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向儒家经典寻求灵感

来源 :英语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pri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36年,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发表《论自然》,倡导超验主义哲学(Transcendentalism)。这是在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发生的一场观念革命。聚集在爱默生周围的都是一些新英格兰的作家和哲学家,他们奉行所谓“超灵”的思想体系——衡量一切的新尺度是个人的活的灵魂,而非加尔文教机械命定论和唯一神教的理性和逻辑教义。因此,爱默生超越了基督教,将所有宗教的精神视为同一。为了探索这种具有解放精神的新学说,爱默生和他的同道们转向东方寻求灵感。他们发现东方人的思维强调精神和同一性,与他们的想法可谓不谋而合。在后来的岁月里,他阅读了好几个版本的《四书》,在各种著作里摘引了近百条孔孟语录。他对异文化采取的是“为我所用”的态度,吸取儒家中他同意的部分——对道德和个人修养的态度,扬弃他不同意的部分——等级观念及其派生的繁文缛节。也许我们可以说,爱默生在19世纪的美国复兴了两千余年前孔孟思想中的精华。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关键词:密云区;檀营小学;满族;蒙古族;民族体育;全员运动会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6-0078-01  2018年5月25日,在北京市“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项目组的指导下,北京市密云区檀营满族蒙古族乡中心小学召开了“让每个学生都精彩”檀营满族蒙古族乡中心小学第一届民族体育全员运动会。  一首由马头琴演奏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将
在传统教学中要求阅读教学要注重“读中整体感知”。“整体感知”课文即不要离开篇的整体意思和主旨来分析课文,要始终把篇作为感知课文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杜绝烦琐分析的有效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点深刻地阐明了阅读课文首先要着眼于整体,立足于全局,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就是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强调读中感知,那么我们该从哪
【摘 要】为落实“了解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一语文要素,教学《跳水》一课时,教师要对文章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进行解析,明確教学要点,引导学生根据关键词语和课后习题,梳理文章脉络,追溯人物思路,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过程;内容理解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聚焦“思维发展与提升”,编排了《跳水》等三篇课文。在阅读过程中,怎样落实“了解
笔者平时比较喜欢看排球比赛 ,在比赛的过程中,教练可以请求“暂停”,一方面可以让队员获得短暂的休息,另一方面可以针对比赛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由此,笔者想到,在课堂上,我们也应该向排球教练学习,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应该暂停学习活动,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调整,而不是为了课堂的流畅性或者基于“时间关系”,任学生错误地学习下去。当然,这需要教师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那么,在课堂
【文本解读】  《花之歌》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和“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指向非常明确。  《花之歌》是一首凝练、隽永、富含哲理的散文诗,以“花”的口吻来叙述,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思维、细腻的笔触,借花写出一种神韵和品格。可以说,表面是写花,但实际是写人。  教学时,教师要
【摘 要】应教育局规定,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然而,基于学生实际,汉语拼音的零起点教学存在一定困扰。对此,教师要反思日常教学,探索有效途径,以“玩”激学,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攻坚克难,夯实基础,培养兴趣。  【关键词】拼音;零起点教学;教学策略  应教育局规定,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然而,基于学生实际,汉语拼音
1988年春天,笔者执教寓言故事《鹬蚌相争》。课上完后,笔者问学生还有没有疑问,一位平时不很用心的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河蚌夹住了水鸟的嘴巴,它们还能开口说话吗?”真是一石激起干层浪!原本沉闷的课堂顿时炸开了锅,大家立即分成两派,有的认为确实不能说话,应该将“说”改成“想”;有的认为寓言是假的,开口说话也可以,否则对方就听不到各自的想法了。课后,笔者让语文课代表执笔,将大家的讨论情况写成《给编者的
【摘 要】习作先导的单元一体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根据习作要求,先独立完成作文,再开展交流,然后学习课文,把自己的习作方法与课文的表达方法进行比较、整合,最后修改习作。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准确解读文本、把握语用点,以及指导学生习作都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习作先导;单元一体;心理活动描写  所谓习作先导的单元一体教学模式就是学生根据习作要求,先独立完成作文,再开展交流,然后学习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作文题目是《 让生活更美好》,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面对这样一个作文题目,教师应该如何开展习作指导呢?  一、教材解读  (一)寻找与课文的关联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排了《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三篇课文,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三篇课文和此次习作是“两张皮”吗?如何关联?如何整合?  
【摘 要】游记教学直接关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实践证明,从游记的体式特征入手,深入剖析文本,运用“五记”策略——“记游踪,理顺序;记重点,明内容;记特点,学表达;记视角,会观察;记感受,悟情感”,对发挥游记的教学价值,突破教学重难点很有帮助。运用“五记”策略能有效提高游记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关键词】游记;体式特征;教学策略  游记,顾名思义,是以真实的游览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