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起,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在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开设小学英语课程,让孩子更早地接受英语教育。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相信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就打下坚实的基础。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很多家长都相信教师的权威,前去咨询教师,现有几点建议供您参考,希望对孩子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培养兴趣
三年级是学习英语的起始年级,这一时期的教学重点并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英语知识,而是重点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更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一且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乐于接触它,并兴致勃勃地全身心投入学习和探索,变“苦学”为“乐学”,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教师也意识到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性,在课堂上采取一系列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并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家长同样可以将兴趣培养延伸至家庭,让孩子感受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无处不在。
二、营造氛围
在学校中,学生每周只能上4节英语课,仅依赖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家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采用以下的建议尝试一下:
1 在家中经常播放曲调简单、生词较少的英语儿歌,既可以愉悦孩子的身心,还可以帮助他们在不经意中感知英语。时间长了,孩子可以自己模仿哼唱出来,他们的模仿能力有时会超出家长的想象。
2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所学内容,找机会与孩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鼓励孩子将每日的问候语改用英语表达。再如,刚学过家具类单词,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作单词卡片,贴在相应家具上,让孩子在家中感觉英语的存在,促使他们主动运用英语,在不知不觉中对英语产生兴趣,产生感情,产生学习需要,形成学习动机。
3 在公共场所会有一些中英文标注的公共标志,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注意并记住;去超市购物,家长可以让孩子将货架上的物品用英语表述;在人群中,家长可以让孩子用英语说出人们服饰的颜色……只要家长做个有心人,努力把英语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就一定能引导孩子主动运用英语,产生学习需要,形成学习动机。
三、合理期望
我听过很多家长抱怨,因为他们都认为三年级是英语的入门阶段,但是每次考试孩子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我便会问:“什么样的成绩才令你满意呢?”大部分的回答是:“100分最好,最差也要98分、99分吧。三年级的英语都考不好,到以后还怎么学呢?”
在家长的心目中,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优秀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孩子的接受能力是存在差异的。孩子初学英语时,不要给他们太多的压力,不要总是将成绩看得太重。如果因为没有取得家长满意的成绩而被家长经常指责,孩子会对英语产生恐惧,甚至是出现反感的情绪,对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四、拓展知识
英语作为一门通用语言,学习它并不意味着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它同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还有益于加深对该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在英语学习中,往往会涉及国外的一些风土人情,每每遇到这一情况,我总是尽量将其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也进一步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五、科学辅导
现在有很多的家长学历都非常高,当孩子在英语学习中出现困难时,他们很乐于帮忙,但有时也会适得其反,因为研究表明,孩子在接受新知识时都会“先入为主”。有一次,我们的教学内容是学习“洋快餐”类词汇,我将“汉堡包”的实物刚拿出来,就有学生脱口而出,结果他的发言却引起了全班哄堂大笑。原来,他将这个单词用说中文的腔调读了出来,被同学笑得莫名其妙。课后,我问他为什么会这样读,他很无辜地说:“是我爸爸教我的。”我对他的读音进行了纠正,但遗憾的是,有好长一段时间,他在课堂上发言时,如果碰上“汉堡包”这个单词都要迟疑一会儿。
我的建议是,如果家长对自己的英语读音没有把握,那么碰到类似的情况,完全可以请孩子自己去听教材磁带,既保证了读音的正确,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以上几点建议是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得来的,也许还比较片面,但我相信对家长还是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孩子的英语学习共同努力,让孩子迈出英语学习坚实的第一步!
一、培养兴趣
三年级是学习英语的起始年级,这一时期的教学重点并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英语知识,而是重点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更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一且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乐于接触它,并兴致勃勃地全身心投入学习和探索,变“苦学”为“乐学”,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教师也意识到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性,在课堂上采取一系列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并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家长同样可以将兴趣培养延伸至家庭,让孩子感受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无处不在。
二、营造氛围
在学校中,学生每周只能上4节英语课,仅依赖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家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采用以下的建议尝试一下:
1 在家中经常播放曲调简单、生词较少的英语儿歌,既可以愉悦孩子的身心,还可以帮助他们在不经意中感知英语。时间长了,孩子可以自己模仿哼唱出来,他们的模仿能力有时会超出家长的想象。
2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所学内容,找机会与孩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鼓励孩子将每日的问候语改用英语表达。再如,刚学过家具类单词,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作单词卡片,贴在相应家具上,让孩子在家中感觉英语的存在,促使他们主动运用英语,在不知不觉中对英语产生兴趣,产生感情,产生学习需要,形成学习动机。
3 在公共场所会有一些中英文标注的公共标志,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注意并记住;去超市购物,家长可以让孩子将货架上的物品用英语表述;在人群中,家长可以让孩子用英语说出人们服饰的颜色……只要家长做个有心人,努力把英语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就一定能引导孩子主动运用英语,产生学习需要,形成学习动机。
三、合理期望
我听过很多家长抱怨,因为他们都认为三年级是英语的入门阶段,但是每次考试孩子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我便会问:“什么样的成绩才令你满意呢?”大部分的回答是:“100分最好,最差也要98分、99分吧。三年级的英语都考不好,到以后还怎么学呢?”
在家长的心目中,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优秀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孩子的接受能力是存在差异的。孩子初学英语时,不要给他们太多的压力,不要总是将成绩看得太重。如果因为没有取得家长满意的成绩而被家长经常指责,孩子会对英语产生恐惧,甚至是出现反感的情绪,对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四、拓展知识
英语作为一门通用语言,学习它并不意味着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它同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还有益于加深对该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在英语学习中,往往会涉及国外的一些风土人情,每每遇到这一情况,我总是尽量将其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也进一步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五、科学辅导
现在有很多的家长学历都非常高,当孩子在英语学习中出现困难时,他们很乐于帮忙,但有时也会适得其反,因为研究表明,孩子在接受新知识时都会“先入为主”。有一次,我们的教学内容是学习“洋快餐”类词汇,我将“汉堡包”的实物刚拿出来,就有学生脱口而出,结果他的发言却引起了全班哄堂大笑。原来,他将这个单词用说中文的腔调读了出来,被同学笑得莫名其妙。课后,我问他为什么会这样读,他很无辜地说:“是我爸爸教我的。”我对他的读音进行了纠正,但遗憾的是,有好长一段时间,他在课堂上发言时,如果碰上“汉堡包”这个单词都要迟疑一会儿。
我的建议是,如果家长对自己的英语读音没有把握,那么碰到类似的情况,完全可以请孩子自己去听教材磁带,既保证了读音的正确,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以上几点建议是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得来的,也许还比较片面,但我相信对家长还是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孩子的英语学习共同努力,让孩子迈出英语学习坚实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