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栽苗木的管护是一个长期过程。苗木移栽后,一定要加强后期管理,方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其成活。通常说第一年是最关键的时期,但对于生根较难、珍贵稀有以及树龄较大的苗木在第二、三年仍要精心管护。因此要得到较高的成活率和较好的生长势就离不开苗木移栽后的适时管护。
一、水分管理及药物处理
移植后的大树,根系受到严重损伤,尤其是土球内的老根,再生能力差,新根形成慢,从而导致吸收能力弱。但此时地上部分仍然进行着各种生命活动,消耗大量的水分、养分。所以在土球内的老根萌发新根之前,一定要注意好水分的管理,否则,极易导致苗木的生长势衰弱甚至死亡。浇水不宜过多或过少,如果水分过多,因植株原有根系吸水能力较弱,土壤长时间处于湿润或饱和状态,极易产生涝害,影响苗木活力,甚至导致苗木死亡;如果水分过少,植株长期处于干旱状态。根系既无法吸水,又不利于新根的萌发,植株更容易失水死亡。所以在生根之前,要尽量保持土壤的水分介于湿润和干燥之间,且要偏湿润。生根后,进行正常的水分管理,浇水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
注意事项:
1、切忌不可浇水过多,否则易引起土壤板结,不利于生根,对以后的养护管理造成一定的难度。
2、对于根部水分较少、出现根系腐烂且仍未生根的苗木,应用药物灌根是较为理想的措施。药物一般分为两类,促进生根的激素物质和杀菌剂。相对来说,生长势比较弱的树木,施药浓度要偏低。
3、如果树体根系发育不良甚至腐烂情况较重,一定要控制好土壤湿度。必要时挖开种植穴进行晾晒,待其土壤湿度在50%左右时可进行药物灌根,促进其生根。
4、注意排水,无论是何种状况形成的积水,都要及时进行排除。
二、喷蒸腾抑制剂
蒸腾抑制剂可以降低苗木的蒸腾速率,且对光合速率和生长影响不太大。根据作用机理和性质,可分为三类:代谢型:能减少保卫细胞膨胀,使气孔张开度变小,如黄腐酸、甲草胺、阿特拉津等。也有改变保卫细胞质膜透性,使水分不易渗出的,如烯基琥珀酸等。
薄膜型:使用后可以形成单分子薄层,防止水分散失,如长链的醇类、硅酮等。
反射性:可以反射光,使用在叶面上,可以增加反射光,降低叶片温度,从而减少蒸腾,如高岭土等。
目前市场上有大量的抑制蒸腾药物供应。其中有单一作用机理的,也有多种不同作用机理相结合的,不失为一种较佳的辅助手段。特别是在规格较大、珍贵稀有以及古树上使用,可以促进树木的成活。
注意事项:
1、蒸腾抑制剂为辅助措施,不可忽视其他正常的管理。
2、蒸腾抑制剂不仅可以促进苗木成活,还可以保持苗木有良好的生长势,促进其旺盛生长。但是要注意必须在移栽养护的前期施用,过晚效果不明显。
三、树体包裹
苗木经裹干处理后,既可避免强光直射和干风吹袭等造成树干、树枝的水分大量蒸发,保持树体的内部水分,又可调节枝干温度,减少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对枝干的伤害,是养护中经常施用的方法之一、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用草绳从树干基部缠绕至顶部,主干和粗壮的分支也要注意尽量包裹,然后用水喷湿,以后时常向树干喷水,使草绳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第二类,用草绳包裹树干,然后喷水,再用塑料薄膜封闭,强制性保温保湿。该方法比单独用草绳保湿更均匀有效,能将不良天气对大树的影响和伤害降到最低程度。在树木生长稳定后,方可揭下薄膜。
第三类,用薄膜包裹。在苗木树体保湿的各项措施中,以包裹薄膜最为简单也是切实有效的,是一种很好的保湿、促活措施,特别是针对即将失水和部分失水的苗木,效果显著。但要注意经常观察树体萌芽状况,做到及时揭膜且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
四、树疆喷水
主要以叶面和枝干喷水为主,喷水的优点在于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既能减少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保持土壤结构,还能增加空气湿度,避免高温、干风对树体的伤害,特别是针对内陆高温及风大的地区,对树木的成活有很重要的意义。此操作要注意,以叶面和枝干均匀湿透,且地表湿层不超过2厘米为宜。为防止树体喷水时造成土壤含水量过高,可在树盘上覆盖塑料薄膜(喷水时,不提倡长时间覆盖)。喷水的间隔时间要视当地的气候、树种等来确定。需要注意的是,树冠喷水不能代替土壤灌水,如果忽视了土壤的湿度,更易引起树木的死亡,所以一定要定期检查,发现土壤干时,要立即灌水。
五、遮阴
实践证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搭阴棚是新移栽大树最有效的树体保湿和保活措施。特别是在树体衰弱时使用不仅可以降低树冠温度,还可以减少树体水分的蒸发。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遮阴的部位甚至全冠遮阴,但是一定要注意阴棚的上方及四周要与树冠保持50厘米左右距离,以保证棚内有一定的空气流动空间,并防止树冠受日灼危害。遮阴度的选择要根据树木的种类、生活习性以及树体本身的情况而定。一般可选用的范围为40%至60%。让树体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以保证苗木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遮阴虽然有利于树体的保湿、成活,但是使用的密度过大、时间过长,不利于树体的健康和营养物质的积累,甚至会促使植株徒长,不利于苗木枝条的木质化,所以在早秋条件适宜时一定要撤除,并辅以喷水等其他保护措施,以免枝条木质化不充实,从而养分积累不足而影响苗木。
一、水分管理及药物处理
移植后的大树,根系受到严重损伤,尤其是土球内的老根,再生能力差,新根形成慢,从而导致吸收能力弱。但此时地上部分仍然进行着各种生命活动,消耗大量的水分、养分。所以在土球内的老根萌发新根之前,一定要注意好水分的管理,否则,极易导致苗木的生长势衰弱甚至死亡。浇水不宜过多或过少,如果水分过多,因植株原有根系吸水能力较弱,土壤长时间处于湿润或饱和状态,极易产生涝害,影响苗木活力,甚至导致苗木死亡;如果水分过少,植株长期处于干旱状态。根系既无法吸水,又不利于新根的萌发,植株更容易失水死亡。所以在生根之前,要尽量保持土壤的水分介于湿润和干燥之间,且要偏湿润。生根后,进行正常的水分管理,浇水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
注意事项:
1、切忌不可浇水过多,否则易引起土壤板结,不利于生根,对以后的养护管理造成一定的难度。
2、对于根部水分较少、出现根系腐烂且仍未生根的苗木,应用药物灌根是较为理想的措施。药物一般分为两类,促进生根的激素物质和杀菌剂。相对来说,生长势比较弱的树木,施药浓度要偏低。
3、如果树体根系发育不良甚至腐烂情况较重,一定要控制好土壤湿度。必要时挖开种植穴进行晾晒,待其土壤湿度在50%左右时可进行药物灌根,促进其生根。
4、注意排水,无论是何种状况形成的积水,都要及时进行排除。
二、喷蒸腾抑制剂
蒸腾抑制剂可以降低苗木的蒸腾速率,且对光合速率和生长影响不太大。根据作用机理和性质,可分为三类:代谢型:能减少保卫细胞膨胀,使气孔张开度变小,如黄腐酸、甲草胺、阿特拉津等。也有改变保卫细胞质膜透性,使水分不易渗出的,如烯基琥珀酸等。
薄膜型:使用后可以形成单分子薄层,防止水分散失,如长链的醇类、硅酮等。
反射性:可以反射光,使用在叶面上,可以增加反射光,降低叶片温度,从而减少蒸腾,如高岭土等。
目前市场上有大量的抑制蒸腾药物供应。其中有单一作用机理的,也有多种不同作用机理相结合的,不失为一种较佳的辅助手段。特别是在规格较大、珍贵稀有以及古树上使用,可以促进树木的成活。
注意事项:
1、蒸腾抑制剂为辅助措施,不可忽视其他正常的管理。
2、蒸腾抑制剂不仅可以促进苗木成活,还可以保持苗木有良好的生长势,促进其旺盛生长。但是要注意必须在移栽养护的前期施用,过晚效果不明显。
三、树体包裹
苗木经裹干处理后,既可避免强光直射和干风吹袭等造成树干、树枝的水分大量蒸发,保持树体的内部水分,又可调节枝干温度,减少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对枝干的伤害,是养护中经常施用的方法之一、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用草绳从树干基部缠绕至顶部,主干和粗壮的分支也要注意尽量包裹,然后用水喷湿,以后时常向树干喷水,使草绳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第二类,用草绳包裹树干,然后喷水,再用塑料薄膜封闭,强制性保温保湿。该方法比单独用草绳保湿更均匀有效,能将不良天气对大树的影响和伤害降到最低程度。在树木生长稳定后,方可揭下薄膜。
第三类,用薄膜包裹。在苗木树体保湿的各项措施中,以包裹薄膜最为简单也是切实有效的,是一种很好的保湿、促活措施,特别是针对即将失水和部分失水的苗木,效果显著。但要注意经常观察树体萌芽状况,做到及时揭膜且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
四、树疆喷水
主要以叶面和枝干喷水为主,喷水的优点在于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既能减少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保持土壤结构,还能增加空气湿度,避免高温、干风对树体的伤害,特别是针对内陆高温及风大的地区,对树木的成活有很重要的意义。此操作要注意,以叶面和枝干均匀湿透,且地表湿层不超过2厘米为宜。为防止树体喷水时造成土壤含水量过高,可在树盘上覆盖塑料薄膜(喷水时,不提倡长时间覆盖)。喷水的间隔时间要视当地的气候、树种等来确定。需要注意的是,树冠喷水不能代替土壤灌水,如果忽视了土壤的湿度,更易引起树木的死亡,所以一定要定期检查,发现土壤干时,要立即灌水。
五、遮阴
实践证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搭阴棚是新移栽大树最有效的树体保湿和保活措施。特别是在树体衰弱时使用不仅可以降低树冠温度,还可以减少树体水分的蒸发。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遮阴的部位甚至全冠遮阴,但是一定要注意阴棚的上方及四周要与树冠保持50厘米左右距离,以保证棚内有一定的空气流动空间,并防止树冠受日灼危害。遮阴度的选择要根据树木的种类、生活习性以及树体本身的情况而定。一般可选用的范围为40%至60%。让树体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以保证苗木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遮阴虽然有利于树体的保湿、成活,但是使用的密度过大、时间过长,不利于树体的健康和营养物质的积累,甚至会促使植株徒长,不利于苗木枝条的木质化,所以在早秋条件适宜时一定要撤除,并辅以喷水等其他保护措施,以免枝条木质化不充实,从而养分积累不足而影响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