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日全食有关的七个科学认知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a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地时间8月21日,一次横贯美国的大范围地区可见的日全食引发全民观测热潮。这种能令白昼变为黑夜的天文奇观让古人深感惊奇和畏惧,由此引发了数不尽的神话与传说;而对日食的观测,还直接发现和验证了一系列现代科学理论。
  1. 日全食为何极其罕见
  当月亮绕着地球转时,恰好走到太阳前面,遮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就会形成日食。按理说日食现象本不应罕见,但由于月亮运行的轨道与黄道(太阳看上去在星空中走的路线)有5°多的夹角,所以月亮在太阳前面经过时,常常不是偏上就是偏下。就地球上一个地方来说,平均5年左右才有机会看到一次太阳被部分遮住的“日偏食”;至于太阳全被遮住的“日全食”就更罕见了,平均250年才有机会看到一次日全食。在古代,日全食的发生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即便对于现代人来说,日全食也是普通人翘首企盼的壮观天象,科学家们更是珍惜这难得的天象观测和天文研究的机会。
  2. 发现太阳大气
  在古代,观测日食主要用于确定初亏、复圆的时刻以修改校正日、月运行历表,日偏食就足够了;对日全食,除了观赏价值之外,人们不知它还有什么“用途”。人们早就注意到,日全食发生时,黑黑的月轮外面总有一圈银白色的光晕,但一直没有意识到这圈光晕有什么意义,或者误以为是地球或月球大气造成的。西班牙天文学家何塞·华金·费雷尔通过观测1806年6月16日发生的日全食,发现这个光晕其实是太阳大气的影像,并将其命名为“日冕”(在拉丁语中是“皇冠”的意思)。短短几分钟的日全食成了天文学家研究太阳大气的宝贵机会。特别是在月轮完全遮住日轮或日轮刚好要露出的一刹那拍摄的太阳大气光谱尤为珍贵,被称为“闪光光谱”。
  3. 破解日冕高温之谜
  太阳表面温度在几千摄氏度左右,而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日冕区温度能达上百万摄氏度。为什么离太阳中心越远温度反而越高?为什么温差会如此之大?日冕高温之谜已困扰了科学界很多年。有科学家猜测,其中的奥秘或许就在太阳表面的热等离子体喷发上。日全食期间是观测日冕的绝佳机会。在最近的这次日全食横贯美国之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天文学家就放飞了两架喷气机,以捕捉从日冕喷射出的一缕缕明亮物质的移动。
  4. 发现“太阳元素”
  在1868年8月18日发生的日全食期间,法国天文学家皮埃尔·让桑利用分光镜观测太阳大气层,发现了太阳光谱黄色部分中一条未知的谱线。后来,英国天文学家洛克耶也在太阳光谱中发现了这条黄线,他认为这是太阳上一种特有的元素的谱线,并将其命名为“氦”(来自希腊文“太阳”)。再后来,英国化学家拉姆塞从钇铀矿的燃烧光谱中同样发现了这条黄线,证明了地球上也存在氦。“太阳元素”——氦是迄今唯一一种先在地球以外发现的元素。
  5. 证实广义相对论
  1919年5月29日发生在南美、大西洋、非洲一带的日全食令爱因斯坦一举成名,因为科学家通过对此观测,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预言,当恒星的光从太阳表面掠过时,太阳的引力场会使光线的路径发生弯曲,偏折角度为1.75角秒,是牛頓万有引力理论所预测的两倍。太阳耀眼的光芒使人们不可能观测到太阳旁边的星星,只有等日全食的时候拍下太阳周边的恒星,再与太阳不在时同一星空的照片比较,才能确定星光是不是真有偏折。通过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等人的观测,得出星光偏离1.64角秒的结论,接近爱因斯坦的预言。
  6. 其他行星能看日食吗
  地球并不是太阳系中唯一能够看到壮观的日全食现象的星球。在其他行星上看日全食要满足几个条件:首先需要存在一颗卫星,这就排除了水星和金星;其次卫星要足够大,能够完全覆盖太阳盘面,同时,行星与太阳处于同一个平面。火星虽有两颗卫星,但它们体积太小,只能形成日环食,难以形成日全食现象。木星、土星、海王星和天王星都存在日全食现象,因为它们拥有体积较大的卫星,并且由于太阳距离遥远,显得体积较小。不过,它们又都是气体行星,人不可能像在地球上那样观看。
  7. 日全食是一种永恒现象吗
  日全食出现在当行星、卫星和太阳排列在同一个平面,卫星处于行星和太阳之间,完全阻挡了行星的入射阳光。科学观测发现,月球正在缓慢地远离地球。也就是说,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体积将逐渐变小。因此,在遥远的未来,月球会变得不足以完全覆盖太阳,故无法产生日全食现象,只会是日环食。科学家推测,地球将在6亿年后最后一次观看到日全食。
  【责任编辑】庞 云
其他文献
一路北上  为了让远方找到我  我,一路北上——  迟桂花从身后追来  还有茴香豆,秋,如一壶黄酒  正用一种热烈  装贴速度,装贴粗犷  霜色越来越近,蜻蜓穿上莲的旗袍  风中,一声鸟鸣  北方 空气更空  一种空旷,正张扬地为你画山画水  画云的细腻,蓝天的大写意  怎么忘了画  从江南带来的一声鸟鸣  ——全是  轻轻着凉的速度  烟雨已成秋  枫叶虽红,我的心事依旧  青,嫩  當秋变成了
这日,我们一家人来到表姨家中做客。还未上学的小表弟正坐在电视机前,沉浸在动画片的世界里,周围还放着不少玩具。  大人们在厨房忙活,爸妈把我赶去陪小表弟玩儿。可当我轻轻地叫了一声他的名字,回应我的只有动画片里的喧闹声。唉,做姐姐的不可以跟一个小屁孩儿计较。我坐在一边,百无聊赖地拨弄着一地的玩具,突然一把宝剑横在了我的面前。我愣了愣,顺着宝剑将视线投向了小表弟。他一张包子脸鼓鼓的,硬是装作老成地皱着眉
事件回放<<<<  前不久,上海博物馆举办了特展夜场,2000个入场名额在15分钟内被抢光。特展当天,甚至出现了上千人冒雨排队进场的盛况。市民对夜间文化生活的热情,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时事鲜评  跟白天相比,人们在夜间似乎“天然地”更加需要文化生活。中国古代便有多彩的夜间生活。创作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就直观地展示了古人设夜宴载歌行乐的风雅场面。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描写了“钟鸣鼎食之
有一次,豆豆到图书馆还书。  图书管理员发现他的书又破又烂,便问:为什么你的书破成这样?  豆豆答道: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  管理员又问:为什么这两页不见了?  豆豆又答道:高尔基说过,“看一本好书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这两页被我吃了。  管理员听了,立刻晕倒在地。
【摘 要】为了让《语文作业本》切实发挥作用,成为落实语文要素的抓手,教师可遵循“字词学习—内容梳理—阅读训练—拓展延伸”的编写思路,结合阅读教学实际,将《语文作业本》纳入教学设计,通过搭建学习支架,铺设探究轨道,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作业本》;阅读力;课堂练习  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写的《语文作业本》具有“与教材紧密结合”“注重培养思维能力”“倡导实践性
【摘 要】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运用言语场境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前后勾连造意境,多维拓展促理解;表达转换重创新,言语重构激活力;创设情境促深入,深度理解拓思维”,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实践中阅读、理解、体验、思考、感悟、交流,真正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关键词】语文素养;古诗词;言语场境;思维能力  语文素养包含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习惯等,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积累与
科学辟谣平台,让伪科学无处藏身  2019年8月30日下午,中国国家级“科学辟谣平台”在北京正式上线启动。这一被誉为最具权威性、时效性、协同性、精准性的“科学辟谣平台”,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管理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主办。  在启动仪式上,相关责任人表示,网络谣言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社会危害大,损害公众权益,扰乱社会秩序,开展科学辟谣是人心所向、法治要求,也是
摘 要:本文以编辑出版者视角,从国家历史进程、学校体育发展历程、期刊发展路径三个方面,对《体育教学》杂志40年的办刊历程进行回顾,就办刊理念、出版责任、期刊作为与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学》杂志;创刊;40周年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7-0020-04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21年又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校长模仿钢铁侠表白毕业生  “人生不是看电影,没有二刷、三刷,只有拼尽全力,才能成就自己无悔的人生。备考却像看电影,做题就要二刷、三刷,因为做题一时爽,一直做题一直爽。”“不管是‘我家那小子’还是‘我家那闺女’,都去‘奔跑吧’,都去‘天天向上’吧,去完成属于自己的‘极限挑战’,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  2019年6月2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举办了2019届毕业典
【教材分析】  《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我”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于是去母亲工作的厂里向她要钱,母亲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给“我”钱的故事。课文运用电影镜头的表现方式,为读者呈现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和一个个催人泪下的细节。作者通过外貌、神态、动作、环境等描写,刻画了一个贫困、艰辛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用简练精准的语言和反复的手法,将感情蕴含在场景和细节中,给人以视觉和心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