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对于电网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然而实际运行的农村电网中存在的例如网络损耗比较大而造成的供電成本太高、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比较低、供电的电压和频率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等问题。基于此,作者将从网络的整体规划布局到局部的输配电设备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的降低电网损耗,提高电网质量和可靠性的措施,从而有效的改善农村电网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 电网 建设
中图分类号: [TU9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电网整体水平普遍的落后,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农村生活和发展的需要。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其对于农村的电网运行的质量、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性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尤其是节约型社会的提出,使得农村电网的合理化改进问题变得更加的重要和突出。
农村电网的现状
为了解决农村电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1998年以来,我国进行了全面的大规模的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目前的农村电网已经得到一定的改善。具体表现:变压器的损耗和低压线的损耗都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明显的提高了供电的质量,农村供电网络逐渐的趋向合理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居民的用电价格,特别是农村供电管理体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在这些进步和改善的同时也暴露出了部分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农村电网的规划和设计仍旧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由于受投资规模和建设周期的限制,往往只是重视改造的数量而忽视了农电改造的质量;农网改造所用设备材料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不高,如水泥电杆、综合配电箱等都是就近采购,质量和技术水平大多都不能满足国家及行业标准;过分的重视农村电网的社会效益,而忽视了农村电网的经济效益,造成电网运行成本一定程度上仍是很高。
农村电网改进的具体措施
2.1合理规划农村电网结构
在农村配电网的改进中可以使用“闭环结构开环运行”的电网方式,即农村电网本身是环形的,但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切断其中的部分线路,就是使它呈现辐射形,如果发生故障,则可以利用开关操作将失去电源的负荷转接到其他的线路上。这样可以保证一些负荷比较大的地方(如乡镇企业、学校以及乡镇卫生院等)不会出现由于某些线路或者是设备的修检而停电的现象。除此之外,农村电网的建设好需要坚持“布点密,半径短”的建设原则以及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电网整体结构,尽可能的避免迂回供电的现象。对于主接线,可以使用单母分段的接法,如果变电站的负荷相对比较的重要还可以加设旁路母线,从而保证农村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2降低功率损耗的措施
功率的损耗主要分为两种有功功率损耗和无功功率的损耗。通过理论的计算能够知道有功功率的损耗部分主要是集中在线路之上,而变压器部分的有功功率的损耗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尤其是在主要的干线上,往往由于输送的功率比较的高,从而占总有功功率损耗的比例也是相当的大。因而根据导线经济电流密度的要求要选择适合的导线直径,从而有效的降低线路的电阻,减少有功功率的损耗。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农村电网在建设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的优势,建设一些小型的电站,从而实现就近供电,这样一来就能够实现点对点的供电方式,从而避免了远距离输电造成的电能的损耗。要合理的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尽可能的使变压器的运行在经济运行区内,最好使用有载调压型、有载调容型、非晶合金型节能变压器。
对于无功功率的损耗,通过实际的分析了解到线路和变压器的损耗差不多。但是当到了用户这边,负荷的无功损耗比例比较的大,尤其是线路的末端。在进行电网改造的过程中,主变压器低压侧需要有足够容量的无功补偿装置,来补偿变压器空载的无功损耗,有效的减少线路传输的无功功率。依据网络参数,对于电网实施无功优化,对10kv线路成功的实现了无功就地补偿。对于那些无功消耗比较多的用户,例如农副业加工厂等,可以使用专用的变压器供电同时进行就地无功补偿。针对农村电网的特点使用的无功补偿装置有并联电容器、同步调相机和静止无功补偿器。对于那些经济不是很发达的无功负荷不是很重的地区可以使用并联电容器的方式;对于那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小型电站比较多的地区可以通过使用发电机进行补偿;而对于那些经济比较发达的无功损耗相对严重的地区可以通过使用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方式。
2.3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由于农村的配电网通常是放射状的,因而可以利用在分支线路上面安装分支开关,在重要的长线上安装重合器和分段器,从而配合上级保护和自动装置,消除电网的瞬时故障,隔离永久性故障。在10kv主干线上安装避雷器,减少因恶劣天气原因引起的故障。这样做能够有效的减少停电的范围,同时容易寻找故障点,从而方便尽快的修复,缩短农电的停电的时间。
同时,还要加强对于农村电网的运行监视和技术监视,能够准确的判断设备运行的情况。对于设备要定期进行检修,做好应修的必修,修则修好,而检修的时间要尽可能的调节安排在负荷比较低的时刻,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停电造成的不必要的影响。
2.4提高电压质量的措施
很多的农村地区都是处于地势偏远,损耗过多,很容易造成电压偏低,负载不能正常的运行,具体表现如下:感应电机温度升高,照明灯变暗的结果。对于这些问题通常采用的措施是在变压器上安装分接开关。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温压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因而对于那些家中有用电设备对电压的要求比较高的,建议安装稳压器,进行就地补偿。对于那些偏远的地区,可以充分的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建设小型电站,进行短距离的输电,从而减少其压降;对于那种地广人稀的地区,则可以通过提高电压的等级,例如将原来的35/10kv变压器变为110/10kv变压器进行供电,这样做就相当对地缩短了输电的等效电气的距离从而达到提高电压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增加无功补偿设备的方法来补偿无功,从而减少电压的降落,有效的提高用户端的电压的稳定性。
2.5农村电网保护的改建措施
随着电力技术和单片机技术快速的发展,微机保护不论是从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对于10kv线路可以使用二段式相间电流保护;对于35kv电网配置故障录波装置,输电线路配置自动重合闸;对于主变保护装置:一段配置瓦斯保护或纵联差动保护、二段配置低电压过电流保护。三段则配置过负荷保护,作为变压器对称过负荷的保护,带时限动作信号。
总而言之,目前农村电网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求,农村电网的改进必须加快进行,从各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保证农村电网的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陈拥军 何勇.我国农村电网建设改造的技术政策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6(1):66
[2].吴宇靖.建立科学的农网投融资体制.[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4(03)
[3].卢继平.叶全强.唐朝.徐琳.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电网建设的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2007(7):50
[4].王晓飞.农村电网的无功规划及其补偿方法.[J].科技资讯.2005(22)
[5].王文涛.提高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探讨.[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4(04)
关键词:农村 电网 建设
中图分类号: [TU9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电网整体水平普遍的落后,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农村生活和发展的需要。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其对于农村的电网运行的质量、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性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尤其是节约型社会的提出,使得农村电网的合理化改进问题变得更加的重要和突出。
农村电网的现状
为了解决农村电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1998年以来,我国进行了全面的大规模的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目前的农村电网已经得到一定的改善。具体表现:变压器的损耗和低压线的损耗都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明显的提高了供电的质量,农村供电网络逐渐的趋向合理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居民的用电价格,特别是农村供电管理体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在这些进步和改善的同时也暴露出了部分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农村电网的规划和设计仍旧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由于受投资规模和建设周期的限制,往往只是重视改造的数量而忽视了农电改造的质量;农网改造所用设备材料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不高,如水泥电杆、综合配电箱等都是就近采购,质量和技术水平大多都不能满足国家及行业标准;过分的重视农村电网的社会效益,而忽视了农村电网的经济效益,造成电网运行成本一定程度上仍是很高。
农村电网改进的具体措施
2.1合理规划农村电网结构
在农村配电网的改进中可以使用“闭环结构开环运行”的电网方式,即农村电网本身是环形的,但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切断其中的部分线路,就是使它呈现辐射形,如果发生故障,则可以利用开关操作将失去电源的负荷转接到其他的线路上。这样可以保证一些负荷比较大的地方(如乡镇企业、学校以及乡镇卫生院等)不会出现由于某些线路或者是设备的修检而停电的现象。除此之外,农村电网的建设好需要坚持“布点密,半径短”的建设原则以及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电网整体结构,尽可能的避免迂回供电的现象。对于主接线,可以使用单母分段的接法,如果变电站的负荷相对比较的重要还可以加设旁路母线,从而保证农村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2降低功率损耗的措施
功率的损耗主要分为两种有功功率损耗和无功功率的损耗。通过理论的计算能够知道有功功率的损耗部分主要是集中在线路之上,而变压器部分的有功功率的损耗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尤其是在主要的干线上,往往由于输送的功率比较的高,从而占总有功功率损耗的比例也是相当的大。因而根据导线经济电流密度的要求要选择适合的导线直径,从而有效的降低线路的电阻,减少有功功率的损耗。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农村电网在建设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的优势,建设一些小型的电站,从而实现就近供电,这样一来就能够实现点对点的供电方式,从而避免了远距离输电造成的电能的损耗。要合理的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尽可能的使变压器的运行在经济运行区内,最好使用有载调压型、有载调容型、非晶合金型节能变压器。
对于无功功率的损耗,通过实际的分析了解到线路和变压器的损耗差不多。但是当到了用户这边,负荷的无功损耗比例比较的大,尤其是线路的末端。在进行电网改造的过程中,主变压器低压侧需要有足够容量的无功补偿装置,来补偿变压器空载的无功损耗,有效的减少线路传输的无功功率。依据网络参数,对于电网实施无功优化,对10kv线路成功的实现了无功就地补偿。对于那些无功消耗比较多的用户,例如农副业加工厂等,可以使用专用的变压器供电同时进行就地无功补偿。针对农村电网的特点使用的无功补偿装置有并联电容器、同步调相机和静止无功补偿器。对于那些经济不是很发达的无功负荷不是很重的地区可以使用并联电容器的方式;对于那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小型电站比较多的地区可以通过使用发电机进行补偿;而对于那些经济比较发达的无功损耗相对严重的地区可以通过使用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方式。
2.3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由于农村的配电网通常是放射状的,因而可以利用在分支线路上面安装分支开关,在重要的长线上安装重合器和分段器,从而配合上级保护和自动装置,消除电网的瞬时故障,隔离永久性故障。在10kv主干线上安装避雷器,减少因恶劣天气原因引起的故障。这样做能够有效的减少停电的范围,同时容易寻找故障点,从而方便尽快的修复,缩短农电的停电的时间。
同时,还要加强对于农村电网的运行监视和技术监视,能够准确的判断设备运行的情况。对于设备要定期进行检修,做好应修的必修,修则修好,而检修的时间要尽可能的调节安排在负荷比较低的时刻,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停电造成的不必要的影响。
2.4提高电压质量的措施
很多的农村地区都是处于地势偏远,损耗过多,很容易造成电压偏低,负载不能正常的运行,具体表现如下:感应电机温度升高,照明灯变暗的结果。对于这些问题通常采用的措施是在变压器上安装分接开关。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温压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因而对于那些家中有用电设备对电压的要求比较高的,建议安装稳压器,进行就地补偿。对于那些偏远的地区,可以充分的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建设小型电站,进行短距离的输电,从而减少其压降;对于那种地广人稀的地区,则可以通过提高电压的等级,例如将原来的35/10kv变压器变为110/10kv变压器进行供电,这样做就相当对地缩短了输电的等效电气的距离从而达到提高电压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增加无功补偿设备的方法来补偿无功,从而减少电压的降落,有效的提高用户端的电压的稳定性。
2.5农村电网保护的改建措施
随着电力技术和单片机技术快速的发展,微机保护不论是从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对于10kv线路可以使用二段式相间电流保护;对于35kv电网配置故障录波装置,输电线路配置自动重合闸;对于主变保护装置:一段配置瓦斯保护或纵联差动保护、二段配置低电压过电流保护。三段则配置过负荷保护,作为变压器对称过负荷的保护,带时限动作信号。
总而言之,目前农村电网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求,农村电网的改进必须加快进行,从各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保证农村电网的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陈拥军 何勇.我国农村电网建设改造的技术政策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6(1):66
[2].吴宇靖.建立科学的农网投融资体制.[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4(03)
[3].卢继平.叶全强.唐朝.徐琳.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电网建设的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2007(7):50
[4].王晓飞.农村电网的无功规划及其补偿方法.[J].科技资讯.2005(22)
[5].王文涛.提高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探讨.[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