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定量机械性压迫损伤实验模型的建立及其组织病理学观察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sdfsdf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周围性面瘫为临床最常见的面肌麻痹,其中外伤性面瘫是周围性面瘫中常见的一种,约占周围性面瘫的1/3。治疗面瘫是耳鼻咽喉科医师重要的任务之一,临床上首先应确定损伤的部位和程度,然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其中面神经不同程度的损伤与预后直接相关。然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我们通常只能通过面神经电图(electro-neurogram;ENoG),将患侧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CAP)与健侧对比,计算出神经变性的百分率。由于此检查手段只是推测神经纤维的损伤数量,很难获得与病理相关的面神经损伤证据,无法从组织病理学角度具体的把握神经纤维的损伤级别及性质。这就首先需要我们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动物实验模型,可以用来精确的了解神经纤维的损伤程度。以往建立的动物实验模型存在不少缺陷和弊端,主要是不能客观控制力度/时间值,使损伤力度量化,因此实验的可重复性不满意;也没有考虑到运用由轻到重可以连续增加的力度,达到损伤的连续性,从而建立不同级别的面神经损伤,因此无法客观的观察各级损伤的演变过程;另外,有些模型的建立操作过程繁琐,方式比较复杂,受仪器等条件限制,研究范围比较局限。针对以上情况,本研究首次运用一种新的损伤方法,建立了面神经机械性压迫损伤实验模型,本模型克服了以上弊端,实现了压力/时间值的量化,使其可客观控制。于伤后3天,14天取材,对损伤后的面神经组织采用三种染色方法相结合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变化,即应用HE染色,变色酸2R—亮绿法,改良的Bielschowsky染色法光镜下分别观察神经纤维周围结缔组织,髓鞘,轴突和Schwann细胞的变化,其染色方法新颖且有效,按照Sunderland神经损伤分级法,本模型建立了家兔面神经不同级别的机械性压迫损伤模型;分别观察不同损伤级别的组织病理学演变过程,初步探讨压力/时间与面神经损伤程度的关系。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经过大量多次重复实验,将压力/时间值与临床上常用的检测面神经损伤程度的手段面神经电图(electro-neurogram,ENoG)相结合,将压力/时间值与ENoG的某项稳定反映面神经损伤程度的指标进行统计学的相关性研究,从而有望将Sunderland面神经损伤级别与面神经电图两者建立一种直接对应关系,这样更深入的探讨压力/时间与面神经损伤程度的关系,可为临床上面瘫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72侧面神经颊面干,根据不同的压力/时间值分为3大组6亚组,采用一种新型压迫方法,对面神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于伤后3天,14天取材,应用HE染色,变色酸2R—亮绿法,改良的Bielschowsky染色法光镜下分别观察神经纤维周围结缔组织,髓鞘,轴突和Schwann细胞的变化。结果5cmHg~30cmHg/30s,5cmHg~15cmHg/60s,5cmHg/2min造成SunderlandⅠ级损伤;40cmHg~55cmHg/30s,30cmHg~40cmHg/60s,15cmHg/2min造成SunderlandⅡ级损伤;75cmHg/30s,55cmHg/60s,30cmHg/2min造成SunderlandⅢ级损伤;75cmHg/60s,40cmHg~75cmHg/2min造成SunderlandⅣ级损伤。结论本实验中压迫工具的制作采用了一种可完全控制压力/时间值的方法。建立的损伤模型由轻到重分为不同的级别,运用的方法操作简便,效果确实准确,消除了主观及其他不利影响因素,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可模拟建立面神经SunderlandⅠ级~Ⅳ级损伤,实现由轻到重的连续性损伤过程;将三种染色方法结合运用,HE染色观察神经纤维周围结缔组织,变色酸2R—亮绿法观察髓鞘,改良的Bielschowsky染色法观察轴突,都取得了满意的染色效果,能够较全面观察面神经损伤的病理演变过程,可为其损伤与修复的更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提出的最新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过程中,必须确保教学活动完全基于核心素养展开。本文首先探究初中历史教师在基于核心素养展开教学活动时存在的一些困惑,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究解决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困惑  一、 引言  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进行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素养对学生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需要对其加强重视
摘 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越来越注重对人才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教育部门也在对各个阶段各个学科的教学方法给予不断的探析和优化。高中历史作为初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其教学效果不容忽视。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给予完善和优化,去有效解决相关的教育问题,提升自身的教学胜任力。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如何胜任高中历史教师一职进行相关浅析,以期进一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仅供参考。 
摘 要:经过了多年的实践教学,我深刻地认识到高中历史教学任务的繁重性,在学生成长中所肩负的责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高中教师就要顺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潮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并且转变教学观念,并积极投入到课程改革中来,推动教学发展。同时高中历史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中存在的难点,从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特点出发,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在不断转变中来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老师单纯教授历史知识,更是承担着提高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责任,合理有效的历史教学能够给学生教授历史文化知识、传递积极思想、开阔眼界、宣扬正确价值观,这些都是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也是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历史教学  一、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主要教学方法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掌握课堂内容,而采取的一
摘 要:人文精神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也是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下,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素材、文化素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这些素材,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文精神;初中历史;培养策略  一、 前言  在我国传统优秀民
摘 要:历史教学在以往是比较容易忽略的内容,同时对于学生的成长、进步也具有很大的影响。现阶段的历史教学工作开展,必须按照策略化的方法、手段来实施,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的可靠性、可行性,尤其要结合史料实证能力培养视角,帮助学生对历史拥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在学习的效率上、质量上,不断地取得更好的提升。文章针对史料实证能力培养视角下历史教学策略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史料实证;能力;培养;历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教学中一直倡导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提出了素质教育在教学中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展开适合学生发展规律的个性化教学。2017年,山东进行了新的高考制度改革,不再实行文理分科,在教学中实行走班制,以期突出个性化教学。新的教学改革为各科教师教学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政治学科这种可引领学生思想教育的课程来说,更是需要政治教师重新进行教学思考,不断探索新型的政治教学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化成
目的:研究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应用DSA研究侧枝循环血流的变化。方法: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DSA)检查证实存在颈内动脉狭窄或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