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教研也精彩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d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QQ群和网络讨论版为基本聚集载体的网络草根式教研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等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补充了新的含义。好的网络草根式教研具有持续、有效、方便、自愿等特点,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剂。
  关键词:草根式教研;网络学习共同体;校本教研;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6-006-1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体现了当代最伟大、最活跃的生产力。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对教育思想观念、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的巨大优势在学校教育领域已经有了充分的体现,网络为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等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提供了有效平台,许多教师在互联网中得到了迅速的成长。
  一、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和特征
  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三条主要途径,在传统教学研究中,这三种模式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足。基于实际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有专家提出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网络学习共同体是一种以网络为手段和技术开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方式,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跨越时空,实现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一种开放、平等、共享、共进的活动交流方式,为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成长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笔者称通过QQ聊天和论坛发帖跟帖等形式的教研为草根式教研。
  由于草根式教研往往是教师自主参与,因而草根式教研能否形成、壮大和有效,最主要依靠网络学习的实效性。而笔者认为,草根式教研的形成最主要的原因首先是交流形式的民主平等性。通常网络讨论并没有什么逻辑顺序,也没有由浅入深等原则的桎栲,更没有学识高低之分。事实上,笔者所在的某QQ群有近两百人,网友之间认识的不多,也无须认识!讨论是自发的,观点是自由的,效果是实在的。在网上交锋,靠的是“神交”,不管是发言还是围观,没有丢面子的问题,在QQ群、论坛、Blog、空间等上写随笔已成为许多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因此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智慧和财富。其次是互助共享性。网络的优势在于其拥有无限的信息资源,而且不受时空限制,网络已经是教师知识来源的主要窗口。而具有科学分类特点的草根式教研,其资源相对集中,刷新速度更快,生成性更强,也更符合学科老师的口味,每个人都是资源的建设者和共享者。再次是即时互动性。校本教研中的同伴互助,就是教师群体之间相互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在网络时代,网络技术将全世界融合为一个大家庭,同伴的意义已突破本校、本区域等范围,同时也弥补了校本教研中不能即时“互助”的不足。其他如便捷、经济、趣味等特点笔者不再赘述。
  二、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若干实践
  笔者加入了若干的QQ群,也常到一些重要的“坛子”上逛逛,参与讨论,发贴求助,帮助网友,技术交流,资料共享等。多数由教师、尤其是同一学科的老师形成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完全源于兴趣参与其中,“共同体”中藏龙卧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破除了时空限制,为一切手段的交流提供了可能性,文字、图片、动画、语音、视频等即时交流非常便捷。正如前面网络讨论实录,它对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化成长的作用影响是深远的。
  网络学习共同体既然是一种新型的教师专业发展形态,那么在其成长中引导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也只有依靠有效的引导,不断“制造”热点,吸引共同的注意力,才能使保持共同体长久的热情。例如,网络时空的延展性使得网络学习更容易得到专家的支持与参与,因此,网络学习的组织者可以定期邀请专家、区域内外的学科名师等进行在线交流,将他们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融入本地教学实践,并与一线教师形成互动,以促进一线教师的快速成长, 提高其课堂教学水平。又如,让骨干教师首先参与到网络学习中,可以带动网络学习深入开展。一方面,骨干教师往往能够抓住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也善于反思教学, 他们在网络学习中提出的问题、发表的观点往往能引起共鸣,因而能聚集人气;另一方面,骨干教师的成长是快速的,他们的成长感悟是其他教师感兴趣的,也是其他教师愿意借鉴的。再如,经常性地“挑起”研究主题,网聚学习热情。有了主题,参与者才会围绕中心各抒己见,形成思维碰撞,最终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反之,参与者会茫然无言。因此,不管是网络学习的组织者,还是其中的普通一员,应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确定阶段性的研讨主题,“挑逗”起网友的研究热情,以教学案例、教育叙事、问题调查、热点辩论等方式提出问题,展开研讨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网络教学研究才能立足于课堂教学,使教师乐于参与。
  三、草根教研也精彩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十反思。教师的成长需要不断地实践和反思。网络学习共同体为教师自我反思提供了条件和平台。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经验,有着不同的看问题的角度,通过对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密切相关问题的讨论、对话、争论、反思,能够促进共同体成员对这些问题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也能吸收多样的观点和看法,促进全体成员发展。在网络时代,每位教师的成长与网络发展息息相关,教师要掌握基本的网络操作能力,积极利用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充分进行网络交流和学习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开辟新的舞台,促进教师专业更快的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学习与“面对面”的传统的教学专业发展并不是矛盾与彼此孤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的,应将两者有机地融入整体教研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1]邓鹏,周丽媛.建立网络学习共同体促进生物教师专业发展[J].中小学电教,2009(5).
  [2]杨成钱.网络:教师校本教研的有效平台[J].普教研究,2007(1).
其他文献
摘 要: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近年来的持续下降,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体质的下降不是一种偶然,是由客观存在的多种因素造成的。  关键词:健康第一;督导评估;素质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2 -01   一、贯彻落实体育法律法规,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  1.转变国民的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
摘 要: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除了全面、系统、整体地进行教学设计外,还应突出某些细节的设计与谋划,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才能获得更有效率、更有效益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效;体育课堂教学;细节  一、新颖活力的准备活动  体育课堂教学应首先着力通过准备活动的“新、趣、活”,即通过新颖化的活动内容、趣味化的活动过程,活力化的练习方式等,给学生营造出一些新鲜的、生动的身体活动或游戏等,激发学生的新感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要求学生多方面发展,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而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的引入充分发挥了该效用。我们必须切实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学史教育。  关键词:物理学史教育;现状;意义;教学方法探索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8 -01     物理学历史集中体现了物理学家们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它包含着探索者的艰
摘 要:本文结合作者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强烈感情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等方面作了总结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90 -01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用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我精心准备了许多学生生活中常见而又新奇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
摘 要: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就必须立足课堂这个主阵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把嘴巴动起来。  关键词:英语课堂;学习动口;能力培养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6 -01     英语是一种语言,而语言只是一种载体。掌握语言的目的就是要用它进行交流,最主要的应该是口头交流。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心得体会。
摘 要:本文以教学案例介绍了“活动单导学”在政治课中的应用,简述了师生们的对其使用效果的评价与反思。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评价反思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3 -01   “活动单导学”模式就是针对老师讲的太多而学生自己学的太少的现状而提出的一种智慧型课堂模式。“活动单模式”特别强调老师的“导学”和学生的“自学”、“助学”、“互学”
摘 要:总之,课堂评价语言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技巧性、艺术性的评价语言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能让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能让学生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评价语言上不断思考探索,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使用评价语言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发现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摘 要:本文从唱、念、做、打四个方面探讨了高中音乐教学思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循序渐进,把基础打扎实,学生的音乐素养才会提高。  关键词:音乐教学;唱;念;做;打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4-048-01     视唱考试是高校音乐各专业招生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视谱即唱的方式,考察考生的视谱、音准、节奏及音乐的表现力,并通过视唱了解考
摘 要: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还原生活,让学生主动参与,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知、情、行统一,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礼仪;课堂教学;联系生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4-077-1  在教学《礼仪展风采》这一课时,笔者认为必须要抓住一条主线:什么是礼仪,礼仪的重要性,怎样做好生活中的个人礼仪、社交礼仪。礼仪
《机械基础》是职业中学机械类工种的技术基础课,机械制图部分侧重于教会学生正确识读零件图的方法;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则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常见金属材料的型号、热处理方法及应用;机械传动、常用机构及轴系零件着重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原理、运动特点及其应用;略去了理论要求较高的设计部分,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合理地使用、维护各种机械设备打下基础。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既符合职业中学学生的身心特点,文化基础特点,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