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技术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_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下地形测量包括2部分:定位和水深测量。就目前的水下地形测量的主流技术而言,定位采用的是GPS卫星定位法,而水深测量采用的是回声测深仪的方法。本文结合某桥梁工程测量的实践,阐述GPS RTK技术应用于大范围水下地形测量的基本原理、作业流程和技术要求。
  RTK技术基本原理: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和流动站保持同时跟踪至少5颗以上的卫星,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已知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将自己采集的GPS观测数据和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方程并进行实时处理,在运动中求解起始相位模糊度值,同时通过输入相应的坐标转换参数,实时得到测点的三维坐标及精度。
  
  1 RTK水下地形测量的作业流程
  
  1.1 收集测区的已知控制点资料进入测区前首先收集测区的控制点资料,包括控制点的坐标、等级、坐标系统参数等,调查了解控制点周围地形和环境是否符合RTK基准站的设置要求。根据测区大小、已知点密度及其分布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控制点加密工作。
  1.2确定测区的转换参数GPS测量是在WGS-84坐标系中进行的,而工程项目一般采用北京54坐标(或西安80坐标)或当地坐标,两者之间存在坐标转换问题。这里采用经典的坐标转换Bursa(布尔萨)七参数转换模型。
  实际工作中,在测区布设三等GPS控制网和四等水准网,沿河道防洪大堤均匀布设18个GPS控制点(平面和高程)和长达40 km的四等水准线路。同岸相邻两GPS控制点的间距约为5 km。在确定转换参数时,有以下2点:1)已知点在测区两岸均匀分布,以有效控制测区;2)为了提高精度,此项目选用3个以上的控制点,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转换参数,通过多个点的匹配方案,选择残差较少、精度较高的1组参数为最终启用参数。
  1.3 基准站的选定原则基准站的安置是顺利实施RTK作业的关键之一。基准站安置应满足以下条件:1)基准站设在有精确坐标的已知点上;2)基准站安置应选择地势较高、无遮挡、电台有良好覆盖域的地方;3)为防止数据链的丢失和多路径效应,基准站周围应无GPS信号反射物,200 m范围内无高压电线、电视台、无线电发射台等干扰源。
  1.4 RTK施测步骤
  步骤1,基站和流动站的设置。首先在已知点上设置GPS基准站,打开接收机,输入点号、天线高、WGS-84已知坐标,启动基准站,发射RTK信号。设置电台的通道和灵敏度,检查电台发射指示灯是否正常。然后启动GPS流动站,首先进行系统设置,输入转换参数,选择与基准站电台相匹配的电台频率,检查电台接收指示灯是否正常,检查接收卫星颗数(≥4颗)。先检测1~2个已知控制点,评定测量精度。
  步骤2,测深仪的检测。用检查板在测区内进行测深仪声速测定,利用测定的声速在不同水深处进行实际水深与测深仪测深值的比较。准确无误后,校正测深仪的声速,保证水深值的正确性。测深完成后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安装测深装置,连接计算机接口,即可开始正式采集同步的三维数据。
  步骤3,外业测量。水下地形点采用“Trimble 5700 GPS接收机RTK方式 中海达海洋测量软件及电子数字测深仪”自动采集水下地形点的平面坐标及高程。在测船上将测深仪、GPS(流动站)分别与便携机通过传输电缆相连接,使用便携机内导航软件保证测船在预定计划线上行驶,并实时传输RTK作业数据,使用测深仪数据与GPS同步自动记录。
  1.5 内业处理外业结束后,利用中海达随机配套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后处理,形成所需要的测量结果。GPS接收机本身所测水面地形点坐标(x,y,H),其中x、y为北京54坐标(x为北坐标,y为东坐标,H为GPS天线几何中心高程)。因为是平面坐标,GPS所测得的水面点x和y坐标即为水下地形点的平面坐标x′和y′,水下地形点的高程H′=H-h-Zc(Zc为天线至水面的距离,h为测深仪所测水深),就得到水下地形点的三维坐标(x′,y′,H′),最后将坐标文件导入绘图软件(如cass7.0)中,根据水底高程,绘制等深线。
  
  2 精度分析
  
  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度包括平面的定位精度和水下地形点的高程测量精度。不考虑起始点误差的影响,测量精度主要取决于以下3个方面。1)高程转换精度:采用Bursa转换模型,转换精度可达到(2~3)cm。2)测量精度:Trimble5700RTK平面精度可达1 cm,高程精度可达2 cm。ODOM单频测深仪精度为±1 cm±1‰水深。3)其他因素的影响:主要是风浪引起测船的起伏和摇摆的影响。由于GPS天线与测深仪换能器之间联杆的长度为一固定值,因此测深船的垂直起伏不会给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度带来影响;但测深船的摇摆会引起GPS天线与测深仪换能器之间联杆的倾斜。
  
  3 结束语
  
  GPS RTK测量技术各观测值都是独立观测,能达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既可以实时提供点位坐标和高程,又可实时知道测量点位精度,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全球定位系统能较好地完成大面积水域地形测量。特别是在因气候条件差,常规测量仪器难于完成的作业区域,可以充分发挥RTK快速和高精度定位的优势,来提高测量精度,减轻测量人员的内、外业劳动强度。■
  (作者单位:郑州工业贸易学校)
其他文献
曾经有位名人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个性是人格的体现,快速促思维的发展。”将生活、个性、快速三者整合在一起,是写作教学的新篇。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作文就要求“生活化、个性化、快速化”三化的整合,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人格为灵魂、以生活为内容、以方法为支撑的作文教学理念,充分反映了素质教育与信息时代对写作教学改革的新要求。    1 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源泉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是一个传统
基础教育,一个普遍的困惑,就是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各个学段彼此独立,都在自己的领域里“各自为战”。我们期待能够为学生小初高12年的语文学习,构建一个学段之间相互融通的、能够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系统,但长期以来,这个愿望都难以实现。  扬州市首届语文学科高端研修班,由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33名优秀教师构成。不同学段的老师聚在一起,大家共同学习,相互交流,彼此间比较清晰地发现了對方的教学特点,
摘要 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从教学模式设计、课堂教学采取的具体措施、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3个方面,阐述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Java程序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09)12-0055-02  Java Programming Curriculum Instructional Design Re
摘要 针对当前中职教育存在的培养目标和文化基础课要求过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低下等问题,提出“调整目标,因材施教,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观点和调整文化基础课内容与课时分配的具体建议,以期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 因材施教;学习兴趣;教学计划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24-0073-02  Adjust Ta
建设背景    武隆县地处重庆市东南部崇山峻岭中,属国家级贫困县,因为贫困,造成了包括社会经济等很多的发展困境,教育更是如此。但土地贫瘠的武隆县旅游资源却十分丰富,2008年申报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一举成功,跻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进入21世纪,武隆制定了面向现代化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与策略。  2003~2007年,国家实施农远工程,累计投入资金623.5万元,建成光盘播放点66个、卫星收视点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对江西省上栗中学成立70周年及成功举办这样一个捐赠活动表示祝贺!对各位领导和同行们能够在百忙之中出席今天的仪式,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的捐赠仪式,我认为有着重要的意义。刚才,我们聆听了柳斌主任的一番带有深厚情谊的、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这对我们后来人都会产生心灵上的震撼,这是一次非常好的、非常深刻的教育。  柳斌主任终身从事教
在英语中,音标所起的作用也类似于汉语中的拼音。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音标教学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扰的话题。由于学生年龄小,对音标的接触不是太多,所以大多数学生对音标感到比较陌生。但学好音标对学生以后流利地说英语、使用英语有很大帮助,学好音标能教授学生正确发音,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学生刚刚接触到26个字母,再让他们接受48个音标,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音标教学应该化难为易,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快乐
三盈三虚,可以说是教师追求的较高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教师不但是要教知识也应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内驱动力,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掌握方法,激发兴趣,形成能力。学习的方法很多,笔者就以下3个方面略述管见。    一以贯之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圣人,学富五车,学识渊博。这虽与他韦编三绝的刻苦努力分不开,但与他的学法不无关系。在《孔子世家》中,曾经记述这样一段他与弟子的对话,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多识
摘要 提出卓越交通经管人才培养目标,介绍“干线——可变支线”互通模式及其实现途径、管理与运行机制创新。  关键词 交通行业;经济管理;卓越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24-0012-04  Innovation o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Excellence Economic Management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教育要发展,教育装备事业要发展,必须要加强理论建设。教育装备发展史研究是教育装备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教育装备发展史》(以下称《装备史》)的编写尤为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教育装备事业的发展。  当前,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正在逐步加大,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为14 500.74亿元,比上年的12 148.07亿元增长19.37%。今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