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教师的人文素养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szlf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努力实现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人文素养格外重要,对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求格外严格。为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做学生的表率,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来选择最佳的教育途径、教育方法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的好奇和创造精神。
  【关键词】人文素养 促进者 引导者 合作者 保健者 示范者
  
  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教师具有的人文精神及教师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和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其表现为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对学生的成长作用极大。在努力实现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人文素养格外重要,对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求格外严格。为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爱岗乐业,热爱教育事业是人民教师的美德,教师对教育工作应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把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热爱本职工作,不计名利,乐于献身,在工作中尽职尽责,敬业爱教,敢于挑战困难,以苦为乐,以苦为趣,达到物我两忘,真正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一心想着学生,一心想着教学。只有具有这种敬业精神,才能更好地陶冶学生的心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才能为祖国建设培育一代代的人才。
  一、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在教学工作中,师爱是很重要的,它是教师素养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对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求回报”的境地,绝对不能有“门第之见”应做到“有教无类。”在对学生的教育上要有爱心、耐心、恒心、爱心无论在生活上,学习上都能化春风细雨吹拂滋润学生的心房,为师生的沟通架设一座心灵之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设计学习的自我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选择自我学习的策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技巧,锻炼自己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各有差异,有的孩子一点就破,有的则不然,因此,教师必须具备铁杵磨针般的耐性,一而再,再而三地辅导学生,切忌易怒易燥,以持之以恒的,热忱的态度转变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引导,并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探索热情,培养学生自律守纪,团结合作精神。
  二、做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陶行知曾说过:“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可见,教师不仅在道德品质方面树立光辉典范,而且必须在知识,业务上力求长进,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先具备一盆水、一桶水、一池水,甚至更广之。要教书育人,就得不断地学习,只有学而不厌,方能诲人不倦。这就要求教师继续不断地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具有雄厚渊博的知识,尤其是精通本专业知识和关于文化经典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性向,引在关键处,引在抽象概括处,引在知识的联系处,引在加深理解处,帮助学生理解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学科的基本技能,帮助学生学会抽象,概括和推理,帮助学生猜想,创造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发现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态势,关注学生的心理卫生,创造谅解和宽容的气氛。
  三、做学生成长的合作者
  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导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朋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几个方面:一是交往,既要合作,就有交往,师生交往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形式,交往就是师生通过平等对话相互发挥主体性,各自发挥人的本质力量,体现师生间人格的平等性。二是互动,师生互教互学,学习共同体中师生各自发挥作用,教师在教,是在通过对话施教,学生在学,也是在对话中学,师生共同对自己的发展成长负责。三是互惠,师生在教学中彼此都得到好处,教师作为平等的首席,与学生一起共享知识和经验,理解和智慧,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学生的学习则是主体性的实现,学生感到心境的开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高度的人文素养。
  四、做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者
  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各种素质养成的基础,而且对于个体心理发展的 水平、才能发展的方向,起着助力作用和预示作用。现代家庭中,家长不良的教育态度和方式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传统的学校教育又往往忽视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老师就应该做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培养学生对自我有积极的认识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塑造他们自尊、自爱的人格,激发他们自强、自信的勇气,对人宽厚、真诚坦率、主动热情、谦虚公平、乐于助人的交往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主动积极的消除心理障碍。
  五、做学生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智者泉涌,行可以为表仪着,人师也”。也就是说,做老师应该智慧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思想和言行都可以做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教师的言论、行动、为人处世的态度,都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黙化的作用。教师处理问题的果断性和鉴定性,教师在解决矛盾时的沉着、自制、有耐心。“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魅力,它会对学生产生终生的影响。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可见,教育不可能急功近利,培养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应时时注意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率先垂范,使得自身每天都拥有一份好心情,为学生的成长搭梯架桥,去体验教育硕果的喜悦。
  
  【参考资料】
  [1]吴声元,岑国桢. 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道德培养.广西人民出版社.
  [2]孙宏安.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炼.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本研究旨在探索微博用户对微博红人广告的态度和反应。基于人际传播的预期违背理论框架,本研究通过实验检测了“粉丝”对两类微博红人(名人和草根)发布广告的预期评估与后续行为
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甚为严重,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学生除了拿手机上网或者阅读一些相关或无关的电子书之外,几乎对文学作品、杂志报纸、文言诗词等都不接触。而出现被电
陈小城(化名)是我今年刚接任的一个随班生,读二年级,白白净净的脸蛋,眉清目秀,衣服总是很整洁。但他智力低下,讲话口齿不清,走路一摇一晃,一不小心就会摔倒。课堂上,他有时玩弄着自己的东西,有时自顾自大声说着话,甚至常常随意离开自己的座位。我总是制止他,孩子们则报告说:“他以前上课总是这样的。”  我不忍心看到他在课堂上一点一点地消耗自己的时光,便把他调到第一组第一块桌子来,准备给予“特殊照顾”。但因
【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紧紧围绕“健康第一” 这一指导思想, 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的课程理念,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受益。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使体育教学更着重于教学过程, 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本文从实际出发, 探究如何从实践和研究中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    体育教学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的教育观念, 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充分调动学
编者按: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我们特约戴文葆先生撰写此文,为的是提醒国人不忘我们民族曾经遭受过的巨大苦难和伤痛,警惕军国主义幽灵的复
自主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学生自主完成知识建构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自主学习的内涵出发,深入分析了当前高中生政治课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讨了问题出现的原因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贯穿于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做好“四注重”。  一、注重语言积累  如何学好语文呢?有专家认为,学好语文有两个不可或缺的东西,一是扩大学生的储备量,二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