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作学习提高县域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ad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相对而言,县域高中生理科基础较差,对于较为抽象的高中物理知识,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再加上传统“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导致学生兴趣低下,学习效果不佳。县域高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探究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合作学习方式,化解物理学习困境,激发物理课堂生命活力,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合作学习;县域高中;高中物理课堂
  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课堂教学应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尤其是针对县域高中生物理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物理教师更应贯彻合作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通过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 通过合作学习,化解物理教学困境
  县域高中生源大多为市重点中学选拔后的学生,理科基础知识薄弱,再加上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问题,导致学生容易对高中物理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且在长期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自主性发挥被严重制约,学生学习积极性缺乏。获取知识应该是个主动的过程,学生不是信息的被接受者,而是获得知识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县域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应改变传统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进行主动的合作探究,在合作学习中发现和感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发挥学生们合力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得到愉快情感体验,鼓励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熏陶科学精神,打破传统沉闷课堂教学氛围,化解物理教学困境,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 建立科学合作学习小组,奠定基础
  要保证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性,首先就要建立科学的合作学习小组,奠定合作学习基础。教师要坚持异质分组原则,保证每个小组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且优势互补,同时选择负责、组织能力出色、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并定期召开学习组长会议,提高小组长小组管理、组织、协调等能力,并对其工作适时给予肯定,激发其对小组工作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做好小组综合性培训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合作学习观念,明白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内涵,从而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奠定合作学习基础。
  三、 设计并合理使用导学案
  高中物理合作学习课堂的初始环节就是导学案的编制,将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学习,对所学内容有大致了解,并记录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导学案是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前提条件,教师要认真钻研课标和物理教材,为学生设计学习目标,并将目标放入问题中,通过问题和任务驱动学生学习。课堂探究部分是合作学习的核心内容,教师应将有学生活动的“教学点”中的内容问题化,任务化,供学生合作探究,完成学习目标。同时导学案中,还应有课堂检测内容,紧扣学习目标做好巩固训练,面向全体,检验学生所学,培养学生物理综合能力。
  四、 积极讨论展示,激发物理课堂活力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时,要鼓励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与小组其他学生积极讨论,大胆展示自己的疑惑和看法,从而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课堂小组讨论时,所有学生都应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组内交流解决疑问之处,达成共识,然后派出代表在全班汇报、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并将小组未解决的问题展示,请其他小组或教师帮助解决,通过这种合作学习模式,激发物理课堂活力。例如:在《力的合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导学案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形成初步认识,并记录疑惑之处,再进行小组交流,得出力的合成规律,通过讨论、合作探究解决各自疑问,加深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树立一种“展示者无错”的观念,鼓励所有学生参与到合作探究中,积极参与讨论、展示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 合理评价,推动合作学习深入开展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及时对各小组学习成果进行合理评价和奖励,提高各小组间的竞争性,通过针对性、激励性评价激发所有学生合作探究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优势,唤醒学生潜能,减轻物理学习枯燥性,从而推动合作学习的深入开展。通过及时合理评价能帮助学生全面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行为,思考自身在小组中的作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活动,使得学生乐于合作实践,形成浓厚的合作学习氛围。
  六、 通过合作学习,提升学生能力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获得愉快的物理学习情感体验,同时加强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得学生更乐于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认真听课,讨论问题,积极表达自身看法。且合作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生探究能力,赋予学生更自由的思考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讨論、表达、争辩等学习形式,提高了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到物理学习成功的快乐。
  七、 结语
  总之,在县域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能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化解物理学习障碍,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加深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提升物理学习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付世亮,樊会敏.合作学习提高县域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7,11(2):39-41.
  [2]李雪奎.高中物理课堂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31):62,119.
  [3]孙月.基于合作学习的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4]梁爽.高中物理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
  陈贵丽,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经过了多年的实践教学,我深刻地认识到高中历史教学任务的繁重性,在学生成长中所肩负的责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高中教师就要顺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潮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并且转变教学观念,并积极投入到课程改革中来,推动教学发展。同时高中历史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中存在的难点,从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特点出发,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在不断转变中来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老师单纯教授历史知识,更是承担着提高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责任,合理有效的历史教学能够给学生教授历史文化知识、传递积极思想、开阔眼界、宣扬正确价值观,这些都是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也是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历史教学  一、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主要教学方法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掌握课堂内容,而采取的一
摘 要:人文精神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也是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下,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素材、文化素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这些素材,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文精神;初中历史;培养策略  一、 前言  在我国传统优秀民
摘 要:历史教学在以往是比较容易忽略的内容,同时对于学生的成长、进步也具有很大的影响。现阶段的历史教学工作开展,必须按照策略化的方法、手段来实施,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的可靠性、可行性,尤其要结合史料实证能力培养视角,帮助学生对历史拥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在学习的效率上、质量上,不断地取得更好的提升。文章针对史料实证能力培养视角下历史教学策略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史料实证;能力;培养;历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教学中一直倡导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提出了素质教育在教学中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展开适合学生发展规律的个性化教学。2017年,山东进行了新的高考制度改革,不再实行文理分科,在教学中实行走班制,以期突出个性化教学。新的教学改革为各科教师教学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政治学科这种可引领学生思想教育的课程来说,更是需要政治教师重新进行教学思考,不断探索新型的政治教学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化成
目的:研究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应用DSA研究侧枝循环血流的变化。方法: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DSA)检查证实存在颈内动脉狭窄或闭
研究目的周围性面瘫为临床最常见的面肌麻痹,其中外伤性面瘫是周围性面瘫中常见的一种,约占周围性面瘫的1/3。治疗面瘫是耳鼻咽喉科医师重要的任务之一,临床上首先应确定损伤的部
摘 要:物理是高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科目,同时也是一个学习难度较高的科目,是大多数高中生高中学习阶段的一个“噩梦”。很多同学不止一次地抱怨:“物理学不会”“物理学不懂”,甚至还有一些同学对物理产生了厌恶的感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有很多种,而其中的大部分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解答。本文就将站在一名高中生的角度思考如何能够学好物理,提高物理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