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主体—主线”三维初中生物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06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当前初中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指出,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应构建以教师为教学主导,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至此,本文作者根据多年一线初中生物教学经验提出以教师为主导,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进而结合学生自身知识水平加以深化的教学模式。即“主导—主体—主线”三维初中生物教学模式。自此教学模式实施以来,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探究能力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获得新的突破。
  【关键词】初中生物 三维 主体性 高效
  一、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浅评
  1.教师过度主导,学生缺少自主思考空间
  当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还停留在教师绝对主导的层面,强硬的将考试技能及书面知识灌输给学生,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迫使学生的思维方式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学生缺乏自主的思考时间及空间,从而导致他们创新思维及批判性思维得到遏制。进而造成学习兴趣慢慢丧失,甚至出现逆学现象。
  2.片面认识学生主体性,忽略教师的主导地位
  很多教师片面的认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主体性,认为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的主体性展开,却忽略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对生物的认知层面仅仅停留在表面,对生物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教师缺少相应的思维方式及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很容易走向误区,进而在初中生物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窄,学习阻力越来越大,自信心及学习兴趣都会大大消损。
  3.忽略学生个体差异,教学内容偏离学生认知水平
  当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评价标准往往都是统一建立,授课模式也是面向全体学习设定。我们知道,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所接受的家庭教育环境、基础知识掌握能力都存在客观的差异。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能力及吸收能力各不相同。而很多初中生物教学内容设计、授课模式及评价机制都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客观差异性特点。
  二、“主导—主体—主线”三维初中生物教学模式含义
  所谓“主导—主体—主线”三维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对新知识、授课内容、思维方式等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同时教学内容设计及授课模式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的自身认知水平所展开。最后在学生的自身认知水平之上,教师要合理的跟随学生的思维主线,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空间。这种“主导—主体—主线”三维教学模式不仅充分响应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充分给予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三、“主导—主体—主线”三维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策略实施
  1.突出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给予适当引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体现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
  例如,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作了如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①洋葱表皮细胞中央有较大的液泡;②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③洋葱表皮细胞中有叶绿体;④视野中有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⑤视野中光线过强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⑥要想看到更多的细胞应换用放大倍数更大的目镜或物镜。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
  学生在面对这一题目时可能比较困惑,这时就要突出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学生生活中很少遇到这种相对比较微观抽象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引导,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实验化、生活化。从而有效解决学生主体困惑,增强学习兴趣。
  2.体现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及考核标准一定要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自身认知水平展开教学内容。
  例如:下列哪些不是动物的“语言”( )
  A.蜜蜂的舞蹈
  B.两只狗打架发出的声音
  C.黑猩猩的叫声
  D.蜂王发出抑制其他蜜蜂发育成蜂王的气味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各个小组,并注意小组成员的成绩是否均衡。这种贴近生活类的题目,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相互分享生活中能量的传递,生态链的循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探究精神,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遵循学生自身认知水平的主线地位
  在习题讲解过程中,对于学生已经建立的认知水平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索,并围绕他们的思维主线进行辅助指导。
  例如,依据右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二氧化碳含量,则a→b→c可表示血液在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前后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B.若y表示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则a→b→c可表示剧烈运动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
  C.若y表示人体内胰岛素含量,则a→b→c可表示健康人在进食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胰岛素的变化
  教师可以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上将学生进行分组负责此题目中的某一个问题,并进行讨论解决,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空间。那么,学生在已有的认知水平之上必然会投入讨论,探索出不同的解题方法。那么教师就要遵循他们的思维主线进行辅助性的指导,并尊重学生四、总结
  本文作者基于对新课程标准的深化认识,结合一线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主导—主体—主线”三维初中生物教学模式,自此教学模式实施以来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探究能力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获得新的突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莉. 关于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自主学习模式初探[J]. 中国校外教育,2013(16).
  [2] 李民儒.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设想和建议[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0).
  [3] 文莲. 论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J]. 成功(教育),2010(04).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罗江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要读懂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一定要扣住作品流露出来的文人情怀。  出身书香门第的郁达夫有着浓郁的文人情怀:伤感、深沉、细腻、敏感、闲适、恬淡、率真。读他的小说也好,散文也好,我们都能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而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就十分集中而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一、感伤的情调,舒缓的节奏  纵观全文,作品呈现出一种淡淡的感伤情调。尽管作者开篇就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最近听了两堂历史课,讲授的内容均为《三国鼎立》,印象最深的是两位教师对同样问题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  【案例一】  师:同学们,曹操为什么要带兵南下呢?  生:为了得到二乔。(教室里一阵哄笑)  师:又是你这个“捣蛋鬼”,少说两句没人当你是哑巴!  此生垂头丧气,满脸委屈,嘴里嘟嘟囔囔,小嘴撅得老高,眼眶里蓄满了泪水。  【案例二】  师:曹操为何挥师南下呢?  生:为二乔。(教室里同样是一阵哄笑
【内容摘要】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营造课堂氛围、建立课堂规则、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巧用多媒体、利用地图五个方面谈一谈怎样有效的利用课堂,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
【内容摘要】张鼓峰事件,是抗日战争时期,日苏两国军队在中国领土上发生的一起大规模武装冲突。这起事件的起因,中国、苏联、日本三方史学界看法大相径庭。显然,各国都有自己的立场倾向。在读日本大正、昭和时期的外交官,甲级战犯之一重光葵《日本侵华内幕》时,笔者觉得重光葵在叙述有关于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事件,还是有一些道理的。本着对历史客观公正的认识的原则,对于日苏之间的这两次冲突应有重新认识。  【关键词】日
初、高中地理教学脱节现象是高中地理教学尤其是高一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对学生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地理成绩的提升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轻则影响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重则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高考成绩。因此,作为地理教师,在高一地理教学起始阶段就应该做好初、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衔接工作,让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形成一个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从而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中能够掌握地理基础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学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本文就通过分析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体育教学进行创新改革的必要性,探究教学方式改革的策略。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探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进行如何创新式教学。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学现状 发展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教育发展也不断改革创新,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更是步上了一个新台阶。初中教育更是全社会共同关注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中的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口语交际课应关注生活、关注交际、关注体验。东河小学地处旺苍老城——中国红军城内,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这节口语交际课从学生熟悉的“中国红军城”入手,学生易于表达,乐于交流,也便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内容摘要】新课改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中,要达到该目标的首选是古诗词。古诗词以凝练的语言、深邃的情感,向人们展现出雄奇壮丽的艺术气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审美情趣,感悟古韵古香。本文将简要分析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重点提出如何开展古诗词审美教学。  【关键词】古诗词 审美 教学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到清末,古诗词构成
文科班的数学教师,常会听到同学们感叹:“成也数学,败也数学”。作为老师的我,对此感触颇深。一方面文科班的同学大部分数学基础差,畏惧数学;另一方面,同学们又对学好数学抱有很大的希望,默默下决心,争取好好努力,在高考中取得一个好成绩。这个矛盾会逐步使学生形成焦虑心理,欲速则不达,甚至导致恶性循环。其实,文科同学同样能够学好数学,甚至能够爱上数学。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文科数学复
备课是教师在课前进行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长期以来,备课内容一直在“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的范畴内徘徊,许多教师往往把关注的目光投射在对教材文本和教学参考书的一字一句的挖掘、理解上,投射在学生的兴趣、动机、个性差异上,但是,理应重视的备课视野却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  什么是备课视野?备课视野是指教师在备课时理应关注到的与文本有关的文化知识以及相关的思维成果。这些文化知识和思维成果涉及与文本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