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先谈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ne_o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语文的考试题中,现代文阅读的理解和解答是学生最容易失分的地方,这也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如果学生能把现代文阅读理解的分值给拿到手,那么整个卷面分通常都能提高一部分。所以,提高学生的答题意识和解题技巧,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本文结合近年来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理解题来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的试题中,现代文阅读理解一直都占据着比较大的比重。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大部分学生在面对这类型题目时,无法正确理解文章,在答题方面缺乏一定的技巧。如果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答题意识,在解答阅读题时,能够更加客观的抓住阅读理解题的核心,在不脱离材料的基础上,将关键信息融合在答题过程中,运用技巧性的答题形式来解题。这样把外在的答题形式给处理好,也就不会丢冤枉分。
  一、 用好小序号,突出关键点
  在答题中,为了能够让阅卷老师一眼望过去就能看到考生答题的重点内容,避免阅卷老师因为时间急迫漏判,所以最好是把答题要点用小序号给列出来,保证老师在阅卷速度极快的情况下也能观察到考生的得分之处。有时候考生答题的步骤没有层次,含糊不清,虽然答题要点也有了,但是得分却不如意,问题就在于没有条理。如果答题时候用小序号标明,既能突出要点,又能帮助学生自己在答题过程中理清自己的思路,便于复查,当然也便于阅卷老师的判卷打分。
  二、 运用语文术语,表达准确
  在一些赏析类和评述类题目中,需要学生运用一些言简意明具有概括性的词语来表述自己的意思,然而因为平日里的积累不足,或是在运用方面缺乏方法和熟练度,往往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也就是说,有时候一道题目仅仅只用几个语文术语就能解决,一些学生却经常会出现写了一大堆文字还没有把自己的意思给表达出来的情况。
  打个比方,简述作品特色运用了白描手法,学生的用语可能为:这篇文章用了简练的文字描述了人物特征,不依靠背景衬托便能准确展现描写对象的自身特点。还有一些语文术语,比如:借景抒情、以小见大、承上启下、设置悬念等。如果能够正确运用这些术语,能够使答题语言更简洁之外,还能在表意上更准确,也有利于让阅卷老师直接判断学生是否能够得分。因此,考生要加强对语文术语的理解和积累。
  三、 要从多角度考虑,多选词语概括
  在做题过程中,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可以寻找规律进行答题。比方说对人物形象进行归纳概括,往往有多个答题要点,用词需要更准确,概括也要更全面,否则就容易失分。其实每类题型的答题技巧都是固定的,描写人物的性格类词语也是不超过中学生的理解范畴。答题时候根据具体内容分析,选择更多的词语来总结,得分会更有把握。
  再比如,有些题目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一些学生寥寥几字就写完了,给人一种敷衍和潦草的印象,还有同学是把字数凑够,语句流畅,虽然细读起来又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可是得分却很不错。这说明了外在形式的重要性。
  四、 形成模式,有备无患
  按照课程目标与要求,阅读题的题型变换也并没有多复杂,题目的答案都有固定模式。打个比方:文章用的什么修辞、结合语境进行分析(如把什么比作什么),运用修辞手法之后达到了什么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最后联系文章再进行解读(如反映了作者什么情感)。答题之前,先找出模板,多加练习运用,在考场上面对题目,解答起来也会轻松很多。
  五、 答题语言有暗示
  考生经常会碰到一类题目,比方说: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的理解。面对这种题型,学生们回答时基本上都答到了点子上,并且还从自身出发,言之有物。然而最后结果分数不理想,主要是在于,在答题中没有加上“我认为,在实际生活当中……”这样的字眼。
  六、 留出修改调整的空间
  无论是什么科目,都需要学生在做完卷子之后,重来一遍,检查错误之处。然而不少学生,在答卷上找不到修改完善的空间,只因为事前没有留下足够的空白。卷面分也是学生们得分点之一,美观的卷面不代表这就是“华而不实”,对自己答题空间的规划和布局也是考生应该注意的地方。教师在阅卷过程中,对这种外在形式的看重也就意味着你的分数存在提升的空间,这也是考生受益的地方。
  七、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的现代文阅读其实并不难。只要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答题意识和技巧,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也就具备更大的优势,比方说利用答题模板,或者提高分析问题的熟练度。老师教会学生去重视语言文字的差异性,答题条理清晰,言之有物,才能获得更高的分数。
  参考文献:
  [1]蔡雪峰.浅谈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意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2):91,161.
  [2]单荣兵.題目未看技巧先谈——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形式技巧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8):112.
  [3]吉俊维.新课标下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点分析与答题策略[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刘七星,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峰迭新区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工笔是中国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唐宋期间是古典工笔画的鼎盛时期。元朝以后水墨画兴起,工笔画逐渐势微,有人甚至认为元明清三朝对中国画发展有贡献的工笔画家仅陈老莲一人而已。水墨画一统画坛的态势持续到现代。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工笔人物画、花鸟画基本上只是对传统的重复。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有画家尝试用工笔的形式描绘现实生活,但水墨人物画依然成为最主要的形式。杨福音认为,“陈白一是继陈老莲之后,第二个对
1.雪崩是一种预示  是在后来,我才知道那几位猎人的命运变化,是从一场雪崩开始的。  那几位猎人并不是纯粹的狩猎者,他们的身份是可可托海矿区的工人,但从二十多年前开始,他们的本职工作却是在外打猎,用猎捕到的兽物保障矿区的肉食供给。这种扭结的命运,在他们身上密布成不可知的密码,他们无法解脱,更不知如何改变,只能像大风中的沙子一样,被挟裹向无边无际的孤寂。  他们长年住在可可托海东边的戈壁上,那几排孤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小学数学中,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课堂结构的优化,而且还能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中,大力实施数字化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加强对图形的认知,而且还能建立正确表象而形成概念。所以,本文主要就如何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中实施数字化教学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概念;数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
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夫人,彭丽媛一直以其温婉端庄的气质赢得无数国人的敬爱,作为中国著名的高音歌唱家和当代民族声乐代表人,其许多经典曲目也为大众耳熟能详、传唱八方。不仅如此,她还是中国第一位民族声乐硕士,总政歌舞团第一批“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第一批“政府津贴”。还有多少个关于彭丽媛的“第一”你并不知晓?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1、第一次登台演出  彭丽媛14岁由郓城一中考入山东艺术学院中
摘要 電路教学是中学物理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模块,“测电阻”是电路教学核心内容,也是中学物理教学重点。因此,本文结合中学“测电阻”教学具体要求,研究了中学“间接测电阻”原理、教学方法及教学技巧,以期为“间接测电阻”实验教学效率提升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间接测电阻;教学方法;物理  中图分类号:C42,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3-0134-01  二
摘 要:体育锻炼不仅能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体质,而且还能发展学生智力、社会适应能力、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现在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是女生不容乐观,大多数人没有认识到参加体育运动的良好效果,因此,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的方式,探寻高中女生在运动动机方面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改变高中女生不参与体育运动的现状。  关键词:体育运动 女生 动机 培养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摘要:《冬》是穆旦暮年创作的优秀诗篇之一,是作者坎坷一生的绝笔。作者用一系列的独特意象群表达对生命的感悟,用现代主义的基调对抗现实的冷漠,用平淡、质朴、淡泊、无华的语言歌颂了生命最后的严冬。冬天之于诗人是恬适的平静,是温暖的港湾,是自由的归宿,是一个由自我主宰,充满自由与珍爱的“主”的世界。假以文本细读法解析《冬》可以在平淡中发掘诗人内心更深邃的思想。  关键词:对立性;物化;“主”的世界;文本细
摘要:好学,乃为师之道也。我一直没忘记给自己充电,学游泳、学健脑操、学摄影……学习让我尝到成功的喜悦,更让我越来越受学生欢迎和崇拜,学生因为喜欢我而喜欢我教的学科,越来越多的学生变得勤奋好学,和学生一起成长确实是一种幸福的体验。  关键词:热爱学习;车尔尼雪夫斯基;手不释卷  好学,就是热爱学习,对学习的极度热情而并非被逼迫,有着对学习主动性。好学表现在喜欢阅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摘 要: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化学新课程化学1模块教学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去展开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活动是当前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以硫元素为例对这些教学策略进行分析阐述。希望能给在职的教师们一点帮助,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元素化合物;硫元素;教学策略  一、 问题的提出  一直以来,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的教学一直
摘 要:现在的教育大多脱离和遗忘了实际生活,很多时候都与现实生活脱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应该强调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型玻璃;案例教学  一、 背景分析  作为农村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语文S版第四册第23课《新型玻璃》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