塔作为其中武装运动的激进分子的身份出现在观众的视野。受到政府的通缉被迫逃离去往德国。机场。成了两个故事的转折点。观众开始得知,埃塔不在土耳其,纳奈特在土耳其不可能找到她。他们不可能相遇,纳奈特想帮助晔特支持埃塔完成学业的心愿将不可达成。同时,观众因得知哗特已经死亡,所以为埃塔感到难过。埃塔苦苦寻找都将无法找到母亲。随着埃塔到达德国与当地的同志分离,被迫在校园游荡,在学生课堂上睡觉。该镜头与第一章节中(银幕时间:00:08:58)纳奈特上课的场景是呼应的。匆匆扫过的课堂场景中无意捕捉到的睡觉女生,就是埃塔。这样的一段交替性叙事组合分在整个故事的两个完整的段落中出现。引起了观众的第一个叹息。两个故事发生时间并不是先行后继的,而是同时性的在进行。在校园遇到洛特,洛特才随着埃塔的叙事角度出现,并在埃塔的叙事范围内展开。这个段落内,导演将整个叙事进行了限制。对于洛特。以及洛特的母亲苏珊娜,观众知道的不比埃塔多。但是,在接下来的埃塔与洛特母亲发生;中突后,去往寻找母亲的途中一个从轿车内望向窗外火车的客观的长镜头——从影片的01:00:43 01:01:10,整个银幕时间持续了27秒钟。这个镜头里,交代的是,埃塔与母亲的擦肩而过。镜头交代给观众第二个叹息的信息,母女之间其实有过这样的相遇。埃塔找不到母亲并不如观众已经知道的结局一样,是必然性的。然而故事中交替的叙事模式也恰如其分地告知了观众——偶然与必然一样是彼此游移不定。就像,在此章节中,埃塔与洛特的母亲苏珊娜的关系一样,看似绝对的水火不容,不能沟通。彼此深有成见——“也许你们波斯后裔天生好战”。但是,埃塔却与苏珊娜在第三章节中形成了至亲的关系,作为第二章节的主要人物,洛特并非为故事的重心,根据普罗普的角色/行动范畴理论划分出的其中角色来看。洛特在此的叙事功用仅是一个发出者兼帮手的叙事公用。她主观意愿是解救埃塔,在解救过程中又变成了帮助埃塔完成任务寻找手枪的帮手。最后的死亡并非发生在原本的行动层面上,洛特的死亡没有跟埃塔带给她的潜在危险形成必然关系,反而是一群小孩抢劫后无意用洛特找寻到的手枪打死了她。
  洛特的死。促使苏珊娜来到土耳其,遇见纳奈特,并解救埃塔。苏珊娜在无意之间帮助纳奈特原谅了父亲。第三章的主题“人生的边缘”成了故事最后的结尾。其中除了埃塔与苏珊娜之间因为洛特的死而情绪饱满之外,没有太多煽情的镜头出现。但是,观众在这一章节开始,在机场看到了苏珊娜与阿里的交错:在苏珊娜纳奈特的对话中,看到了洛特去往印度与母亲当年的梦现之间的联系、纳奈特对洛特的爱慕、阿里对儿子的保护——“他说即使与真主为敌,他也要保护我”;在苏珊娜阅读女儿的日记得时候,看到了母女之间彼此的爱:看到了埃塔来到纳奈特的书店时,原本贴有晔特照片的留言板上的空白:也看到了父亲读完儿子赠送的书后,泪流满面。影片到最后,在开始平淡地讲述这一连串的情感纠结。
  影片在一次又一次地解构了观众的期待的同时,把最后的惊喜留在了最后。仍旧平静的笔调,熟悉的背景音乐。没有父子重逢的无法言语地喜悦,只有纳奈特坐在海边静静等待父亲的归来。
  
  二、细节对影片叙事的缝补
  
  影片在整个叙事中打破了原有的时间顺序,银幕时间与时间必然的关联。不考虑三段 结构整体看来,导演采用的是倒叙手法。影片开端纳奈特在加油站买东西的场景真实发生在影片最后,纳奈特决定回去见父亲。也可说。整个影片有着文学叙事的圆形结构。开端与结尾重合。影片的分割开来的三段结构中进行,拆散了结构的紧密性。人物、事件等都失去多了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影片的叙述。影片巧妙的用细节进行了缝合。
  第一个开始缝合的镜头是埃塔在课堂上睡觉的场景。与第一章节纳奈特上课的场景相呼应。第一章节中,埃塔是由纳奈特上课时的视线顺接到的睡觉女生。第二章节中,纳奈特是由埃塔睡觉时朦胧的听觉方向寻找到的声源。“谁愿意欣赏冬天绽放的玫瑰,沉醉于树叶。蓓蕾,花朵所有的一切,只有愚者才会渴望这份陶醉。”歌德的这句诗歌有可能促使纳奈特看见了正在睡觉的埃特,但是他永远不得知这个睡觉的人就是歌德讨厌的革命者。
  第二个缝合的细节是火车与汽车并行而过的长镜头。这个细节是第一章节中的故事人物与第二章节故事人物的共同出现,埃塔也晔特最近距离的曾现。同时也暗示第一章节与第二章节的故事时间的同时性。这里的相遇否定了之前埃塔在所有的鞋店寻找母亲的徒劳的必然性。鞋店在这里肯定了埃塔的徒劳也否定了埃塔的徒劳。鞋店是母亲隐瞒自己身份的假地址,要在假的地方寻找真实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母亲没有死去,她必然会在附近的一家鞋店再买双鞋子寄给埃塔,很有可能鞋店就是她们母女相遇的地方。对必然性的承认,又否定,然而加重故事的偶然性。
  接下来的是《铁匠之女》这本书,成为了父子隔离的开始,又变成了父子和好之物。儿子回家探望父亲带回来了这本书,书没来得及打开故事就匆忙开始。出狱后的父亲一个人在海边开始读儿子送给他的书,泪流满面。出现的最多的是晔特的告示。满街的照片告示,到留言板上的一章,洛特对她的无视,最后被那走后的空白。多次的可能变成了最后的不可能。以及每次监狱路上必然乘坐的轮船。洛特与苏珊娜在去往监狱路上遇见的同样的人,说的同样的话,坐在同样的位置等等。这些细节,不仅缝合了人物直接的行动线轴,交代了事件的先后。也在形成强烈的对比。
  其中重要的在土耳其机场,一上一下两个镜头下的棺木。银幕时间00:28:45,在故事的第一章节“晔特之死”,作为故事的结尾,一口棺木在土耳其的机场从飞机的运输带上,由上而下,哗特回到土耳其。按照灵车的运行方向,镜头回到玻璃窗里,看待这个镜头的人是纳奈特。第二章节“洛特之死”最后银幕时间01:24:49,另一棺木在土耳其的机场从飞机的运送带上由下至上。洛特离开土耳其。稍加注意,我们得知,两个镜头的位置的具有很强的相似性。第一章节中的是纳奈特见证了这样的死亡回归,那么第二章节中谁见证了洛特的死亡与回归呢?一个土耳其女人为了生存,死在了德国,一个德国女孩为了爱情,死在了土耳其。谁能评判这里的公平与否?
  在这里,导演将这个见证人、评判人全部隐藏起来,就如同他把更多的事件隐藏在平淡无奇的叙述中一样。
  
  三、平淡之下隐藏的强烈情感
  
  在整个故事当中,导演其实也在寻求更多的情感认同。但是。影片本身要承载的东西太多,太沉重。土耳其裔的德国导演费斯·阿金应该更是心知肚明两个国家两地人民纠缠不清的关系,是现实也是历史,20世纪60年代初。创造着“经济奇迹”的德国极缺劳动力,于是从土耳其贫困地区大量招募劳动力。40多年过去了,第一批来德打工的土耳其人在这里繁衍生息,第四代传人已经诞生。现在。生活在德国的土耳其人有30。万,其中六分之一已取得德国国籍。然而这些在德国的土耳其人依然没能融入德国文化,种族歧视,失业率高等等一系列尖锐矛盾,就是土耳其移民在德国的现况。土耳其国内的现况和土耳其人的文化传统与西方文明之间冲突,将不可避免的带来悲剧性灾难。如果说影片中每个人的生活能够交织在一起,那是因为某种程度上。他们展现出两个国家中最为大众和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生态。
  挑拣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能成为一部完整控诉有力的影片。但是导演将其中的原委强烈的冲突隐藏。仅仅在阿里得知哗特是土耳其人后觉得有点耻辱:两个土耳其人得知做妓女的哗特是土耳其人后,对晔特不停的祝福并要求她赶快悔过:纳奈特在与书店老板交谈时提及到的有趣的境遇——在德国教德语的土耳其人纳奈特想回来,在土耳其经营外文书店的德国老板想念德国要回去。
  其中也涉及到父子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在苏珊娜与纳奈特对一次聊天中,谈及穆斯林祭司节的事情中,纳奈特回忆道父亲在他小时的话才明白父亲对与自己的爱远胜过自己对父亲的爱。以及母女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支持,苏珊娜谈及年轻时从土耳其去往印度是自己的梦想,而之间的洛特刚从印度回来,对同一个地方的追求与向往并非偶然。苏珊娜阅读女儿日记的时候发现女儿一直在坚持自己的步伐,继承母亲的品质,难道随后苏珊娜在监狱里对埃塔说着与洛特同样的话同样如此。纳奈特对洛特来不及言说的爱情,洛特与埃塔之间热烈的同性爱等等。这些都在最后的轻描淡写中留给观众无限的回味。
  影片最后,纳奈特静静坐在海边,银幕时间01:50:52处,出现了一串细小的背景声音——是小孩子呼唤爸爸的声音。细小,柔弱,却能穿透风,飘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这有可能就是纳奈特内心深处的呼喊声。一切强烈的情感诉求,都像极了眼前风浪来临之前的海水,慢慢地,不动声色地推动你心底最惊骇的波澜。
其他文献
[摘要]影片《天堂电影院》以其独特的电影镜头语言和简洁画面风格讲述了一个温情脉脉的故事,两代人因电影而结下的忘年交和“父子情”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电影镜头中的画面和音乐不仅是构成电影的基本语言因素,更是诠释影片主题、推进影片叙事、渲染影片情绪的重要手段,《天堂电影院》导演多纳托雷更是将这种镜头语言的表现力发挥到令人赞叹的极致。  [关键词] 镜头语言 画面 音乐 叙事    电影《天堂电影院》
[摘要]电视剧表现形态上以演员的形体作为塑造形象的物质手段,而小说是思维艺术的一种,它是由文学符号引发出的一种形象思维,靠读者的想象来塑造空间。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倾城之恋》在主题上对原著进行了解构,建构起了新的主题,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因此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关键词] 《倾城之恋》 改编 解构 建构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2.026
[摘要] 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长篇小说扛鼎之作,被称为民族秘史。经过导演王全安的努力,电影《白鹿原》被搬上了银幕。经过编剧改编的《白鹿原》有其精彩之处,也存在有违小说原著精神的地方,使原著的艺术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关键词] 《白鹿原》 电影改编 王全安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4.018  《白鹿原》是陈忠实历
[摘要] 钢琴在影片《钢琴课》里不仅仅是一个道具,它还是一个象征,一个连接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心灵的纽带,一个“人”化了的“物”,钢琴给主人公带来难以承受的回忆和最炽热的爱恋,同时也带来了幸福的结局。“断指”和“沉琴”是这部影片里最经典的两个片段,它把影片的情节线和情感线穿系到一起,互相对应,互相衬托,极大地增强了本片的感染力。  [关键词] 《钢琴课》 断指 沉琴    钢琴,这部影片里一个特殊的
[摘要] 导演将影片的情感处理得很好,略带伤感的基调,轻柔的音乐,淡淡的画面,灰沉沉的小镇,和女孩许多超现实的幻想,娓娓道来,不煽情,不做作,没有刻意渲染祖孙情,却处处体现出这种亲情。我和你,平淡的生活在一起。相依为命,互相依靠。直到有一天,你离开我永远地去了,但我没有哭,因为,我们说好的,我们天上见。  [关键词] 意象符号 演员演技 以情感人  doi:10.3969/j.issn.1002-
[摘要] 《沂蒙六姐妹》没有《集结号》的杀戮暴力,没有《南京!南京!》的惨绝人寰,也没有《建国大业》的明星大牌云集,她的独特之处却在于一种令人顿足的惋惜,令人扼腕的痛苦,令人绝望的希望久久挥之不去。影片用女性的勇敢、坚毅和无私谱写着感动国人的沂蒙精神,诠释着沂蒙红嫂的美丽。  [关键词] 《沂蒙六姐妹》 女性之美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2.025 
[摘要] 影片《听风者》与电视剧《暗算》中的第一部《听风》均取材于长篇小说《暗算》的《听风者》部分,讲述的是解放之初,我方秘密部队701寻找到听力出众的盲人天才,化解了监听敌方电台方面的静默危机,并帮助盲人天才成长的故事。故事内容虽然相似,但在叙事人称、角色设置、主题表达方面,影片和电视剧却截然不同。  [关键词] 比较 人称 角色 主题  根据麦家长篇小说《暗算》改编的影片《听风者》
[摘要] 希区柯克和诺兰都是善于运用悬念的高手。希区柯克对纯粹电影的实验精神主要运用在构图和视觉传递信息的核心上,诺兰把镜头当成叙事线索,赋予了镜头更多的表达空间。希区柯克是他那个时代的先锋,他对视觉语言的实验不仅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意识,而且最难得是具有他的鲜明个性,诺兰也一样,站在巨人的肩上,他吸取了急需的营养,不断地突破电影的界限,将新的概念灌输到电影中,诺兰也已经为后人建立了新的巨人丰碑。  
[摘要] 节奏是构成动画运动的基本元素。停顿的运用对于塑造动画节奏,体现角色生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动画人应从剧情、角色情绪变化、心理因素等方面考虑,合理利用不同时间长度的停顿来塑造运动节奏,塑造出充满生命力的生动形象。  [关键词] 节奏 停顿 零速停顿 短时停顿 长时停顿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1.035  “动”是动画的基本特征,是构成
[摘要]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风靡荧屏、获得八项电视艾美奖和四项金球奖提名的美剧《急诊室的故事》开始,医疗剧已经在全球遍地开花。随着医疗剧的兴盛,各国纷纷效仿,在世界各地刮起了医疗风。除了美国以外,亚洲地区的日本、韩国、中国香港都出现了不少医疗剧,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医疗剧已经成为电视剧中受众广泛,个性成熟的类型产品。在医疗剧“西风东渐”的过程中,沉淀了一定的类型特征,但也出现了不同的本土化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