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完形填空命题特征分析与教学启示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完形填空题一直是学生容易失分的题型。为了提高中考完形填空的得分率,不少英语教师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大量做题,在校对答案时,穿插介绍应试技巧,结果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心存厌烦、恐惧,收效甚微。
  笔者认为,教师应在研究中考完形填空命题特征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从而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本文从选材、设空和干扰项三方面分析了最近3年绍兴市英语中考试卷中完形填空的命题特征,归纳出考题的测试目的,然后提出教学改进建议。
  一、命题分析
  (一)选材分析
  1.故事性强,贴近生活
  最近3年的完形填空分别叙述了这样三个故事:2009年叙述的是一个非常普通、不知道如何打扮的女孩Mary,邀请John去观看她的拉丁舞演出的经过,最后John明白每个女孩都有一双“水晶鞋”;2010年叙述的是一个名为Mary的饭店服务员,如何热情周到地为一个老头提供用餐服务,并获得了这个老头(结果发现是这家餐馆的老板)的尊重;2011年叙述的是Carmen近视了,但担心戴眼镜不好看而不愿戴,结果在学校里帮同学找戒指时,同学说她戴眼镜挺好看的,于是她明白戴眼镜并不是一件糟糕的事。三个故事的选材注重价值取向,可读性强,贴近考生生活,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体现了考题与生活的和谐统一,重视提升人文价值。
  2.注重基础,覆盖面广
  文中用词基础,超出考纲的生词均加以中文注释。复合句占总句子的比例分别为2009年30%,2010年45.8%,2011年27.3%,涵盖了初中阶段的所有句式。多变的句式、低复现率的单词、地道的表达、交际性很强的语言,充分综合了初中阶段的英语语言知识。
  (二)设空分析
  1.重阅读,考推理
  从表1中,我们发现这三年的完形填空题的文章篇幅基本不变,保持在270~280个单词之间(含空格),有一定的阅读量,体现了试题的目的之一是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空格密度变化小,平均间距合理,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不设空,给考生提供了足够的信息提示。文章设置15空,几乎全是根据情节发展和逻辑需要设空的。
  例1.After all the performance ended, I 43 her at the gate (2009年)
  A. waited for B.looked for C.paid for D.cared for
  演出结束后,根据情节的发展,“我”一定在门口等她,故答案为A。
  例2.One day, she saw an old man go ______ into the restaurant and toward a table (2010年)
  A.quicklyB.shyly
  C.slowly D.luckily
  既然是an old man,走路肯定是slowly,答案为C。
  2.重运用,轻死记
  从表2中,我们发现考查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凸显新课程倡导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目标。实词侧重考查语境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学生必须依据上下文提供的信息和暗示的线索来做出选择,考查目标为“运用”。
  例3.She became very worried but she hoped 27 would know that When her mother asked her to see the eye doctor, she didn’t 28 But her mother’s mind was made up (2011年)
  27.A.everybody B.anybody
   C.somebody D.nobody
  28.A.explain B.care
   C.agreeD.understand
  这里28题要根据27题的答案“她希望没人知道她眼睛近视这件事”,来判断“她不同意去看眼科医生”。
  而虚词侧重考查习惯搭配和句子间的关系,考查目标更多的是“识记”。
  例4.Three days later, Carmen got new glasses and instruction 29 her doctor.(2011年)
  A.by B.from
  C.like D.to
  从got中我们判断选from, 依据是固定搭配句型get sth from sb.
  当然,知识的灵活运用是建立在知识识记的基础上的。
  3.重语篇,轻语法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三年完形填空题的考点层次几乎全是语篇层次,试题考查以情景意义选择为主,没有出现脱离语境的单纯语法知识的考题。如果孤立地看对应挖空的句子,四个答案的任意一个,都是正确的。只能根据上下文,才能得出真正的答案。
  例5.“What?! Dance? Is that 32 ?” I asked myself. (2009年)
  A.possible B.lucky
  C.funnyD.strange
  从语法角度来看,四个答案都符合,系动词is后用形容词,但根据语境“What?! Dance?”中的标点和下文提示“Mary was not such kind of girl.”可知她很“普通”“从不见她穿色彩艳丽的衣服”“不知如何打扮”,而现在要去参加拉丁舞演出,作者感到很意外,从而确定答案为A。
  这种考题更能测试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它不仅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求考生具有独立分析、对比取舍及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选项分析
  1.重基础
  每年完形填空选项所提供的60个词汇都是常见的基础词汇,命题充分体现了基础性,符合绍兴市中考毕业考与升学考两考合一的要求,关注大众群体,鼓励多数学生,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这3年的完型填空题的选项中,有些词汇出现频率很高,如“quickly”年年出现,“slowly,wait for,look for,pay for,found,forgotten,to,like,but”出现了两年。当然,选项的设置是根据考查的需要。
  2.强干扰
  每一题中的四个选项词性、形式一致,通常其中的两个选项意义相似,迷惑性很大,直接左右试题的难度和测试的效度,在学生解题时形成有效干扰。它们通常利用上下文、行文逻辑和词语辨析来设计。
  例6.The man she had served was the owner of the 39 where she worked.(2010年)
  A.supermarket B.hotel
  C.restaurantD.factory
  由于Mary是waitress,学生会把答案锁定在B或C上,但到底是哪一个,只有联系文章开头第一句“Mary worked as a waitress in a restaurant.”才能得出正确答案C。这就是根据上下文来设计选项,考查学生瞻前顾后、捕捉信息的能力。
   例7.“Fantastic!” I answered “Ha, ha, I knew 44 would be.” (2009年)
  A. I B. you
  C. sheD. it
  不少学生会在A和D之间难以抉择,但仔细推敲,应该指 “演出”非常fantastic, 而不是I非常fantastic。这便是根据行文逻辑来设计的,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例8.She ran over to him and said, “Here, Sir. Let me help you with that 27 ” (2010年)
  A.chairB.table
  C.doorD.plate
  A和B看上去似乎都有理,因为空前有一句She saw an old man go slowly into the restaurant and toward a table”。空后有一句She pulled the chair away from the table”。再仔细想想,应该帮他坐在桌上还是椅子上?答案显然A更好。
  例9.She stood alone away from her friends, feeling 32 .(2011年)
  A.tired B.unhappy
  C.afraid D.serious
  B和C两个答案很有干扰性,Carmen不愿戴眼镜,把它放在口袋里,远离她的朋友,独自一人站着,心里感到不高兴还是害怕?学生需要根据上文的暗示,她不想被人知道眼睛近视了,不想去看医生,不愿戴眼镜……其中没有害怕、恐惧的心理,故排除C,选B。
  例10.She could not hide her excitement, laughing 45 a child.(2009年)
  A.asB.like
  C.forD.at
  as和like同为“像”,不少基础不扎实的学生便会混为一谈,很难作出正确的选择。这就是根据词语辨析来设计选项,旨在考查学生的词汇量和词汇运用能力。
  二、教学启示
  针对完形填空考查全面、注重基础、突出语篇的特点,在日常教学和训练中,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做:
  (一)熟读精思,夯实基础,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础材料,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词汇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笔者认为教师要在语境中教学词汇,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和运用。改变传统的单词听写方法,把课文中的听力材料、阅读文章改编或缩写成短文,提供中文或首字母,以填空的形式巩固所学词汇。教师要指导和训练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和辨析词义,教会学生根据上下文提示进行逻辑推理,进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立足语篇,循序渐进,提高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根据完形填空的干扰项特点,有些试题只有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才能确定答案,而逻辑关系的推断需要找出语篇中的有效信息。因此,教师在语篇训练中要培养学生善于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由于完形填空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大量练习,难免使学生丧失信心。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词汇教学和阅读教学中,由浅入深地加以指导,提高学生的信息捕捉能力。如教“shape”一词, 我们可以这样做:
  New robots will have many different ________. Some will look like people, and others might look like snakes.
  A.colors B.sizes
  C.shapes D.prices
  让学生做出选择,并说出理由。学生会从“people、 snakes”着手,排除A、B、D,选择C。在做出选择并理解“shape” 一词的同时,既复习了“color、size、 price”,又学到了如何去抓关键词进行判断。
  在语篇教学时,我们可以选取文中的片段来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以《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泛读材料《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一文为例。
  After an earthquake, a snake robot could help look for people __________ buildings.
  A.under B.on
  C.above D.around
  学生从earthquake中确定答案为A。
  People would not like to do such easy jobs and would get 1 But robots will 2 get bored.
  1.A.excitedB.bored
  C.interestedD.sad
  2.A. neverB.always
  C.often D.ever
   学生抓住but、get bored、would not like to do这些词,选择B和A。
  In the future, there will be more robots everywhere, and humans will have _________ work to do.
  A.more B.less
  C.much D.little
  学生从more robots中得知答案为B。
  Scientists are now trying to make robots look like people and do the same things as us. But robot scientist James White disagrees. He thinks that it will be _________ for a robot to do the same things as a person For example, it’s easy for a child to wake up and know where he or she is. Mr White thinks robots won’t be able to do this
  A.easy B.difficult
  C.importantD.necessary
  这一题有更多的有效信息,从“but、disagree、easy、won’t be able to ”等得出答案为B。
  通过“出声思维”的方式,让学生找出关键的词、句,说出选择的理由。这种训练方式由短及长、由易入难,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在步步深入的过程中让他们学到方法,增强信心。
  此外,在校对完型填空的答案时,教师应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小组内说一说“你为什么选这个答案”,把理由说给组员听,组员之间相互指正,再以小组为单位提出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供全班讨论,教师指导。
  在完形填空的分析过程中,让学生知道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比让学生知道问题的结果更重要,“出声思维”就是促使学生把注意力从答案转变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在小组内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做”,既是学生展示他们的思考推理过程,又是把自己的思考与同学的思考进行对比的过程,组内成员就一起从语境、词汇、语法和语义逻辑等多个层面进行语篇分析,弄懂答案,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三)精选习题,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切不可简单奉行“拿来主义”,应重点考虑语言材料的可读性、句子结构的全面性、词的基础性,挖掘文章的人文价值,杜绝模棱两可或有争议的干扰项,把对实词的考查放在首位,突出考查对知识的运用,着重考虑上下文信息和推理对答题的影响,从而保障习题的效度。
  在习题分析时,不仅要让学生领会到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的重要性,还要让学生体会到做题不能急躁,要瞻前顾后、抓住蛛丝马迹、反复推敲。通过多次指点迷津,逐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解题习惯。
  
  参考文献:
  [1]胡洁元.浅谈高中英语完形填空干扰项的特点[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3).
  [2]武尊民.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元培中学)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是文科生,在以往的基础教育期间,从未接触过生物、生理卫生等这些跟组胚课程相关的学科,而组胚内容相对固定又抽象枯燥,缺乏相互联系,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这对于刚刚进入专业学习的护理学生来说,显然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良好的入门引导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现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组织学与胚胎学的自身特点,就如何做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谈几点体会。  
不要说高考,即使是平时的训练,古诗鉴赏题历来都是学生的软肋。其实诗歌鉴赏题目的难度并不大,但答题失误却屡屡发生,得分的情况很不理想。在江西高考卷中,这题的分值稳定在6分,但每年高考,这题的平均分都超不过一半,今年也不例外。下面就2010年高考江西卷的古诗鉴赏题失分原因加以探讨。    一、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
一、调查目的    众所周知,高职生是一类特殊的受教育群体,他们生活缺乏激情,学习兴趣淡泊,思想崇尚个性。我们为了让学生投入课堂煞费苦心,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坚持“和颜悦色”的教学态度,经常变换教学方法……但无论你怎样努力,都很难达到“教学相长”的最佳境界。与此同时,学无所成的舆论压力就自然归咎于教师,因此,许多战斗在高职教育一线的教师产生了身心疲惫的教学恐惧心理。为了尽可能地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影响
口腔材料学是口腔医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口腔材料学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在口腔医学教学体系中占重要地位。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口腔材料学在口腔医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口腔材料学教学水平。    一、充分认识口腔材料学教学的重要性    口腔临床上所有治疗措施与方法的改进和提高,几乎都是由新教材和新器械引导的。基本模式是由新教材衍生出新技术,从而形成新疗法。因此,口腔学的发展是以
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初中生物一直被学生所“弱视”。虽然生物是中考的内容之一,但由于分值相对较低,因此,无论教师怎样强调,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这门学科不重视,将其当作“副科”来看待,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    情境教学通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记忆更牢固,更能激发学
我工作过的学校里,有面墙上写过这样一幅大标语:“知识改变命运,读书铸就前程。”这句标语写得很实在,但我却觉得境界不够高,只是让学生站在个人的角度去看待学习的意义。于是我建议修改为:“知识改变世界,读书滋润心灵。”大家都点头称好。  但一位学生的经历让我对两条标语重新进行了审视。  一次外出坐车,中途上来一个小伙子,看见我之后,连称老师,问我是否还记得他。我真的是记不起他的名字了,只好实话实说:“印
记得我孩提时代所见到的校园,教室里书声朗朗,活动室里琴声悠扬、歌声嘹亮,运动场上哨子声、“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课外活动时间处处欢声笑语……那是一个个万物生长、春意盎然的校园!  但现在这些都成了人生的美好回忆。曾几何时,中学校园被一片寂静笼罩着,人们很少能听到愉快的笑声、甜美的歌声、悠扬的琴声和运动场上的欢呼声,连课堂的读书声也气息奄奄了……充满生机的校园变成了“寂静的春天”。  是什么原因
摘要: 菲利普·罗斯是当代美国文坛非常活跃且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美国牧歌》曾获得1998年普利策奖。本文从《美国牧歌》主人公塞莫尔·利沃夫个人和其家庭在美国社会中的他者身份出发,通过探讨小说中个体对权力与规训的回应,以及作者罗斯对生活在权力下的人们生存问题的思考后得出结论,在《美国牧歌》中, 菲利普·罗斯引发了读者对处于两难境地的犹太裔美国人的深层思考, 他们试图成为美国人,并过上真正
摘要:智力残疾人的特点决定了其托养服务既不同于老年人的托养,又不同于一般幼儿的托养,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从“安全”“耐心”“鼓励”“渐进”四个方面加以努力。这几个方面既是对智力残疾人托养服务的基本要求,也是帮助他们走出小家、融入社会、走向社会的基础。  关键词:智力残疾人托养服务基本要求安全渐进    智力残疾或智力落后又被称为智力障碍、智力低下或弱智等等。我国对智力残疾的定义是:指人的智力明显低
摘要:大学第一学期是新生的重要时期,很多新生对大学生活不适应。笔者就新生如何从环境、生活、学习、心理等四个方面去适应大学生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新生 适应 大学生活     大学时期是人生美好而短暂的黄金时段,同学们在这里将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为实现其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做最重要的准备。然而新学期伊始,很多大一新生对陌生的大学生活感到不适应。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既是顺利完成大学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