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韩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8981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行动导向教学法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将多种教学方法、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实践改革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通过分析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韩语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确定学生为学习主体,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极大的帮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创新意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行动导向教学法 高职韩语教学 重要作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实践改革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将多种教学方法、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方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1.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定义
  行动导向也称行为导向、实践导向,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理念、方案。德国已经普遍接受并推广行动导向教学,目前在我国部分高校也积极推行此项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行动导向驱动”,实施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进行精心设计,组织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使学生充分动用心、脑、手,身体力行获取知识、技能,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自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韩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韩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韩语教学中的设计要求
  (1)明确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能力目标;(2)引入汉语教学内容,创设汉语沟通情境;(3)对于一些实际教学内容,教师进行引导,使学生自主操作训练;(4)教师先进行实例操作示范,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改造;(5)积极进行讨论总结;(6)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多进行练习巩固;(7)对实训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
  3.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施
  3.1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教学法。采用视频资料、电子教案等一系列现代化教学手段达到可视、可听、可动效果,构建专业学习网络,利用网络的通信功能进行学习协商、讨论。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等各类资源;开展汉语知识讲座,邀请韩国学生到校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教育充分结合。
  3.2课内外实践活动教学法。结合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参与韩语演讲、辩论比赛等实践,使学生深刻体验韩语知识的趣味性,提高学习兴趣。
  3.3角色扮演教学法。将学生分组进行韩剧中主人公的角色扮演,使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充分应用所学知识,这样不但能锻炼、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4任务行动导向教学法。基于教学内容设计专题活动,让学生策划促销活动。学生便会积极运用所学韩语知识,搜集相关内容、资料,进行分小组的针对性探讨,找出执行任务的方法及技能,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而且可以掌握一些搜集信息的方法。
  4.教学实施过程
  4.1精选任务
  以学生的课程接受程度和实际需求为依据进行课程设计,做到将任务及活动与整个韩语课程体系的知识点有机结合,适当增加一些难度,方便学生学好新知识、新技能的同时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难题。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坚定了对韩语专业发展的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所以在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过程中,选择、设计任务是关系其结果的关键因素。
  4.2创设情境
  创设和教学内容相关的特定情境,引导学生在特定情境中亲身感受情感的变化,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能够提高学习自觉性及主动性,增强学习热情,对学生职业意识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例如进行教学时可以多开展一些融汇了韩语知识点的竞争性小游戏,让同学们进行分组交流,抒发个人意见,再派出一位代表参加游戏进行比赛。由于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性高,全心投入,会记忆更加深刻,还增强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感到真实的同时,又充分发挥教学的时效性。
  4.3自主探究
  实施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个人看法及意见,将自己的见解进行阐述,求同存异,充分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教学过程是动态的思维过程,问题的出现是思维开展的前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自主发言的方式,针对某一项问题使学生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及观点,摆脱条框束缚,进行自我总结、自主探究,教师跟随学生思路,从旁进行引导、矫正,推进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4.4评价激励
  评价激励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方式。采取评价激励措施不仅能够促进师生感情的培养,使师生关系融洽,而且在无形中会形成一个和谐、无拘束的课堂气氛,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有益。评价激励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亲其师,信其道”,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成就感。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可以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存在,学生心理健康需求得以满足,可以增强自信心。评价激励的方式有口头评价激励及书面评价激励两种形式。针对学生层次的不同,提问适度的问题,在学生回答正确后适时给予鼓励、肯定;批改作业时可适当批注一些激励性评语。
  5.结语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实践改革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将多种教学方法、技术有效结合,是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采用行动导向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相互补充的方式进行授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高职韩语教学中要有效地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有效地提高韩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推动韩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相玉.高职应用韩语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04).
  [2]王开富.行动导向教学的特征及其意义[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05).
  [3]张尚伟.行动导向教学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0).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预设和生成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必须对这节课要上的内容进行预设。但是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生成往往会出现特殊情况,有时达不到预设要求,有时会超过预设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中的接受能力,以及学习中的生成情况,适时地调整教学中的预设,使得两者能够尽可能地接近,以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 教学预设 课堂生成 课前调研 开发资
21世纪的今天,将多媒体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寓教于乐,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寓学于乐,学生可以轻松学习数学知识,不会感到抽象和枯燥。但是如何最大限度发挥现代教学设备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主动性,是每个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经过几年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既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及归宿,又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营造一个主动发展、主动探究的氛围,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标。  一、创新的重要作用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阶梯,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所在。创造性思维是创造的核心动力,它指人们在实践学习生活中,根据自己的目的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的、独自创造的、具有新的特点的思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