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水准面数值计算及结构分析

来源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6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地水准面是一个连续光滑的闭合曲面,这个曲面是一个重力等位面,通常用来描绘地球的形状,同时也作为高程起算面的基准面.大地水准面的构建一直都是大地测量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利用卫星资料和地面数据确定全球厘米级大地水准面是当前大地测量学家的一个共同目标.利用重力场模型,通过布隆斯公式可以计算大地水准面.结合重力资料、地形资料以及精密水准资料构建区域大地水准面是当前国家及省市大地水准面构建的主要内容.当前区域大地水准面的构建,主要是基于经验和检核作为评价区域模型的质量.本文利用AlltransEGM2008Calcu lator1.00计算机软件计算了全球、国家及江西省区域的大地水准面,并对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以江西省为例,从这些结果中找出大地水准面精度同观测数据密度之间的联系,为构建不同大地水准面提供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随着风电场的大规模接入,风力发电对电网影响也会不断增大,现行的风电场接入电网的方式存在许多不足。作为主流机型的双馈感应发电机,在应对不平衡电网条件下的运行以及实现低电压穿越方面存在较大缺陷。为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寻求更好的风电场接入电网方式。柔性高压直流输电有着便于连接弱交流系统的优点,以其为基础的风电场并网方式得到了深入研究。但当直流链电压一定时,两侧交流电压的幅值将受到限制。而固态变压器不仅有隔
随着科技的进步,国民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发展。起重机械在现代建设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力矩限制器是保障起重机作业安全的重要设备。随着起重机械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并且朝着大型化和复杂化方向发展,用户对力矩限制器性能的可靠性也愈发地重视。目前,国内中大吨位起重机力矩限制器主要源于国外进口,我国自主研发的设备功能简单且系统误差较大,可靠性不高。因此,为弥补国内力矩限制器系统性能的不足,提高国内产品在国际
电网的大规模互联已成为一种趋势,然而电网大规模互联在提高经济性的同时,也对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带来挑战。研究表明,大停电事故往往是由连锁故障造成的。准确地预测连锁故障的发生路径,可为连锁故障的实时预防、监控以及电网风险评估提供依据。输电线路的连锁过载是导致连锁故障的重要原因,及时有效地消除线路过载状态,可防止线路的连锁跳闸,降低连锁故障发生的可能。本文在已有的连锁故障事故链模型的及潮流追踪等理论基
随着永磁材料及其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永磁同步电机以其结构简单,高性能、维护方便等优点,在现代工业控制系统中被广泛应用。论文利用电磁场有限元法(MAXWELL)对旋转永磁同步电机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提出磁极偏移和槽口宽度优化相结合的方法来减小齿槽转矩,通过采用遗传算法对转子磁极结构进行综合优化,在减小齿槽转矩的同时减小对输出转矩的影响,并利用仿真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论文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
1.离心法制备高均一性纳米金颗粒及其在DNA分子自组装中的应用。 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13nm不同浓度的胶体金溶液,通过系列优化的离心方法将低浓度的纳米金进行浓缩至高
直流系统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一旦发生接地或环网故障,都会使系统绝缘降低,进而引起保护装置误动作或拒绝跳闸。如发生高阻抗接地、环路接地、交直串接地及平衡接地这些复杂情况发生时,随着现场温度不断升高,更不利于准确定位接地点。两套直流系统的有很多种接线方式和供电形式,造成环网故障的原因也有很多种,不正常的接线或设备故障等,都将成为直流系统严重的安全隐患。实践证明,环路故障排查需要很长
随着嵌入式微处理器逐渐广泛应用于生产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性能与功耗成为嵌入式微处理器设计的重要指标,而旁路转换缓冲单元在嵌入式微处理器的这两个指标上中有重要作用,
火焰兰(Renanthera Lour)是一类具较高的观赏性和杂交亲和性的兰科植物,全世界分布约16个种。中国有3个种:火焰兰(Renanthera coccinea)、云南火焰兰(Renanthera imschootiana
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基础。针对当前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存在的问题,本文给出了相似日选择基础上的多输出加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用以实现短期负荷的有效预测。主要内容包括:采用改进的纵向、横向比较法实现不良数据的识别与缺失数据的增补,解决负荷数据在采集、传输等过程中产生的坏数据或数据缺失问题,通过对负荷样本数据的预处理,提高了数据的质量。依据对日负荷水平及趋势的影响大小提取日特征向量,基于此
微网是由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储能装置和本地负荷组成的独立可控系统,具有低成本、低风险、灵活可控、多能互补和自愈恢复等优势,是解决分布式电源大规模接入问题、提高电网安全运行和供电可靠性的重要途径。微网中风能和光伏等分布式电源具有明显的间歇性和波动性,且大量电力电子接口的使用减少了系统的惯性,微网的并网和孤岛运行模式及两种模式间的平滑切换增加了运行模式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