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让每一个孩子拥有美丽的春天,让每一个生命都满怀信心地成长,是武城县第二实验小学全体教师最大的心愿和幸福。学校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校训,倡导“自主合作,勤奋求真”的学风,确立了“创建特色名校,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目标。
以服务师生为本,改善办学条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人数越来越多,造成班额过大,功能室紧缺,原有办学条件已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为彻底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员工科学谋划,锐意进取,努力拼搏,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为了使学生们在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下学习生活,学校对教学楼重新进行粉刷装修,把楼道、墙壁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建设了丰富的走廊文化:一楼以“养成习惯,规范行为”为主题的走廊文化,对低年级的孩子们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二楼以“明理通达,学会做人”为主题,对学生进行明理教育;三楼以“自强不息,立志成才”为主题,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洁净优雅的校园环境,陶冶了学生的情操,美化了心灵,启迪了智慧。
以德育为灵魂,创建和谐校园
以活动为载体,落实德育教育 如:老年公寓开展送温暖活动;开展“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六一节向贫困小朋友送去诚挚的祝福……此外,学校红领巾广播站还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同学们在轻松的娱乐中与学校的小主持人一起成长进步。
注重环境育人 校园内,名人挂画、警示标牌等随处可见;在各班教室外,色彩斑斓的小展板展示着学生的个人风采、班级的特色。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墙一壁都是知识和精神的载体,操场四周的围墙文化更是蕴含着浓厚的育人氛围。让每面墙壁会“说话”、每个景点润人心。
注重家庭教育指导 学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教育讲座,指导家长教育孩子。邀请中国关工委感恩励志演讲团来校做精彩报告,让学生、家长受到心灵的洗礼。
注重安全教育 为了确保孩子的安全,学校领导每天轮流值班,除了正常教学活动外,每天课间、上学前、放学时,都在校园里、楼梯间、校门口巡视,风雨无阻。
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提升教学质量
深化课改,强化研训 学校提倡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情注入教学;把信心留给学生。让课堂更有活力;让训练更加充分;让教学更富创新,使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同时,以优质课、观摩课、公开课为平台,促使教师相互学习。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学校帮助其树立“一年入门,三年达标,五年成骨干,十年成名师”的志向,并以开展每年一度的青年教师“讲课大比武”为载体,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打造特色课堂,体验名师风采 学校注重校本师资开发与提高,努力建立一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科研型教师队伍,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学起来”的形式,大力支持教师走出去听课学习,感受窗外世界的精彩。同时,学校启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共同提高”的青蓝工程。为广大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促进教师交流互动搭建了平台。
以特色教育为载体,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注重特色办学,先后确立三个学生素养特色,两个学生管理特色。
三个学生素养特色 即:“古诗文诵读”“语文知识积累”“写字教学”。
诵读——经典伴我行,书香溢校园。在“古诗文诵读”活动中,学校创设适宜读书的人文环境,营造读书的立体时空,把读书活动向家庭、社会延伸,倡导亲子共读,假日阅读。同时开展“星级诵读大王”、诗配画、诗配歌舞等活动,激发师生的热情。积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学校要求中高年级学生建立“语文知识积累”专用本,每周积累两次,内容涉及难以识记的字词、格言警句、歇后语、古今诗文等。写字——书品即人品、写字学做人。学校要求每天下午最后10分钟师生携手“汉字天天练”,校内、班内分别开辟“小小书法家”展台,每周展览一次优秀作品。
两个学生管理特色 即:“星级学生评选”“快乐大课间”。“星级学生评选”依照小学生守则和规范,从言语、行动、习惯、品德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星级榜,每月开展一次星级学生评选,评选出本班的十星少年,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自强、自立、自信的成长意识。“快乐大课间”利用每天上午体育活动30分钟的时间,把学校购置的体育器材发放到各班,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室外活动,班班有活动计划,有活动特色,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学校生活的幸福和愉悦。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众多荣誉面前,学校全体师生没有止步,更不敢有任何懈怠。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远大的理想,更完美的目标激励着师生不懈地追求,向着未来海岸,扬帆起航!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第二实验小学)
以服务师生为本,改善办学条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人数越来越多,造成班额过大,功能室紧缺,原有办学条件已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为彻底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员工科学谋划,锐意进取,努力拼搏,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为了使学生们在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下学习生活,学校对教学楼重新进行粉刷装修,把楼道、墙壁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建设了丰富的走廊文化:一楼以“养成习惯,规范行为”为主题的走廊文化,对低年级的孩子们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二楼以“明理通达,学会做人”为主题,对学生进行明理教育;三楼以“自强不息,立志成才”为主题,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洁净优雅的校园环境,陶冶了学生的情操,美化了心灵,启迪了智慧。
以德育为灵魂,创建和谐校园
以活动为载体,落实德育教育 如:老年公寓开展送温暖活动;开展“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六一节向贫困小朋友送去诚挚的祝福……此外,学校红领巾广播站还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同学们在轻松的娱乐中与学校的小主持人一起成长进步。
注重环境育人 校园内,名人挂画、警示标牌等随处可见;在各班教室外,色彩斑斓的小展板展示着学生的个人风采、班级的特色。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墙一壁都是知识和精神的载体,操场四周的围墙文化更是蕴含着浓厚的育人氛围。让每面墙壁会“说话”、每个景点润人心。
注重家庭教育指导 学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教育讲座,指导家长教育孩子。邀请中国关工委感恩励志演讲团来校做精彩报告,让学生、家长受到心灵的洗礼。
注重安全教育 为了确保孩子的安全,学校领导每天轮流值班,除了正常教学活动外,每天课间、上学前、放学时,都在校园里、楼梯间、校门口巡视,风雨无阻。
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提升教学质量
深化课改,强化研训 学校提倡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情注入教学;把信心留给学生。让课堂更有活力;让训练更加充分;让教学更富创新,使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同时,以优质课、观摩课、公开课为平台,促使教师相互学习。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学校帮助其树立“一年入门,三年达标,五年成骨干,十年成名师”的志向,并以开展每年一度的青年教师“讲课大比武”为载体,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打造特色课堂,体验名师风采 学校注重校本师资开发与提高,努力建立一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科研型教师队伍,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学起来”的形式,大力支持教师走出去听课学习,感受窗外世界的精彩。同时,学校启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师徒结对,共同提高”的青蓝工程。为广大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促进教师交流互动搭建了平台。
以特色教育为载体,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注重特色办学,先后确立三个学生素养特色,两个学生管理特色。
三个学生素养特色 即:“古诗文诵读”“语文知识积累”“写字教学”。
诵读——经典伴我行,书香溢校园。在“古诗文诵读”活动中,学校创设适宜读书的人文环境,营造读书的立体时空,把读书活动向家庭、社会延伸,倡导亲子共读,假日阅读。同时开展“星级诵读大王”、诗配画、诗配歌舞等活动,激发师生的热情。积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学校要求中高年级学生建立“语文知识积累”专用本,每周积累两次,内容涉及难以识记的字词、格言警句、歇后语、古今诗文等。写字——书品即人品、写字学做人。学校要求每天下午最后10分钟师生携手“汉字天天练”,校内、班内分别开辟“小小书法家”展台,每周展览一次优秀作品。
两个学生管理特色 即:“星级学生评选”“快乐大课间”。“星级学生评选”依照小学生守则和规范,从言语、行动、习惯、品德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星级榜,每月开展一次星级学生评选,评选出本班的十星少年,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自强、自立、自信的成长意识。“快乐大课间”利用每天上午体育活动30分钟的时间,把学校购置的体育器材发放到各班,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室外活动,班班有活动计划,有活动特色,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学校生活的幸福和愉悦。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众多荣誉面前,学校全体师生没有止步,更不敢有任何懈怠。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远大的理想,更完美的目标激励着师生不懈地追求,向着未来海岸,扬帆起航!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