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生活守拙归园田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j1986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到了五十岁以后,开始变得慵懒起来,厌倦俗世的浮华、虚套、喧嚣和热闹,向往大自然的拙朴、本真、静美和高远,放浪形骸,遁迹山水,栖身田园,便成为知天命过后的不二选择。也只有到了这个年龄段,才能真正体味出古往今来,大自然的瑰丽奇妙、幽静安闲,体味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魅力所在。
  正是有了这种体悟和感触,我开始探寻起乐天知命后的兴之所至来。老家房屋的背后有一块闲地,多年荒芜,杂树丛生,蒿草长到两米多高,成了我“种豆南山下”的首选。仗着早年帮父母干农活练就的三脚猫功夫,在荒野中翻弄出几畦子菜地来,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尽管人到中年身体已经发福。
  剁树,除草,翻地,耙平,起垄,打畦,虽说做得不那么地道,但也看得过眼,种几样小菜不成问题。接着便是搂行、撒种,拥葱秧子、栽瓜苗子,以及对辣椒、茄子、西红柿秧苗的移植。干得累了困了,就坐下來歇歇胳膊腿,憧憬着种子出土、秧苗起身,春风化出细雨,春华带来秋实。随着后期的间苗、浇水、施肥,管理到位,到了五六月,小菜园已是满园春色,立秋后更是菜蔬飘香。
  徜徉在自己打理的园子里,我有了一种踏实的满足感。自然界比人世间公道、干净,只要耕耘,就有收获。劳有所获的满足和幸福,让我陶醉其中,然后,沏上一杯茶,在雾气缭绕、茶香氤氲里,仿佛看到了陶渊明归园田居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自在,看到了王维在辋川“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洒脱飘逸,看到了白居易离开朝堂“独寻秋景城东去,白鹿原头信马行”的豪放不羁……
  下河钓鱼,是我儿时的最爱。“一壶酒,一竿纶,快活如侬有几人?”“万顷波中得自由。”重拾旧爱,驾轻就熟,只不过钓具已不再是过去的一根竹竿、三米棉线、半拃长的麦秆做浮漂,以及用母亲缝被补衣裳的钢针,在煤油灯上弯成的不带倒刺的鱼钩,而是全套的专业装备,碳竿、鱼库、抄网、线盒、炮台、马扎,样样不落。
  撑起马扎子,往河塘边一坐,一把钓竿一本书,远山近水,鸟语花香,没有俗事烦扰,没有喧哗入耳。这样的时光,是与心灵的邂逅,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场面要说的话、要赔的笑脸,都可以置之不理。有鱼口时,专心垂钓,没鱼获时,操起地上的书,翻上几页,文字营造出来的清净世界,比起现实生活中的美来,也不遑多让。坐得久了,读得久了,就站起来走走,沿着弯弯曲曲的河堤,一路的赏心悦目,一路的田园牧歌,让人浑然忘我,心旷神怡。
  远离俗世的中年垂钓,对我来说,就像坐在一叶孤舟上,轻轻地漂荡,虽不知前方是何处,却也甘之若饴。想起那些生命中的美好来,倍觉感激;忆到曾经的不快,也能一笑泯恩仇。在这样平静的垂钓时光里,我找到了一种安适,气氛好得难以言喻,没有了少壮时期的拍案怒怼,没有了中年阶段的愤世嫉俗,似乎一切的烦恼和嫌怨,都无足轻重了,就像汩汩流淌的库峪河水,最后都跑到太平洋里去了。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不知不觉间,知天命后的我,已与俗世的虚套和喧嚣渐行渐远,尽管身后红尘依旧,尽管眼前的名利和热闹还在,“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但这是我喜欢的生活。
  (孤山夜雨摘自《西安晚报》2019年3月7日)
其他文献
乡是穷乡,村是僻壤,山是连着山,连河都少见。在湘南新民村附近的柳泉水库上面,山谷里却是泉声淙淙,十几口泥鳅池静卧在山谷里,一尾尾大小不一的泥鳅不时跃出水面,给寂静的山村平添一股股盎然生机……4月下旬,在郴州市苏仙区诚斌泥鳅养殖合作社的基地里,几名养殖技术人员正在培育临武县欧老板订的8000余万尾泥鳅种苗。“经过五年的技术攻关,目前基地培育的台湾泥鳅已具备向市场大面积供应的条件。”回乡创业者陈彬的喜
会不会时常想起这么一个人,你們交集不算多,但彼此都有着孤独的灵魂,并在某一刻温柔共振?  “你确定就这样碌碌一生吗?”大二那年,看着桌上的热饮渐渐冷却,面对岿然不动的阿黄,作为被辅导员委派前去奉劝他多花些心思在学业上的班长,我终于失去了最后一点春风化雨的耐心。  很难想象眼前颓丧的人,刚进大学时曾一度是风云人物。父亲早逝,寒门逆袭,高考成绩优秀,受爱心人士资助……随着系主任声情并茂的讲述不断深入,
与朋友下乡,行至途中,遇到一段正在翻修的路,新路与老路接合处,有一道明显的坎。习惯了城市道路的小车,因为底盘太低,试了几次也上不去。天色已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想找个工具相助也难。正当无计可施之际,同行的吴君提出一个方案:把车头调过来,改为倒车而上。  按这个办法一试,果然,问题迎刃而解——因为车子后部底座偏高,改为倒车方式后,后轮可轻易上去,而此时前轮也把前方的底座顺势抬起来了,小车底盘也就不
住村南梢儿的苗婶儿腿脚轻快,屋里屋外的大小营生一弄出头绪,她在家里就待不住,总乐意洗洗脸梳梳头描描眉擦擦粉,“吱扭”一声出院掩门,有时慢悠悠,有时急匆匆地往邻居家里动身挪步。弄啥?闯门子呗!  闯门子在乡下不稀奇,早春耕种夏锄管,秋来忙收冬日闲,哪个时序节点间都有闯门子的。城里人不,要闯门子得掂量来掂量去费不少脑筋,到头来还不一定能闯成。住楼高,离地远。楼上楼下,前楼后楼,甚至推门掩门抬头不见低头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儿子窝在沙发上读背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正在写稿子的我被这熟悉的句子吸引,脑海里浮现出我和这阕宋词的初相遇,时隔多年,那些细节依然清晰如昨。  那是24年前五月一个很重要的日子,我和我的同学要去县二高参加掐尖选拔考试,考试通过的话,不仅可以提前拿到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还可以分进学校的重点班。  县二高离我的初中有几十公里的路程,没有直达车,中间
一条蛇进入了一家木工店,在朝墙角爬过去之时,它从一把锯子上面爬过去,被轻轻地划伤了。  疼痛向它报警了,它转过身来,咬着锯子,锯子却严重地割伤了自己的嘴巴。  這时,它以为锯子在攻击它,就决定绕着电锯打滚,以便用自己的整个身子把它闷死。  它挤压得越紧,锯子就切得越深,这让蛇变得更生气,然后更用力地挤压,直到最后,蛇死于自己造成的创伤。  人生总有痛苦之时。这种痛苦有时是人为造成的,有时是意外造成
一度,很容易焦虑。  出门在即,小区班车发车的点就要到了,刚清理过的猫砂盆里又有了新的“内容”,妆还没化,衣服还没换好,急死了……其實可以换个思路。赶不上这班,可以乘下一班,或坐公交车。不过多费两块钱。  收到体检报告,小状况不少,焦虑了几天,想那钢筋铁骨的机器,经年累月昼夜不停地用下来,尚会磨损,遑论被肉骨凡胎包裹的五脏六腑?  又一天,提携帮衬过我的人,要我为其办为难之事,要么有求必应,要么打
8月,春熙路。我捏着娃娃头雪糕,雪糕已经开始融化了,化了的浓汁要滴下来。我小心吮掉,不能让它掉在我的白裙子上。  这是我买的第二根娃娃头雪糕。  1987年,当时正流行娃娃头雪糕。我们都喜欢它的口味,更喜欢它独特的造型。但是3毛钱一根的价格,对正读高二的我来说,相当不便宜。平时,我哪舍得连着吃两根娃娃头雪糕呢。但此时,等待的焦虑已经让我忽视了价格。  这一年的暑假特别漫长。前半个假期,我在等一封回
十多年前,家人在自家买的二手小楼中开了一爿火锅店,而我给它起了一个很文艺的店名:“凤凰林”,当那块用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串起的“凤凰林”招牌挂上玻璃大门上方时,我嫣然笑望着,真的,那些大厅内围坐在十几张热气腾腾餐桌前的宾客们,都被我想象成六朝时期参加各类雅集的文人名士了。  一位要好的文友看过我微信朋友圈照片,多次留言“又见你的大板牙”,她其实是在赞我拍照上镜,嘴角永远是咧着上扬的弧线。我告诉她,那是
每个人都说“干货”,但大家的理解不见得一样。“干货”一词本是农牧业词汇,现在这个词的含义有了很大的变化。  “逻辑思维”不断强调说自己把一本书加工成短视频,是拿出了书中的“干货”。这种做法在商业上如此成功,以至于现在各种读书会和社群纷纷跟风。“干货”呈现形式多样:短文、笔记、思维导图、PPT、短视频、在线音频。  “干货”这个词其实很贴切——把一本书的知识摘抄出“干货”,不是把大图片压缩成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