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英语听说能力训练教学策略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f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带来了教育行业的大变革。在信息化环境下,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加强英语听说能力训练的教学策略,顺应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潮流趋势。
  英语是国际交流中一门重要的语言学科。课标明确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小学英语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能只侧重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兼顾听说读写技能的掌握。本文围绕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英语听说能力训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提高小学英语听说能力的教学质量。
  一、信息化环境下,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训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陈旧,学生不占主体地位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对听力和口语的训练缺乏重视,听力教学仅限于“放录音,做题,对答案”几个环节;口语训练仅仅是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等简单的交流形式。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自主思考和灵活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效果较差。
  (二)教师对听说能力训练教学不重视
  在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下,教师对学生英语笔试成绩的重视远远高于对其听说能力的培养。听力题在整个英语试卷中所占比重也比较低,因此教师更倾向于学生读写能力的训练,而忽视对听说能力训练的教学,导致大部分小学生只顾背单词答题,缺乏较好的听说能力。
  (三)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
  英语是小学生学习的第二种语言。斯金纳曾指出:人类语言行为只是刺激和反应。看见、听见和感觉到的东西是刺激,说出的话是反应。因此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营造出相应的语言环境,对学生进行多次的刺激和反应,才会提高学生对第二语言的掌握水平。在我们日常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只在课堂上使用英语,其他的时间,学生就把英语抛诸脑后了。语言环境的缺失导致小学英语听说能力训练效果不好。
  二、信息化环境下,提升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训练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巩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英語课堂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既可以保证高效的课堂教学,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英文视频、动画等播放出来,并根据这些素材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这样,一方面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言表达;另一方面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课堂中只是充当引领者的角色,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自主思考和发言。
  (二)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加强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训练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尤为重要。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利用PPT课件提高学生听读兴趣。教师通过网络搜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动画,并制作成音频加入课件中,在课堂上开展听说训练。这种能看能听的情境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比如在学习26个字母的发音时,教师可以加入字母歌的音频或者视频,学生随着音乐节奏,在欢快的氛围中很快就能学会这些字母及其发音。二是利用微课教学来进行巩固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微课教学可以开展个性化教学,既可以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专门的巩固和查漏补缺,又可以对常用词汇进行扩展学习。比如“time”这个词,一般多用作名词:“what time is it?”而在听力练习中有时会出现“Time me!”这里是把“time”用作动词(表计时开始)。微课作为提高学生听读能力训练的载体,可以强化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水平,做到既广博又精准。
  (三)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结合教材创设学习语境
  语言学习离不开语言环境。要想真正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就一定要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切实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课标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开展教学:一是在课堂上。教材是学生获得听说能力的源泉,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进行全英语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借助PPT课件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语境,并在展示过程中进行语言强化,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情境。二是在课堂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有效延伸课堂教学的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对班里的学生进行分组,鼓励学生对课本上有趣的内容进行改编,开展课本剧表演,并加以录制进行分组播放,互相切磋学习。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又为学生课下学习英语创设了情境。三是在家里。教师要要求学生每天上传英语阅读语音,利用家校通平台或者微信群对学生进行监督指导;也可鼓励学生下载英语学习软件,如“英语趣配音”软件,让学生通过配音来锻炼听说能力。
  三、结语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英语听说能力训练教学,不但可以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方式,适当引导,使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实现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及对NOD样受体-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 3,NLRP3)炎症小体的影响。方法:入选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但需要按照教育规律来办事,更需要师生“全员”“全程”“全面”地参与管理,用扎实的工作举措才能
目的探讨肾损伤因子-1(Kim-1)在慢性肾脏病中肾功能损伤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和尿液Kim-1浓度;检测尿液肾小管标志物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
小学低年级的数学问题主要集中在"图文问题"上,这是数学思维从图像到抽象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解决"图文问题"的能力,可以为其将来解决纯文本的问题奠定良好的基
小学生思维能力较差,在数学学习中主要是通过直观感受来认识数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教师要尽量提升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提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而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通过语言的实践实现,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适机安排学生开展课堂小练笔,是学生语文实践的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刚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必须以学生为本,必须实行主题探究式的综合实践活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我们实施了生本化教学,因地、因校、因人制宜开展
《摆的研究》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六课,是一节十分典型的动手实验的科学课,不少老师反映在教学这一课时,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成功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