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定位的目标教学法教学初探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gz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目标教学法”解读
  笔者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阐述的“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理念的指导下,以“目标教学法”教学模式为依托,以“平面直角坐标系(1)”为案例,从目标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说明如何实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目标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定位的目标教学法为导向,以师生活动的构建为基本形态,以达标测试为检验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通过整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用目标性、自主性、开放性、合作性等教学策略,培养出习惯好、兴趣浓、思维活、眼界宽、能力强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节“平面直角坐标系”第1课时为主要内容,立足于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理解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必要性,并在数轴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本节课中主要用到数形结合思想,是学生综合运用观察、归纳、总结等数学能力探究新知的集中体现,是提升数学活动经验,培养數学思想方法的综合课例.
  三、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平面中点的位置描述和数轴有了初步的认识,具备了探索本节课的数学基础.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并能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根据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根据点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目标导学法使学生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任务.同时,借助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探究新知,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掌握观察、比较、操作、类比、归纳等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数学小故事“兔斯基的人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
  难点: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六、教学突破
  1.通过贴近生活的实例、数学小游戏、相关的数学史阅读、数学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合作和小组交流;
  2.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通过合作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活动内容:通过猜谜“细雨分落三川里(打一甘肃的地名)”引入笔者所在城市“兰州”,通过地图展示兰州所在的位置并提出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地理知识描述兰州的位置,那么能不能利用数学知识描述兰州的位置?
  活动目的:以猜谜开启本节课的内容,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切入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知数学的实用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前置学习目标
  目标内容: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并能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2.理解点的坐标并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3.能根据点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的位置.
  活动目的:以目标为导航,引领教师有目的地教,学生有目的地学,提高课堂效率.
  (三)目标导航
  目标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并能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活动内容1: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引入
  活动内容2:“舌尖上的兰州”,学生通过抢答的方式判断隐藏在兰州美食图片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否正确,并找出错误.
  活动内容3:学生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小组内检查纠错.
  活动目的: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使学生理解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必要性.通过抢答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让学生明确如何绘制正确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目标2:理解点的坐标并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活动内容1:学生自主学习点的坐标的概念,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完成教材例1,并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活动内容2:学生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通过观察、归纳,总结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特征,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
  目标3:能根据点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的位置.
  活动内容1: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确定x轴、y轴上的垂足的值为a,b,则点P的坐标就为(a,b).反之,如果已知点P的坐标为(a,b),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描出点的位置?小组内讨论回答.
  活动内容2:师生共同完成教材做一做的内容.
  活动内容3:师生共同总结目标2及目标3,引导学生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
  活动目的: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探究意识.教师引导学生在目标2的基础上,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探究目标3的内容,培养学生多角度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探究,检验目标
  活动内容:
  如图,请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写出这五个学校所在位置的坐标.
  活动目的: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为素材,完成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综合性评价,并借助投影仪辅助完成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通过教师语言的肯定性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回扣目标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完整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通过回顾本节课的所有内容,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六)课堂小结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畅所欲言,教师总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完美地将“数”与“形”结合起来,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为一次函数及以后函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七)情感教育,升华目标
  活动内容:
  1.数学故事小阅读: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来历.
  2.兔斯基的人生:教师出示点的坐标,学生描点,并根据所描点描述兔斯基的人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坚定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八、教学反思
  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本杰明·布卢姆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目标教学法,布卢姆认为,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和具体,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效,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基于以上的实际情况和理论依据,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且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强化目标,课后回归是否达成目标.另外,如何让学生自始至终充满活力,全程参与课堂,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其他文献
【摘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十五分钟要效益,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思维动机;重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建模能力;合作探究,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激发思维;重视知识形成过程;提高建模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关
【摘要】数学童趣课堂以“童在中央”为立足点,让儿童感兴趣且有真收获,让学习真正发生.顺应儿童的游戏天性,创设生动的“游戏场”,激活构筑“探究场”,叩开童趣课堂之门,让学生们享受数学智慧的洗练.  【关键词】游戏;探究;童趣;课堂  一、教学思考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卢梭提出的“培养儿童爱好学问的兴趣”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应顺应儿童的游戏天性.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混合运算”单元之后,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近年来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将从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如何实施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  一、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课堂的情境引入功能“缺位”  创设情境是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前提和条件,其目的是为学生创设思维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的问题情境创设要精心设计,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和对新
【摘要】高中数学在高考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学科,关系着学生未来学习生涯的走向,而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概念是最基本的数学知识,清楚地认知数学基本概念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特的解题思路,也能够顺利地找到解题的思路,在学习数学的基本不等式的时候也是如此,本文分析了高中生解答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错误原因,提出了几点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基本不等式;最值;高中数学  数学概念是高中数学最基本的构成元素,也是高中
【摘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努力倡导的生活教育的主要观点,而当前的数学课程十分强调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与生活相结合.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体验数学,用数学眼光看生活——发现数学.  【关键词】体验;发现;日记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
在小学生眼里,“数学课堂练习”常常存在大量的数字和符号,是枯燥无味的,抽象难懂的,毫无一点生气!这样一来,学生们做起练习来总是无法提起兴趣,从而容易对数学产生厌烦心理,导致其数学成绩不理想.这种现象给我们数学老师带来不小的压力.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就是以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数学的抽象性和
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教学内容在逐渐丰富,教学形式也趋于多样化.一直以来,高中数学都是让学生们头疼的一门学科,原因在于数学课信息量大,知识复杂.而在素质化教学理念下,要求教师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们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微课的出现,为广大教师解决了该问题,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能够更为清晰、直观、高效地将数学知识呈现出来,为数学课堂增添色彩,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巧用微课
【摘要】分享式教学,让学生经历感知、探究、质疑、交流、分享的过程,通过“学习单”的操作,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在训练中学会应用、学会创新;在反思中学会总结、学会质疑;在评价中学会管理、学会交往.  【关键词】数学课堂;分享式教学;学习单;应用  所谓分享式教学,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经历感知、探究、质疑、创新、得出思考成果,然后在全班进行分享的一种教学方
【摘要】 数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学科,该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达成这一教学目标,高中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真正做好因材施教,以便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本文通过具体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摘要】课堂教学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预定的教案设想做出回答,或引导学生直接到达预定的答案,而不希望节外生枝,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动态生成”被我们忽视了,那么如何把握好动态生成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关键词】动态;课堂;精彩  一、动态生成应加强课中的有效预设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中的矛盾统一体,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倡导动态生成不是全盘否定预设,是对预设的扬弃和超越,当然预设不是借学生的口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