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lai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模糊语言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广泛存在于人类的言语交际中。合理使用模糊语言不仅无损于人类语言的有效交际,反而极大地增强了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表现力。了解并掌握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功能对大学英语的教与学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模糊语言 语用功能 大学英语教学
  1.引言
  人们认为,好的语言表达首先要清新、准确。然而,实际生活中,无论是汉语、英语,乃至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一种自然的模糊现象。其实,语言中的模糊现象源来已久,早在1923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论模糊性》一文中就指出:“整个语言都或多或少是模糊的。”人们在交际活动中为达到某种交际目的,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许多模糊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固有属性。同精确语言一样,模糊语言是一种重要的表意手段,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独特的功能,其语用价值尤值得我们研究。
  2.英语语言中的模糊语言现象
  语言的模糊性广泛存在于人类的言语交际中,英语语言也不例外,存在着大量模糊语言的现象。
  首先,英语中的许多词汇本身就是模糊的,如代词these,we,someone,there,etc;形容词或副词kind of,more or less,hardly,perhaps,etc;介词(短语)about,in a sense,to some extent,etc;以及连词as if,as though,etc,它们所代指的范围或表达的程度,我们都难以给出确切的划分标准。
  其次,数词在大多数人看来往往应该是精确的,而英语中存在大量表示泛指的模糊性数词,它们在日常交际中不可或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Thanks a million!”这里的“a million”并不确指一百万,而是表程度上“非常、十分”的意思,高度概括了非常感激之情。
  再次,英语中有很多模糊性表达,如:He was short and fat;He had a sandy-colored mustache,a wrinkled forehead and hardly any hair.这段人物描写虽未具体告诉读者此人的身高、体重及样貌,但透过一系列诸如“short,fat,wrinkled,hardly any”的描述性限定词,我们不难勾勒出此人的大致特征。可见,模糊表达会给读者留下深远的思索空间。
  最后,模糊语言大量存在于英语的文学作品中。可以说,模糊性是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的显著特点之一,也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如The coward dies a thousand deaths,the brave but one.这是凯撒大帝被刺杀前的慷慨之词,“a thousand”的夸张用法清晰地展现了凯撒大帝大义凛然的形象。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中各种模糊语言的巧妙使用对于营造文学作品的独特意境,赋予读者广阔的联想和审美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语言的模糊性还广泛存在于词汇的语音、语调、句子及语篇层面上,在不同的语境中发挥着不同的语用功能,如运用得当,就可以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3.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高校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由于语言的模糊性对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灵活性、适应性及得体性大有裨益,因此,模糊语言的语用价值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逐步凸显。正如语言学家Brown所说(1979):“学习第二语言的一个方面就是‘学会模糊’。”语言的模糊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3.1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首先,模糊性与精确性并非绝对的、相互矛盾的,相反,它们是相对且相互并存的。使用模糊语言看似与交际中人们希望精确的愿望相悖,但实际上它并不影响人们的正常交际,反而能大大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如The material is of excellent quality.表述中的模糊语言“of excellent quality”以一种笼统而含蓄的形式传达了丰富而准确的信息,不必大量引证便能使人明白该物质一定会达到优良的标准,使表达更具准确性。
  3.2有助于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模糊语言能够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也因此成为人们实现交际目的的主要工具。如在商贸谈判中常会遇到双方意见相左,但又不便直说的情形,这时使用模糊语言,便可使表述灵活多变,留有回旋余地。如:I agree with most of what you said,but...这句话中的most是模糊语言,有涵义的外延而无确定的界限,可由人们灵活理解,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3.3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高效性。
  信息的传递不仅需要准确、灵活,还要尽可能地快速、节省,以提高表达效率。有时使用精确语言往往需要连篇累牍,而使用模糊语言却只需寥寥数语,便能达到良好的交际目的。如If you make ten percent discount,perhaps we would buy more.此句中if和perhaps都是模糊性语言,if既能试探对方意图,又能说明自己谦逊的态度。同时,perhaps表明“也许我会多买些”,但没说“一定会多买”。买卖成则罢,不成也不伤和气,这完全是模糊性语言起到的作用。可见,语言描述的模糊性能使我们用较少的代价传递足够接收者理解的信息,从而提高了语言表达的效率。
  3.4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得体性。
  日常交际中,言语交际要受到话题、内容、交际对象、语言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想使交际顺利进行,说话者往往既要做到恰如其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又要表现得谦逊、尊重对方。这时模糊语言的运用便能使表达更加委婉、得体,更容易被对方所接受。如Your coat is a little bit dirty.此句中,说话人意识到了对方的衣服有些不得体,但直接的批评可能会引起对方不悦,甚至伤害对方的感情,而通过模糊语言“a little bit”来修饰“dirty”,既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又缓和了评判的语气,达到了预期的交际目的。   3.5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形象性。
  用模糊语言来描摹事物,虽然不够精确,但能使表达生动、形象。尤其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故设模糊,营造一种意境,抒发一种情感,使读者发挥想象,产生美感。例如:“The Big Horn canyons were incredible,with four and five distinct layer s of pine trees somehow clinging to the steep,rocky walls.”(JOURNEY WEST)句中的incredible,four and five layers,somehow均是模糊性语言,虽然four和five是精确数字,但这里究竟指四层还是五层,somehow指人为原因还是大自然的力量无不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些模糊词汇给读者与客体造成了空间和理上的距离,从而显得扑朔迷离,充满美感,使表达更形象,更具表现力。
  4.模糊语言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启示意义,主要体现在师生双方。一方面,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观念,通过在课堂上使用模糊语言来正确引导学生,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学习并掌握模糊语言可以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4.1教师应更新观念,注重对模糊语言的运用。
  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枯燥的讲授。教师可通过以下几种模糊表达使语言更具艺术性,让课堂更加生动:(1)将某些意义模糊的词语附加在概念和意义明确的表达之前,使整个表达具有模糊性,如:“I will give you about 5 minutes to discuss the topic.”可使教师在课堂任务的布置上留有时间余地;(2)利用模糊语言来缓和命令语气,使学生更易接受,如:I would suggest you practice more after class.(3)利用模糊结构,如通过虚拟语气、委婉否定结构等特殊句式来指正学生的错误、表达正确的观点,如:If I were you,I would say it in this way.(4)在表达中运用意义本来就模糊的词语,对学生进行委婉地批评,如:Most of the students behaved well in this dictation,but only some of you leave a lot to be desired.
  显然,这些模糊语言的使用可使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更为流畅,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更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2学生应提高认识,加强对模糊语言的学习。
  学生常常会发现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精确的、规则的语言知识往往与实际运用相脱离,或者有些语言现象明明不符合他们潜意识中的规则却被频繁使用着,这正是由于语言是灵活的、发展的。有时语言需要精确的表达,有时却需要通过模糊手段来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增强对模糊语言的认识,把握英语学习中的模糊性已成为增强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必要途径。研究证明,掌握语言的模糊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直接感受能力,有利于改变教学中的错误导向,还英语教学的本来面貌(胡斌,2002)。
  模糊语言形象生动,且富有含蓄性、委婉性、暗示性及灵活性。恰到好处地运用模糊语言,能够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艺术性,丰富学生的语言体验,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5.结语
  综上所述,模糊语言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合理运用模糊语言不仅无损于人类语言的有效交际,反而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柔性和张力。同时,模糊语言强大的语用功能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恰当的模糊语言能帮助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使课堂交际礼貌和得体,也能更加客观准确地传授知识,实现高质、高效的英语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Brown.J.Vocabulary:Learning to Be Imprecise[J].Vocabulary:Modern English Teacher,1979(7):25-27.
  [2]胡斌.把握英语教学的模糊性[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2(1):53-54.
  [3]刘宁.模糊性词语及其语用功能[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6):31-32.
  [4]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既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及归宿,又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营造一个主动发展、主动探究的氛围,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标。  一、创新的重要作用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阶梯,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所在。创造性思维是创造的核心动力,它指人们在实践学习生活中,根据自己的目的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的、独自创造的、具有新的特点的思维方
摘 要: 行动导向教学法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将多种教学方法、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实践改革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通过分析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韩语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确定学生为学习主体,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极大的帮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创新意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行动导向教学法 高职韩语教学 重要作用  行动导
摘 要: 现代社会对儿童教育日益重视,其中儿童双语教育,即中国儿童的英语教育开展得红红火火。不置可否,众多专家皆认为中国儿童的英语教育存在英语环境严重缺乏、语音标准化困难、母语控制强及“哑巴”英语等问题。这些问题正在挫伤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使得很多儿童得不到很好的教育。中国正大规模推广一种新式的教学方式——“奥尔夫教学法”,该方式将枯燥的教育音乐化、情景化,能极大程度地激发儿童的潜能,开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