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化这个庞大的网络型生产工具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个角落。随着建设领域信息化的逐渐推进,有形建筑市场的信息化在整个建设领域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信息化在有形建筑市场中扮演什么角色呢?在信息化不断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思索呢?
关键词:信息化;有形建筑市场的信息化;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现阶段信息化在建设领域的渗透
信息化不是一件孤立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可以说信息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个角落 。 2006年,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对于“十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成果给予了肯定,并在第十一要点“积极推进建设领域科技创新”中,提出了加快推进建设领域信息化的要求,由此进一步明确了建设领域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形建筑市场(即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自20世纪90年代初按照建设部和监察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建设领域建立的一个集服务、管理于一体的窗口,它在规范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活动、从源头上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腐败行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在这个信息化在有形建筑市场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二、有形建筑市场的信息化
有形建筑市场的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助于政府管理部门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利于实现专业化、流程化的管理,有利于实现管理的闭合,减少漏洞,以及提高建筑市场的开放度和公平性,营造市场竞争氛围,最终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
1 信息发布公开,促进招标信息规范化
信息在招标工作中 , 贯穿于各个环节。信息是否沟通及时、是否掌握充分、是否公开透明 , 都可以直接影响到招标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建设工程信息网为发布工程信息搭建了平台,全市的工程项目统一在网上发布,建设单位发布招投标信息,委托代理机构进行招投标活动,施工企业可以通过登陆网站查询工程招标信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只要符合要求,都可以参与竞争。建筑信息市场逐渐透明,逐渐公开,建立“阳光招标”过程,规范建筑市场起到了一定作用。
2、建立评标专家信息库,规范专家评标行为
评标专家在招标评标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而优秀的评标专家对评标结果以及项目的完成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建立规范、系统、全面的评标专家库是有形市场专业化、技术化优势的依托。因此专家库建设和专家管理已成为有形建筑市场的重要工作。有形市场建立以来,在评标专家这一环节加强了管理,建立了评标专家系统,评标专家按工程类别分类并一一编号,存入评标专家数据库,在开标 24 小时之内随机抽取专家编号。在抽取专家时,现场封闭管理,监督部门现场监督。通过信息技术的大量运用,尽量不给投机者以可乘之机,做到规范评标行为,保证评标的公正性,也就是评标结果的公正性。规范专家评标行为,也给评标、定标提供了保证。
3、建立计算机辅助封闭评标系统,规范评标过程
评标过程管理是评标过程中功能最繁杂和最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专家抽取及通知、专家语音留言、专家指纹验证、评标监控、电子评标及答疑对讲系统。评标专家在封闭的评标区(手机屏蔽)可实现对开标现场情况的了解;可对投标企业的标书在不见面的情况下进行答疑和质询;可对企业的技术标情况实行暗标打分;对企业的经济标的工程清单应用计算机分析;采用多种计算方法为经济标进行分析计算;对企业的业绩情况采用备案资料打分;专家打分情况全纪录可分析评标专家的公正性;专家评标独立打分不能提前预知他人评标数据等。通过一系列信息化措施既提高了评标工作的效率,又由于采取的信息化措施而减少了人为因素的不公正影响。通过专家评标过程的评标监控,业主、监察部门、招标代表能够进入监控室对专家评标过程进行实时视频和语音监督,进一步规范评标行为过程。
4、建立中标公示制度,规范中标结果公示
为了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行为,建立了中标结果公示制度,利用信息网发布中标结果公示。为保证招标投标过程的公正性,公开招标的项目在招标结束后要在有形建筑市场、政务办理中心和建设工程信息网上进行发布中標结果的公示。在公示期间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可进行投诉,通过信息化工作使中标公示信息在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公开。尽可能地减少“串标、围标”现象的发生
三、有形建筑市场信息化建设发展中的问题
虽然全国各地的工程建设信息网网站建设从无到有,功能逐渐完善,内容不断丰富,服务逐步深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网站的建设只是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与建设部提出的建设行业信息化规划的总体要求相比,当前有形建筑市场信息化建设仍然需要我们去思索一些问题:1、对信息化建设的有没有充分重视 部分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认为信息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一把手"工程,主要是由于对行政管理、资源管理依赖较大,需要强有力的制度和行政手段作为支撑,但对该问题的忽视必然导致信息化建设的难以推动,或由于行政管理的壁垒形成信息孤岛,快速有效的信息采集、维护和处理的过程难以形成。 2、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资金力量投入是不是很充足
鉴于目前的体制和机制,难以引进较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既懂计算机专业知识、又懂建设行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缺乏;在信息化项目资金投入上,限于不同地区的财力和经济实力,以及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使构建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今后系统维护的投入不能得到充分保证。 3、对有形建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定位是不是很明确各地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在实践中通常认为,信息化建设就是开发一个网站,工程建设信息网建好了,信息化就完成了。工程建设信息网只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与社会进行交流的一个平台,一个终端。在这个终端之前,还有每一个具体业务工作的信息化。
关键词:信息化;有形建筑市场的信息化;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现阶段信息化在建设领域的渗透
信息化不是一件孤立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可以说信息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个角落 。 2006年,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对于“十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成果给予了肯定,并在第十一要点“积极推进建设领域科技创新”中,提出了加快推进建设领域信息化的要求,由此进一步明确了建设领域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形建筑市场(即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自20世纪90年代初按照建设部和监察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建设领域建立的一个集服务、管理于一体的窗口,它在规范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活动、从源头上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腐败行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在这个信息化在有形建筑市场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二、有形建筑市场的信息化
有形建筑市场的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助于政府管理部门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利于实现专业化、流程化的管理,有利于实现管理的闭合,减少漏洞,以及提高建筑市场的开放度和公平性,营造市场竞争氛围,最终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
1 信息发布公开,促进招标信息规范化
信息在招标工作中 , 贯穿于各个环节。信息是否沟通及时、是否掌握充分、是否公开透明 , 都可以直接影响到招标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建设工程信息网为发布工程信息搭建了平台,全市的工程项目统一在网上发布,建设单位发布招投标信息,委托代理机构进行招投标活动,施工企业可以通过登陆网站查询工程招标信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只要符合要求,都可以参与竞争。建筑信息市场逐渐透明,逐渐公开,建立“阳光招标”过程,规范建筑市场起到了一定作用。
2、建立评标专家信息库,规范专家评标行为
评标专家在招标评标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而优秀的评标专家对评标结果以及项目的完成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建立规范、系统、全面的评标专家库是有形市场专业化、技术化优势的依托。因此专家库建设和专家管理已成为有形建筑市场的重要工作。有形市场建立以来,在评标专家这一环节加强了管理,建立了评标专家系统,评标专家按工程类别分类并一一编号,存入评标专家数据库,在开标 24 小时之内随机抽取专家编号。在抽取专家时,现场封闭管理,监督部门现场监督。通过信息技术的大量运用,尽量不给投机者以可乘之机,做到规范评标行为,保证评标的公正性,也就是评标结果的公正性。规范专家评标行为,也给评标、定标提供了保证。
3、建立计算机辅助封闭评标系统,规范评标过程
评标过程管理是评标过程中功能最繁杂和最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专家抽取及通知、专家语音留言、专家指纹验证、评标监控、电子评标及答疑对讲系统。评标专家在封闭的评标区(手机屏蔽)可实现对开标现场情况的了解;可对投标企业的标书在不见面的情况下进行答疑和质询;可对企业的技术标情况实行暗标打分;对企业的经济标的工程清单应用计算机分析;采用多种计算方法为经济标进行分析计算;对企业的业绩情况采用备案资料打分;专家打分情况全纪录可分析评标专家的公正性;专家评标独立打分不能提前预知他人评标数据等。通过一系列信息化措施既提高了评标工作的效率,又由于采取的信息化措施而减少了人为因素的不公正影响。通过专家评标过程的评标监控,业主、监察部门、招标代表能够进入监控室对专家评标过程进行实时视频和语音监督,进一步规范评标行为过程。
4、建立中标公示制度,规范中标结果公示
为了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行为,建立了中标结果公示制度,利用信息网发布中标结果公示。为保证招标投标过程的公正性,公开招标的项目在招标结束后要在有形建筑市场、政务办理中心和建设工程信息网上进行发布中標结果的公示。在公示期间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可进行投诉,通过信息化工作使中标公示信息在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公开。尽可能地减少“串标、围标”现象的发生
三、有形建筑市场信息化建设发展中的问题
虽然全国各地的工程建设信息网网站建设从无到有,功能逐渐完善,内容不断丰富,服务逐步深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网站的建设只是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与建设部提出的建设行业信息化规划的总体要求相比,当前有形建筑市场信息化建设仍然需要我们去思索一些问题:1、对信息化建设的有没有充分重视 部分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认为信息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一把手"工程,主要是由于对行政管理、资源管理依赖较大,需要强有力的制度和行政手段作为支撑,但对该问题的忽视必然导致信息化建设的难以推动,或由于行政管理的壁垒形成信息孤岛,快速有效的信息采集、维护和处理的过程难以形成。 2、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资金力量投入是不是很充足
鉴于目前的体制和机制,难以引进较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既懂计算机专业知识、又懂建设行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缺乏;在信息化项目资金投入上,限于不同地区的财力和经济实力,以及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使构建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今后系统维护的投入不能得到充分保证。 3、对有形建筑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定位是不是很明确各地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在实践中通常认为,信息化建设就是开发一个网站,工程建设信息网建好了,信息化就完成了。工程建设信息网只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与社会进行交流的一个平台,一个终端。在这个终端之前,还有每一个具体业务工作的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