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细管理中实现成功教育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axia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因此,精细化管理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理念、新策略。对于学校而言,精细化管理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
  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落实成功教育。我们的思路是搭好平台,让教师在各种活动中展示自己,在课题研究中完善自己,在与同伴的交流与竞争中挑战自己。如经常开展公开课竞赛,在教研会甚至教师例会中,经常安排教师介绍经验,这既是促进教师总结经验,也是对他们的一种鼓励。教师在一次次的展示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许多年轻教师因此脱颖而出。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成功教育。我们要求老师必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提问,回答不出绝不嘲笑。走进我们的课堂,会经常看到“掌声响起来,大拇指竖起来,学生动起来,教师笑起来”的场景。
  在作业批改中落实成功教育。我们要求老师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必须经常有鼓励性评语,并作为常规检查中评级的重要条件。
  在家校联系中落实成功教育。我们要求老师至少每月与家长联系一次,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学生稍有进步必须及时告知家长,要求家长配合鼓励学生。
  在推行学生成长记录中落实成功教育。我们把习惯养成教育融入到争旗夺星的活动中,并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让他们在与自己比、与同学比中创造成功、感受成功。具体做法是:各班每个学生得分由小组长评分、值日班长评分、值周班长评分、各种活动评分及学习成绩得分组成。从早操、早自习到晚寝,每个环节都进行全方位评分,每100分奖红旗一面,4面红旗奖星一颗。我们按照快反馈的要求,每周一小结,分数及星章情况公布在教室中;每月一阶段总结,对各班奖星最多的10名同学以学校的名义用手机短信给家长发喜报。
  在班级管理评比中落实成功教育。过去班级评比先进班级只有少数班级获评,要求过高、过全,表扬面也小。现在,我们化解了项目(原先只有综合的文明班,现在改为卫生、纪律、学习三面红旗,并且每项均有一半的班级获奖),让更多的班级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喜悦中为更多的成功而继续努力。
  在帮扶培尖中落实成功教育。在后进生帮扶转化工作中,采取“亲近、了解、欣赏、引导”的方法,让他们觉得“我也行”。我们实行校内家长制,每个老师挂钩一部分学生,要求关注跟踪学生的生活、学习,定期找学生谈话,对其学习生活进行指导;还要求挂钩教师每月至少与所挂学生家长电话访问一次,及时通报学生在校的主要进步。对优秀学生,我们在教室或宣传橱窗中开设“每月之星”,贴出他们的照片及时鼓励。
  在“周周清”中落实成功教育。我们每周都固定时间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小测试,它比平时作业更正规、更真实、更全面、更有可比性。通过这样的及时反馈,对教师改进教学、学生改进学习都有重要意义,真正遵循了“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原则,让学生学得自信。我们相信这样实实在在的过程管理,必将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积极效果。
  在学生诚信管理中落实成功教育。我们把学生要遵守的最基本的规章制度浓缩成易记的口诀,明确违反哪一条该扣多少分,一个月评选诚信学生一次。这项措施有效促进了学生遵规守纪观念的养成,学生更自觉了,违纪行为更少了。
  在大型活动中落实成功教育。我们总是精心设计每次的开学典礼、表彰会、年级会,精心组织校运会、文艺表演及各种大型活动,让各项活动或是激动人心,或是亲切温暖,或是感人至深,从而让大家整体、形象地感知学校理念、认同学校理念。如隆重的“十佳教师”“十佳学生”表彰会后,总有教师(学生)问我:老师,明年的“十佳教师(学生)”评选的标准是否还是那样?师生们心里荡漾着见贤思齐的激情。
   (作者单位:江西省寻乌城关小学)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初中生物一直被学生所“弱视”。虽然生物是中考的内容之一,但由于分值相对较低,因此,无论教师怎样强调,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这门学科不重视,将其当作“副科”来看待,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    情境教学通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记忆更牢固,更能激发学
我工作过的学校里,有面墙上写过这样一幅大标语:“知识改变命运,读书铸就前程。”这句标语写得很实在,但我却觉得境界不够高,只是让学生站在个人的角度去看待学习的意义。于是我建议修改为:“知识改变世界,读书滋润心灵。”大家都点头称好。  但一位学生的经历让我对两条标语重新进行了审视。  一次外出坐车,中途上来一个小伙子,看见我之后,连称老师,问我是否还记得他。我真的是记不起他的名字了,只好实话实说:“印
记得我孩提时代所见到的校园,教室里书声朗朗,活动室里琴声悠扬、歌声嘹亮,运动场上哨子声、“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课外活动时间处处欢声笑语……那是一个个万物生长、春意盎然的校园!  但现在这些都成了人生的美好回忆。曾几何时,中学校园被一片寂静笼罩着,人们很少能听到愉快的笑声、甜美的歌声、悠扬的琴声和运动场上的欢呼声,连课堂的读书声也气息奄奄了……充满生机的校园变成了“寂静的春天”。  是什么原因
摘要: 菲利普·罗斯是当代美国文坛非常活跃且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美国牧歌》曾获得1998年普利策奖。本文从《美国牧歌》主人公塞莫尔·利沃夫个人和其家庭在美国社会中的他者身份出发,通过探讨小说中个体对权力与规训的回应,以及作者罗斯对生活在权力下的人们生存问题的思考后得出结论,在《美国牧歌》中, 菲利普·罗斯引发了读者对处于两难境地的犹太裔美国人的深层思考, 他们试图成为美国人,并过上真正
摘要:智力残疾人的特点决定了其托养服务既不同于老年人的托养,又不同于一般幼儿的托养,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从“安全”“耐心”“鼓励”“渐进”四个方面加以努力。这几个方面既是对智力残疾人托养服务的基本要求,也是帮助他们走出小家、融入社会、走向社会的基础。  关键词:智力残疾人托养服务基本要求安全渐进    智力残疾或智力落后又被称为智力障碍、智力低下或弱智等等。我国对智力残疾的定义是:指人的智力明显低
摘要:大学第一学期是新生的重要时期,很多新生对大学生活不适应。笔者就新生如何从环境、生活、学习、心理等四个方面去适应大学生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新生 适应 大学生活     大学时期是人生美好而短暂的黄金时段,同学们在这里将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为实现其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做最重要的准备。然而新学期伊始,很多大一新生对陌生的大学生活感到不适应。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既是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完形填空题一直是学生容易失分的题型。为了提高中考完形填空的得分率,不少英语教师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大量做题,在校对答案时,穿插介绍应试技巧,结果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心存厌烦、恐惧,收效甚微。   笔者认为,教师应在研究中考完形填空命题特征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从而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本文从选材、设空和干扰项三方面分析了最近3年绍兴市英语中考试卷中完形填空
在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教学之前,为了让英语课堂更生动更有效,教师们精心设计课堂,辛苦制作教具、画图、做游戏道具、写卡片、写练习小黑板……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技术进入了小学课堂,它给英语教师们送来了一个“百宝箱”,这个“百宝箱”里有什么呢?又为小学英语教学带来怎样的变化呢?本文结合一些教学实例来谈谈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一、巧构思的动作链接,展现清晰层次    1.超链接——让知识点的关系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它不仅要求建立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且还要求教师必须完成由讲授到引导的角色转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质疑问难、研讨交流的自主学习,使课堂教学充满激情,焕发新的活力。但是,现在有些教师仍然是“涛声依旧”, 不仅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甚至还产生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本文就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了浅显的探讨。  一、设置悬念
很多提法喊多了,它就慢慢地游离于实际工作而变成一个口号,一个纯粹的口号。这方面的例子并不鲜见,在各个时期都有。“以人为本”是一个很好的理念,是当今世界教育的共同追求,笔者于2009年11月20日至12月11日访问了新西兰Middleton Grange、Hillmorton High School、LinwoodCollege、Avonside Girl’s High School、Rang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