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月嫂先生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gim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社会越来越开放,既然能够接受得了男妇产科医生、男护士,那为什么不能接受‘男月嫂’呢?

  都市生活剧《月嫂先生》在各大卫视黄金时间播出,受到很多宝爸宝妈的追捧 。在北京,就有一名高学历的“男月嫂” 。他叫刘杰,研究生学历,从银行辞职后当起了一名“男月嫂”,打破了人们认为“只有女性才能从事月嫂职业”的传统观念。一时之间,他受到广泛关注,成了街坊邻居眼里的红人。

爱妻心切,辞职回家专职照顾妻子


  刘杰研究生毕业后,应聘到北京一家银行工作,薪资待遇都不错。2018年2月,小家庭迎来了一个新的生命,儿子的出生,打破了小两口按部就班的生活。
  双方父母因为各自的原因,无法过来帮忙照顾孩子。刘杰请了一个月的长假来照顾妻儿,刚开始他连给宝宝包纸尿裤都不会,只好请了一位月嫂,开的月薪近万元。
  有了专业月嫂的帮助,刘杰确实松了一口气,但每个月的支出那么大,养家糊口的压力也不小。为了完成工作考核,他经常要到很晚才回家。这时候,妻子要么带着儿子睡着了,要么他们各自玩着手机,忙碌了一天后都提不起兴趣说一些体己话。
  考虑到请月嫂不菲的费用,刘杰跟着月嫂学习了一个多月的育儿技巧后,便考虑自己是否可以辞职回家照顾妻儿,这样既能节省一些费用,也能陪伴妻子,陪伴孩子的成长。对此,妻子很支持。于是,刘杰离开工作了6年的银行回到了家。
  但全职奶爸的生活并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容易。虽然以前看着月嫂做那些事情得心应手,似乎很简单,但轮到自己上阵,就变成纸上谈兵。就拿给儿子洗澡来说,刘杰先按照月嫂的步骤,让宝宝平躺在床上,贴上肚脐贴;宝宝洗头前,要戴上专门的耳帽;洗好头之后,轻轻解开宝宝的衣服,用手托着后脑勺,将他放入洗澡盆。刘杰在脑海里把月嫂的动作复习了一遍又一遍,这才开始给宝宝洗澡,可怎么抱宝宝都不顺手。宝宝不停地“哇哇”大哭,怎么哄都哄不好。看到卫生间里乱成一片,妻子连忙跑来帮忙。等完成一切程序,把宝宝包裹好抱到床上,刘杰发现自己出了一身汗。看来,这月嫂的活儿真不简单!
  泡奶粉也是,不是水温低了,就是高了。刘杰以前很少做饭,给妻子做的产妇餐不能放盐,做出来的菜妻子每次都要硬着头皮才能吃下去。营养不当的话,母乳也会跟不上。
  为了妻子和孩子的健康,刘杰决定去参加月嫂培训。他想更专业系统地了解月嫂这个行业,更好地去陪伴和照顾妻子和宝宝。

充电学习,投身月嫂行业


  2018年4月,刘杰报名参加了月嫂培训班。刘杰一踏进教室,立刻吸引了教室里所有阿姨的目光。听说他是来参加月子培训的,大家都乐开了花,以前还从来没有见过男性踏进这样的课堂。但听说刘杰的初衷就是想做一个好丈夫和优质奶爸后,她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伴随着专业的学习,刘杰对月嫂这个行业的兴趣越来越浓。原来,月嫂绝不只是单纯照顾孩子和产妇的保姆,还要具备护士、营养师、新生儿护理等职业的专业技能,在知识和心理上都要有丰富的经验储备。培训老师说:“做月嫂必须要具备三项基本要求:首先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不管是护理产妇还是照顾宝宝,科学的理论知识是基础。老一辈的育儿观念,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迭代。”
  通过课堂的学习,刘杰算是刷新了观念。当好月嫂,光是理论还不管用,必须自己上手操作,因为以后要面对的是真实的客户。有一次在家里,儿子啼哭不止。刘杰分析了各种原因,不是饿了,不是要睡了,也不是要抱了,身上也没有发疹子,后来才发现宝宝鼻子里面有鼻屎不舒服。事实上这却是一个容易被忽略掉的问题。
  最后月嫂还要有一颗服务、敬业、热爱的心,老师说:“做月嫂的,服务的不只是产妇、宝宝,而是一个家庭,我们就必须负起十二万分的责任。”
  培训完后,刘杰有了一个志向,那就是成为一名真正的“月嫂”。但他的父母很不理解,读了研究生出来,就是想让他以后找个好工作,却要跑去当月嫂,这是什么事儿啊!尽管和父母再三解释,也没有取得他们的认同,但刘杰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

抖音直播,冲刺金牌月嫂


  通过在管家帮的学习,以及妻子的指导“陪练”,刘杰慢慢地成为一名合格的持证月嫂。他每天严格按照课堂所学的专业级月嫂操作流程开展工作。早上6点,他就会早于妻子和宝宝起床,仔细观察他们的状态,整理衣物、打扫卫生,同时给妻子做早餐、喂养宝宝是一天工作的开始 。
  因为对宝宝的喂奶时间、喂奶量的熟悉,宝宝每天的大小便时间,适时更换纸尿裤,时间规律都掌握得恰到好处。
  经过专业月嫂培训后,原来不会做饭的刘杰,也学会了做营养餐,清蒸鱼是他的拿手菜。
  每天午休前,准点给宝宝拍嗝,与宝宝一起互动,在他的照料下,宝宝很少哭闹,妻子常夸他带娃棒极了!
  哄孩子入睡是月嫂的必备基本功,刘杰拥有一手哄孩子入睡的丰富经验,比妻子还顺。现在不但妻子每天都夸赞他,宝宝也很依赖他,特别喜欢跟他待在一起,刘杰觉得很幸福。
  刘杰在抖音上开了一个账号,直播他的月嫂生活。有观众好奇地问他“男月嫂”的前景怎么样。刘杰侃侃而谈:“其实‘男月嫂’的出现并不是偶然,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相信未来会出现更多。”根据国家商务部和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两年来,月嫂收入以20%的速度飞速增长,月薪少则8000至1万,多则可能超过两万。“男月嫂”不但能做基本的月嫂工作,还能对宝宝进行早期的智力开发,潜移默化地带动宝宝的智力成长。而且“男月嫂”的阳刚之气对宝宝,特别是男嬰的性格形成有很多的积极影响。月嫂不但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男性的体力会更好。现在社会越来越开放,既然能够接受得了男妇产科医生、男护士,那为什么不能接受“男月嫂”呢?
  谈到未来的职业规划,刘杰坦言:“我打算在孩子年满1岁后,就去实现真正上户,以我一年多的月嫂经验,我相信我能做好这份工作。我现在是中级月嫂,未来会向金牌月嫂甚至首席月嫂发展。”
  (田龙华摘自 《风流一代·青春版》)(责编悬塔塔)
其他文献
腊味合蒸是一道著名的传统湘菜,其以腊猪肉、腊鸡、腊鱼、鸡汤为主料,上锅清蒸而成。菜品特色:腊香浓重,咸甜适口,色泽红亮,柔韧不腻,味道互补。  相传,很久以前,长沙郊外有个开饭馆的刘七,由于经营不善而破产,后来流落他乡。一天,他讨饭来到一座县城。将近年关,乡亲们施舍给他一些年货,有腊鱼、腊猪肉、蔬菜等。刘七把讨来的腊猪肉、腊鱼,用刀草草切一下,用蒸钵盛好,然后来到一个大户人家的屋檐下,生起火做了起
仲春,江南的春色浓得化不开。我的同学宏宇正奔波在从上海到常熟兴福寺的路上。两小时后,他坐在寺外樱花树下的茶园里,微风吹过,点点绯红花瓣飘落。就着春色,他细细品味着清明前的虞山新茶。趁着品茶的空儿,他等待的是寺中出名的蕈油面。  蕈是一种真菌。松树蕈是常熟虞山的特产,以松树蕈油做“浇头”的蕈油面,鲜美异常,非一般蘑菇可比,有“素中之王”的美称。宏宇要的面上来了,浇头里有鸡脯蕈、青头蕈、油滑头蕈、松树
前段時间看了一部名叫《餐桌上的陌生人》的剧,里面有两幕令我印象深刻。  其中一幕是这样的:妻子回到家,一边放下手中的东西,一边感叹邻居家的女儿长得真快。没有人回应,她只能听见自己开水龙头洗手的声音。然后她继续问:“你饿了吗?”依旧没有人回应。  直到她坐到沙发上,才发现原来她丈夫戴着耳机,头也不抬地敲着笔记本电脑的键盘。他非常敷衍地问:“你说楼下怎么了?”妻子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对话就这样彻底结束
一双价值不菲的球鞋不单是运动、走路的工具,更是珍贵的藏品,有无限的纪念意义。但再好的鞋穿久了也会受损。位于成都的某个潮流基地内,横七竖八摆放着许多大型集装箱。走进其中一个集装箱,会发现这个看似不大的空间里,密集地摆放着“AJ”“椰子”等价格不菲的球鞋,在霓虹灯照耀着的展示区里,甚至能看到限量版的名贵球鞋。  但这里不是一家鞋店,而是由“90后”川妹子胡潇兮一手创办的“球鞋澡堂”——专做球鞋洗护的店
田丽一家  武威市古浪县的田丽是一名在农牧岗位辛勤工作的普通职工,过着朝九晚五的工薪阶层的生活,工作之余她没有用来享受、休息,而是争分夺秒地照顾久病不愈的公婆,养育幼小、尚不懂事的子女。  田丽刚结婚不久,婆婆被查出胃癌,需要尽快动手术以免病情恶化,新婚燕尔来不及享受新婚的甜蜜,就被这一噩耗给重重击中。年轻的田丽尽快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化悲痛为力量,到处筹措资金,准备为婆婆动手术所需的一切。小到婆婆
有一名应届师专毕业生到本地一所颇有名望的中学应聘,应聘者如云。在笔试时,他遇到这样一道题:你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其余的应聘者都在奋笔疾书,尽全力诠释,而他却只在试卷上写下一个大大的“爱”字,结果他被录取了。任何一种版本的《教育学》都能对“教育”作多种界定、诠释,无一例外的是,在每一个白纸黑字严密的逻辑论证过程中,概念的凸现是那样的顺理成章,而期待中的感动却是那样的稀缺。夏丐尊先生在《爱的教育》译
在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镇红堡子村四社,说起杨小菊没有人不知道,因为她是远近闻名的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自从2000年她嫁进这个家,日子虽然清贫,但一家人过得也算幸福,和公婆、丈夫一起拉扯着4个女儿,眼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一家人对未来都满怀期待。  谁知不幸正在悄悄降临。2006年7月,正是麦子成熟的时节,丈夫开着三轮车运送粮食时不小心翻了车,导致其腰椎断裂脱位,高位截肢。年仅31岁、正是年富力强的
王旭烽,1955年生于浙江平湖,祖籍江苏徐州,毕业于杭州大学历史系,参与筹建中国茶叶博物馆,现任浙江省作协副主席。代表作有《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等,《茶人三部曲》(一、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得主,对茶的情感浸入骨子里  见到王旭烽,是在2018年11月天津世界语协会举办的一场活动中,当时她的《中国茶谣》一书世界语版举行首发式。常人恐怕不太容易想象到茶和世界语之间的联系,
文坛名将终成眷属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部队大院里,一对文坛伉俪生活在此,他们是当代著名诗人和作家。在相伴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他们“背对背唱和”,曾经走过崎岖不平的人生路,同时也享受着温馨和谐的时光。他们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作品,也写就了一段温馨飘香的文坛佳话。他们的名字很响亮,他们是柯岩、贺敬之。  柯岩原名冯恺,满族,祖籍广东南海,1929年7月14日出生于河南郑州一个铁路职工之家。17岁时就发表了处
陇南市文县政府电商专干刘苗苗  位于陇南市文县东南部的尚德镇,历史上就是文县蔬菜、水果的主要生产基地,被称为“尚德三俏”的蒜苔、 橘子、 红辣椒闻名遐迩,因此,尚德镇有“橘乡”、“蔬菜之乡”之称。在这个美丽富饶的小镇上有一批年轻的大学生村官,用他们的智慧与勤奋带动着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向小康,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的刘苗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2013年9月,大学毕业后刘苗苗来到文县尚德镇,成了一名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