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债务加入与保证的区分及其规则适用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wei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债务加入作为扩大债权受偿机会的增信措施,具有近似于保证的担保功能,但其并不属于典型的担保方式。区分债务加入与保证,应当以措辞的文义优先,辅之以履行顺位、当事人的履行行为、利益关系等因素;存疑时,应推定为保证而非债务加入。《民法典》第552条关于债务加入的规定略显简单,其规则的具体适用须结合保证及连带债务的相关规定予以展开。《民法典》中关于保证人主体资格的限制对债务加入人应予适用,且债务加入协议应满足书面形式的要求;债务加入人享有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权、因加入债务而产生的抗辩权、因债务自身瑕疵而产生的抗辩
其他文献
在开展具体的历史研究之前,首先需建构一个基础性的"文化理论",这种"基础理论研究"会直接影响到"历史研究"的"结论是否可靠"以及"有何当代价值".通过对江南文化基本概念、范畴体系、学科框架的研究和建设,促进不同学科、不同门类视界融合与综合创新,以"整体研究"规范和引导"单体研究",把江南文化研究提升到系统和整体的理论高度.这不仅决定着江南文化研究自身能抵达何种学术境界,也决定着这项研究对长三角一体化实践可以提供何种智力支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江南文化和城市研究,一是要注重处理好"历史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关
方东美的"生生美学"以中国文化为本体,贯之以"生生之道",言及体现普遍生命创造的生生之美、融贯之美、无言之美,融通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与中国大乘佛学,对中国人的艺术理想进行了精妙阐释,其目的在于生命境界的提升.对方东美"生生美学"思想的探索,为我们建立体现民族精神、融贯古今中西的"生生美学"体系,推动中国美学走向世界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和重要意义.
我国学界的信仰研究,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和深化正在进入系统化推进和信仰学建构的阶段。着眼于信仰学构建,需要对信仰研究的理念进行梳理和阐述,以便为进一步明确具体研究方法奠定基础。信仰学研究应树立全视角和系统化的理念,坚持观察和体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个体视角与群体视角相结合、历史考察与现实关注相结合,以及学理阐述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新文科为应对优化学科结构、培养创新型人才、协同解决全球化事务而提出,大学通识教育是新文科开展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本文针对当前大学通识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出创新培养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大力推出"金课"、强化"硬核"能力的策略,形成探索新文科发展的新格局、新观念、新方法、新模式和新路径.
《草原帝国》是一部草原游牧民族和农耕社会的碰撞交融史.我们甚少从草原民族的角度,从其发源地欧亚草原出发,来更为客观公正地理解游牧民族在历史进程中扮演的角色.事实上,
我国2021年民法典作为世界上法典化国家最新的一部民法典,有其独特的结构。其中,侵权责任独立成编并规定在民法典的最后一编,便是特色之一。加之,我国民法典没有“债法总则”,因此,必须找出侵权责任编在民法典中的坐标定位。另外,侵权责任编之外在体系、内在体系是什么?其外在体系属于逻辑体系,它是由不同内涵的概念通过涵摄技术构成的体系。从民法典的视角看,是否任何损失都能够得到赔偿?答案是否定的。“损害自负”是基本原则,只有例外的情形才能获得赔偿——这种例外就是符合一定要件。作为一般侵权责任来说,以“过错(暂且认为过
隐私权的性质在其与个人数据保护的关系探讨中日渐模糊,背后掩藏的是隐私权认识方法的缺陷及其价值意义的忽略.对于隐私权的认识,要突破传统自由理论和利益法学的视野局限,并进行诠释性还原.作为一种思想价值,隐私权奠基于久远的哲学生活与德性,并受到非理性人文思潮的显著影响.作为一种法律价值,隐私权从诞生之时起便是对传统自由权的超越,是在个人道德自主理念基础上对绝对私人领域的理想追求.在法律体系中,隐私权与人格尊严之间具有必然相互引出的特别亲密关系.这导致隐私权与个人数据保护权在价值目的诉求和规范结构关系上,呈现出质
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反生态本质的揭示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生态特征的阐释构想,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形成的欧美生态社会主义学派所持续关注的主题,它包含着丰富的关于抗拒或替代资本主义反生态的经济制度及其国际秩序的生态社会主义选择的理论论证与愿景构想.但迄今为止,现实中并未出现欧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性质或取向的经济社会绿色变革案例.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可以从过去半个多世纪欧美生态社会主义学派的理论及其对生态经济的讨论中受到一定启发,但仍需我们根据我国实际不断去探索、实践.
如谓“见缘起者见法,见法者见缘起”,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思想.原始佛教的缘起思想,根本在于以因果关系说明事物.缘起思想不仅发展为说明人之生死因果的“十二缘起”理论,而且通
国立山东大学系全面抗战前13所国立大学之一,也是唯一一所停办又复校的国立大学.在抗战初期,学校从青岛通过陆路、水路辗转迁至四川万县,校产损失惨重.暂时停办后,部分校产又被借用于他校,教职员工被安排到国立编译馆工作,学生并入在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国民政府教育部曾成立国立山东大学校产保管处,负责校产保管和师生后续安排.经过多方努力,国立山东大学于1946年在青岛复校,学校发展重回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