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烽:以茶人的方式坚守价值观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c58122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旭烽,1955年生于浙江平湖,祖籍江苏徐州,毕业于杭州大学历史系,参与筹建中国茶叶博物馆,现任浙江省作协副主席。代表作有《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等,《茶人三部曲》(一、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得主,对茶的情感浸入骨子里


  见到王旭烽,是在2018年11月天津世界语协会举办的一场活动中,当时她的《中国茶谣》一书世界语版举行首发式。常人恐怕不太容易想象到茶和世界语之间的联系,王旭烽在活动现场说:“这两者的品质相同,都代表真、善、美,有着世界性的元素。如果说茶这种精神饮品需要找到很好的途径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话,那么世界语无疑是非常合适的载体。”
  话语中可听出,这位茅盾文学奖得主对茶的感情非同一般。她说总有一件事需要人用一生的时间去做,对她而言,这件事就是传播茶文化。她希望终有一天,会把整个地球铺成一张巨大的茶席,让所有的人都认识到茶的精髓。
  在准备对王旭烽做专访时,发现很难定义她的角色,究竟是作家、学者还是茶人?说她是作家,因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她就发表了处女作,在2000年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说她是学者,因为在2006年,她得知当时的浙江林学院(现浙江农林大学)成立了国内第一个茶文化学院之后,她辞去了在作协的职务,到林学院当老师,成为茶文化学科带头人;说她是茶人,因为她生活中的几乎每个领域都与茶相关。
  大学毕业后,王旭烽做过一段时间记者,然后到中国茶叶博物馆工作,接触了大量与茶有关的资料,从此开启了半生茶缘。就连她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也是讲述杭州一个茶叶世家兴衰沉浮的长篇故事。这一组厚厚的《茶人三部曲》,包括《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筑草为城》,凭借前两部,王旭烽荣膺国内文学的最高奖项。
  心、血、爱,王旭烽对茶投入的确实是浸到骨子里的感情。她的朋友圈每天都是在说茶人、茶事。王旭烽对茶的观察与思考,绝不仅限于普通人所关注的饮茶、茶器这类层面,而是上升到形而上的层面。如她在《茶德与儒》一文中,言及茶表象背后的文化积淀:“中国人将茶视为集物质与精神为一体的复合形态,‘中国茶德’便是其精神性的标志性概念。从伦理学视阈观照,‘中国茶德’应该属于儒家伦理范畴……”
  “中国茶道,即以‘中和’为核心的关于茶的人文精神及相应的教化规范。茶与人类和平、茶与社会和谐、茶与人性自我之间,就构成如此深刻的本质关系。”这是她在耶鲁大学演讲中所说的话。多年来,王旭烽也正是以这样更高的视角、更广义的审量,在地球这张她所期望成为的巨大茶席上,述说着她的茶故事以及那些茶思。

从小在茶乡长大,参与创建中国茶叶博物馆


  “我是改革开放后首届大学生,攻读历史。当时博物馆、档案馆的工作,也放在历史学科中,所以去中国首家茶叶博物馆工作,应该和专业还是很相符的。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筹建时,正好我有一个当年教我新闻的老师,在中国茶叶博物馆主管单位做了人事领导,我就直接跟他提出请求,调入了中国茶叶博物館。中国茶叶博物馆当时正在建设资料室,我就去了那里,也参与了整个中国茶叶博物馆的筹建,开始涉及阅读各种茶的资料,从而对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王旭烽说,“我从小在茶乡长大,知道茶是怎么样的,对茶礼也很有感触,但自己小时候并未养成饮茶习惯。当时的大人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小孩子是不可以喝茶的,所以我也就只是偶尔喝一喝大人沏泡的剩茶。但茶作为礼物,在清明前后要赠送,这个我是知道的,我也会跟着母亲分发茶叶。”
  《茶人三部曲》是她到中国茶叶博物馆工作不久就开始写的。小说中的主要茶叶世家有一点原型,是清末时期的翁隆盛茶庄,这个家族中有一些大的格局走向和小说中的忘忧茶庄近似──比如几代单传,丈夫吸食鸦片、养小妾,茶叶销售有名,家中靠女人守护等。在《茶人三部曲》里,最想表达的关于茶、茶人的气质,王旭烽认为,从道的层面上说,我遵循陆羽的茶道:精行俭德;茶人的气质是“和”。茶虽然美好,但精神也是有边界的,有着和其他事物重叠之处,也有单独属于它自身的特质,比如定力、守恒、稳重、包容,我认为这个特质的核心就是“守”。

以茶人的方式坚守价值观


  2006年浙江农林大学成立茶文化学院,她辞去作协职务,去学院教书。她说:“从根本上说,是在价值观上遇到了和现实生活比较下的不协调,我要以茶人的方式来坚守我的价值观。”到了大学,王旭烽就着手编写《茶文化通论》教材。2006年国内有了首个茶文化学院。她说:“在高等教育学科中设有(茶文化)本科与硕士学位人才教育体系的,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是唯一一所。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虽然有许多茶学人才培养专业,但在学科上归属于农学下的园艺学,而茶文化学院在学科上归属于社会学下面的民俗学和人类学,所以不一样。”对于第一天走进她课堂的学生,她会有一次见面会,每人发一个杯子、一些茶。对茶的最初印象,还是得从口感开始。
  有整整十年,王旭烽一直强调茶文化呈现,对茶文化呈现的解读,她把它称为“中国茶语”。这都是当下要做的事情。至于将茶文化进行哲学意义和信仰层面上的挖掘和提升,是未来很关键的内容,是民族优秀品质打造不可或缺的中国文化子系统。
  茶文化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代表性的符号化思维和符号化行为之一,人类因茶具备了丰富的可能性,去创造一个“符号的世界”,即茶文化的世界。我们从“柴米油盐酱醋茶”与“琴棋书画诗酒茶”之间这一如此之大的跨度,如此丰富的茶文化世相中可以发现,人类创造着的正是这样一个具备了深刻、高妙的人性化过程,一个完全属于人类文化的符号世界。
  (摘自《天津日报》)(责编 可乐)
其他文献
年輕的时候,讲爱情,两个人经常为谁更爱谁、谁应该付出多一点起争执,最多的是为孩子吵架。吵得理直气壮,吵得抑扬顿挫,吵得有如大戏。  我就记得我们经常为给孩子先喝奶还是先喝水争得面红脖子粗。最厉害的时候,吵得邻居都来围观劝架。不劝还好,一劝更是你死我活。有一次,我口出狂言,男人自然是气盛的,轻轻一推,我一个趔趄倒了,平房门口种的西红柿苗子被我压倒了,跑到婆婆跟前告状:“他把我打翻在地,树都压断了。”
1  有一个来访者名叫安,在咨询中对我说:“我什么都有,却还是很孤独。”  我问:“你说的‘什么都有’是指什么?”  他说:“妻子和我青梅竹马,如今结婚5年,相爱如初;女儿两年前出生,活泼漂亮,像个小精灵;父母白手起家至今二十几年,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公司,我在公司任副总,不必忍受与父母两地相隔的辛苦。看过很多心理学的文章,都说亲密关系是最能让人感受到幸福的,这些我都有,可是我还是觉得孤独。”  一开
杨慎、黄娥都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享年都是71岁。在结婚后的50年漫长岁月里,他们有42年分居两地。距离无法改变黄娥的痴心,在绝句《寄外》里,她表明深切的杜鹃啼血心绪:“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春山不杜鹃!”如影随形,情深似海  杨慎出生于四川省新都县,父亲杨廷和是武英殿大学士,官至吏部尚书。杨慎自幼天资聪颖,特别喜欢学习,在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23岁参
腊味合蒸是一道著名的传统湘菜,其以腊猪肉、腊鸡、腊鱼、鸡汤为主料,上锅清蒸而成。菜品特色:腊香浓重,咸甜适口,色泽红亮,柔韧不腻,味道互补。  相传,很久以前,长沙郊外有个开饭馆的刘七,由于经营不善而破产,后来流落他乡。一天,他讨饭来到一座县城。将近年关,乡亲们施舍给他一些年货,有腊鱼、腊猪肉、蔬菜等。刘七把讨来的腊猪肉、腊鱼,用刀草草切一下,用蒸钵盛好,然后来到一个大户人家的屋檐下,生起火做了起
仲春,江南的春色浓得化不开。我的同学宏宇正奔波在从上海到常熟兴福寺的路上。两小时后,他坐在寺外樱花树下的茶园里,微风吹过,点点绯红花瓣飘落。就着春色,他细细品味着清明前的虞山新茶。趁着品茶的空儿,他等待的是寺中出名的蕈油面。  蕈是一种真菌。松树蕈是常熟虞山的特产,以松树蕈油做“浇头”的蕈油面,鲜美异常,非一般蘑菇可比,有“素中之王”的美称。宏宇要的面上来了,浇头里有鸡脯蕈、青头蕈、油滑头蕈、松树
前段時间看了一部名叫《餐桌上的陌生人》的剧,里面有两幕令我印象深刻。  其中一幕是这样的:妻子回到家,一边放下手中的东西,一边感叹邻居家的女儿长得真快。没有人回应,她只能听见自己开水龙头洗手的声音。然后她继续问:“你饿了吗?”依旧没有人回应。  直到她坐到沙发上,才发现原来她丈夫戴着耳机,头也不抬地敲着笔记本电脑的键盘。他非常敷衍地问:“你说楼下怎么了?”妻子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对话就这样彻底结束
一双价值不菲的球鞋不单是运动、走路的工具,更是珍贵的藏品,有无限的纪念意义。但再好的鞋穿久了也会受损。位于成都的某个潮流基地内,横七竖八摆放着许多大型集装箱。走进其中一个集装箱,会发现这个看似不大的空间里,密集地摆放着“AJ”“椰子”等价格不菲的球鞋,在霓虹灯照耀着的展示区里,甚至能看到限量版的名贵球鞋。  但这里不是一家鞋店,而是由“90后”川妹子胡潇兮一手创办的“球鞋澡堂”——专做球鞋洗护的店
田丽一家  武威市古浪县的田丽是一名在农牧岗位辛勤工作的普通职工,过着朝九晚五的工薪阶层的生活,工作之余她没有用来享受、休息,而是争分夺秒地照顾久病不愈的公婆,养育幼小、尚不懂事的子女。  田丽刚结婚不久,婆婆被查出胃癌,需要尽快动手术以免病情恶化,新婚燕尔来不及享受新婚的甜蜜,就被这一噩耗给重重击中。年轻的田丽尽快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化悲痛为力量,到处筹措资金,准备为婆婆动手术所需的一切。小到婆婆
有一名应届师专毕业生到本地一所颇有名望的中学应聘,应聘者如云。在笔试时,他遇到这样一道题:你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其余的应聘者都在奋笔疾书,尽全力诠释,而他却只在试卷上写下一个大大的“爱”字,结果他被录取了。任何一种版本的《教育学》都能对“教育”作多种界定、诠释,无一例外的是,在每一个白纸黑字严密的逻辑论证过程中,概念的凸现是那样的顺理成章,而期待中的感动却是那样的稀缺。夏丐尊先生在《爱的教育》译
在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镇红堡子村四社,说起杨小菊没有人不知道,因为她是远近闻名的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自从2000年她嫁进这个家,日子虽然清贫,但一家人过得也算幸福,和公婆、丈夫一起拉扯着4个女儿,眼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一家人对未来都满怀期待。  谁知不幸正在悄悄降临。2006年7月,正是麦子成熟的时节,丈夫开着三轮车运送粮食时不小心翻了车,导致其腰椎断裂脱位,高位截肢。年仅31岁、正是年富力强的