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guaiwda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师思考的重要任务,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创新阅读教学方式,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学习方法,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本文对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措施
  一、激发阅读兴趣,促进积极思维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阅读感兴趣了,他们也会主动投入到其中,有些兴趣浓厚的学生,还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假如学生对阅读没有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也就很难读完一本书,甚至是一篇文章。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多创设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阅读教学也不例外,要想在阅读中对学生的思维达到训练的目的,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也是促进他们积极思维的前提。阅读兴趣被激活,关键要看施教的艺术。教师要尽量寻求一些新颖的教学艺术,为学生的阅读创设一个比较宽松的氛围,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阅读。
  二、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科学的学习方法,但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注重课前预习环节,这主要是由于课前预习并无实质性的内容,让学生觉得比较空泛,而且教师检查也比较难,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新课程之前并不会预习。假如学生在学习新课程之前并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预习,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感到迷茫,更不用说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样自然会导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比较低效。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为此教师可以在每节新课之前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们写读后感。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打破教学时空,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素质教育倡导的教学理念下,语文阅读教学也打破了原来的学习领域与范围,要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到更为宽广的天地去阅读,去吸收知识。由于受传统阅读教学理念的影响,学生的阅读较为局限。受新的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可以在强化课堂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去扩大阅读的范围,以多媒体手段作为辅助工具,打破教学的时空,拓展自己的课外阅读平台,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四、拓展延伸式提问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体系当中,语文则属于主要学科,所占的比例也是非常大的,语文学科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既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是有好处的。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还能够解决文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始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学生全面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然后再结合文章的中心内容提出一些拓展性与延伸性的问题让学生们去思考,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打好坚实的基础。
  五、積极开展合作竞争学习模式
  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仅仅强调阅读成绩以及学生阅读教学方式,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往的“ 一言堂”、“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没有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方式,“ 合作竞争”学习模式是迎合新课程改革的一种新型有效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初中生的年龄差不多,学生之间很容易沟通、交流,也容易产生共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合作学习,可有效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使学生更乐于参与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
  六、培养学生的阅读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要加强阅读训练,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使学生和课文、作者对话,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阅读个性化,有自己的见解。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总结阅读的方法、经验,并给学生提供发挥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空间,让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概括水平不同,其迁移能力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迁移速度较快;概括水平低者,其迁移较迂回,迁移速度较慢。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就要注意将课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将新旧课文进行对比阅读;从读写上,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以写促读,以读助写,读写结合,培养学生阅读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则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因此,这也需要语文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同时也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参考文献
  [1] 吴一穹.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探索学生批判性思维早期培养[J].上海教育.2014(25).
  [2] 陶开云.基于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4(08).
  [3] 吴才宏.让多媒体绽放在语文课堂——运用多媒体手段,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课外语文.2014(12).
其他文献
摘要: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中的乐趣,让学生实现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从而形成了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是倡导者、引导者、组织者,从而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一、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的意义  初中生正属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趋向成熟,对事
摘要:怎样激发学生的思维?本文用一浅显的比喻——教师的“缝缝”和学生的“补补”,力图从老师对阅读文本的合理利用和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再生性创造两个层面上实践,努力做到在素质教育的轨道上,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材料;思维能力  经典作品能够重塑我们的生命,而我们的生命同时也会因为对爱与自由的信仰而成为经典的一部分,所以历史和现实自然地通过我们的阅读
摘要: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运用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得以完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它能够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使当下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得以完善,满足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本文对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策略  一、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教学开展的意义  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学习中,如果缺乏兴趣
生活中张爱玲具有唯美主义倾向:浓厚的悲剧意识,性格怪异、孤僻、追求一种艺术化的生活,有恋物倾向,明显的唯美主义的爱情观。从作品来看,张爱玲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结构具有唯美主
摘 要:在语言学习中,阅读是所有语言技能的基础,较强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对英语的掌握。加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養意义重大,阅读能力提高了,整体的英语素养就自然高了。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目的, 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了解文章中的信息,扩展知识面,领悟文章中的深刻内涵,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
摘要: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充满了复杂性,要想真正的实现有效性教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上课时尽量的活跃课堂氛围,在课下与学生积极主动的交流,认真聆听学生的建议和意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效
摘要:初中语文课堂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们提供了音、声、色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利用多媒体课件省時,扩大课堂的知识容量,加强信息的反馈,有着传统教学比不了的优势,它能让教师随时随地利用手中掌握的信息技术灵活地再现所需要的各种场景提高练习技能,趣味性强,提高教学效果。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应用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整合,为初中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现阶段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现状,接着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指导  一、我国现阶段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现状  语文作文是系统性的将自己的认识感悟、实践经验、思想卓见见诸与具体文字的书面语言表达形式,语文作文不仅仅是作者人生真知灼见的量化,也是作者创造文字的综合过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是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旨
现阶段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启发性原则是教学原则中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原则,它能够指导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那么,
摘要:汉语拼音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也是学好汉语的关键环节,如何做好汉语的拼音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的知识点,进而提升汉语学习水平,本文就此做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汉语;拼音;教学;方法;兴趣;探讨  汉语拼音是学好汉语的基础,很多六、七十年代的朋友用电脑很费力,主要原因是打字困难,他们五笔打字字根记不住、拼音打字又没学好汉语拼音,增加了很多工作难度。可见汉语拼音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