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智慧作为一种认识论策略:基于麦克道尔和德雷福斯之争的探讨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x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关于心灵与世界的认识论关系中,麦克道尔反对心灵与世界的二分图景,认为对世界的经验中同时运作着感性对内容的被动接受和理性将内容进行概念化的自发整理。德雷福斯认识到,如果世界是可知的,那么理性必然自发地参与到感性接受的过程中。然而,他批驳麦克道尔将概念性弥散至所有知觉活动中的做法,认为他在将世界"过分理智化"的意义上犯了"心智神话"的错误,并忽略了非概念性地应对世界的涉身行动技能。在讨论麦克道尔对德雷福斯的回应以及对两人观点作出进一步澄清后,发现他们共享有亚里士多德和海德格尔"实践智慧之于理论智慧有着优先性"的观点。对两人哲学中实践要旨的阐释既消解了两人表面的彼此误解,也披露了实践智慧作为一种认识论策略的可能。
其他文献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新时期以来,我国的高中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相关学科知识时,所会运用到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核心素养为指导,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仍存在着教师教学策略刻板、对于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都存在忽视的情况,因此如何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研究了未设置风屏障和设置50%透风率风屏障两种工况下的圆环形桥塔区域行车风环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桥塔周围存在明显的加速区域,最大风速系数可达1.3,使得车辆通过桥塔区域时将经历剧烈的风速变化,可能影响行车安全。设置50%透风率风屏障以后,桥塔周围未出现明显的加速区域,桥面风速变化较小,有效改善了圆环形桥塔区行车风环境。
语篇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源泉。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地分析教学中使用的语篇,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与学的活动。本文探讨了语篇分析对英语教学设计的重要性、语篇分析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基于语篇分析设计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在美国强生微创痔疮手术(PPH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02~2020-04我院124例择期行PPH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62例。常规组接受传统解剖定位,实验组接受超声引导定位。对比2组麻醉效果、穿刺情况、麻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麻醉成功率93.54%(58/62)高于常规组75.81%(47/62)(P<0.05);实验组麻醉起效及痛觉消失
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对分布式发电渗透率高的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了巨大挑战,同时电力调度的经济模式在传统电力配电网中难以实现。一种基于电能路由器的主动式配电网被提出,它通过电能路由器把相邻配电网及大电网联结起来。电能路由器是一种通过直流母线把不同端口的电力变流模块联在一起,通过智能控制模块可以控制不同端口的潮流方向、大小故障隔离的电力设备。基于分层分区域控制的方法,给出了基于电能路由器的主动式配电网上
盾构穿越对桥桩基础及地基影响分析是安全评估的关键。文章以杭州地铁某盾构穿越桥桩工程为例,采用地基土的小应变硬化模型,对比数值模拟与实测数据,研究了双线平行盾构隧道穿越邻近桥桩基础及地层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地层沉降呈凹槽形,数值结果与Peck公式和实测值趋势一致,地表沉降的影响范围约为4倍隧道直径;盾构正向推力和侧向挤压力诱发桥桩的变形影响范围约为2~3倍隧道直径;桩顶竖向变形量高于水平变形量,盾
基于超低排放标准的要求,使电除尘器的系统运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对此应对低温电除尘器及高压电源类型进行科学优化,对其经济性进行评估。对低温电除尘器来说,它是烟气温度处在酸露点条件下的电除尘器,若是其温度从120~150℃缩减到80~110℃,那么出口排放浓度就会降至20%~40%。为其供电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高频、脉冲及三相电源。根据有关测试得知,三相电源能够满足高粉尘负荷条件,若是高频电源选型
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兼具功率密度大和能量密度高的特点。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实际线路条件和运行状况,建立仿真模型。通过分析不同发车间隔下剩余再生制动能量的分布和混合储能系统功率分配策略对系统的影响,考虑到电池和超级电容两种储能元件的特性不同,提出基于列车运行工况的动态比例分配策略。该控制策略分为充电模式和放电模式。在充电模式下,通过判别列车运行工况调整功率分配比例,减少电池的使用,提高装置寿命与节
20世纪中叶开始,奎因、塞拉斯、戴维森等人对经验主义的攻击使得经验失去了证成知识的作用,威廉姆森倡导的"知识优先"论题将知识视为不可被进一步分析、拆解的单位,经验不再起到首要作用,这最终带来了知识和经验在当代知识论中的分裂问题。皮尔士关于知识基础的讨论蕴含了将经验视为限制和塑造知识的力量,以及将知识视为实际探究的起点这两种表面上对立的立场。皮尔士通过对符号活动中外在事物、对象、心灵、共同体、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