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菜园”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gal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教育思想,指出要解放幼儿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让幼儿能自由地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开学初,我带领班里的幼儿在园内散步时发现了几块空地,孩子们就此展开了讨论。哲哲问:“老师,我们可以在这里种植一些蔬菜吗?”涵涵说:“青菜很有营养,它可以让我长高,我最喜欢吃青菜啦!”茉茉说:“我在地里挖出了一颗花生,我们可以种花生呢!”结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我决定在幼儿园的青青菜园里开展“遇见菜园”的活动,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思考。

一、活动——种植我能行


  大自然与幼儿互动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教师应该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方式自主探索自然。幼儿的灵性需要自然的滋养,而自然环境就是幼儿最好的教材。菜园里到底种什么呢?面对这个问题,我决定让孩子们自主选择。经过调查、讨论、举手表决,孩子们一致决定种植青菜。国庆长假过后,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菜籽。哲哲问:“这些菜籽宝宝都是种在土里面的吗?它们什么时候能长大呢?”小晗说:“我们每天去看看它们就能知道啦!”小玉说:“我想给菜籽宝宝浇浇水。”讨论结束后,孩子们开始种植青菜。
  1.发现问题。在种植青菜的过程中,我发现在除草时孩子们产生了新的问题。乐乐说:“每次拔草都好无聊呀!”晨晨说:“不知道应该拔哪些。”通过观察了解,我归纳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幼儿的兴趣度、专注度不够;二是幼儿的目的性不强。
  2.提出方法。拔草活动结束后,我针对出现的问题和幼儿一起讨论解决方法。有的幼儿不会区分草与蔬菜;有的幼儿觉得拔草太无聊了,对拔草不感兴趣。孩子们提出了一些建议:①除草时要分工协作;②多准备一些除草的工具。通过集体研讨,我们认为应该把除草活动游戏化:①把除草和当下正在进行的垃圾分类活动相结合;②将除草与科学、数学、艺术等活动相结合。
  在第二次除草时,辰辰喊道:“大家快来看,这里有棵草,我拔不动。”彤彤说:“这个要像拔萝卜一样大家一起拔。”恒恒说:“轩轩的力气大,一次拔了好多呀!”慧慧说:“我们可以比赛,看谁拔得多!”这样的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幼儿还探索了拔草用的力度与草根的长、粗、壮之间的关系,将拔草与数学和科学联系起来。

二、活动——“穿衣”有惊喜


  1.发现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们在日常观察菜籽时又发现了新的问题:菜地里的菜籽为什么迟迟没有发芽呢?通过集体讨论、询问家长,孩子们发现天气冷不利于种子发芽。对于这个问题,孩子们说出了他们的各种想法。哲哲说:“我们可以给它穿衣服。”涵涵问:“用什么给菜籽宝宝做衣服呢?”萱萱说:“可以用布。”
  2.提出方法。杜威认为,兴趣是刺激幼儿学习最好的形式,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既然幼儿有疑问,能提出为什么,说明幼儿有主见、有想法。教师要做的就是鼓励和支持幼儿自主探索和发现,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我鼓励孩子们尝试用泥土、薄膜、稻草、瓦片等不同的材料给菜籽宝宝制作“衣服”。通过实践,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在地上覆盖稻草和薄膜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在帮助菜籽宝宝“穿衣”的活动中,幼儿收获了真实的体验,对种子发芽有了全新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知道了如何相互分工、合作。

三、活动——一起去搭棚


  1.发现问题。孩子们满怀期待,觉得“穿衣”后的种子一定能长得又快又好,谁知道一段时间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钰钰问:“稻草下的菜籽宝宝发芽了,但是都被稻草压倒了,怎么办?”恒恒说:“我觉得应该把稻草拿掉,这样它就能往上长啦!”多多说:“没有稻草,小芽会很冷的。”
  2.提出方法。小齐在菜园里转了一圈,回来说:“看,我们可以像旁边的丝瓜棚一样,用支架撑起来,这样就不会压倒小芽啦。”小洋说:“我知道,我知道,楼梯口旁边有可以搭起来的管子。”我向孩子们提供了pvc管、薄膜、棉布等搭棚材料。于是,孩子们开始了搭棚之旅。
  (一)第一次搭棚
  1.发现问题。洋洋说:“老师你看,我用管子搭了个大门。”辰辰说:“这些管子没办法横着连起来。”齐齐说:“我找到的接口弯弯的,只有两个孔。”涵涵说:“可能是接口不对,没办法把大棚竖起来。”乐乐说:“这个接口上下联通,不能转弯,只能变成大门。”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发现材料存在问题,接口不匹配,第一次搭建失败。
  2.提出方法。于是我增加了材料,提供了三通和四通接口。教师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观察力、认知力、表达力的全面提升,还培养了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提供了新的材料后,孩子们开始了第二次搭棚。
  (二)第二次搭棚
  1.发现问题。在第二次搭棚时,辰辰说:“这边的管子有3根,那边有4根,搭起来不稳。”杰杰说:“我想搭一个三角形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围不起來。”茉茉说:“我只会搭长方形这一半,另一半就不会了。”幼儿在搭建前没有计划和分工,导致搭建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2.提出方法。我组织幼儿讨论搭棚时应如何明确分工。经过讨论,幼儿清楚地了解了自己应该干什么,并围绕所需短棒和所搭形状制订了搭棚计划。幼儿的游戏计划不仅能支持幼儿进行游戏,还能引发幼儿思考如何游戏。
  (三)第三次搭棚
  1.发现问题。在第三次搭建时,哲哲根据计划开始搭建,欣欣在旁边运送大棚支架所需要的棒子。哲哲说:“要用两根长度一样的棒子做支撑,搭的架子才不会倒。”欣欣说:“这根棒子太短了。”两人搭好后,洋洋热心地说:“我来帮你们一起把架子抬进地里试一试吧。”三人合作将大棚支架运送到菜地里。萱萱在菜地外观察大棚的大小是否合适,她说:“这些架子在这个菜地里大小正好。”他们的大棚支架搭建成功了。哲哲说:“我们可以开始铺薄膜啦!”洋洋发现:“这里有点大,可以往里折一点。”欣欣问:“这个大棚还是漏风怎么办?”随后孩子们发现,在盖膜的时候,风还是会从各个角落吹进去,大棚的保暖性不够。   2.提出方法。孩子们就近取材,找到地里的瓦片、干泥土、石头解决了实际遇到的难题。
  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自身已有的经验融入了物体的建构中,从而实现了自主搭棚,体验了创造的快乐与合作成功的喜悦。这个活动不仅体现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自主探索,还提升了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活动——丰收采摘忙


  1.发现问题。转眼间,地里的菜成熟了。嘉嘉问:“我们要怎样采摘呢,需要什么工具呢?”乐乐说:“不要工具,用手就能摘下来。”萱萱说:“我觉得用剪刀。”恒恒说:“我也觉得不需要工具,用手轻轻地就能把菜摘下来。”辰辰说:“还需要篮子放菜。”
  2.提出方法。对于工具的选择,孩子们众说纷纭。教师要引导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遇到的问题。于是,我尊重每个幼儿的观点,让幼儿自己体验采摘过程。

五、活动——我们来加工


  1.发现问题。摘了好多青菜,我问孩子们打算怎么处理。乐乐说:“我们可以卖!”小茹说:“那卖给谁呢?”辰辰回答:“可以卖给老师,卖给其他小朋友。”皓皓问:“会有人来买吗?”辰辰說:“我想试试看!”皓皓说:“卖不完的还可以做腌菜,我和妈妈一起做过。”
  2.提出方法。于是,我根据幼儿的想法组织了游戏活动,发挥每个幼儿的潜能,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让幼儿在游戏中玩有所获、在生活中学有所得。

六、感悟


  (一)兴趣为点,潜力无限
  通过这个活动,我听到了幼儿奇妙的想法。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我要做的就是站在幼儿的立场上,充分尊重他们的想法,允许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针对幼儿对种菜的兴趣,我引导幼儿自主商讨、探索,并在幼儿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宜的帮助和支持。
  (二)游戏为基,活力无限
  高尔基说:“儿童通过游戏能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地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在本次活动中,从“开垦—拔草—播种—照看—收获”一系列过程中,我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幼儿开展活动。幼儿在与材料、环境、师幼的互动中,获得了真实的种植体验,不仅提升了关于种植的经验能力,还体会到了种植带来的快乐。幼儿犹如一颗颗种子,需要细心的照料和呵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引导幼儿感悟生活、发掘自我。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飞翔幼儿园)
其他文献
伴随着人们工作、生活和其他方面压力的增大,受身心健康、人际关系甚至个人安危等因素的影响,抑郁症患者人数日益增长。在患者生病的过程中家庭关怀十分重要,家人的陪伴和关爱有助于患者走出心灵困惑,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配合医院治疗和身体恢复;对患者主动接受医生咨询病情,进行心理疏导有积极作用;同时,也能积极配合医疗卫生、街道社区建立完整的康复体系,让更多的抑郁症患者得到康复治疗,回归正常生活。什么是抑郁症  
数学教育因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包括采取一些功利性的方法、不合理的方式等,发展成为一种应试教育,影响了幼儿数学素养的提高。家庭数学教育,应该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数学文化的传承,学习方向的引导,目的在于传授数学知识,并非要孩子牢记公式定理或者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基于此,本文对数学文化在幼儿家庭数学教育中的渗透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建议。  向幼儿讲述数学故事  家长在开展幼儿家庭教育活动过程中,要渗透
本文分析了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结构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幼儿绘本教学的指导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特征  研究发现,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特征主要有广泛性、倾向性以及参与性。大部分幼儿在早期阅读时没有较为稳定的兴趣,原因在于幼儿年龄较小,缺乏足够的坚持与耐心。幼儿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生性好动,但他们缺乏稳定的中心兴趣,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大部分幼儿喜欢与贴近生活、配图多、颜色丰
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最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它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教师带领幼儿在大自然中进行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能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幼儿教师需要重视户外体育运动对幼儿的重要意义,保证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一、幼儿体育课程开展现状  幼儿课程的开展大多是以集体为单位,部分教师在幼儿活动的选择方面会偏向更有教育性、知识性的活动。在幼儿活动的过程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并不是幼儿七岁前学习的知识决定终身,而是指幼儿从小养成的那些好习惯能让他们终身受益。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持之以恒,从点滴抓起。本文以“创设支持性环境”为抓手,探索形成家园合力、助力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  我园在叶圣陶的“养成良好习惯”思想指导下,尝试家园携手,审视、调整、挖掘环境资源,创设“顺应生命自然,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的支持性活动环境,以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重要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是中国“创造教育”思想的开拓者。“创造教育”思想主张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为目标。“创造教育”重视运用知识,让幼儿去发现、去创造,主张鼓励幼儿主动探索,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教育”还非常重视幼儿的个性发展,让幼儿的特长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以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新时代视野下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如何以《幼儿园教育
游戏是幼儿园重要的教学方式,游戏化教学模式很好地发挥了孩子爱玩的天性,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学习。教师在实现课程游戏化这个目标时,要充分关注幼儿的实际需求,使幼儿能够充分感受到游戏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幼儿在游戏中成长和进步。课程游戏化的概述  课程游戏化指的是教师在确保幼儿有基本游戏时间的同时,能将游戏精神渗透到各项课程实践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具体含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确
心肌梗塞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常见急重危症之一,尤其多发于抽烟酗酒者或原本就患有“三高”、冠心病等疾病者。其发病机制多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致血栓形成,而造成心肌短时间内迅速坏死。其主要症状一般包括严重而持续性的胸部压榨样疼痛、胸闷等,经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其一般会出现血清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增高,以及进行性的心电图变化。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律失常、昏迷、心脏衰竭、乃至心脏骤停,若不及时治疗可引
对于幼儿园小班的孩子而言,在一定区域内投放适当材料,不仅可以为幼儿提供舒适的玩乐场所,还能激发幼儿积极参与集体的意识。如何在幼儿玩耍中适当投放材料是教学中的重点。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相关问题与原则进行探讨。  对于幼儿来说,其自身发展需求是最重要的,幼儿还处于自我主义阶段,幼儿区域活动更能满足幼儿启蒙的需求。区域活动这一教学活动形式充分运用各方面资源,激发了幼儿对学习的积极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还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  思维能力具有广泛的内容,关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就成了一个焦点问题。数学是逻辑性、抽象性和系统性很强的一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