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国家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很多观念差异,很多项目经理在实施项目管理过程中就如何创建项目安全文化概念很模糊,本文就项目安全文化的创建提供了具体的思路和建议,对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文化的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字: 安全生产;文化;创建;建筑施工企业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部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前沿阵地,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建筑施工的流动性、高空作业、交叉作业等特点注定了项目安全管理困难程度是非常大的,从生产安全事故构成三要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最重要的因素,而在人的因素中,起决定性的是人的安全意识和观念。
安全文化是解决人为因素失误而引发事故的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倡导安全文化是塑造人的安全人格,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实现本质安全化的根本途径。推行优秀的安全文化不仅能帮助项目取得优良的安全业绩,而且也能够有效地提升项目整体管理水平,保障项目总目标的顺利实现。笔者根据多年项目实践经验,就如何创建项目安全文化进行了一番探索,提出以下观点。
一、创建安全制度文化,完善并落实安全规章制度
安全制度文化是指项目的安全体制模式,包括项目管理的安全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以制度建设为推进安全文化切入点。项目部从进场开始,就应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制度符合项目管理要求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作为项目部安全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使员工的安全理念、行为标准得到统一。
2.提高制度执行力,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要提高责任意识。项目部根据《项目实施策划》的要求,及时到位并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形成主管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重点抓,专业人员具体抓的安全管理网络。过程管理工作中坚持“三同时”:下达施工任务同时下达安全责任目标;检查施工进度质量同时检查安全生产;总结施工生产同时总结安全工作。二是人人都是安全员。安全管理工作不仅是专兼职安全员的份内事,进入现场的管理人员,每个人都是“安全员”,都有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查看、督导的职责,从意识形态、管理理念上实现安全工作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再到“人人互相要安全”的转变。三是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与班组签订《安全责任状》,明确安全责任及目标,对出现安全责任事故或严重安全隐患而拒不整改的,直接将其清退。
保证各项安全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可促进安全工作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由被动防范向源头治理转变,由随机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转变。
二、创建安全环境文化,强化实施本质安全
项目安全环境文化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硬环境:包括安全设备的管理、使用及维护,安全文明费用投入,安全基础设施、员工的安全生产条件、工作生活环境等。另一个是软环境: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制,项目安全生产氛围,企业安全理念,企业形象及视觉识别系统等。
创建安全生产环境是预防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从硬环境方面,我们必须严格遵照规范建立安全基础设施,及时封堵临边洞口,把好施工设备机具进场关,合理划分场地和作业区域,有计划地进行安全投入,废物废料定点堆放定时清理,配备必要的安全隔离设施,建立消防应急通道和紧急避险区等。从软环境方面,我们应建立项目配套安全管理机制,以制度环境为基础,充分利用宣传栏、安全标语、安全警示牌、安全警示影片、安全刊物等多种形式对安全加以大力宣传,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人,打造安全管理的文化品牌,为作业人员营造出自觉注重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创建安全行为文化,规范作业人员思维和行为模式
安全行为文化是指作业人员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影响与情感认同,包括安全行行为准则、作业标准、班组及个人素质、工作生活精神面貌等。
创建项目安全行为文化主要有以下方法:1、提高项目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主要手段有安全教育、安全培训、严格安全岗位上岗条件等。2、从日常行为入手,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及安全控制能力,主动使自身的行为符合安全规范要求,减少不安全行为,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和安全意识。3、重视项目作业人员的心理状况,主动关心作业人员的生活情况(特别是有家庭矛盾或农忙等具有敏感性的时期),避免员工因家庭问题影响情绪和工作状态,减少心理安全隐患。4、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项目部应根据经审批的应急预案组织消防、防汛等应急演练,检验救援组织反应能力,完善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切实提高预防和处置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
四、创建安全理念文化,从强制走向自觉习惯
安全理念是指作业人员内心深处沉淀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感觉,主要包括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安全道德、安全价值、安全愿景等,让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员树立“人人互相要安全”安全理念,强化“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命”等安全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有效杜绝安全事故發生,从而实现零工亡、零事故、零隐患的安全目标。
1、开展安全生产专题活动,引领全员树立安全的价值理念。项目部可通过开展“百日安全竞赛”“安全文化月”“安全知识抢答赛”“安全生产志愿者签名”等活动,形成全员参与、比技能、比意识、比理论、互帮互助互学的良好风气,把员工的安全观念引领到“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幸福、安全就是效益”的轨道上来,把安全生产与作业人员的切身利益紧紧地联系起来,逐步树立“安全至上、人人有责”的安全价值观。
2、实施安全管理亲情化,提高作业人员对安全工作的认知度。
安全管理亲情化,是项目安全管理者用真诚的情感投入,从感性上去教化作业人员,通过有效的沟通,在安全人员与作业人员达到思想和行为上的一致,高效地实施安全生产措施的过程。
安全管理人员在实施亲情化管理时,应注意几个方面:首先是要以德服人。安全管理人员自身要一身正气、光明磊落,心中时时装着作业人员,才能得到员工的尊重;二是要以情动人。俗话说“与其叫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安全管理人员要起到表率作用,放下架子,贴近职工,多方面的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个人特长,知道他们的冷暖与疾苦,掌握他们的思想变化。冷了给他们送去温暖;热了给他们送去“清凉”;三是要耐心宽容。安全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会碰到很多的矛盾,作业人员不理解、不配合,甚至是恶语相向,这时需要我们要有善于理解和包容的气度,在误解中了解作业人员的愿望,在委屈中警诫和完善自已。笔者耳闻目睹的很多工程项目,通过安全管理亲情化行为,使作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管理行为更为理解、信服,最终变为自觉行为。
五、结束语
项目安全文化的创建是完成建筑项目施工过程各项生产指标的必要保障,也是贯彻国家“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的具体实施,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投资,达到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增创经济效益的目的。在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应加大创建项目安全文化的力度,提升基层安全管理水平,有效地预防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实现建筑施工企业本质安全。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2、方东平,陈扬.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内涵表现评价与建设,建筑经济,2005/2
3、吴昊.安全文化分析与其发展,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
4、范胜东.建设创新型的企业安全文化,价值工程,2011/29
5、杨世军,袁玥,陆绍凯.建筑行业安全文化研究,建筑经济,2012/6
6、刘安芳.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生产管理,科技信息,2012/1
关键字: 安全生产;文化;创建;建筑施工企业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部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前沿阵地,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建筑施工的流动性、高空作业、交叉作业等特点注定了项目安全管理困难程度是非常大的,从生产安全事故构成三要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最重要的因素,而在人的因素中,起决定性的是人的安全意识和观念。
安全文化是解决人为因素失误而引发事故的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倡导安全文化是塑造人的安全人格,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实现本质安全化的根本途径。推行优秀的安全文化不仅能帮助项目取得优良的安全业绩,而且也能够有效地提升项目整体管理水平,保障项目总目标的顺利实现。笔者根据多年项目实践经验,就如何创建项目安全文化进行了一番探索,提出以下观点。
一、创建安全制度文化,完善并落实安全规章制度
安全制度文化是指项目的安全体制模式,包括项目管理的安全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以制度建设为推进安全文化切入点。项目部从进场开始,就应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制度符合项目管理要求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作为项目部安全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使员工的安全理念、行为标准得到统一。
2.提高制度执行力,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要提高责任意识。项目部根据《项目实施策划》的要求,及时到位并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形成主管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重点抓,专业人员具体抓的安全管理网络。过程管理工作中坚持“三同时”:下达施工任务同时下达安全责任目标;检查施工进度质量同时检查安全生产;总结施工生产同时总结安全工作。二是人人都是安全员。安全管理工作不仅是专兼职安全员的份内事,进入现场的管理人员,每个人都是“安全员”,都有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查看、督导的职责,从意识形态、管理理念上实现安全工作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再到“人人互相要安全”的转变。三是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与班组签订《安全责任状》,明确安全责任及目标,对出现安全责任事故或严重安全隐患而拒不整改的,直接将其清退。
保证各项安全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可促进安全工作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由被动防范向源头治理转变,由随机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转变。
二、创建安全环境文化,强化实施本质安全
项目安全环境文化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硬环境:包括安全设备的管理、使用及维护,安全文明费用投入,安全基础设施、员工的安全生产条件、工作生活环境等。另一个是软环境: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制,项目安全生产氛围,企业安全理念,企业形象及视觉识别系统等。
创建安全生产环境是预防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从硬环境方面,我们必须严格遵照规范建立安全基础设施,及时封堵临边洞口,把好施工设备机具进场关,合理划分场地和作业区域,有计划地进行安全投入,废物废料定点堆放定时清理,配备必要的安全隔离设施,建立消防应急通道和紧急避险区等。从软环境方面,我们应建立项目配套安全管理机制,以制度环境为基础,充分利用宣传栏、安全标语、安全警示牌、安全警示影片、安全刊物等多种形式对安全加以大力宣传,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人,打造安全管理的文化品牌,为作业人员营造出自觉注重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创建安全行为文化,规范作业人员思维和行为模式
安全行为文化是指作业人员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影响与情感认同,包括安全行行为准则、作业标准、班组及个人素质、工作生活精神面貌等。
创建项目安全行为文化主要有以下方法:1、提高项目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主要手段有安全教育、安全培训、严格安全岗位上岗条件等。2、从日常行为入手,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及安全控制能力,主动使自身的行为符合安全规范要求,减少不安全行为,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和安全意识。3、重视项目作业人员的心理状况,主动关心作业人员的生活情况(特别是有家庭矛盾或农忙等具有敏感性的时期),避免员工因家庭问题影响情绪和工作状态,减少心理安全隐患。4、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项目部应根据经审批的应急预案组织消防、防汛等应急演练,检验救援组织反应能力,完善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切实提高预防和处置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
四、创建安全理念文化,从强制走向自觉习惯
安全理念是指作业人员内心深处沉淀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感觉,主要包括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安全道德、安全价值、安全愿景等,让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员树立“人人互相要安全”安全理念,强化“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命”等安全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有效杜绝安全事故發生,从而实现零工亡、零事故、零隐患的安全目标。
1、开展安全生产专题活动,引领全员树立安全的价值理念。项目部可通过开展“百日安全竞赛”“安全文化月”“安全知识抢答赛”“安全生产志愿者签名”等活动,形成全员参与、比技能、比意识、比理论、互帮互助互学的良好风气,把员工的安全观念引领到“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幸福、安全就是效益”的轨道上来,把安全生产与作业人员的切身利益紧紧地联系起来,逐步树立“安全至上、人人有责”的安全价值观。
2、实施安全管理亲情化,提高作业人员对安全工作的认知度。
安全管理亲情化,是项目安全管理者用真诚的情感投入,从感性上去教化作业人员,通过有效的沟通,在安全人员与作业人员达到思想和行为上的一致,高效地实施安全生产措施的过程。
安全管理人员在实施亲情化管理时,应注意几个方面:首先是要以德服人。安全管理人员自身要一身正气、光明磊落,心中时时装着作业人员,才能得到员工的尊重;二是要以情动人。俗话说“与其叫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安全管理人员要起到表率作用,放下架子,贴近职工,多方面的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个人特长,知道他们的冷暖与疾苦,掌握他们的思想变化。冷了给他们送去温暖;热了给他们送去“清凉”;三是要耐心宽容。安全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会碰到很多的矛盾,作业人员不理解、不配合,甚至是恶语相向,这时需要我们要有善于理解和包容的气度,在误解中了解作业人员的愿望,在委屈中警诫和完善自已。笔者耳闻目睹的很多工程项目,通过安全管理亲情化行为,使作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管理行为更为理解、信服,最终变为自觉行为。
五、结束语
项目安全文化的创建是完成建筑项目施工过程各项生产指标的必要保障,也是贯彻国家“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的具体实施,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投资,达到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增创经济效益的目的。在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应加大创建项目安全文化的力度,提升基层安全管理水平,有效地预防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实现建筑施工企业本质安全。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2、方东平,陈扬.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内涵表现评价与建设,建筑经济,2005/2
3、吴昊.安全文化分析与其发展,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
4、范胜东.建设创新型的企业安全文化,价值工程,2011/29
5、杨世军,袁玥,陆绍凯.建筑行业安全文化研究,建筑经济,2012/6
6、刘安芳.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生产管理,科技信息,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