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读中学写,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27291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写作感到轻松愉快的学生少之又少,大部分学生提笔难,对作文感到困难、艰苦,因而忧心忡忡。不少学生一遇到作文就产生害怕心理,因此不肯写作文。这样的现状令教师头疼不已,而教科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渠道,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优秀的范文,将写作有效渗透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学文的同时,积累语言,学习写作方法,从而有效降低习作难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写作教学 读中学写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我们在平时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写作训练渗透于阅读教学中,一方面可有效提升阅读教学时效性,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习作难度,发展学生的习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下我就平时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简单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用好插图,大胆联想
  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都配有相应插图。这些图画都具有一定的编排目的,体现了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而且它们色彩鲜明、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些插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展开丰富联想,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如在指导理解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可以让学生在借助插图理解词意的基础上,结合图意展开联想,想一想“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下将士们都经历着怎样的苦难,把这种联想用补白的方式写下来,由诗文到插图再到练笔,一气呵成,学生的情绪随诗人而起伏,行笔自然而流畅。
  二、学习结构,领会方法
  课本中的几乎每一篇课文都能为学生提供结构和方法的示范,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第四自然段作者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总西沙群岛的鱼多,再分述各种鱼的样子,最后总写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是如何选材如何把鱼写得具体生动的,即对写动物段落可以怎样布局。继而指导学生运用这种结构和方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又如学习《颐和园》,注意学习游记的结构特点。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潜移默化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三、学文模仿,迁移创新
  在课本中,有很多句段是适合学生模仿的,在模仿中感受课文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在教学中,我们只要抓住课文中或独特或典型的语言形式,精心为学生设计练习,便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时,可让学生练习用“……向……向……向……”的句式练习说话,让学生学会动静结合地表达,并掌握排比句式的用法。教学《听听,秋的声音》一文时,可让学生仿写一节,感受秋的特点,提高表达能力。
  对于模仿,不同年级有不同特点,需要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考虑层次性和递进性,低段学生以仿词、仿句为主;中段学生以仿写句式、构段方式、片段仿写为主;高段学生以模仿整篇文章的结构、叙述说明的方法练习为主。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有梯度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在训练中,学生思维被激活,兴趣提高了,想象丰富了,表达能力实现了由简单的操作到复杂的模拟迁移和创造,增强了语言表现力,实现了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飞跃。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我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后,让学生用“黄河的水真……”写一写黄河,这样,一方面学生有了写作的大概模式,另一方面对黄河比较了解,写起来就容易得多了。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在“仿”与“创”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培养语感,厚积薄发
  “袖长方能善舞,多读才会善写”。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语感,多听、多读,熟读或是背诵大量优秀的语言,逐渐引导学生形成敏锐的语感。学完《燕子》一课后,许多学生对“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印象深刻,在习作中,很多学生都对这句话进行了活学活用。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赖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通过读、写、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降低提笔难度。
  五、大胆想象,拓展表达
  教材中有很多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中隐含着作者的灵性思维,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读说写结合点。教学时,教师应立足文本,营造语言表达的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鼓励思维的创新。如教学《燕子专列》一文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想象拓展训练:“如果你是燕子,你会对瑞士政府和小女孩贝蒂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角色互换,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中彩之后》一文后,可让学生想象库伯先生派人把车开走后,我们一家人的表现。通过这些拓展想象训练,学生的思绪能够自由飞翔,表达的内容和形式也精彩纷呈。
  综上所述,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部分,将写作训练有效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可以降低习作难度,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音形义结合的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自仓颉造字始,汉字就有了鲜活的生命。音可以抑扬顿挫,形可以入书法,龙飞凤舞,意丰富多彩,表情达意,故学好汉字是小学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那么怎么才能让孩子们快而有效地学好汉字,爱上汉字呢?  一、看图兴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而“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中每个孩子都能
摘 要: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写作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语文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高低。本文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入手,分析当前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期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整体水平。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问题 对策  写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在我国,写作教学通常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进行,并在之后贯穿整个语文学科
摘 要: 数学是中职教学中的重点,“学有余力”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教师给予重视,在教学中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适当指导,从而提高其数学能力。因此,本文对中职“学有余力”学生数学学习的指导策略与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职数学学习 指导策略 教学实践  在中职教学中,数学是非常基础的一门学科,也是一大难点。在教学中存在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为了进一步提升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需要采用合理的指导策
我生日的这一天,妈妈送给我一份特别而又精美的礼物 ——作息时间表.这个作息时间表上有“学习”“娱乐”和“其他”三个项目,项目名称下方都有一条竖着的时间轴,上面各有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