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智慧生成

来源 :希望月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BUT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智慧与人格不全是天生的,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它应该是一种潜能,而我们的教育就是来开发这种潜能。但这又不能像挖掘金矿那样来开发。应该由别人提供合适的情境,在别人的帮助下由自己来开发,因为每个人只属于他自己。教师的任务就是提供一种合适的情境,就是引导帮助,你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去开发,一定要让孩子们去亲身经历,从中去体悟、去开发。这个过程,我们就称之为互动。
  这样的互动不是表面的互动,应该是思想的碰撞,经验的提升,情感的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追求的是一个“会学”。如果我们教师就朝着一个单一的知识结论去预设,学生的潜能就不能得到开发。我认为,数学最本质的就是思维、思想方法,就是为了掌握一些思想方法。方法,我们认为就是出智慧的。另一个是“爱学”,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喜欢探究,喜欢这矛盾冲突,喜欢这“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从而学生爱你这个老师。有了“会”,有了“爱”,又会又爱,又爱又会,智慧与人格就这样升华了。
  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究竟怎么做,我理想中的课堂就是,老师创设一个好的情境由这个情境产生一些问题,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与此同时师生、生生进行着积极的互动不断的生成知识与智慧。下面我就分别从怎样预设问题、怎样引导学生探索和互动生成这几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关于创设问题
  
  我们看到很多老师经验丰富,对学生的问题应对自如。其实,我们老师背后预设了很多。不要以为凡提问就能达到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由一连串的问题,循序渐进,走向目的,这是一种预设。也可以把问题设计得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通过亲身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去解决问题。前者体现出了教师要控制教学过程,希望学生按照规定的路线行进,而后者则表现出老师重视与学生努力进行获取、形成、发现知识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不光对知识本身的获得,而且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意义。不光如此,对老师的发展也有重大意义。智慧是不大好言传的,但作为教师的教学智慧,它一定是深深植根于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我们传统的课,是老师知道教什么、为什么教,是老师精心预设好的,我们的孩子全然不知道。在这种孩子都全然不知道的情况下,这样的课,孩子怎么能够主动得起来呀?你放开了,学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出来了,你不断去应对,教学智慧也就生长起来了。总之,问题太重要了!至少它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给思维以动力;另一方面,给思维以方向。而一个好问题它应该有以下一些指标:
  1.问题要有挑战性
  我认为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要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能够产生新的认知冲突。要具有挑战性,如果一个问题下去,立即小手如林,有啥意思?这种问题你不问,学生也会;问了,也是耽误时间。应该让他们有一种思维上的挑战,有征服的欲望。
  2.问题要有开放性
  教是为学服务的,是预设具有针对性,而教学生成又是有随机性的这种特征的,所以我们要提高预设的开放性,老师要注意把握的是大方向、大环节、关键性内容,每一个环节应该是个问题场,各种各样的孩子都能参与进来,从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激发探索和创造,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这样想也可以那样想。开放的问题使每一个学生有可能在自己的学习基础上,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认识水平和智慧来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只不过在这些方案之间可能存在着差异,而这恰恰是通过开放的问题使学生的各种基础性资源生成得以实现,从而为进一步的师生有效互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3.问题要有衍生性
  一个好的问题又要具有衍生性,通过这个问题又能产生一连串的由浅入深的环环相扣的问题。
  4.问题让学生发现
  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应该尽量是学生自己发现的,老师预设的问题是用成人的思维去预设的,说起来是从孩子的角度思考的,但很多时候还是有距离的,当然有时在关键处、拐点处是需要老师提出的,但更多的是老师创设情境学生提。好的问题情境,应该能够唤起经验,能够产生意向,有挑战,要学习,它应该能够让孩子发现问题来发现新东西,能够创造。这样的问题就比较有价值了。
  
  二、关于自主探究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大家都知道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都知道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平时的交谈中,很多老师还是认为,班上学生差,让他们探究就是浪费时间,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教学实践告诉我,学生是有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的,有着智力发展的潜能。让学生在各自知识经验基础上大胆探索、自主建构是完全可能的。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除了极个别的智障或其它特殊原因,往往能追溯到教师、家长的原因,可能是没有激活他的已有经验,没有激发他的兴趣,长期不相信学生,包办代替,长久下来使学生依赖性变大,学习能力下降。即使对后进生的辅导也是要努力地引导他自己思考、教给他自己探索的方法,不然仅仅告诉他怎么做,时间一长也是徒劳。我们认为,让孩子自主探索不仅是让他自主建构数学知识,而且也建构了他们的主体意识,长期以往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当然探究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但我想自主探究和主动接受这些学习方式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无论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肯定是我们数学教学的主题之一。
  
  三、关于互动生成
  
  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的,带着自己的力量的,是完整的人。今天的数学课,学生不仅带着数学知识,还带着情感,带着许多其它的东西,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形式。所以,这样的课堂应该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另外,课程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文本的课程,它还是一种体验课程。文本课程经过我们自己的参与和重新思考,会有我们自己的一种理解。这就形成我们自己所想的一种自己的课程。所以要让孩子们积极地参与进去。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积极地沟通、交流、启发和补充,分享彼此思考的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和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并求得新的发现。
  其实,这几方面是密不可分的,往往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课堂上一方面我们需要创设和营造一种生动的情景和宽松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敢想、敢问;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多长个“心眼”,及时捕捉学生思维中的一些哪怕是一丁点儿的亮点、生长点,用心去保护,去点拨。在双手的呵护下,一颗豆大的光点将慢慢变大、濯亮。如果我们教师心中总是点亮着那盏智慧之灯,总是明亮着智慧的双眼,学生就会处于开智的兴奋状态,那么课堂上那种神圣的时刻就会一直与我们相伴。
其他文献
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的研究人员称,通过使用特定种类的饲料添加剂可以更快地降低全价饲料中猪三角冠状病毒的存活率。猪三角冠状病毒于2012年首先发现于中国。当前已知有3种猪
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忽视情意教学目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负担过重,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匮乏,极大妨碍了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传统的
随着猪肉价格回暖,养猪行业日渐升温,人们对养猪的热情开始恢复,但对养猪效益的稳定性还持观望态度。哺乳仔猪是养猪各环节的基础,基础打不好就不能创造高效益。
对于音乐课,在初中生当中出现一种“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这是由于长期以来,初中音乐教学普遍存在着一种“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教材所涉及的音乐作品失去兴趣,对音乐教师失去兴趣,对音乐课也失去了兴趣。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它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到
一、解决金融人才培训与使用相脱节矛盾的策略选择 众所周知,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社会主义计划经注体制的决定性时期,市场机制已成为配置
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开发智力资源和开展社会教育的职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各类图书情报单位从属于行政管理系统,各自录属
【正】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基地,而班级就是这块基地的摇篮,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群体。而班主任则是这个群体单位中的核心和管理者,除应具备良好的素养外,
秦巴鸡在四川巴中又称巴山土鸡,属蛋肉兼用型地方品种,是在秦巴山区长期自然演进中形成的,具有耐粗饲、觅食力强、适应性广、抗病力强、体质结实、反应灵活、肉质鲜美等优点,
创造性思维是指思想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训练的结果。当前,我国教育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大力推行创新教育,把应试教育逐步转向以培养创造力为主的素质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迎接以创造力为核心的21世纪的到来。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当其冲应该研究
受生猪产能持续偏低等因素影响,去年3月份以来生猪价格进入周期性上涨通道。今年春节前后,全国出现多场寒潮雨雪天气,对生猪产能特别是仔猪生长造成了一定的影Ⅱ向,春节后生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