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数学课堂上的“催眠治疗法”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yua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数学课堂上的“催眠治疗法”需建立在良好师生关系基础上,运用教师的积极德育和积极言语,让学生减轻或消除学数学的紧张、焦虑、冲突、失眠等情况.用“话疗”的方法让学生走近数学、解决数学问题、自我学习数学.
  【关键词】催眠疗法;积极;言语
  催眠疗法是在建立良好信任医患关系基础上,利用人的受暗示性,通过言语暗示引导进入一种类似睡眠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心理抗拒降低,对治疗师的言语指示产生巨大的动力,内化治疗师的语言,引起深刻的心理状态变化,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紧张、焦虑、冲突、失眠等症状.
  中职数学课堂上的“催眠治疗法”需建立在良好师生关系基础上,运用教师的积极德育和积极言语,让学生减轻或消除学数学的紧张、焦虑、冲突、失眠等情况.
  日常生活中催眠现象随处可见.企业商家利用滚动播出广告,暗示消费者购买旗下商品.不同的媒体、广告、电视、电影、广播以及电脑网络塑造不同的环境让催眠更容易产生,再透过“暗示”的力量使人投入催眠状态.当人在逛街的时候因为售货员的神情,语言而买下一件不在购买计划中的衣物,这就是广义上的催眠.
  精神分析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防御机制,面对问题时,潜意识所做的通常都是当下最好的选择,可惜的是,大部分选择会影响到日后的生活质量.我校2016年招生工作中有一个实验班级学生为特殊群体,全校入学低分基本都在此班級,他们中考数学成绩最低21分,最高67分(满分为130分).他们在中学时是一群被忽视的群体,同时也是一群捣蛋的家伙,上课睡觉、玩手机、开小差、打断老师讲课、说一些无关课堂的废话,只要不是学习,样样都能玩.总之,他们内心十分抗拒数学,实际上是基础十分薄弱,又不敢战胜自己的恐惧数学心理.当数学教师遇到这类学生,就像医生遇到癌症患者,而且他们拒绝被治疗.若仍是按照千篇一律的教案完成教学内容,那只是教师完成表面的教学任务,学生没有任何的收获,数学知识更是停留不前.
  医生手里有工具和药品,而教师主要是依靠语言.通过“话疗”治好学生厌弃学习数学的病.“话疗”即心理学的干预,心理干预输出的就是语言.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bert 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和催眠是互通的.
  一、严格的纪律:严肃的语言为学生的改变营造氛围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严明的纪律、严格的管理是课堂学习的重要因素,课堂纪律需要具有强效的效力,规矩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违背,一定要用严肃的语言批评到位.对于职校生,手机是每名学生的随身物品,部分学生能不吃饭但是不能没有手机,数学课堂上第一个要求是不能携带手机,但凡在课堂上发现玩手机的学生,手机上交讲台,一个月下来,数学课堂上手机已经没有了踪影,为数学课程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实验班数学课第一个阻碍是手机,第二个阻碍就是课堂中的交头接耳,为数学课堂的顺利开展建了一堵坚固的墙.面对这个问题,笔者运用了催眠治疗法,和学生约定一旦课堂吵闹,教师就说“检查自己,保持安静”.没有了教师暴跳如雷,没有了教师漠不关心,而是慢慢地等待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真诚的鼓励:积极的言语为学生的成功做保障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积极的自我观念为我们正确对待生活提供极大的有利条件,它是形成伟大的人格力量的基础.”实验班的学生对事情都较消极,对自己也是以否定为主.
  针对实验班基础薄弱的现实,一味地指责学生、挖苦学生只会让学生离数学课堂越来越远.必须用正能量的言语鼓励学生.例如,|x|<4的提问过程.“本题非常简单,大家只要认真听,都能够解决!”提问也要注意循序渐进,尽量让学生能回答.先问|4|,|-4|的值,然后问|x|=4,x的值,再问在整数的范围内,|x|<4的解有多少个,分别是哪些?最后在数轴上定-4和4定点,学生可以用观察法看出答案.每道题结束后都及时总结,并说:“大家可以看到,只要认真听,我们都可以完成得很好,给自己好好鼓掌!”同时,学生在课堂中抢答成功,要及时表扬:“大家要相信自己,你们看小A同学做到了!”
  三、宽容的等待:平和的言语给学生自我成长的空间
  曾有位哲学家说过:“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可见教师的宽容是每名学生成功的开始.每名学生都有闪光点,实验班的学生同样有优点,只要我们拿出“牵着蜗牛散步”的心情和耐心,学生会自我成长起来.
  “欲速则不达”,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快乐成长的过程,就是快乐体验的过程,若我们只求速度,不考虑学生的接受效果,那所有的功夫都是白费.因为教育学生的过程是共同成长的过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面对实验班里的“小蜗牛”,我们不妨放慢脚步,耐心地等一等,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们的弱点,以一种平和的言语等待他们的成长.“没关系,再想一想,两个数字的区别在哪?”“不用着急,再算一遍,离正确答案近了!”“非常好,再动下脑筋,这个难题就要被你攻克了!”所有的学生,在认识新事物的时候都需要一个过程.不要吝啬我们的语言,在一次次“话疗”的基础上,在一次次的等待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数学课上别样的风景.家长把“蜗牛”交给我们,我们要用慢慢体验与品位带着“蜗牛”散步、看着“蜗牛”进步、陪同“蜗牛”一起在快乐的体验中共同成长!
  如果数学课堂能用严肃、积极、平和的言语和学生们交流,那么我们的催眠治疗法就能够奏效.世界著名的大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学生对教师给予他们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是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的.”我们可以相信,在数学课堂“催眠治疗法”的作用下,不单单是数学课的变化,以后学生们毕业从事各个行业,将是一颗颗追求“至真至精,至善至美”的新星.
其他文献
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教学内容在逐渐丰富,教学形式也趋于多样化.一直以来,高中数学都是让学生们头疼的一门学科,原因在于数学课信息量大,知识复杂.而在素质化教学理念下,要求教师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们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微课的出现,为广大教师解决了该问题,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能够更为清晰、直观、高效地将数学知识呈现出来,为数学课堂增添色彩,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巧用微课
【摘要】分享式教学,让学生经历感知、探究、质疑、交流、分享的过程,通过“学习单”的操作,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在训练中学会应用、学会创新;在反思中学会总结、学会质疑;在评价中学会管理、学会交往.  【关键词】数学课堂;分享式教学;学习单;应用  所谓分享式教学,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经历感知、探究、质疑、创新、得出思考成果,然后在全班进行分享的一种教学方
【摘要】 数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学科,该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达成这一教学目标,高中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真正做好因材施教,以便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本文通过具体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摘要】课堂教学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预定的教案设想做出回答,或引导学生直接到达预定的答案,而不希望节外生枝,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动态生成”被我们忽视了,那么如何把握好动态生成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关键词】动态;课堂;精彩  一、动态生成应加强课中的有效预设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中的矛盾统一体,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倡导动态生成不是全盘否定预设,是对预设的扬弃和超越,当然预设不是借学生的口说出
一、“目标教学法”解读  笔者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阐述的“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理念的指导下,以“目标教学法”教学模式为依托,以“平面直角坐标系(1)”为案例,从目标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说明如何实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目标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定位的目标教学法为导向,以师生活动的构建为基本形态,以达标测试为
【摘要】 建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数学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种理论. 该理论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 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法时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结构,而且要从纵向考虑新旧知识是如何连接延伸的,从横向考虑新旧知识是如何沟通联系的,从而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不同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  【关键词】 建构主义;数学课程标准;旧知识;新知识  建构主义
【摘要】在新课程的教学标准下,对课堂的教学质量加以重视,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进而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创新自身教学的观念和模式,确立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们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推导和探讨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进而促进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反比例函数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经常忽视从
1.台体体积公式的教学  《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对台体及其体积公式的内容做了删减,在新人教版数学必修2中也仅列出台体的体积公式,并未对其由来和证明过程做介绍.然而,台体体积公式所隐藏的数学价值却不能被一个简单的式子给遮盖住.克莱因在《古今数学思想》一书中用这样一句话来展示它的魅力:“埃及几何里最了不起的一个法则就是计算截棱锥体的体积公式!”可见,若是在讲授台体体积公
【摘要】授课时,教师会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几乎做到了“密不透风”,但整节课下来学生学习的效果却不尽人意,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认知过程,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数学教学过程;认知过程  又上了一节“认图形”(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新课以后,总感觉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特别是在钉子板上围和在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还有一定的困难.我不禁反思起来:凭借多
【摘要】问题情境是指教学中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通过特定的问题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本文阐述了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几种方式,并对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几种方式  (一)创设悬念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