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初中体育教学谈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_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正在与国际接轨,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评价标准和传统的教学思想理念,在认识和理解上,会发生很大变化,产生很大的疑惑和出现理解的误区,需要我们去重新适应和理解。如何让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评价机制真正全面的深入落实和实施,扭转传统教育思想不良部分的束缚,用新课程的思想观念,冲洗传统教学观念不良部分的污泥浊水,挣脱束缚我们几十年的影响学生能力发展、限制教师展示才华和发挥空间的铁链枷锁,跨越式的达到新课程精神要求的境界。是摆在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和体育与健康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一年来,在总结过去我们取得的成绩和存在不足的基础上,特别是实施新课标以来的体育教学情况,我们觉得:初中体育教学尽管有盲区,但在教学理念,教学形式,评价机制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足以可以显示教改的阶段成果。具体表现:
  一、领导重视课改 、教师关注课标
  各级学校领导,对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十分重视,认识较高,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能亲自带骨干教师参加各类会议接受新理念;走出去处参观学习;深入基层和教师座谈、研讨、研究实施方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对此,广大教师也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积极探讨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的精神,领会其实质,积极开动脑筋设计体育教学方法,适应新课改形势的需要和要求。在行动上积极大胆进行实验,抛弃框框,探索课改新途径,摸索经验,积极投身校本教研活动,为全面适应性课程进行铺垫。
  二、改变教学模式
  1.体育教师自身的习惯
  每位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都能于在不自觉中形成一种符合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是却能束缚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使自己陷入条框之中,易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無论遇到什么课题都是如此。这种固定的模式时间一长会给学生带来很大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没有达到体育课所要求的多种教育的作用。类似这样的问题还表现在对教材的使用和选择上,不思创新,不求进取,自我感觉良好。
  2.课堂结构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脚,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教无定法”,现代体育教学提倡课堂教学、结构的多元化,根据课的类型、教材内容、组织形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有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课堂结构,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既完成一节课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也要在内容之间巧妙转换,体现体育教学的连贯性,不断发展和突破,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理念时尚、改革意味浓烈
  课程改革的实施,为体育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迎来了体育的科学春天。以新理念、新形式、新教学方法为指导思想的各类教研活动,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令看课教师耳目一新,受益非浅。实验中学实施的自选项目上课形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和理念,具体表现在给教师足够的选择空间,教学内容自定,教学形式不限;给学生充分选择余地,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和展示才华的机会。
  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我们在教材教法多样性上的处理上,进行了大胆尝试,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引进多种土教材,满足不同学的不同需要。我们知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哪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需要根据授课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而定,决不能千篇一律,受任何形式的束缚,要以学生喜欢、愿学、能学为前提。
  四、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碍于素质教育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七八十年代的青少年,形成了一定的效应。但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地变化进步的。现实中,我们面对的是在优越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小太阳、小皇帝”,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易产生兴趣,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爱上体育课,却不愿意参加剧烈或难度较大的活动,更不愿意在活动中受到太多的约束。再加上班级人数多,肥胖儿多,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弱,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我们本来可以利用这些因素有针对性地加以突破,但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无形中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使课的形式单调,同时也无情的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五、评价得体、教学相长、评价机制趋于合理化
  课程评价是当前教育研究领域中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课改发展的进程。以往的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价中,推崇和借鉴的是统计学中的正态分布原理。现代教学评价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重视发展过程,关注个体差异,重综合评价和多元化评价。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评价问题是一直困扰广大教师的难题,难就难在尺度的把握上,其难度就是难在对新课标的认识和理解上,注重终结忽略过程。找不准和发现不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吝惜分数,不愿奖励。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看到每一个学生进步,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
  综上是实施课程标准以来,在体育教学课堂上表现出的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教学形式、新的评价意识。但坦诚的说在实施和贯彻新课标过程中,发展是不平衡的。仍有许多教师的教学理念尚停滞在传统教学的束缚中,迈不开应该迈的一步,原地踏步,停滞不前。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而思维品质的优劣决定着思维能力的强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就一定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其不断发展。  【关键词】数学 训练 促进 思维 品质 发展  一、以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为手段,巧抓本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就是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
【摘要】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我国小学教育在教育方法以及教学理念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有效的改革手段,推动了小学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但是由于小学音乐教学在小学教育中一直处于被忽视状态,而小学音乐教学在课堂教学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造成不良影响。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化问题展开分析研究,希望通过笔者的努力找出小学音乐教学优化的有效途径,推动学
【摘要】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对学生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法律知识教育,社会发展常识教育,中国基本国情和基本国策教育,并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始终贯穿思想道德教育。发挥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优势,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政治 教学 任务  第一、把培养学生的好品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做人的前提是要具备良好的品质。因此,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诚信品德
在新的教学目标形势下,培养学生积极的创作意识,锻炼学生的写作技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成为新的教学任务。写作能力是对一名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锻炼与培养。高中学习阶段,学生进入了英语学习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平时考试还是最后的高考,英语作文都占据了非常大的分数比重,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苦心经营的问题。  在英语作文教学整个过程中,讲评环节属于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环
【摘要】知识时代到来、基础教育改革、高考改革都对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出要求。我们高中历史老师在教学中要大胆重组活化教材、发挥教师个人魅力、努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调动学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生成教学资源,在历史课外实践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教育改革 高中历史教学 人文素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