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建立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同时快速检测正常核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ytogenetically normal acute myeloid leukemia,CN-AML)患者FLT3-ITD 和NPM1基因突变的方法.方法 在多重PCR基础上,用毛细管电泳法(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机 构】
:
315000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血液科,宁波大学医学院,315000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血液科,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浙江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宁波大学医学院,DepartmentofPatholog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同时快速检测正常核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ytogenetically normal acute myeloid leukemia,CN-AML)患者FLT3-ITD 和NPM1基因突变的方法.方法 在多重PCR基础上,用毛细管电泳法(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和PAGE凝胶电泳法同时检测117例初发CN-AML患者的FLT3-ITD和NPM1基因突变.结果 突变型双链DNA分子,如突变型FLT3和NPM1的长度均比野生型长(FLT3 -mut:420 bp>FLT3-wt:327~332 bp,NPM1 -mut:172 bp> NPM1 -wt:168 bp),因此,在PAGE凝胶电泳中突变双链DNA比未突变的DNA移动得慢,从而可将突变检出.117例CN-AML患者均通过CE检测得到验证,其结果与PAGE凝胶电泳结果完全一致(FLT3-ITD +/NPM1-患者18例,占15.4%; FLT3 ITD +/NPM1+患者19例,占16.2%;FLT3-ITD -/NPM1+患者25例,占21.4%;FLT3-ITD -/NPM1-患者55例,占47.0%).结论 两种电泳法均可快速、简便地同时检测CN-AML患者FLT3- ITD和NPM1基因突变.CE检测敏感,图像清晰;PAGE凝胶电泳法则操作简单,成本低,结果可靠,更适于在基层医院开展初步筛查。
其他文献
目的 对1个遗传性蛋白C(proteinC,PC)缺陷症家系进行蛋白 C基因(protein C gene,PROC)突变检测,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通过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4代15人)血浆蛋白C活性(protein C activity,PC∶A)、蛋白C抗原含量(protein C antigen,PC∶Ag)及其他凝血指标进行表型分析;用PCR法扩增先证者PROC的9个外显子及其侧
目的 明确两例智力低下患儿8号染色体短臂异常性质和来源,分析其染色体改变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首先应用常规G显带分析2例患儿及父母外周血染色体改变,然后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rray CGH)对其中1例常规核型分析的结果进行精确定位.结果 例1母亲的染色体改变为8p和3q的平衡插入易位,该患儿继承了母亲的1条衍生3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四川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编辑出版的医学学术刊物。本刊是国内医学卫生核心期刊之一,被世界权威的检索系统美国《医学索引》(IM)、《化学文摘》(CA)、《生物学文摘》(B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及荷兰《医学文摘》(EM)收录,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及国内10多种数据库和文摘杂志收录。
例1 男,28岁.结婚4年,其妻妊娠3次均于妊娠2月自然流产.夫妻非近亲结婚,否认有遗传病家族史.妻孕期无患病及服药史,无有毒有害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查体:患者表型、外生殖器发育无异常,精液常规检查正常.妻月经规律,妇科检查正常,优生系列检查及内分泌检查无异常.细胞遗传学检查: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G显带分析,计数30个分裂相,镜下分析5个核型,患者核型为:46,XY,inv(8)(
目的 探讨RAS蛋白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RAS蛋白在正常脑组织及各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降低RAS活性后U25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ERK和AKT信号通路。结果胶质瘤组织中RAS的表达随胶质瘤恶性程度增高而增强。抑制RAS蛋白活性后,RAS信号通路的下游分子E
《华西药学杂志》是由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和四川省药学会联合主办的药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于1988年至今被中国科技情报研究中心作为科技论文期刊源期刊;1993年起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并进入千刊表,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及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系类数据库收录;被《中国药学文摘》《医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等摘录;人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患者 女,22岁,未婚.15岁月经初潮,现闭经1年来我院就诊.患者表型、智力正常.查性激素六项结果正常;B超检查示子宫偏小.细胞遗传学检查:取患者外周血细胞培养、常规收获制片、G显带分析。
患儿 男,6+月.因"反复咳嗽伴腹泻1+月,发热2天"入院.1+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伴腹泻,为阵发性串咳,有痰不易咳出,偶伴气喘,无发热、皮疹,无抽搐、呕吐.大便5~6次/日,为黄色稀水样便,无黏液及脓血.曾就诊于多家医院,予抗炎、补液等治疗20+天,效果不佳,仍表现为反复咳嗽伴腹泻。
目的 探索凝血因子Ⅶ(coagulation factor Ⅶ,FⅦ)、凝血因子Ⅻ(coagulation factor Ⅻ,FⅫ)、人血纤蛋白原( fibrinogen,FBG)及9p21的基因多态在云南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和焦磷酸测序分型技术对142例心肌梗死患者和192名对照者的FⅦ、FⅫ、FBG、9p21多个位点的基因进行检测分
目的 对1例散发1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NF1基因进行嵌合突变分析.方法 提取先证者外周血基因组RNA,PCR扩增NF1基因编码区序列并进行序列测定;找到突变后,基因组DNA途径证实突变,并对先证者儿子的NF1基因相应外显子也进行序列分析;针对NF1基因第51外显子已发现的突变,取先证者全血淋巴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和尿路上皮细胞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PCR产物T克隆及测序.结果 先证者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