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内在与外在体系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2021年民法典作为世界上法典化国家最新的一部民法典,有其独特的结构。其中,侵权责任独立成编并规定在民法典的最后一编,便是特色之一。加之,我国民法典没有“债法总则”,因此,必须找出侵权责任编在民法典中的坐标定位。另外,侵权责任编之外在体系、内在体系是什么?其外在体系属于逻辑体系,它是由不同内涵的概念通过涵摄技术构成的体系。从民法典的视角看,是否任何损失都能够得到赔偿?答案是否定的。“损害自负”是基本原则,只有例外的情形才能获得赔偿——这种例外就是符合一定要件。作为一般侵权责任来说,以“过错(暂且认为过
其他文献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对园区内的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如何实现从生态小省到生态大省的转变,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是当地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进行案例研究,试图通过一系列的田野调查,搭建国家公园特许经营模式的概念性框架,研究发现资源开发利用决策权、相关主体参与许可权与制度运行的监督权是理论的核心,继而发展出一个服务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特许经营的具体新模式。本文拓展了地方政府在特许经营模式实现过程中的主导驱动角色
我国学界的信仰研究,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和深化正在进入系统化推进和信仰学建构的阶段。着眼于信仰学构建,需要对信仰研究的理念进行梳理和阐述,以便为进一步明确具体研究方法奠定基础。信仰学研究应树立全视角和系统化的理念,坚持观察和体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个体视角与群体视角相结合、历史考察与现实关注相结合,以及学理阐述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新文科为应对优化学科结构、培养创新型人才、协同解决全球化事务而提出,大学通识教育是新文科开展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本文针对当前大学通识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出创新培养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大力推出"金课"、强化"硬核"能力的策略,形成探索新文科发展的新格局、新观念、新方法、新模式和新路径.
《草原帝国》是一部草原游牧民族和农耕社会的碰撞交融史.我们甚少从草原民族的角度,从其发源地欧亚草原出发,来更为客观公正地理解游牧民族在历史进程中扮演的角色.事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