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AM理念的初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的探索r——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为例

来源 :教育信息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_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TEAM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在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领域的发展.STEAM教育提倡的是基于项目的学习,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合作探究,最终解决问题,这与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理念不谋而合.文章构建了基于STEAM理念的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同时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为例,进行实践应用,结果发现该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等综合素养.
其他文献
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教育要求也在不断进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学生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将雷锋精神融入道德与法治教育,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把雷锋精神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在真人真事的感召下,通过不同的途径对学生进行鲜明、生动、有效的教育,做到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地理学科教学亟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直面高考的压力,教师应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梳理和构建,帮助学生形成关联性认知,同时积极组织一些疏导性学习活动,辅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索,也要注重生活认知疏导对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促进其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
核心素养是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培养科学素养是科技活动教学的主要目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明确培养核心素养的种类、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理论结合实际,探析科学素养的内涵与外延;从我国实际出发,根据相关纲要性文件总结梳理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组成要素,并结合教学实践,聚焦于科技活动教学的路径,以此完善科学课程的发展与设计,提升学生的综合知识素养.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课程内容源于儿童生活,呈现形式多为实践活动.教师应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利用与儿童生活更加贴近的课程资源,通过具有生活元素的课堂使儿童反思自己的生活,进而达到改变和引领生活、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使儿童拥有生活实践智慧.
教研工作有其特殊性,研究的行为与目的皆在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校、服务于课堂.基层教研工作内容虽千头万绪,但概括地看其工作路径则以思考根本问题、明确解决思路、研究具体操作、创新解决问题以及展示推广研究成果等五个环节循环往复.从“思、明、研、创、展”环节下功夫、要实效,是提升教研工作质量的基本要求.
一位年轻教师上了一节复习公开课,复习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课的标题是:新中国企业发展历程——以“茅台酒公司”为例.通过呈现茅台酒公司发展变化的材料进行设问,并与教科书中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课程中展现的教学资源非常能吸引听课的师生,思路也比较清晰,因而是节好课,但其缺点也很突出,课程资源开发得好却未用好,主次颠倒,需进一步改进.
基于化学人文素养的教学设计,是指以化学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为导向,以教材内容为载体的教学设计.本文意在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化学人文素养,并使之落地课堂.下面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分子和原子”为例,对此进行初步尝试.
访谈者:庄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本次专访.请问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及您的团队想到利用微信群为学生搭建英语学习与交流的平台?rn庄海滨:自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1.0在全省全面铺开以来,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已进入外语移动互联学习时代.因此,时下的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诸多全新的教学模式及方法.为了解决初中英语课堂中普遍存在师生互动不足、英语学习与生活能更好无缝对接的问题,我带领的教研团队思考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微”平台---利用微信群为学生搭建英语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期刊
后疫情时代,在校园里,如何保证学生的健康和学习,成为学校防疫的重要任务.文章以此问题为契机,以学校STEAM实验室为主要实验基础开展项目式学习,协助学生自主探究、设计、制作一款能够智能测温的校园防疫机器人,功能主要包括体温监测、消毒、循迹、避障等,以解决实际无接触式管理需求.文章通过介绍学生校园防疫机器人设计与制作项目过程以及成果评价,结合校园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开展项目式学习,探究STEAM教学与学科融合的路径.
新兴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生了未来学校的兴起,而未来学校的教育评价根基在于促进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本研究充分挖掘教育评价在未来学校办学中的导向驱动、效度诊断、监管保障功能,建立“一脑五平台”的无痕教育评价系统,实现打通数据孤岛,构建学校数据统一大脑,完善系统整合,搭建学校评价五类平台.探索出评价立校的未来学校改革的系统实施路径,将无痕教育评价融入未来学校课程建设、智慧课堂、教师专业生长,学校组织管理,以赋能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探索智能时代的学习新样态、促进教师的自我生长,以期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