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莓为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 spp.)蓝浆果组。美国最早进行蓝莓的栽培驯化工作,至今已选育出适应各地气候的优良品种100多个。迄今为止,各国根据自己的气候特点和资源优势开展具有本国特色的蓝莓研究和栽培工作。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蓝莓的引种和研究工作。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自2006年起引入一系列蓝莓栽培品种,其中代号为“06-A1”,原英文名Northland,中译名北陆,经过7年的引种试验和生产试验研究,该品种表现出抗寒、丰产、稳产、果大、鲜食口感佳、品质优等特点,是一个优良的蓝莓栽培新品种。
一、选育经过
该品种为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1985年从美国引种,原名为Northland,1968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农业试验站由Berkelry与(Lowbush×Pioneer实生苗)杂交育成的中早熟品种。2006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浆果研究室从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引进该蓝莓品种30株,定植于园艺分院浆果试验园,经过多年的观察,其综合性状优于对照品种美登。2007-2009年扩繁的同时在五常市光辉镇(哈尔滨名人食品有限公司)、尚志市东风三莓园、延寿县(延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伊春五营(伊春九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地布置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点。
二、主要特征特性
1、植物学特征
灌木,株高90-100厘米,树势强健,成年树主枝丛有6-15个;叶片互生,叶片中大,长圆形,较厚,边缘有锯齿,绿色。老枝灰褐色,新枝绿色。花芽着生于1年生枝的顶端,花芽圆锥形,单花为“钟”状,较小,花瓣基部联合,外缘5裂,花瓣白色,柱头高于花冠,雄蕊8-10枚,位于花冠内,花粉多。叶芽着生于1年生枝的中下部,叶芽尖,瘦小,半贴于枝条上。根系多而纤细,分布浅,无根毛,粗根少。
2、果实性状
果实平均单果重1.1克,最大果重3.0克,果圆形,蓝色,果粉少,果柄短,果穗密,果肉白色,甜酸适口,种子少,风味浓,适于鲜食。
表1 06-A1(北陆)的果实品质分析(2013年)
品种 可溶性固
形物% 可滴定酸% 可溶性糖% 维生素C
毫克/千克
美登 10.0 0.27 7.42 75.68
06-A1(北陆) 10.0 0.82 5.34 37.51
3、生长结果习性
植株生长势强,分蘖能力强,单株定植后当年基部萌发枝为3-7个,一年生枝最长可达63.9厘米,冠径66.8厘米,植株枝条4-9个。当年生枝秋季成熟度好,2年生枝叶腋处伸出的结果枝长30-35厘米。该品种自花授粉结实能力强。
4、物候期
在哈尔滨地区4月中下旬萌芽,5月上中旬开花,7月中旬果实开始成熟,7月末采收结束。10月中下旬进入休眠期。
表2 06-A1(北陆)露地栽培物候期(哈尔滨)(月.日)
品种 萌芽期 展叶期 现蕾期 盛花期 果实成熟期
美登 5.2 5.5 5.10 5.18 6.29-7.30
06-A1(北陆) 5.5 5.10 5.25 5.24 7.2-8.10
5、抗逆性
抗寒性较强,埋土覆盖越冬。灰霉病发病率2.0%,溃疡病的发病率为4.0%,表现为较抗病。
6、区域试验及生产栽培情况
最近四年分别在哈尔滨、尚志、伊春、延寿、五常等地区进行保护地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见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汇总结果表。此外,在哈尔滨南岗区红旗乡、松北区、五常市民乐乡、亚布力等地都进行了该品种的保护地栽培。
三、栽培技术要点
定植期:春季定植三年生以上营养钵苗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为宜。
适宜种植方式与栽培密度:单行种植,蓝莓沟宽40厘米-50厘米,定植沟深约30厘米,行距1.2-1.8米,株距0.8-1.0米。苗木入穴后,理顺根系,尽量使其分布均匀,然后覆土,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覆土完成后,立即浇透水。
施肥方法及公顷施肥量:蓝莓喜铵态氮,在pH值5.0以下时,施尿素较好,在pH值高于5.0时则以(NH4)2SO4效果佳。生产上主要施用腐熟的有机肥。
田间管理及收获:采用树下覆盖锯末、树皮、稻壳、松针、玉米秸秆等植物残体以提高果实品质。埋土防寒前应灌足保墒水;撤除防寒后及时浇灌萌芽水;开花前及果实发育期及时灌水。生长季节及时清除园地杂草、枯枝、病枝等。果实采收期从7月初至8月初,分批采收。
其它栽培要点:土壤改良,pH值高于5.5时,一般在定植前一年结合整地施入S粉,将S粉按所计算施用量均匀撒入地中,深翻后混匀。
注意事项:调节土壤pH值时,施S粉要全园施用,不要只施在定植带上。埋土防寒时先在枝条基部垫枕土,再顺势压倒埋土,注意埋严,不能透风。
一、选育经过
该品种为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1985年从美国引种,原名为Northland,1968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农业试验站由Berkelry与(Lowbush×Pioneer实生苗)杂交育成的中早熟品种。2006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浆果研究室从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引进该蓝莓品种30株,定植于园艺分院浆果试验园,经过多年的观察,其综合性状优于对照品种美登。2007-2009年扩繁的同时在五常市光辉镇(哈尔滨名人食品有限公司)、尚志市东风三莓园、延寿县(延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伊春五营(伊春九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地布置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点。
二、主要特征特性
1、植物学特征
灌木,株高90-100厘米,树势强健,成年树主枝丛有6-15个;叶片互生,叶片中大,长圆形,较厚,边缘有锯齿,绿色。老枝灰褐色,新枝绿色。花芽着生于1年生枝的顶端,花芽圆锥形,单花为“钟”状,较小,花瓣基部联合,外缘5裂,花瓣白色,柱头高于花冠,雄蕊8-10枚,位于花冠内,花粉多。叶芽着生于1年生枝的中下部,叶芽尖,瘦小,半贴于枝条上。根系多而纤细,分布浅,无根毛,粗根少。
2、果实性状
果实平均单果重1.1克,最大果重3.0克,果圆形,蓝色,果粉少,果柄短,果穗密,果肉白色,甜酸适口,种子少,风味浓,适于鲜食。
表1 06-A1(北陆)的果实品质分析(2013年)
品种 可溶性固
形物% 可滴定酸% 可溶性糖% 维生素C
毫克/千克
美登 10.0 0.27 7.42 75.68
06-A1(北陆) 10.0 0.82 5.34 37.51
3、生长结果习性
植株生长势强,分蘖能力强,单株定植后当年基部萌发枝为3-7个,一年生枝最长可达63.9厘米,冠径66.8厘米,植株枝条4-9个。当年生枝秋季成熟度好,2年生枝叶腋处伸出的结果枝长30-35厘米。该品种自花授粉结实能力强。
4、物候期
在哈尔滨地区4月中下旬萌芽,5月上中旬开花,7月中旬果实开始成熟,7月末采收结束。10月中下旬进入休眠期。
表2 06-A1(北陆)露地栽培物候期(哈尔滨)(月.日)
品种 萌芽期 展叶期 现蕾期 盛花期 果实成熟期
美登 5.2 5.5 5.10 5.18 6.29-7.30
06-A1(北陆) 5.5 5.10 5.25 5.24 7.2-8.10
5、抗逆性
抗寒性较强,埋土覆盖越冬。灰霉病发病率2.0%,溃疡病的发病率为4.0%,表现为较抗病。
6、区域试验及生产栽培情况
最近四年分别在哈尔滨、尚志、伊春、延寿、五常等地区进行保护地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见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汇总结果表。此外,在哈尔滨南岗区红旗乡、松北区、五常市民乐乡、亚布力等地都进行了该品种的保护地栽培。
三、栽培技术要点
定植期:春季定植三年生以上营养钵苗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为宜。
适宜种植方式与栽培密度:单行种植,蓝莓沟宽40厘米-50厘米,定植沟深约30厘米,行距1.2-1.8米,株距0.8-1.0米。苗木入穴后,理顺根系,尽量使其分布均匀,然后覆土,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覆土完成后,立即浇透水。
施肥方法及公顷施肥量:蓝莓喜铵态氮,在pH值5.0以下时,施尿素较好,在pH值高于5.0时则以(NH4)2SO4效果佳。生产上主要施用腐熟的有机肥。
田间管理及收获:采用树下覆盖锯末、树皮、稻壳、松针、玉米秸秆等植物残体以提高果实品质。埋土防寒前应灌足保墒水;撤除防寒后及时浇灌萌芽水;开花前及果实发育期及时灌水。生长季节及时清除园地杂草、枯枝、病枝等。果实采收期从7月初至8月初,分批采收。
其它栽培要点:土壤改良,pH值高于5.5时,一般在定植前一年结合整地施入S粉,将S粉按所计算施用量均匀撒入地中,深翻后混匀。
注意事项:调节土壤pH值时,施S粉要全园施用,不要只施在定植带上。埋土防寒时先在枝条基部垫枕土,再顺势压倒埋土,注意埋严,不能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