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操作活动初探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ovenor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操作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对操作活动的认识和做法。
  一、操作活动的选材要求
  操作活动材料的选择要依据教学内容,既要突显数学实质,又要便于学生操作、便于学生感知、便于学生揭示知识的发展思维。
  二、为什么要进行操作活动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某些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学生思维的发展不成熟之间的矛盾,就要多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活动,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三、什么时候安排操作活动
  操作活动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的。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析、比较,还要进行归纳、概括,从而发展思维。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感受认知冲突,产生操作的需要,从而使操作为提高思维能力服务。
  1.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
  操作活动能把学生的动作和脑的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做的,要求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纸,引导学生折角,边折边问:角在什么地方?进一步弄清“角”的概念,继续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折的次数越多,角越来越小,然后再一层一层展开,就会看到角越来越大。总结归纳出结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2.为突破教学难点时
  如“梯形面积计算”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可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使他们知道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引导他们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关系,得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不变,接着借助他们已熟悉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经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悟出规律,使学生获得的知识不是“灌”出来的,而是通过体验“悟”出来的。
  3.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让学生用三角形拼平行四边形,他们会随便用两个三角形来拼,有的拼成一个非平行四边形,有的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的两个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学生最后得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最后,通过学习已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求三角形的面积。“手是脑的老师。”随着操作活动一步一步推进,进行再思考,再拼组;再观察,再比较,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4.为避免思维的盲目性时
  例:一根16米长的木棒,将它锯成4米长的小段,可以锯成几段?要锯几次?
  解答这题时学生不善于分辨“段”与“次”的关系,思维存在盲目性,往往认为有多少段,就要锯多少次。若让学生每人拿出一段纸条或牙签,通过撕纸条或截牙签模拟锯木棒的实验,就会得出:锯的次数比段数少1。
  四、怎样操作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作的顺序进行的,操作程序反映了学生接受的思维过程,反映了一定的逻辑顺序。笔者在教学中通常用以下操作程序:一是要学生听清要求,明确任务;二是要边思考,边操作,边记录;三是交流讨论结果,概括结论。如:教学《长方形面积》一课时,笔者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1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纸板,砌成一个长方形,然后把这些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填入表内,再回过头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由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能是怎样的。经过分析验证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五、重视操作活动,更要做好引导和点拨,发展学生思维
  操作活动不是单纯的游戏活动,是手脑并用的智力活动。在操作活动中,要求学生做到观察、操作和思维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对知识内容有更深一层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
  笔者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时,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26-4,从6根里拿走4根,剩下22根;36-20,从3捆里拿走2捆剩1捆和6根。经过操作,学生建立起感知表象,在这基础上,教师点拨,引导学生从表象中抽取出本质的东西——两位数减一位数是从个位数里减,两位数减整十数是从十位里减。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
  六、操作活动要适量、适度
  所谓适量,就是不要动不动就操作,操作不是越多越好,操作要恰到好处,要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发展思维。适度是指当学生的直观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应该使学生在丰富的表象的基础上及时抽象概括结论,实现由直观向抽象转化。
  (责编 罗 艳)
其他文献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生的思维如一泓平静的湖水,课堂提问就好像往湖水中投入一粒石子,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未经设
摘要:何为半成品?半成品就是指经过一定生产过程但尚未完成的产品,仍需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有两个明显的现象:一是教师教学方法和技术及硬件支持不能满足教学要求。二是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又涉及什么样的信息作业。信息作业是随着学生的心情与爱好去给学生布置的,但学生也有可能完不成,完成率始终达不到100%。学校要求教师灵活面对学生有差距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与体会,针对广西农业科研单位政府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和迁移对农村家庭内部,尤其是留守老年人的农业生产、家务劳动、外出棼工以及总劳动供给的参与率、参与概率和时间产生影响。以湖北省为例,按性别、年龄、
目前,国外在软土地区箱涵顶进施工中均对箱涵顶进工具管开挖面前的土体进行加固,以保证在箱涵高度范围内的土体能够自立稳定.为降低工程造价,上海市中环线虹许路-北虹路地下
最近几年,发现我县农村小学生在数学作图方面存在不少的问题。现就这些存在的问题做粗浅的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存在问题  第一,作图不规范。  从学生的答卷情况来看,有的学生即使理解题意,掌握画图思路,但作图不够规范。如让学生在一个正方形中用阴影表示5/8,学生没有借助作图工具将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而是随意将正方形分成看似相等但实际却不等的8份,然后再随意地涂上其中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