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cyqi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造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而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时,创造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并且已经渗入到各个学科,当然语文教育也不例外,学者们在编写语文教材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可能的调动师生积极性意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教师们在组织教学方式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有意识、有方法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认识自然和社会一般规律出发,在解读现象、分析原因的过程中,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进行创新。这里笔者主要阐述几种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造力 研究
  一、 激发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单调、单板,常常是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索然寡味,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是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课文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让学生听得有兴趣,学的有滋味,激发学生想象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这样不但教师能够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并且学生也会对课文有深刻的印象,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有感而答,也能让学生体验成就感。拿中学生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童趣》为例,课堂上笔者以童年趣事为出发点,让同学踊跃发言,学生纷纷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童年趣事,课堂情绪立刻高涨,然后笔者将课文内容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学生,当讲到"我"把令人生厌的"蚊群"想象成美丽的"鹤群"时学生们感到非常惊奇,再讲到将蚊群冲烟飞鸣想象成"鶴唳云端"的时候,学生已经完全被故事情节吸引了,故事讲完再让学生阅读文言文,再讲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就容易的多了,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能自己表达文章大意,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激发学生兴趣而且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 重视情感熏陶
  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培养,学生不仅要学会够听说读写,能够使用字词句篇的表述事情,更应该对事物的表达富含丰富的情感,而情感的获得不仅需要文学作品的熏陶,还需要学生涉猎语文以外的文化知识,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开阔视野、体验社会角色、历练交往本领。师生间和同学间就各自的见解和认识进行交流和沟通,可以是关乎某个热播话题,也可以是对某个历史名人的评价,学生在交谈中表达自己的见解,感受他人的思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某个作家,了解他所创作的历史环境,体会他所处的社会状态,感受他所表达的思想内涵,让学生明白文章的意义和内涵,有感而发进而进行创作。
  三、 突破课堂的有限时空
  教学不应该只在教室和课堂,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通过举办友谊比赛、知识讲座、宣传活动等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的语文课外活动中广泛接触社会。学生是好奇的并且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愿意在兴趣中学习,学校和教师应该抓住这个特点,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能更了解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发扬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缺点。
  四、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身轻松才能走得潇洒走的长远,语文学习也是这样,同样是学习,如果让学生自己选择,学生将更有兴趣,教师应当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将适当的课外活动时间选在图书馆、阅览室,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建议学生阅读时遇到喜欢的段落反复体会或者摘录,对有感而发的文章编写读后感,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推荐读本或者成立阅读小组,阅读后相互交流,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读书方法,使学生学有所获、爱上阅读、想学语文。
  五、 使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
  教学的目的是将来有一天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也能正确领会他人表达的内涵,也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语文教育是让学生在学会众多的文章后变成会学文章,由量的积攒产生质的变化,从掌握学习内容发展到掌握学习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间利用课文考察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针对学生的表现情况安排下一步教学计划。例如在学习蒲松龄的《山市》一课时,笔者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解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自由学习,有的同学反复大声朗读,在读中体味山中蜃景的变化,有的同学在通读全文后进行段落划分,总结中心思想,还有的同学将山中蜃景的变化经过进行列表,将山市的四个变化阶段进行对照,明确了本文的写作线索和写作顺序。通过交流学习过程,分享学习心得,学生们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即兴发挥,就文章的见解各抒己见并阐述自己的根据,也可以将课文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对照,比较时代和生活的变化,通过这些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让学生切实掌握各种学习方法。
  六、利用好网络资源
  现在全球资源在网络上广泛共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罗自己所需的信息和资料,老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在网络上查找资源信息,开展扩展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在网络上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这些信息扩大知识面,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深入研究了解,教师应该不拘泥于传统的作业形式,有创意的发展学生自己的个性。
  语文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一个独一无二的精神个体,这个精神个体不仅能和社会、他人共容,能顺应时代发展,也能在思想方面有所创造,语文教育能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一个人的情感的理想,能够循序渐进的树立良好的精神和人格。创造力的培养离不开语文教育,语文教育的灵魂所在正是培养和发展创造力。
其他文献
【摘要】多媒体能为教学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对学生更好地呈现信息,交流思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兴趣,从而起到辅助教学的效果。如今,运用多媒体技术从事教学活动已经成为当前每个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  【关键词】多媒体 兴趣 情感体验 拓展 优化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由于它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和团队精神。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逐渐显现出独特的优势和魅力。然而,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或者是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片面认识,教育倾向的习惯性,很多教师对合作学习本质特征认识存在着误区,导致合作学习方式简单停留于形式,异化了合作学习的基本功能,影响了合作学习应
期刊
【摘要】对于常规的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模式较为死板,方法单一,多数是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根本提不起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和学习的质量也大打折扣。随着素质教育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创新教学模式,调整教学方法,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就小学语文课堂实现高质量教学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希望能促进小学语文的教学发展。  【关键词】小
前言近年来,有学者研究提出胚胎干细胞相关基因组概念,它们仅在胚胎干细胞中表达,而在成熟体细胞中无表达,其中包括Oct3/4,Sox2,Nanog基因等。同源蛋白转录因子Nanog是最近在小鼠和
摘要: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主体对于文本中的言语,只有在他的信息储存中能够找到与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组块以后,才能够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如通过巧妙激活课题,引发学生探究欲望;通过多元激活选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通过自主激活作业,尊重学生个性。从而激活文本教材,营造相应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阅读,
磷脂酰肌醇-4-磷酸(phosphatidylinositol 4-phosphate, PI4P)有利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的复制。在HCV侵染细胞中,复制区域的PI4P浓度较高。已知PI4KB (PI
摘要:小学语文是培养小学生情感的初级阶段,可以充分利用朗读教学来引导小学生学会感悟,学会表达。文本简单介绍了几种朗读教学的措施,来和大家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 小学语文 朗读 朗读教学 教师  "读书魄万卷","三分文章七分读",这些话流传至今,不难看出古人对读的重视。它们不仅强调了读书的量,还更深层次的强调了读书的方法。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
【摘要】: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把"自主合作学习"引到我们的语文课堂,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合作学习 自主 参与  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赛教课上,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的重要形式是上课时体现出的学生学习的主体
  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肺结核患者痰及外周血中结核杆菌进行检测,评价该检测方法对肺结核诊断的临床应用意义,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痰涂片检测方式相比,荧光定量PCR
摘要: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朗读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丰富学生的生活感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是提高语文整体素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朗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朗读。其次,朗读有助于语言的积累,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之中,词、语、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