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创造中自由翱翔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sh19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重要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是中国“创造教育”思想的开拓者。“创造教育”思想主张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为目标。“创造教育”重视运用知识,让幼儿去发现、去创造,主张鼓励幼儿主动探索,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教育”还非常重视幼儿的个性发展,让幼儿的特长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以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新时代视野下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如何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为引领,在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着力让幼儿的创造能力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让幼儿释放创造的能量。

一、为幼儿构建创造的环境


  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因此教师应在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着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努力构建让幼儿自由创造的环境。
  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物质环境不可忽视,但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心理环境更为重要。如何在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让更多的幼儿成为开拓型、创新型人才,成了新时代视野下幼儿教育工作者应面对的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在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努力构建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心理环境。
  (一)教师自身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教师除了应具备广博的知识、教育科学理论素养、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创造创新能力。创造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诉求,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要有创新型的教师。教师的创新能力涉及各个方面,比如教师对幼儿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具有独到的见解;教师对幼儿园“五大”教育领域的教学内容具有新颖的教学方法、创新性的见解和思维;教师自身应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能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对教学方法常出“新招”,等等。
  (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在幼儿园组织的系列性课程游戏化活动中,教师应努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其出发点就是为了让幼儿的创造力得到有效培养。教师应努力让幼儿树立起强烈的自信心,具有一颗进取之心。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系列活动中,教师要对幼儿的创造性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赞赏。当幼儿在课程游戏化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应耐心地指导幼儿,引导幼儿自主解决问题,让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游戏化活动自主表现的平台,给予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形式和内容的权利,让幼儿在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能更加积极、主动、大胆地进行探索、创造和创新。
  在幼儿园开展的课程游戏化系列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努力构建能自由创造的环境氛围,让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自我、张扬自我、超越自我、大胆创造。

二、带领幼儿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强调要让儿童在生活中接受教育,生活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一片沃土。教师应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走出教室,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
  (一)立足于生活,让幼儿大胆创造
  教师应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大胆探索、发现、尝试、创造,让生活真正成为培养幼儿创造力“活”的资源。比如,在春天,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让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在生活中寻找课程游戏化活动的素材。例如,在以美食素材为主題的游戏活动中,有的幼儿洗食材,有的幼儿切食材,有的幼儿拌食材,孩子们都忙得不亦乐乎。幼儿还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制作出不同时令的美食。例如,春天,幼儿会创新性地制作出荠菜饼;夏天,幼儿会制作出水果沙拉;秋天,幼儿会制作出南瓜饼、桂花小汤圆、蘑菇汤等;冬天,幼儿会制作出各种口味的水饺。
  (二)贴近生活,让幼儿的创造欲望更强烈
  陶行知先生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生活为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提供了舞台。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毛绒玩具或芭比娃娃,同时再寻找一些彩色布条、帽子、梳子、衣服等,让幼儿利用上述材料玩装饰娃娃的游戏。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纸箱、包装盒等玩科学建构游戏。通过这样的科学建构游戏活动,增强幼儿的创造欲望,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三、鼓励幼儿在课程游戏化活动中大胆提问


  教师应树立全新的现代幼儿教育观,以幼儿发展为本。在幼儿园开展的系列性课程游戏化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一)鼓励幼儿善于提出问题
  陶行知先生认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幼儿提问的兴趣,从而培养幼儿善于提问的良好习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幼儿天生对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充满着无限的期待。教师应努力为幼儿构建适宜提问的情境,让幼儿善于提出相关的问题。比如,在科学领域开展的以“奇妙的轮子”为主题的课程游戏化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游戏材料,如球、圆形光碟片、三脚架、圆形塑料模块等形状各不相同的材料,让幼儿利用上述材料玩科学建构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幼儿通过实验探究会提出“用三角形的模型做轮子时,汽车的车轮会向前滚动吗?”“为什么像汽车、电瓶车等交通工具的轮子都是圆形的呢?”等问题,幼儿在提问的过程中,能有效提高自身的创造力。

  (二)引导幼儿运用多样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应努力寻找每一个幼儿的天赋所在。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活动中,教师应多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挖掘幼儿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天赋。要想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先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师应尊重幼儿在课程游戏化活动中的表现,以幼儿为游戏化活动的主体。比如,在幼儿园美工区域开展的以“我是能工巧匠”为主题的游戏活动中,有的幼儿提出如何利用一根线、一根钉快速地画出圆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幼儿会利用上述材料展开探究性活动,并在探究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造能力和挖掘创造潜能。幼儿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大力鼓励、赞赏、肯定幼儿在游戏化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幼儿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幼儿标新立异,鼓励幼儿运用多样化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三)给予幼儿活动的自由
  在幼儿园开展的课程游戏化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幼儿活动的自由。这样的自由是多元化的。如给予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化活动角色的自由、自主选择游戏化活动主题的自由、自主选择游戏活动同伴的自由、自主选择游戏化活动材料的自由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总之,教师应以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努力为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构建轻松、和谐、愉悦的创造环境。同时,教师自身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努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带领幼儿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立足于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的生活,鼓励幼儿在课程游戏化活动中大胆质疑问难,鼓励幼儿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多样化的策略解决问题,从而让幼儿收获成长的幸福。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磨头幼儿园)
其他文献
教师在中班绘画活动中融入线描画,可以激发幼儿对艺术的探知兴趣,借助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  教师通过线描画培养中班幼儿的创造力,需要与时俱进,及时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策略,以多样化的游戏情境,创建多种绘画活动,让幼儿在绘画中能收获更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本文阐述了线描画对于培养中班幼儿创造力的实践意义,探讨中班幼儿对线描画的兴趣表现,提出线描画教学中存在的
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是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感知、理解,从而获得一定科学知识的主体性活动。幼儿在操作、实验、探究科学区域材料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启发自己的思维活力,努力挖掘自己的创新潜能,从而得到全面、持续性的发展。幼儿在科学区域的活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与操作材料的交互性作用而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科学区域活动材料成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媒介”。科学区域活动顺利展开的关键是区域活动
自主游戏是指教师引导幼儿,并与其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和材料收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和均等的游戏机会,让幼儿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与幼儿共同创建游戏空间、进行游戏互动,鼓励幼儿产生自主性的游戏行为,这有利于促进幼儿的交往、合作、语言、想象、思维等能力的发展。  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游戏是发展儿童多种才能的智力活动,是扩大和丰富儿童观念范围的有效手段。”
鲁迅先生上课时,从来不照本宣科,虽然他把教科书放在讲台上,但很少去翻动,而是把所要讲的重点一一讲解,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滔滔不绝。他不是枯燥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们消化理解。他还喜欢把课堂內容和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联系起来,同时穿插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故事及在日本的见闻,因而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他有个习惯,就是一边讲、一边在黑板上画图给大家看,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
20世纪超声检查才开始在医学上应用,但随着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其在医学诊断治疗上成为不可取代的技术。它不仅能有效起到对患者病灶部位准确直观的诊断作用,也能在治疗过程中起到引導作用。医生手持探头在患者身上游走,经涂抹在患者身上涂抹水基凝胶进行耦合,然后进行超声检查。一般来说,超声检查可以应用在各类别诊断中。  (1)检查类的应用。盆腔超声检查,这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最主要诊断手段,同时也可用于子宫、
伴随着人们工作、生活和其他方面压力的增大,受身心健康、人际关系甚至个人安危等因素的影响,抑郁症患者人数日益增长。在患者生病的过程中家庭关怀十分重要,家人的陪伴和关爱有助于患者走出心灵困惑,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配合医院治疗和身体恢复;对患者主动接受医生咨询病情,进行心理疏导有积极作用;同时,也能积极配合医疗卫生、街道社区建立完整的康复体系,让更多的抑郁症患者得到康复治疗,回归正常生活。什么是抑郁症  
数学教育因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包括采取一些功利性的方法、不合理的方式等,发展成为一种应试教育,影响了幼儿数学素养的提高。家庭数学教育,应该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数学文化的传承,学习方向的引导,目的在于传授数学知识,并非要孩子牢记公式定理或者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基于此,本文对数学文化在幼儿家庭数学教育中的渗透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建议。  向幼儿讲述数学故事  家长在开展幼儿家庭教育活动过程中,要渗透
本文分析了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结构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幼儿绘本教学的指导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特征  研究发现,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特征主要有广泛性、倾向性以及参与性。大部分幼儿在早期阅读时没有较为稳定的兴趣,原因在于幼儿年龄较小,缺乏足够的坚持与耐心。幼儿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生性好动,但他们缺乏稳定的中心兴趣,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大部分幼儿喜欢与贴近生活、配图多、颜色丰
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最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它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教师带领幼儿在大自然中进行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能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幼儿教师需要重视户外体育运动对幼儿的重要意义,保证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一、幼儿体育课程开展现状  幼儿课程的开展大多是以集体为单位,部分教师在幼儿活动的选择方面会偏向更有教育性、知识性的活动。在幼儿活动的过程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并不是幼儿七岁前学习的知识决定终身,而是指幼儿从小养成的那些好习惯能让他们终身受益。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持之以恒,从点滴抓起。本文以“创设支持性环境”为抓手,探索形成家园合力、助力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  我园在叶圣陶的“养成良好习惯”思想指导下,尝试家园携手,审视、调整、挖掘环境资源,创设“顺应生命自然,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的支持性活动环境,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