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tfgtweg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那么什么是习惯呢?习惯是指一个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的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一个人的习惯有许多,那么作为教育者我认为在众多的习惯养成中阅读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所谓阅读的习惯指的是不需要别人的强制也不需要自己的警觉,就能自然而然的去进行阅读的种种动作。《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一个人如果有了这种习惯能有效地促进一个人的身心愉悦健康的发展,从而对其他习惯的养成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再有,不重视长期、大量的阅读积累是无法学好语文的。一个人拥有的词汇量和他的智商成正比。大量的阅读是提高孩子能力,发展孩子智力的重要途径。历史上的名人伟人还有我们身边所熟知的精英们不都有着极好的阅读习惯吗,总结这些功成名就的人的共同点不難发现都喜欢读书也都善于读书,无论是从商,从政,从文,从教等等只要有所建树都要和书打交道,可以说好读书,读好书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奠基石,这是成就一生的好习惯。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学生如果把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会到他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渠道中去,就会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让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已被摆到教学目标首位。"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是大势所趋,所以培养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就势在必行。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呢?那么作为教师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读而不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儿童主动积极阅读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针对孩子偏爱听故事的特点,先给孩子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读一些意境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声情并茂的朗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提出问题,设置谜团,激发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探求答案、寻求知识的欲望。
  二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阅读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首先来自于教师课堂教学,阅读方法也来自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方法指导。但是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形成,不能仅靠课堂上少数的课文阅读,而且还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根据课本里学到的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沟通课内、课外知识内在联系。比如,五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是介绍人物描写的一组课文,教师可以配合这组课文,相应推出可以阅读的一些中国古典名著书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补充了课内学习的不足,增长知识的同时,思想和情操也得到陶冶。
  三教师要善于做出表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巨大的,要教育学生喜欢读书那么自己首先要喜欢读书。那为什么还要说"善于"做表率呢?做表率和"善于"做表率是不同的,想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是直接推荐呢还是做一下铺垫呢,结果是不同的,要善于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让他迫不及待的去读,有时耍点计谋效果会更好,当你在孩子面前拿着一本书时要潜心琢磨一番,读什么书,在什么时候读,在什么情境下读,要有预谋。记得有一次我想向学生推荐《女生日记》这本书,我先是当着同学的面问了问:"你们谁有《女生日记》这本书啊?"班级中只有一个女生举起了手,我说:"借我看看?"第二天这名女学生如约给我拿来了,我就在班级中,泡上一杯茶,放开音乐,打开书就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终于,有几个平时就喜欢和我聊天的女生坐不住了,到我面前问我:"老师,这本书好吗?没听过啊,讲什么的啊?""鱼"已上钩,其实这是我预谋要找的几个"书托",我很兴奋的说:"这本书你们不知道吗?这是专门写给女生的书,不看可太遗憾了!"这时上课铃声响了,我装作很遗憾的样子把书恋恋不舍的放下了。第二天这几个女学生的手里就有了这本《女生日记》,过了几天,男生手里也有了这本书。下课了,教室里变得安静了许多,看书的多了,打闹的少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深为自己的计谋得逞而沾沾自喜。在培养孩子的阅读的习惯上我充分的利用着孩子们猎奇的心里,基本是百试不爽。
  四要乐于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读书成果的平台。
  为了使学生的读书热情可以持之以恒,作为教师就要给学生搭建一个能充分展示自己读书成果的舞台,可利用各种节日举办故事会,朗诵会,辩论会等,还可以进行一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目的是即鼓励那些读好书的学生会继续坚持下去,同时也勉励那些读书落后的学生,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五要争取家长的配合。
  要让家长知道读书这种习惯如果养成是会通过各种渠道而把书中的内容源源不断的转化成孩子自身能力的本领,这远比较高的考分更管用,更难能可贵。为此我们可以组织家长在家长会上听取喜读书善读书的孩子谈谈读书的体会,请成功引导孩子阅读的家长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经验和由此带来的好处。教育家长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让孩子能经常接触到书,如果条件允许,教育家长应不嫌"汗牛充栋"。天长日久,孩子每天所见都是书,随意翻翻,慢慢就会对书籍产生兴趣。孩子读书时也应教育家长应该压缩看电视的时间或放小音量,最好是放电视的房间与书房隔绝,避免声音对孩子读书的干扰;另外,给孩子创造一个小天地,有明亮而柔和的光线,舒适的桌椅,实用的书柜,有这样一个适宜放松的环境,使孩子感受到读书也是一种享受。如果此时家长也能拿着报纸或杂志等和孩子一起读书我想效果就会更好。长期坚持孩子就会形成习惯。
  还应该注意,孩子们的阅读涉及面应该广泛,科学的、文化、幻想的等等,不要只局限在读文学类书籍。
  总之,在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时是教师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为孩子的将来着想,把目光放长远,有的放矢的逐步培养,由小积大,从而使学生喜欢读书热爱读书,最终成为陪伴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其他文献
磷脂酰肌醇-4-磷酸(phosphatidylinositol 4-phosphate, PI4P)有利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的复制。在HCV侵染细胞中,复制区域的PI4P浓度较高。已知PI4KB (PI
摘要:小学语文是培养小学生情感的初级阶段,可以充分利用朗读教学来引导小学生学会感悟,学会表达。文本简单介绍了几种朗读教学的措施,来和大家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 小学语文 朗读 朗读教学 教师  "读书魄万卷","三分文章七分读",这些话流传至今,不难看出古人对读的重视。它们不仅强调了读书的量,还更深层次的强调了读书的方法。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
【摘要】: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把"自主合作学习"引到我们的语文课堂,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合作学习 自主 参与  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赛教课上,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的重要形式是上课时体现出的学生学习的主体
  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肺结核患者痰及外周血中结核杆菌进行检测,评价该检测方法对肺结核诊断的临床应用意义,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痰涂片检测方式相比,荧光定量PCR
摘要: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朗读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丰富学生的生活感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是提高语文整体素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朗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朗读。其次,朗读有助于语言的积累,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之中,词、语、句、段、
摘要:创造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而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时,创造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并且已经渗入到各个学科,当然语文教育也不例外,学者们在编写语文教材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可能的调动师生积极性意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教师们在组织教学方式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有意识、有方法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认识自然和社会一般规律出发,在解读现象、分析原因的过程中,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进
TLR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是Toll样受体家族的成员之一,是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的模式识别受体。脂多糖是细菌内毒素(endotoxin)的主要成分,是革兰氏阴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们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市场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基于此,英语专业的发展
[概要]:如何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水平(1)激发学生阅读思考的兴趣(2)倡导"语文阅读",甄别"语文阅读"与"文章阅读"(3)倡导与文本对话的多种途径(4)倡导富有个性化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5)积极关注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关键词]:提高 语文阅读水平 方法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出题的灵活性、选材的课外性日趋明显,则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不可能一蹴而就,故很多师生感到无所适从,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