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癞六伯
丰子恺
癞六伯,是离石门湾五六里的六塔村里的一个农民。这六塔村很小,一共不过十几份人家,癞六伯是其中之一。我童年时候,看见他约有五十多岁,身材瘦小,头上有许多癞疮疤。因此人都叫他癞六伯。此人姓甚名谁,一向不传,也没有人去请教他。只知道他家中只有他一人,并无家属。既然称为“六伯”,他上面一定还有五个兄或姐,但也一向不传。总之,癞六伯是孑然一身。
癞六伯孑然一身,自耕自食,自得其乐。他每日早上挽了一只篮步行上街,走到木场桥边,先到我家找奶奶,即我母亲。“奶奶,这几个鸡蛋是新鲜的,两支笋今天早上才掘起来,也很新鲜。”我母亲很欢迎他的东西,因为的确都很新鲜。但他不肯讨价,总说“随你给吧”。我母亲为难,叫店里的人代为定价。店里人说多少,癞六伯无不同意。但我母亲总是多给些,不肯欺负这老实人。于是癞六伯道谢而去。他先到街上“做生意”,即卖东西。大约九点多钟,他就坐在对河的汤裕和酒店门前的板桌上吃酒了。这汤裕和是一家酱园,但兼卖热酒。门前搭着一个大凉棚,凉棚底下,靠河口,设着好几张板桌。癞六伯就占据了一张,从容不迫地吃时酒。时酒,是一种白色的米酒,酒力不大,不过二十度,远非烧酒可比,价钱也很便宜,但颇能醉人。因为做酒的时候,酒缸底上用砒霜画一个“十”字,酒中含有极少量的砒霜。砒霜少量原是无害而有益的,它能养筋活血,使酒力遍达全身,因此这时酒颇能醉人,但也醒得很快,喝过之后一两个钟头,酒便完全醒了。农民大都爱吃时酒,就为了它价钱便宜,醉得很透,醒得很快。农民都要工作,长醉是不相宜的。我也爱吃这种酒,后来客居杭州上海,常常从故乡买时酒来喝。因为我要写作,宜饮此酒。李太白“但愿长醉不愿醒”,我不愿。
且说癞六伯喝时酒,喝到饱和程度,还了酒钱,提着篮子起身回家了。此时他头上的癞疮疤变成通红,走步有些摇摇晃晃。走到桥上,便开始骂人了。他站在桥顶上,指手划脚地骂:“皇帝万万岁,小人日日醉!”“你老子不怕!”“你算有钱?千年田地八百主!”“你老子一条裤子一根绳,皇帝看见让三分!”骂的内容大概就是这些,反复地骂到十来分钟。旁人久已看惯,不当一回事。癞六伯在桥上骂人,似乎是一种自然现象,仿佛鸡啼之类。我母亲听见了,就对陈妈妈说:“好烧饭了,癞六伯骂过了。”时间大约在十点钟光景,很准确的。
有一次,我到南沈浜亲戚家作客。下午出去散步,走过一爿小桥,一只狗声势汹汹地赶过来。我大吃一惊,想拾石子来抵抗,忽然一个人从屋后走出来,把狗赶走了。一看,这人正是癞六伯,这里原来是六塔村了。这屋子便是癞六伯的家。他邀我进去坐,一面告诉我:“这狗不怕。叫狗勿咬,咬狗勿叫。”我走进他家,看见环堵萧然,一床、一桌、两条板凳、一只行灶之外,别无长物。墙上有一个搁板,堆着许多东西,碗盏、茶壶、罐头,连衣服也堆在那里。他要在行灶上烧茶给我吃,我阻止了。他就向搁板上的罐头里摸出一把花生来请我吃:“乡下地方没有好东西,这花生是自己种的,燥倒还燥。”我看见墙上贴着几张花纸,即新年里买来的年画,有《马浪荡》、《大闹天宫》、《水没金山》等,倒很好看。他就开开后门来给我欣赏他的竹园。这里有许多枝竹,一群鸡,还种着些菜。我现在回想,癞六伯自耕自食,自得其乐,很可羡慕。但他毕竟孑然一身,孤苦伶仃,不免身世之感。他的喝酒骂人,大约是泄愤的一种方法吧。
不久,亲戚家的五阿爹来找我了。癞六伯又抓一把花生来塞在我的袋里。我道谢告别,癞六伯送我过桥,喊走那只狗。他目送我回南沈浜。我去得很远了,他还在喊:“小阿官!明天再来玩!”
1.解释下面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2分)
癞六伯孑然一身,自耕自食,自得其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一句话加点的词语的含义,然后说明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6分)
我走进他家,看见环堵萧然,一床、一桌、两条板凳、一只行灶之外,别无长物。
(1)环堵萧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别无长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文中第二段对“时酒”的描写偏离了中心,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癞六伯是个怎样的人?作者对他的态度是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運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选一点作具体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这句话概括了癞六伯的处境、生活方式和态度,下面两段文字即围绕这句话来具体展开的。(2分)
2.(1)环堵萧然:环堵,围着四堵墙;萧然,萧条的样子。形容室中空无所有,极为贫困。(2分)
(2)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2分)
具体描写了癞六伯家里的环境,突出了癞六伯的贫穷,与上文照应,也为表现作者对他的同情、理解做铺垫。(2分)
3.不赞同。主要理由如下:(1)多数读者不理解什么是时酒,需要解释,可以增长读者的见闻;(2)为下文写癞六伯“他头上的癞疮疤变成通红,走步有些摇摇晃晃。走到桥上,便开始骂人了。”做了必要铺垫;(3)时酒便宜,符合癞六伯的身份和经济能力。(4分,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4.癞六伯是个孤独、贫穷的老人,同时他又是一个很勤劳善良,乐于帮助他人的人。癞六伯虽然孑然一身,但是自耕自食,自得其乐——喜欢饮酒。因为身世孤苦有时不免骂人(不针对具体人)泄愤。(3分)
作者对他持理解和同情的态度。(2分)
5.(1)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
(2)精彩的细节描写;
(3)自然、平和的语言。
作者丰子恺先生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例如,写癞六伯喝了时酒“头上的癞疮疤变成通红,走步有些摇摇晃晃。走到桥上,便开始骂人了”,表现了癞六伯对自身处境的不平。又如写癞六伯对我的热情帮助,“癞六伯又抓一把花生来塞在我的袋里。我道谢告别,癞六伯送我过桥,喊走那只狗。他目送我回南沈浜。我去得很远了,他还在喊:‘小阿官!明天再来玩!’”非常生动地表现了癞六伯乐于助人的性格。(5分,答出两点,有具体分析即可得5分)
【作者简介】
刘洪涛,高级教师,现任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高中级部主任。
责任编辑 任占华
癞六伯
丰子恺
癞六伯,是离石门湾五六里的六塔村里的一个农民。这六塔村很小,一共不过十几份人家,癞六伯是其中之一。我童年时候,看见他约有五十多岁,身材瘦小,头上有许多癞疮疤。因此人都叫他癞六伯。此人姓甚名谁,一向不传,也没有人去请教他。只知道他家中只有他一人,并无家属。既然称为“六伯”,他上面一定还有五个兄或姐,但也一向不传。总之,癞六伯是孑然一身。
癞六伯孑然一身,自耕自食,自得其乐。他每日早上挽了一只篮步行上街,走到木场桥边,先到我家找奶奶,即我母亲。“奶奶,这几个鸡蛋是新鲜的,两支笋今天早上才掘起来,也很新鲜。”我母亲很欢迎他的东西,因为的确都很新鲜。但他不肯讨价,总说“随你给吧”。我母亲为难,叫店里的人代为定价。店里人说多少,癞六伯无不同意。但我母亲总是多给些,不肯欺负这老实人。于是癞六伯道谢而去。他先到街上“做生意”,即卖东西。大约九点多钟,他就坐在对河的汤裕和酒店门前的板桌上吃酒了。这汤裕和是一家酱园,但兼卖热酒。门前搭着一个大凉棚,凉棚底下,靠河口,设着好几张板桌。癞六伯就占据了一张,从容不迫地吃时酒。时酒,是一种白色的米酒,酒力不大,不过二十度,远非烧酒可比,价钱也很便宜,但颇能醉人。因为做酒的时候,酒缸底上用砒霜画一个“十”字,酒中含有极少量的砒霜。砒霜少量原是无害而有益的,它能养筋活血,使酒力遍达全身,因此这时酒颇能醉人,但也醒得很快,喝过之后一两个钟头,酒便完全醒了。农民大都爱吃时酒,就为了它价钱便宜,醉得很透,醒得很快。农民都要工作,长醉是不相宜的。我也爱吃这种酒,后来客居杭州上海,常常从故乡买时酒来喝。因为我要写作,宜饮此酒。李太白“但愿长醉不愿醒”,我不愿。
且说癞六伯喝时酒,喝到饱和程度,还了酒钱,提着篮子起身回家了。此时他头上的癞疮疤变成通红,走步有些摇摇晃晃。走到桥上,便开始骂人了。他站在桥顶上,指手划脚地骂:“皇帝万万岁,小人日日醉!”“你老子不怕!”“你算有钱?千年田地八百主!”“你老子一条裤子一根绳,皇帝看见让三分!”骂的内容大概就是这些,反复地骂到十来分钟。旁人久已看惯,不当一回事。癞六伯在桥上骂人,似乎是一种自然现象,仿佛鸡啼之类。我母亲听见了,就对陈妈妈说:“好烧饭了,癞六伯骂过了。”时间大约在十点钟光景,很准确的。
有一次,我到南沈浜亲戚家作客。下午出去散步,走过一爿小桥,一只狗声势汹汹地赶过来。我大吃一惊,想拾石子来抵抗,忽然一个人从屋后走出来,把狗赶走了。一看,这人正是癞六伯,这里原来是六塔村了。这屋子便是癞六伯的家。他邀我进去坐,一面告诉我:“这狗不怕。叫狗勿咬,咬狗勿叫。”我走进他家,看见环堵萧然,一床、一桌、两条板凳、一只行灶之外,别无长物。墙上有一个搁板,堆着许多东西,碗盏、茶壶、罐头,连衣服也堆在那里。他要在行灶上烧茶给我吃,我阻止了。他就向搁板上的罐头里摸出一把花生来请我吃:“乡下地方没有好东西,这花生是自己种的,燥倒还燥。”我看见墙上贴着几张花纸,即新年里买来的年画,有《马浪荡》、《大闹天宫》、《水没金山》等,倒很好看。他就开开后门来给我欣赏他的竹园。这里有许多枝竹,一群鸡,还种着些菜。我现在回想,癞六伯自耕自食,自得其乐,很可羡慕。但他毕竟孑然一身,孤苦伶仃,不免身世之感。他的喝酒骂人,大约是泄愤的一种方法吧。
不久,亲戚家的五阿爹来找我了。癞六伯又抓一把花生来塞在我的袋里。我道谢告别,癞六伯送我过桥,喊走那只狗。他目送我回南沈浜。我去得很远了,他还在喊:“小阿官!明天再来玩!”
1.解释下面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2分)
癞六伯孑然一身,自耕自食,自得其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一句话加点的词语的含义,然后说明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6分)
我走进他家,看见环堵萧然,一床、一桌、两条板凳、一只行灶之外,别无长物。
(1)环堵萧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别无长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文中第二段对“时酒”的描写偏离了中心,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癞六伯是个怎样的人?作者对他的态度是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運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选一点作具体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这句话概括了癞六伯的处境、生活方式和态度,下面两段文字即围绕这句话来具体展开的。(2分)
2.(1)环堵萧然:环堵,围着四堵墙;萧然,萧条的样子。形容室中空无所有,极为贫困。(2分)
(2)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2分)
具体描写了癞六伯家里的环境,突出了癞六伯的贫穷,与上文照应,也为表现作者对他的同情、理解做铺垫。(2分)
3.不赞同。主要理由如下:(1)多数读者不理解什么是时酒,需要解释,可以增长读者的见闻;(2)为下文写癞六伯“他头上的癞疮疤变成通红,走步有些摇摇晃晃。走到桥上,便开始骂人了。”做了必要铺垫;(3)时酒便宜,符合癞六伯的身份和经济能力。(4分,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4.癞六伯是个孤独、贫穷的老人,同时他又是一个很勤劳善良,乐于帮助他人的人。癞六伯虽然孑然一身,但是自耕自食,自得其乐——喜欢饮酒。因为身世孤苦有时不免骂人(不针对具体人)泄愤。(3分)
作者对他持理解和同情的态度。(2分)
5.(1)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
(2)精彩的细节描写;
(3)自然、平和的语言。
作者丰子恺先生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例如,写癞六伯喝了时酒“头上的癞疮疤变成通红,走步有些摇摇晃晃。走到桥上,便开始骂人了”,表现了癞六伯对自身处境的不平。又如写癞六伯对我的热情帮助,“癞六伯又抓一把花生来塞在我的袋里。我道谢告别,癞六伯送我过桥,喊走那只狗。他目送我回南沈浜。我去得很远了,他还在喊:‘小阿官!明天再来玩!’”非常生动地表现了癞六伯乐于助人的性格。(5分,答出两点,有具体分析即可得5分)
【作者简介】
刘洪涛,高级教师,现任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高中级部主任。
责任编辑 任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