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设计女儿成长之路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86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 名 奖:陈沪铭
  所在单位:上海市黄埔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
  推荐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
  颁 奖 词:
  婴儿期,一个每天像医生一样检查女儿尿布的爸爸;
  幼儿期,一个每天用自行车载着女儿一路欢歌笑语的爸爸;
  童年期,一个“学习不管,兴趣爱好我都管”的爸爸;
  少年期,一个时时给女儿打“铃”的爸爸……
  父母是弓,孩子是箭,陈沪铭一直坚持这样一个家庭教育的信条。父亲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有分工,就像弓与弦一样,一个给孩子向前的动力,另一个要给孩子必要的支撑。他一直认为一个成功的家长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标准:首先,教育孩子不仅有爱更有心;其次,教育孩子不仅有情,更有法;再次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不断教育着自己,与孩子同学习、共进步。他的女儿在成长过程,所呈现的教育细节很好地诠释着“父母是弓,孩子是箭”的家庭教育理念。
  陈沪铭,中学高级教师,高级一等校长,现任上海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主任,黄浦区少年先锋队总辅导员,黄浦区人大代表。对于女儿的教育他总结为五个阶段:婴儿期,一个每天像医生一样检查女儿尿布的爸爸;幼儿期,一个每天用自行车载着女儿一路欢歌笑语的爸爸;童年期,一个“学习不管,兴趣爱好我都管”的爸爸;少年期,一个时时给女儿打“铃”的爸爸;青年期,一个永远支持女儿实现梦想的爸爸。他的女儿陈菲,去年刚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现参加“美丽中国”计划,在云南山区进行两年的支教工作。她是首位获得“世界杰出青年发明金奖”的中国学生;曾获第四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获得者;曾是两名入选2010美国高中生精英夏令營、接收麻省理工大学教授科研指导的上海学生之一。在美国读书期间,她曾参加治疗自闭症儿童和医院临终关怀俱乐部。
  陈沪铭的家庭教育就是“弓与弦”的默契让“箭”沿着梦想的路径前行的真实写照。
  孩子是独立的生命
  我们喜欢用菲爸来称呼他。陈沪铭的家长角色,从陈菲在娘胎里那一段就开始。
  “当陈菲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特意从医院里买回来一只胎教机对她进行胎教。胎教机有两个插头装置,一个摆在我爱人肚子上面,一个连接话筒。我每天对着话筒讲故事给她听,还准备了录音带,放音乐给她欣赏。每天半小时放音乐,半小时我讲故事,雷打不动。”看着菲爸给我做着当时的动作和表情,我感动于他育女开端的那份认真和执着。要知道在胎教重要性逐步受到关注和重视的今天,也不是每一个爸爸会开展这样的“每日读书会”的,更不要说二十四年前胎教还不是非常普及,像菲爸这样做的爸爸少之又少。
  菲爸一直讲:暂且抛开胎教的那些人人追求的但又不得而知的效果,他更看重的是自己对待女儿的那份态度和认真。因为“我秉持这样的观点:‘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从陈菲生下来开始,菲爸就开始了他和女儿的交流,尽管这种交流是单向的,没有任何语言。“她什么都懂的,只是她没有语言,很多时候是说不出的,所以我把所有看到的东西跟她交流,去理解她的哭声、她的笑声、她的表情。”
  他的这一教育理念一直伴随着女儿的成长,也贯彻在他一直的教育行动中。“她是独立的生命,那么我在教育中就从不忽悠孩子。比如陈菲小时候练书法,我会一直鼓励她、表扬她。我一般都是这么说‘这个字写得这么漂亮,如果这一笔能够像老师说的那样写将来会更漂亮’。我要让她觉得我的表扬是发自内心的,同时也给她指出了改进的空间,而不是在忽悠她。”不要以为她小,其实孩子什么都懂,因此我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做任何事情必须全身心投入而不是捣浆糊。
  “孩子是独立的生命”,菲爸这简简单单的一句理念,让陈菲获得了自由、平等、尊重、民主,撑起了她整个家庭生活的精神世界。
  不占用女儿的时间
  做一名教育工作者,菲爸忙碌在三尺讲台。但是菲爸一直坚持着每天回来有一段时间要交给女儿。他规定自己每天晚上七点到九点,这段时间是给女儿的,后来他做领导,事情越来越多,但他坚持一个原则——不占用女儿时间,哪怕再忙,陪她的两个小时给她,自己晚睡两个小时处理工作上的事情。
  “不占用女儿的时间”,菲爸这句话说得多么掷地有声,这背后有极大的底气在支撑着他——他的付出和牺牲:“从陈菲出生,我所有的兴趣爱好都没有了。”原来,菲爸是音乐爱好者,业余生活要去听音乐会、看话剧,可是为了用心陪伴女儿成长,菲爸把兴趣爱好都割舍了,显然,与菲爸相比,太多的贴着“忙碌一族”标签的父亲要无地自容了,他们或忙工作、或忙娱乐、或忙应酬,不仅不付出育儿时间还要占用与子女相处的时间。
  他说,只有你花时间去陪伴孩子了,你才能真正用心去关注孩子的成长,才能在陪伴中收获教育的点点滴滴,才能不错过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
  菲爸还记忆犹新地说起在24年前,陈菲刚出生时,他的“洗尿布”奖励。“陈菲刚出生第一个月,我尽管要上班,但我特意关照老人,她的每一块尿布,无论大便还是小便的,留着回来等我洗。老人当时特别不理解,‘你怕我洗不干净吗?’其实我是学习了医院里发的养护手册,要通过研究陈菲的每一块尿布上的排泄物状况来关注她的身体状况。每块尿布,我要看它们的颜色,闻闻味道是不是有酸味等,用手摸大便的硬度,及时了解孩子是不是内热上火、是不是着凉等等。这些工作做完,我才去把所有的尿布洗掉。”很难想象,像菲爸这样五大三粗的汉子小心翼翼地研究孩子尿布,这样的用心,真是难得啊!
  陈菲一天天长大,任何事情菲爸都陪着她。例如陈菲从小学书法,菲爸陪着她去上课,听书法老师点评,将老师示范的字体带回家。回来练习书法手势时,菲爸和陈菲一起做动作,坚持二十分钟。陈菲写字时,菲爸陪在旁边;陈菲睡觉时,菲爸研究陈菲写的字,发现她写的字哪些部分有进步,哪些部分需要改进。当我惊讶于菲爸的用心与细致时,他却用了一句话——“我保存着我女儿写过的所有字,我也保存着我女儿换牙下来的所有牙齿(除了一颗被女儿扔到幼儿园屋顶上没有收藏的)”,表明了   他时间投入的恒久、用心陪伴的
  坚持。
  “不占用女儿的时间”,菲爸说的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他十几年实实在在的时间投入、情感付出,用心在陪伴着女儿。
  父女一路欢歌笑语
  菲爸还能记起女儿陈菲曾经写过一篇作文,题为“爸爸的自行车”。菲爸的自行车与其他爸爸的自行车有什么不同吗?原来自行车是菲爸上班的交通工具,也是每天接送陈菲的“座驾”。在菲爸眼里,这“一去一来是我最好的教育时机”;而在陈菲眼里,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面是快乐又有收获的车载生活。
  “陈飞九个月大开始,就坐在我自行车后面,每天接送她上托儿所,我就和她说说笑笑。我一路上和陈菲说话,但绝不是刻意背东西给她听。我会借着马路边上的风景、每个不同的季节等和陈菲说各种内容。比如,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我会把车停下来,带着陈菲去寻找一下发芽的小草。再比如当时成都路要拆房建桥,我就和女儿说工人如何架设彩虹桥。等彩虹桥建好了,我用自行车特意推着她上去亲眼看一看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路上,除了巧妙利用自然界的变化、流动的马路风景,菲爸教陈菲学习自然常识之外,菲爸还颇有心思地利用这段马路时间,很有计划性地进行他的“古诗文”教学,结果,当陈菲三岁进幼儿园,已经能够熟背40首唐诗。
  “利用自行车时间学习唐诗,是我事先想好的。与很多家长要求孩子背诵几百首唐诗宋词相比,我只精心挑选了四十首唐诗,我分析我挑选的每一首唐诗的具体内容,用最通俗的语言告诉陈菲唐诗的思想内容、描写的意境等等。等到我全部教给陈菲后,我经常会一边骑自行车,一边问她‘春天来了,描写春天的唐诗有什么?’‘爸爸今天心情不大好,有没有什么唐诗可以描写我现在的心情?’‘马路边有小动物,有没有唐诗是描写小动物的呢?’陈菲都能够准确地用唐诗来应对我的问题,说明她不仅会背诵了,也都理解了。”
  一来一去的自行车车载生活,不仅让菲爸教会了陈菲很多东西,更为重要的是,这段时间在菲爸的“设计”下也成为陈菲自信、快乐的幸福时光。“陈菲在幼儿园里学儿歌,我就让她在回来的路上教我:‘爸爸从来没有学过儿歌,你可以教教我吗?’”于是,菲爸一边骑车一边跟着陈菲学儿歌,这样你一句我一句,陈菲高高兴兴当老师,菲爸恭恭敬敬当学生。有时候菲爸还要存心读错儿歌,要么前后读错,要么颠三倒四,让陈菲在菲爸面前能够好好表现一把,体验成功的快乐,逐步打造陈菲的自信心。此外,菲爸还和陈菲在马路上一路放声歌唱。时间久了,马路边的老伯伯都会跟他们打招呼,因为他们日复一日地熟悉着这一对一路讲、一路唱、一路笑的欢快父女。
  最后一块蛋糕
  陈菲是九零后独生子女,父母的掌上明珠,但老师和同学都说在她的身上看不到一点自私、骄纵、自理能力差等独生子女的不良习气。陈菲曾经到美国访学一年,与当地美国家庭同吃住,很快陈菲就融入了这个家庭。由于美国妈妈在一周出去工作的两天中都是晚上十点才回家,陈菲每次都会等着美国妈妈回来,关切地询问她是否劳累,是否需要帮忙做饭,如果不需要帮忙,在给美国妈妈道“晚安”后才睡,从这一点上,美国妈妈就直夸陈菲是一个懂事的好小孩。
  菲爸一直强调他的一个教育目标,“做人一定要大气”。
  在女儿很小的时候,每次去超市购物都会带着她。结账出来时,一般会跟服务员多要几个塑料袋,然后就在超市门口把选购来的商品分袋装。菲爸会告诉陈菲哪袋是买给奶奶的,哪袋是买给外婆,哪袋是买给表哥的。慢慢地,在以后的每次购物中,她会主动说买些什么给奶奶,买
  些什么给外婆,买些什么给表哥等等。
  有一次,女儿过生日,菲爸让她分蛋糕,并且告诉她,“你的生日蛋糕切下来第一块要分给妈妈,因为今天是你的生日就是妈妈的痛苦日,是妈妈把你生下来,没有妈妈的痛苦就没有你的快乐。生日蛋糕的第二块要给爸爸吃,因为在你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妈妈,爸爸的付出也很多。生日蛋糕的第三块应该给奶奶吃,因为没奶奶没有爸爸,所以你要孝敬奶奶。等所有的大人和老人都分到了蛋糕,最后这块蛋糕才是你的。”
  类似于“最后一块蛋糕”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经常电话里给同学答疑解题;体育课被同学推倒右手骨折,而坚持对方同学无意;双休日给菲爸做早餐等等。陈菲的坚强、大度、无私、关爱、谦让……都是得益于菲爸家庭教育的熏陶和培养。菲爸的细节教育和榜样示范还让陈菲明白了什么是家庭,学会了承担家庭责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一起动手找答案
  菲爸的三个故事解开了陈菲是同学心目中的发明家的秘密。
  在陈菲上幼儿园时,有一次回家给他模仿表演快乐的动物,其中有大老虎走路的片段。他看着女儿模仿的大老虎走路,忙说不对不对,大老虎不是这样走路的。为了让陈菲明白大老虎到底是如何走路的,他就在周末骑着自行车带着陈菲到动物园去看大老虎,让女儿实际观察老虎,感受老虎由于是肉垫动物所以独特的走路姿势。待她在幼儿园表演节目时,不仅形象而且符合自然规律。还有一次陈菲的小牙掉了,菲爸跟她要来收藏,结果她说她把小牙种在花盆里了。原来,菲爸非常喜欢养花,曾给陈菲讲过种子埋在土里,经过浇水、施肥后会长出小苗,最后长大开花。知道缘由,菲爸就让她试试。陈菲在四年级的时候,学到苏州河变清的书本知识,难以理解,回来问菲爸为什么。他又帶着她骑着自行车沿着苏州河一路走一路看,让她看到苏州河
  的水质、污水排放、周边环境,让
  她用亲眼看见的情况和书上的老照片对比。
  一个人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离不开他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发展。在面对陈菲各种各样的问题时候,菲爸积极地保护她的求知欲也发挥她的想象力,鼓励陈菲自己解决问题,面对陈菲种牙这种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菲爸给予的是理解和支持,而不是指责和嘲笑,难怪陈菲也认为自己创造发明最初的思维火花来源于她这一次突发奇想的种牙。面对陈菲的书面知识理解困难,菲爸不是简单告知苏州河的历史,而是用实际行动带着陈菲去探索答案,教给她一种实际求证的思路和方式。
  我是一个“打铃者”
  现在陈菲在云南支教的征途上,她独立意识强,非常有主见,已经很少需要菲爸像以前那样的陪伴了,“陈菲将来的路靠她自己规划了,我只需要在关键时刻敲她一下”,菲爸用这样一句话表明了自己作为一名家长的角色定位:做一个“打铃者”提醒女儿什么时候该努力,什么时候该放松。
  菲爸谈起了曾经差一点要与陈菲擦肩而过的美国读书的故事。“陈菲早就和我说过想去美国读书。高一的某一天,她回来跟我说学校开始美国访问交流的报名,虽然我鼓励她去报名,但没有过多去关注她。直到报名截止最后一天我问她是否已经报好名了,陈菲说没有报名,因为她一直在犹豫,主要担心自己是不是有能力能够独立在美国读一年书。我问她,你在美国呆过吗?她老实说没有。那我就告诉她既然你没有出去过,你就不能就此断定自己不能在国外生活。经我这么一说,陈菲当天晚上就给校长口头报名,第二天递交了书面报名表格。”看来要不是菲爸在关键时刻推了一次陈菲,陈菲显然会在犹豫不断的过程中丧失了这么一次宝贵的机会。
  当陈菲美国访学报名成功后,菲爸就着手开始帮助陈菲做出行准备。一年的访美生活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如果没有充足的准备,孤孤单单的一个高中女生怎么能不让父母牵肠挂肚!菲爸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关注要给陈菲包包里塞多少衣服,给多少钱,带多少吃的,而是重点帮助陈菲武装大脑,让她头脑形成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行为预案。在菲爸的帮助下,陈菲开始做起了详细的留学预案,列出她在美国独立生活将要面临以及可能面临的各种各样的状况和应对原则、措施。例如,如果到了美国家庭与美国家庭的孩子处不来怎么办?如果碰到了各种坏人怎么办?如果信用卡丢失怎么办……
  当面临大学毕业即将读研时,女儿提出从美国回国要参加“美丽中国”计划时,菲爸又一次做通了家里长辈的工作,用实际行动支持女儿的梦想与奉献。
  在菲爸粗犷的外表下包藏着一颗细腻的心,对女儿无比投入的爱心、信心和放心。他犹如人生十字路口的一盏明灯温暖孩子的心灵,指明前进的道路。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
其他文献
“男生阳光有担当,女生慧丽兼优雅,每一名学生都既有乐学善思的学习素养,又有感恩念亲的厚重情怀,同时具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现代公民素养。”这是笔者所在威海环翠国际中学的养成教育目标。结合学校“润泽润美”核心理念,我们也发现如下一些问题:养成目标越是大口号,越难引起学生心理共鸣;养成习惯有一个美丽的初心,但很难善做善成,更难形成大的氛围场;养成教育朝夕相随,却难以在学生日常言行中得到体现。静心思考,真
曾几何时,中国各地刮起了“择校风”,择校热让许多家庭诚惶诚恐。为了让孩子上一个满意的学校,甚至半夜就在学校门前排队取号,那场面赶上了“购房热”。你是否看到,现在的学校教育迫于社会关注的压力,忽略了学生的全面成长,忽视了德育的作用?社会经济转型改变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改变着固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一个人的品德决定着一个人发展的高度、广度和深度。笔者认为,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
走在广州增城新塘华英学校的校园里,笔者一边感受着美丽和谐的校园,一边听着校长赵亮讲述着他和学校的种种故事。  在赵亮的教学生涯中,他曾任高级中学教师、班主任、政教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现任广州市增城新塘华英学校校长,他一直秉承“视质量为生命、视家长为好友、视学生若儿女”的为师理念,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他把零基础的华英学校打造成了广州市民办学校一颗璀璨的明珠。  近年来,我国民办教育无论是从
教育部表示,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教育部已经完成制定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即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总体方案的框架下,将陆续出台包括小升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和高考改革办法等多个配套实施意见。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教育部已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即将印发,在合理划定入学范围、有序确定入学对象、规范办理入学手续、全面实施阳光招生、不断减少特长招生、大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师德建设目标。师德建设一直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礼记》中曾说过:“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学校教育离不开师德建设工作。山东省青州市东夏小学始终把德育教育放在工作的首位,优化师德师风,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层次。学校先后被青州市教
近日,福建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校从严控制会议数量、会期和参会人员规模,严格控制公款开支,严禁巧借各种名目用公款聚餐。福建强调,凡没有实质内容、能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明确可以合并的会议坚决合并,确实需要召开的会议,必须压缩会议规模,减少陪同人员。会场布置要简朴,一律不摆花草,不制作背景板,会议期间不提供水果、不安排茶歇、不举办展览、不举办专场文艺演出。不得以任何名义发放纪念品;严禁提高会议用
核心界定话“思·辩”  思,指的是想、考虑、动脑筋,是指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辩,指的是说明是非或争论真假。  思·辩,指思考辩论。《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其中的“思”“辩”就是思辩一词的本意,说通俗点就是想得清楚说得明白。  思辩课堂,即充满独立思考、自主辩论、理性判断及合理决策,进而智慧解决问题的课堂。  数学思辩课堂,从数学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退役运动员就业择业逐步市场化,广西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高,加之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受边缘化影响,对日益凸显的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政策落实难、执行难问题的解决办法不够多、路子不够宽,给广西退役运动员就业和竞技体育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关键词:广西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政策执行;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访谈运动员、教练员和部分领导,对广西退役运动
教育是什么?陶行知认为教育是立国之本。狄德罗认为教育有了真正的方法,还是不够的;还要懂得运用它。天津市静海县实验中学秉承着“诚信自强、追求卓越”的校训,“卓越管理、卓越德育、卓越教学”的办学架构,“五以”的办学策略,寻求思维方式的改造,追求卓越的文化内涵。  该校始建于2002年,共有34个教学班,在校生1755人,教师144人。学校建设卓越思想体系,细化办学目标,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忠诚热爱、勤奋
在学科教学领域,项目学习可以认为是以学科概念和原理的教学为中心,通过学生制作某一特定的“产品”或者完成某一特定“任务”,在此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学习。将物化的产品制作设计为项目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常采用的一种典型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产品既是项目学习的成果,也是项目学习的起点,即为了这个产品而设置的任务。在课堂教学的探索中形成了很多典型案例,它们都有共同点:为了制作某一产品而开展学习,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