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如何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那就要求我们教师梳理好课标与教材之间的关系,明确目标,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有效的指导学生课堂学习,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之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承担着一个人启蒙教育的基础作用,是所有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在新的课改要求下,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已经被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新课标的推行使得绝大多数学校和老师都在进行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通过调查和研究分析发现,小学语文教学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下面笔者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谈我的对策。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一味的追求教学形式,忽视教学的实效性
在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下,大部分老师采用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和布置作业这五大程序。固然有其优点,一方面,五大程序的运用是小学生掌握基础语文知识、弱化艾宾浩斯曲线效力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教学方法的使用,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可使分心的小学生回归课堂。但是,长此以往,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在听课时发现,一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方式的改变,无论什么情况都在课堂上摆“小饭桌”,盲目地进行合作探究,结果既使学生在课堂上转来转去,相互影响,不利于学生自主深入地学习和思考,又浪费了教学时间,弱化了学生自我认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训练过程,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课堂教学缺乏师生互动,情感交流缺失
课堂上时间有限,有的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讲课速度较快,很多学生都没有理解透,在课堂教学时也没有采取师生互动及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去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交流,学生间交流。
(三)课堂教学的随意性
好的教学拓展不仅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学习的知识、技能、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使学生的情感態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但在现实中,出现了拓展的随意性、形式化。如一教师在教《军神》一课时,学习感悟课文后,让学生说说“刘伯承在手术台上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用手紧紧抓住白垫单,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殊不知,什么语言能表达这位将军的坚强意志?如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教师板书课题后提问:“‘一夜’指的是多长时间?”“‘工作’是什么意思?”“‘工作’一词的反义词是什么?”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又提问:“你们见过周总理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无疑是教师随意提问的展现。这样的教学严重的脱离了教学目标,是失败的。
(四)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学手段也优化了,多媒体的运用不但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中,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好的现象:首先,教师对课件的期望太高,依赖太强,认为没有好的课件就上不出好的课堂,就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课件,上课时,从头至尾都在使用课件,课堂成了展示课件的平台,看到的只是课件的声音和图画,而看不到教师的教,看不到学生的学,课堂活动被课件完全替代了。其次,有些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在课堂中,有些教师的课明显是跟着课件走,从而缺乏教师对课文文本的解读。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对话的过程。新课标强调教学时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理解、启发、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所以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改变现用的教学模式,更新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
(二)变革师生关系,以平等交往成为师生交往的主线
我们教师在当今的教学中要转变我们的师生关系,为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的处理师生关系,我们应做到如下几点: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的关系,我们反对教师在教学中带强迫性地要求学生接受结论的做法,也反对过分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而弱化教师主导性的现象;处理好张扬个性与价值引导的关系,“个性化”的追求是对的,但要有个度;处理好赏识评价与是非分辨的关系,赏识评价的方向是对的,但教育不能没有批评和惩罚。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师生是一个平等的关系,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日常交往中以平等的关系促进学生学习。
(三)加强教学态度的严谨性
为了更好的教学我们应做到: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认清当前任务;认真研读教材,把握知识深度广;增强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发展水平,上课提问的问题符合小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转变工作态度做到细致、周全。
(四)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
认清多媒体技术:它能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具有信息量大,传输快,清晰度高的特点,用它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只能是辅助,不能取代。
(五)加强情感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关注教学任务,重视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除了新课和训练,回到家中也是基础知识训练与阅读。学生的审美情感教育很少,除了少许在课后问题中的拓展训练,诸如:“读了《宿新市徐公店》,看了插图,我能编个小故事,你呢?”此类训练,在实际教学中这类问题往往也是被忽视的,学生只能获得少部分情感教育,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发展不平衡。语文,是学习语言、组织话语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学科,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学生的口语能力的训练。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清楚的意识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含义,并深刻体会到只身职责所在,为学生营造宽松、良好的教学氛围,并且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多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承担着一个人启蒙教育的基础作用,是所有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在新的课改要求下,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已经被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新课标的推行使得绝大多数学校和老师都在进行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通过调查和研究分析发现,小学语文教学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下面笔者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谈我的对策。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一味的追求教学形式,忽视教学的实效性
在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下,大部分老师采用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和布置作业这五大程序。固然有其优点,一方面,五大程序的运用是小学生掌握基础语文知识、弱化艾宾浩斯曲线效力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教学方法的使用,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可使分心的小学生回归课堂。但是,长此以往,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在听课时发现,一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方式的改变,无论什么情况都在课堂上摆“小饭桌”,盲目地进行合作探究,结果既使学生在课堂上转来转去,相互影响,不利于学生自主深入地学习和思考,又浪费了教学时间,弱化了学生自我认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训练过程,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课堂教学缺乏师生互动,情感交流缺失
课堂上时间有限,有的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讲课速度较快,很多学生都没有理解透,在课堂教学时也没有采取师生互动及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去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交流,学生间交流。
(三)课堂教学的随意性
好的教学拓展不仅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学习的知识、技能、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使学生的情感態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但在现实中,出现了拓展的随意性、形式化。如一教师在教《军神》一课时,学习感悟课文后,让学生说说“刘伯承在手术台上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用手紧紧抓住白垫单,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殊不知,什么语言能表达这位将军的坚强意志?如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教师板书课题后提问:“‘一夜’指的是多长时间?”“‘工作’是什么意思?”“‘工作’一词的反义词是什么?”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又提问:“你们见过周总理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无疑是教师随意提问的展现。这样的教学严重的脱离了教学目标,是失败的。
(四)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学手段也优化了,多媒体的运用不但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中,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好的现象:首先,教师对课件的期望太高,依赖太强,认为没有好的课件就上不出好的课堂,就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课件,上课时,从头至尾都在使用课件,课堂成了展示课件的平台,看到的只是课件的声音和图画,而看不到教师的教,看不到学生的学,课堂活动被课件完全替代了。其次,有些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在课堂中,有些教师的课明显是跟着课件走,从而缺乏教师对课文文本的解读。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对话的过程。新课标强调教学时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理解、启发、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所以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改变现用的教学模式,更新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
(二)变革师生关系,以平等交往成为师生交往的主线
我们教师在当今的教学中要转变我们的师生关系,为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的处理师生关系,我们应做到如下几点: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的关系,我们反对教师在教学中带强迫性地要求学生接受结论的做法,也反对过分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而弱化教师主导性的现象;处理好张扬个性与价值引导的关系,“个性化”的追求是对的,但要有个度;处理好赏识评价与是非分辨的关系,赏识评价的方向是对的,但教育不能没有批评和惩罚。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师生是一个平等的关系,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日常交往中以平等的关系促进学生学习。
(三)加强教学态度的严谨性
为了更好的教学我们应做到: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认清当前任务;认真研读教材,把握知识深度广;增强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发展水平,上课提问的问题符合小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转变工作态度做到细致、周全。
(四)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
认清多媒体技术:它能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具有信息量大,传输快,清晰度高的特点,用它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只能是辅助,不能取代。
(五)加强情感教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关注教学任务,重视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除了新课和训练,回到家中也是基础知识训练与阅读。学生的审美情感教育很少,除了少许在课后问题中的拓展训练,诸如:“读了《宿新市徐公店》,看了插图,我能编个小故事,你呢?”此类训练,在实际教学中这类问题往往也是被忽视的,学生只能获得少部分情感教育,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发展不平衡。语文,是学习语言、组织话语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学科,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学生的口语能力的训练。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清楚的意识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含义,并深刻体会到只身职责所在,为学生营造宽松、良好的教学氛围,并且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多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