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地理新课标教学的看法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a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教师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探究教学的递进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
  河北省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教学比较晚,所以我们对新的课程标准教学接触的晚、了解的不多,今年秋季开始我省也开始进行新的课程标准实验,通过培训和学习,我逐渐认识了新课标并对新的课程标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面我就对高中地理新课标教学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实施新课标教学的重要性
  经常会听到教新高一的老师抱怨,新教材上什么都没有,真不知道课该怎么上,书该怎么教。听了他们几次课,有的老师别说转变教学观念,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一成不变,还和以前一样,教材上没有的东西老师大量补充,还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还是学生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偶尔也会补充一些练习,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书是越教越乱。我认为那是大错而特错,作为跨入21世纪的教师我们都还认识不到实施新课标教学的重要性,那还得了。多年以来我们一直认为,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就是教师要面面俱到,就是教师要无所不教,学生被动地去学。即使学生主动学习也是毫无新意的去学习前人的成就,不会举一反三,不会触类旁通。不会创造性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遇到教科书上没有的东西不敢大胆地去想不敢创新地去分析。所以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缺乏创新的思想,创新的意识,更没有创新的能力。一个没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民族是一个没有活力没有希望的民族。不创新中华民族就没有希望,就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意识要从中小学生就开始培养。新的课程标准正是体现了创新教育,就是要我们如何去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是在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我认为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及时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实施高中地理新课标教学的重要性。不要穿新鞋走老路,思想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不转变,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更新,那你真的就要误人子弟了,还要误国误民了。
  二、要注重探究学习的递进式,要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主动地去分析问题,最后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有的老师就会说了我们的学生基础太差了,你讲他听都不会,让他们去探究简直是天方夜谈,那是不可能的。那我只能说你还没有认识到新的课程标准的真谛。也有的教师认为上课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去作答就是探究式教学,变满堂灌为满堂问,那也是大错而特错的,还是教师本身的问题,还是你备课不充分。人家是让你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并不只是让你去提出问题而不去创设情境,要是你创设了情境,学生还不会去探究,那么你的提问是有问题的,注重过程教学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关键。在情境创设中,在活动设计中,在问题的提出中要注重递进式,问题一定要有层次性,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形成环环相扣的问题串,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交流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地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示。如《地理1》第一章第一节中的“八大行星的基本数据”的探究活动,其设计目的是要求学生探究“地球是宇宙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共设置了4个问题,前3个问题引导学生分别从日地距离及地球体积质量大小、太阳周围的星际空间、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第四个问题的设问角度发生了变化,要求学生推测太阳系的其他七大行星中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是哪一个,为了防止学生主观臆断,还要要求学生阐述理由学生应该怎样进行推测呢?其实,前3个问题已经向学生暗示了思维的路径,就较好地体现了探究活动的递进性和台进性。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
  (一)教师要重视活动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构建平台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以活动来带动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的方法。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选择课题,收集资料并进行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让学生在思考、回答、比较、讨论、交流、探究、阅读、读图分析、调查实践、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中,主动地学习地理知识。遇到问题学会主动地分析,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师要营造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师要不断收集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创造性的去开展,思考、探究、讨论。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内容应避免绝对化,教师要设计开放性问题,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可以通过展示科学争议,提供不同人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设计辩论会等开放性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我们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求异的思维。在使用新课标教材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自由得发表自己的意见、主张和观点。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分析、去研究、去探究、去判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以上是本人在课改的指导下。经过培训,学习及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的一些浅显的认识和体会,在新的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应该如何转变角色,如何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去探究去研究,粗浅的认识,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河北省赤城一中)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根据新教材的特点进行合理教学。进行有效的情境教学,培养兴趣,激发热情。把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让数学生活化。数学教学过程问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新理念;兴趣;生活化;问题化;能动性  新课改,新理念。新教材实施多年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的教学也更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
实践活动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实现课程功能向生活回归。将生物知识中的健康知识部分在实践活动中加以应用和体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同时也促
文章提出了趋势外推预测法和回归分析预测法参数识别表达式,探讨了Excel在趋势外推预测法和回归分析预测法中的应用,在使用趋势外推预测法时无需使用时间坐标平移法,使具有简单
【摘要】数控技能的培养是中职生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正是适应社会需要大量技术型的人才的需要,如何比较有效地培养中职生的数控技能,以使他们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岗位,适应社会,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社会需求、课程教学和方案实施等方面作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中职生;数控技能 培养策略    数控技术是集机械、信息和电子等学科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素质、知识、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
唐末诗人罗隐,少有才学,想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但他生不逢时.唐末社会动乱、吏治大坏,科举考试已徒具形式,一般寒士很难及第.罗隐连考十次,最终还是名落孙
内蒙古赤峰市阿根他拉铁矿是一个可以小规模开采的铁矿与钠长石矿。铁矿所赋存的岩体为原生钠长斑岩,其可能由深部的花岗闪长岩岩浆演化而来。铁矿化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摘要】通过策略教学实践,对中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培训。验证阅读策略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成绩的作用、策略使用的个数与英语阅读成绩成正相关。  【关键词】英语阅读;阅读策略  一、阅读与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是学习者为解决阅读中的困难而采取的行为过程,是读者用来理解各种文章的有意识的可灵活调整的认知活动计划。平时学习中较常见的阅读策略主要包括略读、寻读、猜测词义、推测阅读内容等。本文就阅读策略对英语阅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