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农村贫困户调查与思考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earsh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精准扶贫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以咸宁市通山县新屋村为例分析了该地区贫困户的主要致贫原因、心理状态,总结了目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贫困户;致贫原因;扶贫对策;湖北咸宁;黄沙镇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5-0306-03
  Abstract Precision Poverty is one of the focuses of China’s rural work much starker choices and graver consequences in period,taking the Xinwu Village of Tongshan County in Xianning City for example,the main cause of poverty,mental state of the poor in this region were analyzed,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work of poverty alleviation were summarized,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poor households;cause of poverty;poverty reduction strategies;Xianning Hubei;Huangsha Town
  为了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7 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是我国十三五期间必须要攻克的一个难点问题。以往我国贫困人口的瞄准中大多采取集中瞄準,从而使得瞄准很难精确到个人[1],这就给不少非贫困户“寻租”创造了空间。习总书记2015年1月在云南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这就要求将扶贫重点落实到精准上来,“一户一策”精准帮扶。这些年来扶贫工作虽然帮助一大批人脱离了贫困,但是有些地区的贫困工作开展了很多年却难以有较大的起色,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口相较于其他地区贫困人口的特征有着较为显著的特殊性,也正是由于这些“特殊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导致在这些地区的扶贫工作难以取得较为明显的进展。
  1 贫困村调查
  1.1 贫困村概况
  湖北省通山县新屋村位于大幕山脚下,与慈口乡、咸宁市咸安区大幕乡、阳新县王英镇交界,肖星公路穿村而过,村域面积1 866.67 hm2。该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湾,全村共511户,其中包括1965年因富水水库建设移民搬迁48户。全村共计2 155人,其中男性1 183人,占总人口的54.90%;女性972人,占总人口的45.10%。
  村庄现有耕地72.60 hm2,其中水田面积52.33 hm2,旱地面积20.27 hm2。新屋村地处丘陵地带,矿产资源比较缺乏,村内有荒山46.67 hm2,有富水湖尾面积13.33 hm2以上,全村水塘18口,小二型水库1座,水面面积20.33 hm2。
  1.2 贫困户概况
  为了切实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排查摸清贫困户的真实生存状况至关重要。2015年10月由咸宁市发改委牵头,共青团咸宁市委与咸宁市农业科学院组成驻村工作队对新屋村进行了全面的摸排,根据国家目前最新的贫困户标准以及农户当前真实的生活状况,经过与村两委、村民座谈最终确定了106个贫困户,并进行了公示。
  从村组来看,五组贫困户最多,共计23户,占贫困户总数的21.70%,其次是一组,有17个贫困户,占总数的16.04%,二组居第3位,有13个贫困户,占总数的12.26%(表1)。
  1.3 主要致贫因素
  从致贫原因来看,全部106个贫困户样本中,因病致贫的农户数占样本总数的60.38%,这是新屋村农户致贫的主要原因。调查数据显示,严重慢性病、脑中风、癌症是农户致贫的主要疾病。其中患有严重慢性病的农户有32个,占因病致贫样本总数的50.00%;患脑中风类疾病农户有20个,占因病致贫样本总数的31.25%;癌症患者农户有12个,占因病致贫样本总数的18.75%(表1、图1)。
  因残致贫是第二大致贫原因,在106个样本农户中,因残致贫农户有23个,占样本总数的21.70%。其中先天残疾的农户有5个,占因残致贫个样本总数的21.74%;后天残疾的农户有18个,占因残致贫样本总数的78.26%。
  因学致贫所占的比重虽然没有因贫、因残致贫的比重高,但是在国家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当下,因学致贫在所有致贫因素中仍排在第3位,可见这一因素也不容忽视。在全部106个样本农户中有8个农户是因学致贫,占样本总数的7.55%。在因学致贫的因素中有2个农户家庭夫妻二人全部都是文盲,由于缺乏文化知识而致贫;有2户是因为家庭成员读幼儿园的费用太高而致贫;有4人是由于家庭成员接受高等教育费用太高而致贫。
  导致家庭贫困的几种因素除了上面三大主要因素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譬如,缺乏劳动力,自身缺乏发展动力、灾难等,因这些原因致贫的农户分别有4、3、4个,他们分别占到了样本总数的3.77%、2.83%、3.77%。
  2 致贫原因分析
  农村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是带有世界性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二是同一地区不同农户之间的贫富差距[2]。在咸宁地区,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村庄之间和同一村庄的不同农户之间贫富差距非常大。一些村庄的农户整体都比较富裕,而另一些村庄的农户却相对贫穷。即便那些被评为贫困村的村庄,也存在一部分农户比较富裕,一部分农户却十分贫穷。农户致富的方式虽然千差万别,但是致贫的原因不外乎那么几种。   2.1 致贫客观原因分析
  因病致残的的农户虽然都加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是可以报销的治疗费用十分有限。按照相关政策,合作医疗只有在乡镇医院报销的比例相对较大,可以达到60%左右,县级医院的报销比例只有40%,而到了省级医院,报销比例只有20%~30%。而因病致贫的农户所患疾病都比较严重,一般都需要到县级或者省级医院才可以治疗,而这些医院可以报销的费用又相对较少,因此农户需要自己承担一大部分因治疗所产生的手术费、住院费、药费等。一个原本处在小康水平的家庭可能就会因为一场疾病而返回到贫困线以下。一些家底本身就比较薄的农户更是会因为一次患病而债台高筑,很难再能摆脱贫困。因病致贫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大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的和谐稳定[3]。当前咸宁地区类似于新屋村这样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还有不少。
  母婴遗传是先天残疾的重要原因,造成部分农户或“一户多残”“依老养残”,或常年就医、负担沉重[4]。据调查,部分农户考虑到检查费用问题,孕前没有进行婚前检查,孕中更没有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导致残疾婴儿出生比例相对较高。先天残疾的农户从出生开始便伴随着这样或那样的生理缺陷以至于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给整个家庭带来巨大的生活负担。后天残疾的农户主要是由于外出打工或劳动过程中意外受伤、意外交通事故所致。一些后天残疾的农户的可能只是部分丧失了劳动能力,但是由于工厂或企业招工的限制,导致他们不能回归到之前的工作岗位或重新找到一份新工作。
  一些农户由于没有上过学,或者上学时间短,文化知识不足,以至于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务农收入又低,最终导致了生活贫困。此外,国家虽然从2007年起开始对中东部地区贫困家庭子女免收学杂费、补助寄宿费、生活费,但是学龄前儿童、大学阶段学生的教育费用并没有纳入保障范围,政策层面变化不大。近些年来,随着农民对于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而与之相对应的幼儿园、大学的学习费用却没有减少,反而不断增加。学龄前儿童、大学阶段学生的教育经费也就逐渐成为一些农户的主要经济负担,这也是农户因学致贫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缺乏劳动力致贫的这几个农户主要是由于年老体弱,从事农业生产的能力非常有限,因而创造的劳动收入也非常少,难以维持日常的开销;自身缺乏发展动力的几个家庭虽然家庭劳动力充足,但是缺乏上进心、发展源动力足;因灾难致贫的几个家庭主要是由火灾、山体滑坡等毁坏了之前家里的房屋、财产和生产资料。房屋是农户最重要的财产之一,房屋的毁坏将直接影响农户的经济和生活状况[5]。以至于一旦农户的房屋遭受毁坏,他们一家的经济状况短时间内难以改善。
  2.2 致贫主观原因分析
  心里因素往往是左右农户行为的关键,这一因素在贫困户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是导致农户贫困的主要内因。有的几辈子贫穷但却心甘情愿,有的以贫穷自居,靠救济度日,沉湎于共产党饿不死人的幻想思維之中[6]。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会促使他们努力改变自身贫穷落后的生活状态,消极落后的心理状态往往会泯灭他们的斗志,丧失积极向上的信心。积极的心态没有形成,就会被消极的心态占领,在笔者的走访调查中,发现就是有这样一批贫困农户形成了一些落后的心态。
  2.2.1 惰性心理。部分被认定为贫困户的家庭既没有遭受什么比较大的灾难,也没有患恶性疾病或者残疾的家庭成员,与非贫困户在生产资料、人力资本方面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家庭生活却比较艰难,处在贫困线以下。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惰性心理在作祟。同样的生产资料、人力资本,为什么别人的生活水平较高,而这些人的生活水平较低呢?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些人比较懒惰。作为一个农民,他们满足于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并没有想着外出务工赚钱或者通过发展经济作物、养殖业等途径发家致富,而是在干完农活之后喜欢在村里闲聊、打牌等。
  2.2.2 依赖心理。一些贫困户对扶贫工作存在一种依赖心理,有些之前被认定为贫困户的农户由于这次没有被认定为贫困户而与驻村工作队发生矛盾或冲突。此外,被认定的贫困户中也存在少数人不希望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希望继续“当贫困户”。因为他们认为被评为贫困户,政府每年会给他们一些经济上的补贴或者发放一些慰问金、慰问物品等。这一方面反应了农户在政府扶贫工作中的“寻租”现象比较严重;另一方面也反应了政府以往的“输血式扶贫”带来了负面效应。部分农户已经习惯了当贫困户,甚至有接受访谈的农户表示“当贫困户挺好的,不仅发补贴,而且逢年过节还有些慰问金”。
  2.2.3 自我否定心理。在调查中还有这样一部分受访者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他们提到任何事情的时候总是先自我否定,认为自己干不了这件事。这种心理状态在部分因残致贫的农户身上反应得更加突出。一些残疾农户认为,由于自身残疾了,所以这也做不了、那也做不了,因而丧失了不少改变生活的发展机会。
  3 对策
  作为目前“精准扶贫”工作的实践者,要把扶贫工作作为历史使命来对待。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采用辩证的行之有效的扶贫对策,才能对贫困户、贫困村屯取得事半功倍的扶贫效果[6]。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贫困状况,要求既要抓住致贫原因的普遍性也要抓住致贫原因的特殊性;既要找内因也要找外因,对症下药才能既治标又治本。
  3.1 进一步改变传统扶贫模式
  传统的扶贫模式重在“扶”字,其主体主要是政府,通过政府的帮扶解决贫困问题;而现代脱贫模式重在“脱”字,其主体是贫困户,指贫困户借助外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的过程[7]。精准扶贫要求将传统的“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在贫困地区因地制宜的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建立完善的农产品供应链将分散的小农户与市场连接起来,起到串联的中间作用,农户可以根据市场的实时信息调整生产策略,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8]。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2个方面共同用力,一方面,依托扶贫工作队结合村庄实际条件帮助村庄引进适宜的产业项目,让农户具备发展致富的便利条件;另一方面,给予农户必要的优惠政策,吸引农户加入到相应的产业项目中来,依托农户自身内在的脱贫源动力,培养农户自力更生的能力。   3.2 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
  3.2.1 提高农村基础医疗服务水平。政府部门应当匹配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给农村地区,加大医疗设备设施投入,为贫困地区孕妇提供免费产前检查,提高优生优育水平。要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鼓励医学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到农村医疗机构工作[9],让患病农民可以就近享受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减轻医疗花费。同时,乡镇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应当分析当地农户易患的大病数据,及时向农户宣傳预防知识,同时掌握基本的救治技术,储备必要的治疗药物。
  3.2.2 提高大病医保报销范围与报销比例。对于一些近些年来农村地区患病率较高的一些恶性肿瘤、癌症,比如血管瘤、白血病等应当及时纳入大病医保的报销范围,扩大在县、省级医疗的报销比例,不让贫困户因医疗费用问题而放弃治疗或者因此致贫。在五保、低保的基础上引入社会商业保险。与商业保险机构合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贫困村农户购买一定的商业保险,化解农户生产生活中的风险,提高贫困户的抗灾能力。
  3.2.3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适当限制药品价格,杜绝医生收受医药回扣。制订相关农村常见病的诊疗规范,并要求医院在醒目位置予以公示,避免医生给患者做一些不必要的检查,从而给患者增加医疗负担。
  3.3 进一步减轻农民教育经费负担
  一是从广度上继续完善教育费投入,国家财政资金不仅要注重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经费投入,还应当加大对农村家庭子女大学阶段、学龄前阶段教育经费的投入。尤其是对于贫困户家庭子女,应当实行“兜底”政策,保障他们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二是从宽度上继续加大社会资金的引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加强对学龄前阶段基础教育的投入。鼓励民营资本投资的“三本高校”继续加大对农村贫困学生学费的减免力度。
  3.4 进一步鼓励残疾人就业与创业
  要让因残致贫的农户树立独立生活的信心,作为政府,首先应当加强宣传,通过在各类主流媒体加强公益宣传,提高人们对于残疾人的认识,在社会形成尊重、关注残疾人的氛围。其次,政府应当通过优惠税收、降低融资门槛等途径鼓励有技术、有能力的残疾人自主创业,针对弱势群体探索多种抵押担保方式,创新融资担保机制[10]。最后,政府还应当通过奖励企业吸纳农村残疾人就业等途径鼓励企业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自食其力。
  3.5 进一步加强心理干预
  在农村贫困地区广泛宣传立志人物事迹,帮助农户形成奋发向上的积极心态。与此同时,在贫困户身边寻找致富先进榜样,通过树立他们身边的典型榜样激励他们努力改变生活。
  4 参考文献
  [1] 陈准.农村扶贫中的“非贫困户”寻租现象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12-14.
  [2] 刘思峰,朱永达,李炳军.农村贫困户收入低下的主要原因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6(3):154-157.
  [3] 洪秋妹,常向阳.我国农村居民疾病与贫困的相互作用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4):85-94.
  [4] 胡光林,张明才.农村贫困户类型及扶贫帮困对策:以东海县和赣榆县4个经济薄弱村为例[J].农民增收,2013(7):57-58.
  [5] 胡家琪,明亮.基于自然灾害的农村贫困效应研究:以广西西南TL村的水灾调查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385-13387.
  [6] 宋德权,陈秀华,赵义.农村贫困户和贫困村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1997(8):3-4.
  [7] 王亮,孙太清.安徽传统扶贫模式与现代脱贫模式的比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26(4):68-71.
  [8] 许翔宇.贫困地区农户脱贫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农产品供应链的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12(9):92-96.
  [9] 胡梦翔,王贤斌.农村医疗保障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宁波市LT村为例[J].现代化农业,2014(11):32-33.
  [10] 刘芳.县域金融发展状况与地区收入水平研究:基于陕西省贫困县、非贫困县和全部县的空间对比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5(6):10-12.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LC)设计的柑橘根部灌溉施肥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检测高、中、低位的柑橘根部土壤含水量,可以实现全自动的根部灌溉和施肥,同时具有手动灌溉模式,能够单独控制各块试验地的灌溉施肥。该系统采用控制面板和HMI实现控制,具有简单、可靠等特点。  关键词 PLC;柑橘根灌;灌溉施肥控制系统;设计;I/O分配;控制面板  中图分类号 S232.3 文献标识码
摘要 小麦品种区域试验是对新育成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以及抗逆性的检测,可为新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多年对承担区域试验过程熟悉掌握的一些经验做法进行科学梳理,旨在为进一步做好小麦区域试验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区域试验;工作做法  中图分类号 S512.1.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048-02  Abstract The wheat va
摘要 结合苍溪县文昌镇现状,分析了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关于农村宅基地登记和发证的对策,以期为四川省农村宅基地登记和发证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问题;对策;四川苍溪;文昌镇  中图分类号 F30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344-02  四川省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登记发证工作始于2010年。到2012年,四川省
摘要 为了解辽阳市≥10 ℃活动积温变化特征,为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利用辽阳市气象局1956—2010年≥10 ℃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及活动积温资料,分析近55年辽阳市≥10 ℃活动积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5年来≥10 ℃初日呈弱提前趋势,≥10 ℃终日以1.75 d/10年的速率显著延后,≥10 ℃持续日数平均以2.57 d/10年的速率显著增多,≥10 ℃活动积温以58.4 ℃
摘要 美奇是周口农科院园艺所选育的樱桃番茄新品种,以其高产、稳产、多抗、广适等优秀表现,在推广区域深受农业专家的信赖和种植户的欢迎,推广面积逐年增加。本文介绍了品种特征特性,以及主要推广、栽培技术措施,总结了推广效果。  关键词 樱桃番茄;美奇;特征特性;推广措施;推广效果  中图分类号 S6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096-02  Abstract
摘要 近年来,由于技术、资金、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民营科技企业面临多重障碍,企业家们认识到只有创新才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要素。该文以陕西汉中春雨公司为例,分析其在农产品加工行业创新性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以为涉农民营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涉农企业;创新;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513;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6-0346-02 
摘要 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饲料添加剂,洛克沙胂经由畜禽粪便进入环境,产生潜在的砷污染。自然环境中,降雨变化具有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导致土壤含水率时刻发生变化,从而对洛克沙胂的生物转化产生影响。本研究选取自然界中常见的奥奈达湖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为模型微生物,利用多孔介质石英砂作为模拟土壤的介质,研究洛克沙胂在不同含水率情形下的生物转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含水
摘要 吉林省东部嘉都化肥不同用量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嘉都肥最佳施肥量为2 001.0 kg/hm2,玉米生产达到纯收入最大值,即获得10 791.6元/hm2,为该区域玉米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玉米;嘉都肥;施用量;产量;产值;吉林省东部  中图分类号 S513;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5-0021-01  吉
摘要 介绍了报春花、香雪兰、倒挂金钟、旱金莲等4种常见温室草本花卉的形态特征、习性、繁殖技术、栽培管理和应用,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 温室;草本花卉;形态特征;习性;繁殖技术;栽培管理  中图分类号 S6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3-0212-01  笔者经过观察和实践,总结了报春花、香雪兰、倒挂金钟、旱金莲等4种温室草本花卉的繁殖技术与栽培管理方法,现将
摘要 选用6种药剂进行防治柑桔介壳虫(矢尖蚧、吹绵蚧)试验,结果表明:30%硝虫硫磷1 000倍液、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500倍液(施药2次)、40%速扑杀1 000倍液对柑桔矢尖蚧、吹绵蚧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作物安全,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柑桔;矢尖蚧;吹绵蚧;药剂;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6.661.21;S481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