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la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中国各地刮起了“择校风”,择校热让许多家庭诚惶诚恐。为了让孩子上一个满意的学校,甚至半夜就在学校门前排队取号,那场面赶上了“购房热”。你是否看到,现在的学校教育迫于社会关注的压力,忽略了学生的全面成长,忽视了德育的作用?社会经济转型改变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改变着固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一个人的品德决定着一个人发展的高度、广度和深度。笔者认为,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教师有责任为了学生更长远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笔者一直以来的理想就是要把学校的孩子培养成阳光、向上、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责任感、会交往的孩子。所以,学校的德育养成活动一直常规、有序地开展着。最能体现学校“立德树人”特色的是“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
  每天锻炼反映了全面发展的思想
  学生成长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一个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是:身心健康、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这几个关键词描绘了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内涵。学校的教育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而服务的。因此,学校利用“每天锻炼一小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在锻炼中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心理素质。
  “每天锻炼一小时”不仅仅是一项体育锻炼活动,这里面培养着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激发着学生的团队精神,渗透着文明礼仪和感恩教育,将“立德树人”融化在一个体育锻炼的活动中,无声地散发着教育的力量。
  每天锻炼绚烂了自主管理的光芒
  学校的“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全校师生全体参与,以班级为单元,以小组为细胞,以学生自主选择内容与学校固定训练项目为套餐,组建了一个全校统一的高效课堂。每天上午的大课间,学生进行集体的做操跑步之后,分小组进行自主选择项目的训练。每天下午的大课间师生一起跳校园集体舞,一起做手语操。整个活动学生个个是管理者,个个是组织者。运动场上,学生互相品评着各班运动的情况。学生慢慢地形成了参加锻炼的习惯,慢慢的有了自主管理意识,慢慢的有了责任感。这种管理模式更加符合学生成长的需求,契合了学生自主管理的理念。
  每天锻炼渲染了健康快乐的色彩
  “每天锻炼一小时”成为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阳光项目,这种体验式的教育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每天锻炼一小时”成为了一个培养人良好习惯的大课堂,更大角度地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每天锻炼一小时”走进学生的心里,让学生从中滋生无尽的幸福感。教育是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教育活动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学校坚持耕行在为学生终生发展而创设教育环境的路上,让阳光播撒在每一个师生的心中,让每一张脸上绽放出健康的笑颜!
  每天锻炼出彩了展示自我的星光
  每个学期结束之前,全校学生分年级进行体育锻炼成果展示。每个年级的固定锻炼项目是两项,自选项目是一项。学生们个个龙腾虎跃一般走到展示区,用漂亮的弧线舞动着跳绳;用跳跃的射线飞动着毽子;用旋转的圆圈扭动着呼啦圈……教师欣喜地看到,学生自信的光芒在闪耀;教师惊喜地发现,学生的特技那样的出乎意料。全体参与,学校做到了,全体展示,学校做到了,每个学生都在成长,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教师真心的想给他们一个“出彩”!
  每天锻炼璀璨了教师榜样的光亮
  学校制定了教师与学生一样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制度。同时,每个月举行一次快乐健身赛,活跃教师之间交流的气氛,放松教师们的身心,提高教师工作的幸福指数。什么是幸福?不是碌碌无为,也不是清闲无事,而是在幸福的大家庭里,甘愿付出!一个幸福集体的打造有很多契机和途径,而学校找到了这条很好的途径。通过活动教师聚成一个团队,在共同的追求中不断的相互合作,不断的成长自己,融入集体,不断的为团队的利益而战!凝聚一个集体之后,每一个成员就会慢慢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这种团队精神,这种合作的默契就会延伸到教学的各种环节,幸福的心情滋润着教师的心灵,让每一位教师焕发出燃烧一样的热情。
  同时,在平常的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一样锻炼、教师带领学生锻炼等,教师就无形中成为了学生的榜样,从而克服了“立德树人”只是面对学生个体的局限性。教师的榜样力量是最有带动力的,它默默教育着孩子要热爱锻炼,让一个个崇拜教师的小小心灵又诚服了许多,使他们热爱团队,敢于担当,乐于奉献。
  一天、一周、一月、一学期、一年,“每天锻炼一小时”一步一个脚印,教师如农耕一样仔细地播撒,辛勤地劳作,精心地护理,温情地滋润!教师们坚信,一定会走出“立德树人”的个性和特色!虽然朴实无华,但走得踏实,走得无愧彰显教育者的使命!
  (作者单位: 湖北省襄阳市方圆学校)
其他文献
学前教育专家、“儿童数学思维训练”课程创始人何秋光认为:只有让幼儿的数学活动游戏化、生活化,才能让幼儿喜欢学数学,对数学感兴趣。解决数学的抽象性和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是培养幼儿数学兴趣的关键。要依据儿童生理、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从有利于促进儿童数学与思维发展的目标出发,设计出内容丰富、易于操作的数学游戏,使幼儿可以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练习,享受在游戏中学习的乐趣。  (摘自2015年12月9
何谓整合?整合就是优化资源配置,要有进有退、有取有舍,要获得整体的最优。而教学资源的整合,既是教学战略调整的手段,也是教学管理的日常工作。教师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教学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和有机融合,使其具有较强的柔弹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并创造出新的资源。这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旨在为教学工作提升综合竞争能力,进而增强教学整体优势,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姜耀东甚至炮轰“教育部”,直言“某种程度上,中国只有一所大学,就是教育部大学,我们都是分院……”  高校缺乏办学自主权积弊已久,备受诟病。早在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就规定,高校享有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自然界中有植物,也有动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另一些生物。(展示蘑菇、木耳、银耳、发霉的馒头、长毛的桔子)你们能说说它们属于哪一类生物吗?  生:(观察并认识以上生物)它们都属于真菌。  师:(出示变质的牛奶)这是放置了三天已经变质的牛奶,知道为什么会变质吗?  生:是由于细菌引起的变质。  师: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除了植物和动物,还存在着细菌和真菌
苏格拉底有句经典的教育语录:“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只要让它发光。”最近,笔者有幸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汪培新执教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对这一句语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汪老师现代的新课标理念、新颖的设计、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亲切的语言,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以下几点感受颇深:  结构清楚  汪培新能站在一个整体的高度去审视和处理教材,向学生传递一个完整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融会贯通
国家第八次课程改革围绕六个培养目标,着力课程六个改变,探索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方式和方法等方面,逐步构建出一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是历次课程改革中关注度最广泛、影响最深远,最贴近人本意义的改革。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种论争也日益凸显出来,如理论基础之争,目标内容之争,路径方向之争,改良主义拿来主义之争,本土化国际化之争等等,这些争论都是打着
【编者按】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言:“教育儿童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我们的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未来的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他们将创造历史。”这段话揭示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孔子说过:“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幼儿时期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对其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幼教也正向一个新的时代方向发展。2012年教育部发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其中明确提出“
作者:陈平原  出版:东方出版社  书评  一辈子的道路决定于语文  陈平原  中小学教育的每一门课都重要,但是本国语言文字、文学的修習可能会影响人的一辈子。而且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课本里不仅是具体的语言知识、文学修养、人生观,还有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以及文学趣味。所以说,语文课影响人的一辈子,不算是夸大其词。  困难在于高考的压力太大了。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他们面对一个困难的抉择——如何迅速地提升
多年在小学工作的经历,使张建民校长养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首先他重“扬弃”,特别是重“弃”,他勇于面对问题,纠正错误,自我革新。老子说“自胜者强”,就是在不断战胜自我的过程中,张建民以及他所带领的学校实现了成长。第二重“基本”,教学是一种精神产品,它不同于物质产品如汽车、电视等,只要设计好一种模式就可以批量生产。教学看似是重复的,但每一天、每一节课实则都不同。只有打好基本功,才能在教学中不至于陷入千
“男生阳光有担当,女生慧丽兼优雅,每一名学生都既有乐学善思的学习素养,又有感恩念亲的厚重情怀,同时具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现代公民素养。”这是笔者所在威海环翠国际中学的养成教育目标。结合学校“润泽润美”核心理念,我们也发现如下一些问题:养成目标越是大口号,越难引起学生心理共鸣;养成习惯有一个美丽的初心,但很难善做善成,更难形成大的氛围场;养成教育朝夕相随,却难以在学生日常言行中得到体现。静心思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