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拼音,识字教学如何教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enx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部编教材将部分识字课程安排在拼音教学之前。针对这一编排,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就《口耳目》一课的教学来说,教师可以学生实际出发,在教学中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依托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字义理解;创编识字儿歌,调整学生学习节奏;借助“书写提示”,规范学生识写习惯,把识字写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识字 写字 教学设计
  《口耳目》是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归类识字”中的一篇课文。课文由“口、耳、目、手、足”5个常用汉字和一首儿歌组成。与人教版教材相比,除了编排顺序提前至拼音学习之前以外,其内容和形式也有了调整,如将“羊、鸟、兔”改成“手、足”,删除“竹”,将“日、月、火、山、禾”移至第4课《日月水火》,使其单独成为一篇课文。
  为什么作这些改变呢?仔细解读,不难发现编者的独具匠心。首先,编排顺序的前置,改变了以往儿童入学即学拼音的单调局面,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高频字”最先与学生见面,降低了初入学儿童的学习难度,同时又渗透了热爱汉语言文字的情感。其次,编排内容的调整,增强了汉字学习的序列性。《口耳目》采用了儿童最常用的看图识字方法,借助生活情境化的插图和自身熟识的人体,帮助学生学习“口、耳、目、手、足”5个字并理解字义。而后移至《日月水火》的8个象形字则以图文对照的形式出现,揭示了象形字特点,不仅使学生初步了解汉字造字的规律,而且增强了学习汉字的趣味性。简单的汉字编排背后蕴含着许多奥秘:它综合了语文的知识点与能力点,综合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与实践性,可谓新意十足。
  基于以上部编教材归类识字编排的改变,我们如何在没有拼音这根“拐棍”的情况下指导学生识字呢?我先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让儿童通过观察课文插图,对照人体器官,重点认识‘口、耳、目、手、足’5个生字,并能通过看图说话,联系生活,进一步理解字义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试着从以下四个角度推进学生的学习。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他们在学习上的兴趣点、疑难点却往往被我们无情地忽视。因此,为学生创设感兴趣的情境是教师必须关注的教学要点,尤其在低段,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至关重要。
  教师万万不可因“这些都是常用字”而忽视了学生“识”的过程。来自不同地区和家庭的儿童,学习起点不同,不可因教师的“高标准”设计而影响了“低起点儿童的兴趣”。因此,在没有拼音的帮助下,教师更应关注识字方法的科学性、多样性与趣味性,最大限度调动儿童的参与度,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为此,我将“游戏识字”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它主要包括变魔术识字、看图识字、儿歌识字等。如在教学“口、耳、手”时,我以音形意结合的形式教学,让学生先来玩一个变魔术游戏。我从魔术箱里变出生活中常见的与“口”有关的物品,如口罩、口红、口哨、口香糖等,让学生叫叫它们的名字,在读中不断强化字音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继而以图文对照的形式出示图片及文字再加以巩固,学生的兴趣极高;教学“目、足”时,我则用看图猜词的形式,借助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目光、目标、足迹、远足”等词的意思,这样的识字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如此,从儿童的生活经验、情感体会出发,把识字教学与游戏、现实生活相结合,怎能不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呢?不得不说,生活化的游戏识字既是一种教学活动,也是一种教学策略。
  二、依托生活经验,加深字义理解
  本节课,除了认识汉字以外,我努力引导学生通过看图说话联系生活,进一步理解字义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例如,在观察耳朵的图片时,引导学生认识耳廓、耳垂、耳孔,并强化了“耳”的读音;在学习“手”时,通过观察手的各个部位,积累“手掌、手心、手指、手臂”等词,继而由扶到放,通过四人小组合作,积累“手套、手镯、手提包、手环”等不少表示与手有关的物品的词。
  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入学后的第一次四人小组合作,尽管教师已经提醒过学生要按序号说,但场面还是较为混乱,可这种混乱是很真实的。这时,我随机进入一个小组,以“大伙伴”的身份参与讨论,为学生进行示范,并指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评价同伴的成果。至此,学生在思考分享中拓展运用,在互相欣赏中体会快乐,既积累了与生字有关的新词,又强化了对字义的理解。
  我们在认可学生学习收获的同时,更要理解这当中的“混乱”。学生有收获时,教师送上表扬,这是锦上添花;学生无助时,教师送上鼓励,送上方法,这是雪中送炭。这两者,我们的学生都很需要。
  三、创编识字儿歌,调整学习节奏
  初入学儿童既好奇又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为15~20分钟,而一节课是40分钟,因此,在低段的课堂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孩子在上课15~20分钟后,开始进入学习上的疲劳期,注意力分散,坐立不安。根据低段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创编了有趣的儿歌,穿插于教学环节中。比如在课中20分钟时,借助上半节课学习的5个生字,创编了“用口讲,用耳听。用眼看,用手做。用足行,用心想。口耳目,手足心,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好——朋——友”这样一首与学习节奏相吻合的儿歌,让学生在边读边演中巩固生字,同时也放松了自己,可謂一举两得。同样,在写字环节中,我也引导学生在“学写字,重姿势;头摆正,肩放平;身挺直,脚踩实。三个一,要牢记,手指放松腕用力,提笔练字需静气”这首《写字歌》的诵读中端正写字姿势,轻松进入写字环节。
  以巩固生字和促进儿童学习习惯养成为目的创编与使用儿歌,不仅让学生“动起来”了,而且在“动起来”的过程中,学生能沉入文本,理解文本,运用文本,效果显著。
  四、借助“书写提示”,规范识写习惯
  写字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写字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从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看,教师对写字技巧的重视多于对学生写字习惯的指导,从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书写的不规范。因此,部编教材在写字编排上就特别强调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如在第一次写字时,就让学生先了解田字格的构成,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同时把每一个要求会写的字的笔顺列在田字格上方,在“语文园地”的“书写提示”中出现笔顺规则,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时刻提醒学生要按正确的笔顺书写。在《口耳目》一课的写字教学中,我充分利用部编教材的优势,培养学生以下三种能力。
  一是观察能力。引导儿童观察汉字整体结构和字形大小,如“口”字,上宽下窄,位于田字格的正中间;“目”字,瘦长居中,中间的两横分别写在横中线的上方和下方,两横与横中线等距。
  二是比较能力。学生既可以先比后写,也可以先写后比,因考虑到本课针对的是初入学儿童,因此,更倾向于在教师的引导下先比后写。如“目”字,学生很容易忽视口字里面两横收笔的位置,于是我指导学生比较观察范字和例字,发现问题,再练写。
  三是发现规律的能力。“口”和“目”都是全包围结构的字,外面同是 “口”,但“目”字最后一横封在口里面,“口”的最后一横露在口外面。由此再观察“四、日、田、国”等字,则可以总结出“肚里空空口外收,肚里有货口里扣”的规律……各种结构形态的汉字都有规律可循,各有自己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同一类型汉字的结构特点,归纳出书写要点,能帮助他们准确把握书写规律,为写好字打下基础。
  部编教材的识字编排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为我们的识字写字教学明确了方向。我们要用心钻研,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据不同课型以及不同课文的生字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习、成长,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把识字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浙江省杭州市青蓝小学 310003)
其他文献
菲菲自幼患有严重的湿疹,每年开春就会浑身发痒,无论采取什么办法都无法彻底止痒,涂抹各种药膏只能暂时缓解,很快就会失去作用。  上小学4年级之后,菲菲的湿疹更为严重,从每年发病一个月逐渐延长到三个月,甚至半年。发病期间,晚上她难以入睡,不停地抓挠,直到抓破皮肤,鲜血淋漓。因为睡不好,她上课经常打盹。医生说,她晚上要想顺利入睡,只能服用安眠药,但安眠药会伤害神经系统,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吃。  因为经常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植入式”教学,是以运动技能学习为载体,以团队游戏、比赛为主要形式,运用“寓教于乐、寓练于学”的思维,把身体素质和健康知识巧妙地植入其中,形成“运动技能、健康知识、练习强度”三位一体的体育教学形式。本文结合一个具体教学案例,对“植入式”体育教学的操作过程进行解析。  关键词:初中体育;新课程;“植入式”教学;教学操作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
【编者按】  2018年2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对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做出部署。其中,“十项严禁”分外显眼:严禁无計划、超计划、组织招生,招生结束后,学校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
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深度学习”已引起众多教师和学者的关注。各地教育教学研究团队结合当地学情,不断推进课堂学教方式的转变,走出了一条条各具特色的探索之路。本期将继续以“深度学习”为中心,刊登一組文章,选择典型成果,从理念阐释、经验总结、课例实践、教学叙事等方面,集中展现“走向深度学习,推动课堂变革”的区域经验,以期为课堂教学“重构学习内容”“重造学习流程”“重塑学习生态”提供新的视角。
【摘 要】思辨性阅读旨在改变低水平的阅读现状,增加课堂思维含量,引领学生以探究者的姿态主动阅读。教学中从“异中求同,思辨独特选材;同中求异,思辨描写角度;化用结构,思辨由读到写”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思辨性阅读,能帮助学生达到语言与思维比翼双飞的境界,让新知真正植根于心,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比较;语言实践  思辨性阅读,旨在改变低水平的阅读现状,增加课堂思维含量,引领学生以探
本刊编辑部  有人说,现在是浮躁的年代,过重的功利心、攀比心蒙蔽了人的本性,使人迷茫而疯狂。但本刊认为,无论浮躁之风如何弥漫,家长必须保持冷静,因为浮躁导致的疯狂对家庭教育有重大威胁。上海妈妈李晓彤的故事就是明证。  李晓彤拥有硕士学位,丈夫曹磊是一名老师,儿子涵涵聪明可爱,三口之家在上海生活得平静幸福。一次聚会,李晓彤被同事刘琳的炫富深深刺痛,决定把儿子培养成精英,与刘琳一决高下。于是,她给3岁
【摘 要】古诗语言凝练,字里行间往往留有很多空白。想象补白是古诗教学的着力点。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自由想象的氛围,恰当运用留白艺术引导学生进行补白,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其更好地理解诗意、感悟诗境,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与能力,将学生真正引入诗歌的殿堂。  【关键词】补白;古诗教学;《迢迢牵牛星》  诗歌语言凝练,字里行间往往留有很多空白。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引领学生借助想象进行补白,扩充语词
问:最近,我参加了一个妈妈“零吼叫”的打卡活动,初衷是做个不吼不叫、遇事冷静平和的妈妈。坚持了四天,到第五天我失败了。那天,我午睡起来,一进儿子的卧室,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本迪士尼精典童话故事书,被儿子撕成了碎片。我无法按捺自己的愤怒,叫喊起来。事后我有反省,但又感觉一味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并不是一个好办法。请问,我具体怎么做,才能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  姚晓梅  答:【查明原因】  望著满
无论是给宝宝立规矩還是执行规矩,家长都免不了与宝宝口头交锋,无论是哄劝、诱导还是摆事实讲道理,都应属谈判性质。既然是谈判,那就要讲究技巧,该坚持的底线一定要坚持,该让步的时候则不妨适当让步。与谈判不同的是,与宝宝谈判时家长要和颜悦色,否则,即使宝宝屈服也不会有好结果。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下面四个要领供家长朋友们借鉴。  尊重孩子的好奇心  【案例1】 周末,3岁的童童跟爸妈一起去湖边钓鱼。童童第
【摘 要】语文教学应加强单元整组意识,重视目标和资源的统整,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可实施以下单元整组教学策略:整体解读,确立指向素养发展的单元目标;整合资源,构建基于言语实践的任务框架;转变方式,开展导向深度学习的实践活动;以评促学,设计基于目标导向的情境测评。  【关键词】单元整组;创造性复述;民间故事  引导学生在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