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民族的艰难融合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ing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描写的是南北战争以前的故事,但成书于1884年,已是内战后。此时美国的黑人依然没有得到宪法所规定的权利,没有获得完全的平等和被社会认可。就像罗德·霍顿在《美国文学思想背景》中描述的那样“尽管最高法院已经对黑人总是做出决定,联邦和各州也颁布了反对种族歧视的法律,但是过去所有根深蒂固的荒诞传说和偏见,仍然继续阻碍人们平等地对待黑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这部小说的出版,揭露了美国当时最尖锐的社会问题——种族歧视,且又描写了黑白两族的艰难融合。从而使得这部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与时代意义。
  在今天,细细读过这部小说,管窥蠡测,可以看出两族的融合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其特殊选择性与局限性。
  
  黑白融合的人物具有极大的选择性
  
  吉姆是黑人的代表,他身上固然有黑人的一些落后的思想,但是他善良,有爱心。在与哈克一同漂流的过程中,不断地照顾他,夜里值班时不忍心叫醒哈克,保护哈克不见到父亲惨死的模样……难能可贵的是,虽然身为奴隶,却没有卑躬屈膝的奴性,当听到自己要被卖掉时,他决定逃往自由洲。偶然的一个机会使他向往自由,又勇敢地百折不挠地追求自由。书中的主人公哈克,是一个酒鬼的儿子,无人管教的流浪儿。他几乎没受过教育,整天到处游荡,被道格拉斯寡妇收养后,等到新鲜劲儿一过,他就开始逃学,觉得日子太闷气,一天到晚“活受罪”,也不愿与“有身份的人”为伍。他是一个与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的形象,也正是这样,使他能以一个纯洁的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使他更容易破除社会一贯的歧视黑人的观念,形成民族平等的思想。
  在作者笔下,黑人吉姆是一个非常善良和高尚的人,有着朴实憨厚的性格,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有责任心有爱心。可以说,是一个在道德层面上毫无暇疵的黑人。再看哈克,他是一个不适应文明社会的白人儿童,他脑子中没有多少社会所约定的世俗的思想。当然正是这样,才使得吉姆和哈克之间能够建立起平等的友谊,但是就其融合的对象选择上来看,是很有特殊性的,一个是美德无限的黑人奴隶,一个是有自由之身的白人儿童。
  而且,他们两个人,为了追求各自的自由,迈出民族融合的第一步时,还具有偶然性。吉姆是由于主人沃森小姐准备以八百块钱将他卖到南方黑奴买卖盛行的奥尔良去,于是“一下子溜得可快啦”。吉姆的出逃是由于听到自己要被卖掉,被卖到恐怖的南方这个突发性事件引起的。按他的话说,沃森小姐“整天价总是找我的茬儿,对待我粗暴极了”,但他却从来没想过要逃跑去寻求自由。哈克还算是有准备的逃跑,备好了干粮与武器。但他的逃跑也是有前提的,一年多没露面的老爸又回来了。父亲残忍粗暴的行为,才激发了哈克挣脱现实的枷锁去寻找自由的。逃跑的两人,一个没有自由之身,一个没有温暖之家,在逃亡的初期,都需要避开人群。于是,在密西西比河岸边,他们偶然地相遇了,开始了共同追求自由之路。
  
  艰难的融合递进
  
  让我们试着来看一看他们四次感情的渐进。(一)当两人乘坐的木筏被蒸汽船撞翻之后,历经数日两人重聚时,哈克扯了个“弥天大谎”来耍吉姆,使得把哈克当“小宝贝”的吉姆伤透了心。这时,哈克才开始真正了解了一点吉姆,他意识到黑奴同样也有着高尚的人格。于是他觉得自己“太卑鄙,几乎要过去亲吻他的脚”。足足过了一刻钟,哈克才鼓起勇气来向一个黑奴低声下气地认错,迈出这一步是多么的艰难。(二)当他们误以为自由洲开罗到了时,哈克每听到吉姆为自由而欢呼时,他就感到“浑身上下发抖、发烧。”他感到自己卑劣和糟糕,烦躁不安。当听到吉姆憧憬的一家团聚在自由之洲的想法后,他想到了一句老话:“黑鬼总是得寸进尺。”于是他决定再看见有灯光的地方就划到岸上去告发。一旦有了主意,哈克的心情愉悦起来,“轻松得像根羽毛”。但听的吉姆说“要是没有哈克,我永远也不会得到自由;这多亏是哈克做的好事。我吉姆一辈子也忘不了你,哈克,你是我独一无二的朋友。”这时候,哈克又犹豫了,吉姆真诚的感激,让心地善良的哈克“一下子泄了气”,放弃了告发吉姆的想法,又撒了谎保护吉姆没被抓走。哈克觉得没把吉姆交出去是做了一件错事,“心里难过极了”,但转念又想如果把吉姆交出去,自己会更难过。可见此时在哈克潜意识中,已把吉姆当成平等的朋友了。(三)当木筏又被轮船撞翻后,两人再度分散。哈克度过两世仇家族拼杀的危险,被带着再次见到一直躲在沼泽地里的吉姆。这次劫后余生,使哈克高兴不已,责备吉姆不早点相见。从此小说中哈克与吉姆两个主人公屡次以“我们”相称,相依为命。(四)当得知吉姆被“国王”和“公爵”两骗子卖掉,哈克怕大家知道他帮助一个黑人逃跑,此时他再度动摇。他试图跪下祈祷,并给沃森小姐写了一封告发信,这才如释重负,“好像所有的罪恶都已洗涤干净了。”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和吉姆顺着大河一路漂流的情景是那么不合时宜地浮现在他的脑海。吉姆对他的体贴、疼爱和由衷的感激,对他真挚的感情,使得他进退两难。最后,善良天性战胜了社会良心,他下定决心:“那么,得了,我就下地狱吧。”马上把信撕掉,计划营救吉姆的活动。这一次,吉姆并不在场,哈克一人完成了他内心的煎熬。经过艰难的挣扎,做出了自己独立的判断,“跨出了走向成熟的关键一步”,也完成了与黑奴吉姆撇开种族成见,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真诚的朋友,从而真正实现了两人之间的黑白融合。
  从四次关键性的感情进展来看,都是哈克主导的,吉姆对他的关心与爱护,是不变的,一直都把他视为“宝贝儿”、“小乖乖”、“小伢儿”、“终身最好的朋友”。黑人与白人之间要想建立起友谊,需要的是白人的单方面的接受,或者换句话说,全凭白人客观的看待黑人的好处,体会黑人的真心。这或许与小说以哈克这个白人小孩的写作视角有关,需要以哈克的心理历程来折射出他的成长历练。但从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窥见,黑白两族的融合,在作者的眼中,只是白人对黑人的接纳,摆脱种族歧视的先验观念。
  这一点在作品结尾处,吉姆最终获得自由是在沃森小姐突然良心发现时,在临死时遗嘱中释放了吉姆,也可见作者“把希望寄托在白人的主动妥协上,体现了作者无可奈何的情绪。”
  
  时空的局限性
  
  哈克和吉姆的感情是随着他们一路漂流的过程中发展的,也就是在密西西比河上的一只小木筏上。对于这条河,作品中用的最多的词就是“大”和“静”,在这条河上,远离了虚伪残酷的现实社会,宽广的密西西比河给人以一种宁静恬淡的感觉。密西西比河在作品中被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味,它是远离文明社会的标心,是主人公不断成长朝向自由的途径。而木筏则是这对执着的逃亡者的家,“千好万好,归根到底,还是以木筏为家最好。看来别的地方都是挤得难受,简直让人闷死了,可是木筏上却不是这样。你在木筏上会感到非常自由、安逸、舒适。”在密西西比河上的一只小木筏上,哈克与吉姆心中那种在陆地上的缚束紧张的感觉才会完全消失;在这里,他们对一切才感到满意,感到痛快,感到自由;也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大河上,一个白人和一个黑人成为了生死之交。
  这样看来,作品就再度有了它的局限性。黑白融合被设定到了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而且人物一般是白天藏匿,黑夜前进,又有了它特定的时间。空间与时间的限定,使得黑与白两族的融合停留在了作者的想象与憧憬中。
  好在作者并没有将黑白民族融合完全局限在象征自由与和谐的小木筏上。首先,在陆地上充斥着虚伪,在木筏中却是舒适与自由。但哈克与吉姆的小木筏不能单独的存在于密西西比河上,必然会遇到“文明社会”的冲击。小木筏两次被象征着工业文明的轮船撞翻,却使得哈克越加珍视吉姆这个黑人。后来,“国王”与“公爵”又将虚伪社会中的行骗伎俩带到了小木筏上,又将吉姆卖掉,却反而促成了哈克同吉姆的最终融合。其次,在作品的最后,作者留下了光明的尾巴,沃森小姐终于还了吉姆的自由。这使得美国社会黑白两个民族融合不仅仅局限在两个人之间,局限在一只小木筏的封闭的空间里。至此,作者“那种不分肤色,不分种族,人人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的憧憬”,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性。从而也使得作品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其他文献
英格玛·伯格曼和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约好了似的,前后脚离世。这两位战后最有影响的电影艺术宗师,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基本告别影坛,又不约而同选择在新世纪第七年的近乎同一天高龄去世。  被称为“影院诗人”的瑞典著名导演伯格曼,在其近40年的导演生涯中拍摄了近40部电影,在舞台剧上也活跃和高产;而安东尼奥尼在30年左右的活跃期只出产过13部电影,且在 38岁“高龄”才尝试故事片的处女作。在执导给他带来
编译/程鹿峰    18世纪80年代,美国国会为约翰·保罗·琼斯颁发了奖章,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授予这位美国水手勋章和金佩剑,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为表彰琼斯在俄土战争中击溃土耳其舰队的战役里立下的赫赫战功授予他圣安娜勋章。  为美国独立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美国水手竟能获此国际殊荣,原因何在?俄罗斯《环球杂志》发表的尤利·科尔舒诺夫撰写的《美国海盗——俄国海军上将》一文解答了这个问题。  琼斯本是英国
俄罗斯东正教古典圣像画是宗教艺术的一枝奇葩,在俄罗斯绘画史上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同时,圣像作为对神圣事物或对象的一种形象表达,又是“东正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东正教传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东正教区别于天主教和新教的重要标志之一”。俄罗斯东正教圣像画与拜占庭圣像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源于拜占庭圣像画,但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和民族特点。在俄罗斯,圣像在广大信徒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它不
为了纪念9·11事件中罹难的184名军职和文职人员,一座新的公园在美国国防部所在地 —— 五角大楼旁建立了起来。    难忘的一天    尽管到现在,已过去了7年,大多数美国人仍能记得2001年9月11日那天,他们第一次目睹飞机撞击纽约市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的电视报道时自己身在何处。然而很少有人能像在那次恐怖攻击中失去亲人的家庭成员们清楚地铭记那可怕瞬间发生的细节。  对于乔伊斯·约翰逊来说,这一场景
在美国中部曾经有过一个美丽的城镇,那里的生物原本生活得很和谐。繁花似锦、果树成林,鸟儿鸣唱,狐狸在小山上叫着,小鹿穿过原野,人们常常到小溪边捕鱼。但是,一片片从天而降的白色粉剂导致了一场瘟疫:植物枯萎了,鸟儿消失了,鱼儿死光了,母鸡孵不出小鸡,新生的猪仔活不了几天,花丛中没有蜜蜂,苹果花得不到授粉、也没有果实,大人和孩子得了奇怪的疾病。这是一个没有生机的春天,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泽。 
编译/王惠云    我们可以想像,正在专心作画的雷诺阿一眼瞥见这个女孩,女孩悠闲地坐在画室的一角,沐浴在明媚的阳光里。女孩的脸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多么美妙的画面!雷诺阿马上取出一张新的画布,趁女孩没发现,立刻投入到新的创作中。女孩的脸很吸光,对雷诺阿来说这就是创作的源泉。  这是一副令人叫绝的作品。书反射出的光线,将女孩面部的阴影处映得柔和、剔透。雷诺阿看到的是新鲜而微妙的丰富色彩,女孩额头的
在我去世的时候,亲爱的,  不要为我唱悲哀的歌,  也不要在我的头边栽种扁柏或玫瑰,  让我的墓上一片青绿,  只有雨滴和露珠闪烁着光辉:  如果你记得,那就记着我,  如果你忘了,那就忘却我。    我不再为阴天而愁闷,  也不再因见到雨点而伤心;  我不再听到夜莺的歌唱,  它唱着,唱着,  似乎有说不尽的悲伤:  我只是长眠在黄昏里,  永不再醒。  或许我记起一些什么,  或许已忘记得一干
如果要在非洲众多的动物中选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动物,选择的标准一定是五花八门的,而选中的动物多半是那些被认为最危险的哺乳动物类群,如狮子、鬣狗之类。但是,这里还有一个很给力的竞争者。这种动物压根就不是哺乳动物,之所以被选中,除了其相貌让人过目不忘——大得出奇的嘴和丑陋的相貌让它们看上去有点像史前动物,还因为人们难以锁定它们的位置,就算经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它们,恐怕绞尽脑汁也难以接近它们。这种动物就是
公元79年的一个暖阳下午,罗马政治家、作家老普林尼目睹维苏威火山爆发。当周围的人逃离时(这次爆发及其后续事件致死1.6万人),老普林尼组织了一个舰队驶往现场救人。次日,老普林尼去世,很可能是在斯塔比伊镇的海岸上死于窒息或心衰。正是在该镇,他在自己倒下后下令手下离开他去救人(这支救援队最终拯救了大约2000人)。他去世后第二天,他的遗骸在火山浮石下面被找到。虽然这具遗骸后来去哪儿了未知,但最近一系列
这道谜题是:行刑者下令100个男性囚犯按照身高从高到矮的顺序排成一列(高个子在最前面),并且把一顶红色或蓝色的帽子戴到每个囚犯头上。每个囚犯都能看见自己前面所有囚犯戴的帽子,但看不见自己的帽子或自己后面的囚犯所戴的帽子。行刑者从最后(最矮)那个囚犯开始提问:你戴的帽子是什么颜色?只有答对了,囚犯才能活下来。如果答错,囚犯就会被“安静地处死”。也就是说,其他囚犯能听见这个囚犯说的话,但不可能知道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